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2021-11-14游帮学
游帮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许多农村劳动力都外出工作养家,导致“留守儿童”出现,然而,由于社会、教育、家庭等多重环境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面临过早承受社会压力,缺乏直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容易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方面产生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留守儿童”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解析问题本质,提出从社会各层面关怀和解决“留守儿童”的身心教育健康问题,从而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关键词:留守儿童;农村问题;健康成长
随着城乡经济发展差异的进一步提升,为追求更好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多的农村人选择进入城市工作,然而由于城镇农村户籍制度、社会管理制度、经济制度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农村儿童较难接受城市的教育环境,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1]。
目前这一现象有加剧的趋势,一方面,随着农村人口外出务工、经商的比例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家庭将孩子留在农村,成为“留守儿童”;另一方面,随着二胎政策的深化落地,三胎政策逐步放开,农村的生育率进一步上升,增加了家庭负担,进一步加剧了农村青年人口流失,增加了“留守儿童”的数量。
由于社会、教育、家庭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教育问题引起广泛关注。由于留守儿童缺乏完善的家庭教育影响,缺乏和父母的长期健康沟通,长期处于心理亚健康,另一方面,农村学校的基础教育过于片面地追求知识教育和升学率,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缺乏有效的关注。最后,由于大多数留守儿童处于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双重缺失容易导致留守儿童缺乏对社会和自我的认知能力,容易产生厌学、逃学、沉迷游戏、性格孤僻等各种情况。因此,需要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共同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一、提升政府的主导作用
留守儿童教育的出现其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长期以来施行的城乡二元结构。其导致农民工子女无法在异地参加中考高考,难以随父母迁入城市、满足农民工子女的异地教育的需求。政府需要一方面,推动城镇一体化进程,提升农村经济水平,保障农村的生活质量,从而降低外出务工需求。另一方面,对于积极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教育需求,给出一定的惠民政策,积极解决农民工的子女教育问题。最后,政府应积极建设和完善学生的心理教育和素质教育,提升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水平[2]。从宏观角度出发,政府需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同时高效配置资源,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教育投入力度,促进农村教育质量的提升,培养农村教师的责任感,促进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对于留守儿童的贫困问题,政府需要投入政策倾斜,重点保障贫困儿童的生活问题。政府作为政策设置的主体,应积极考虑留守儿童这一问题,出具相关政策,从上而下引导留守儿童健康生活,积极向上[3]。
二、提升家庭的关爱作用
由于留守儿童往往处于道德、心理、认知成长的关键时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引导,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形成不健康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从而引发其他错误。这就需要父母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需要进一步重视[4]。家庭作为形成孩子心理和习惯的第一步,具备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作为第一教育人,对培养子女有着独特的优势,这就要求父母改变教育观念,重视教育问题,营造和谐融洽的家庭环境,主动和孩子交流,关注孩子身心成长。由于家庭教育的实时性,将有助于帮助发现孩子的问题并及时纠正和引导,从而让孩子适应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认知观。
三、提升学校的保障作用
由于留守儿童一般处于农村,家长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仅仅依靠父母难以为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健康成长环境,这就需要学校在教育方面增加持续投入。然而农村学校一般教育教学设施落后,缺乏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已经相应的管理措施,同时和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频率较少,难以发现和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这就需要学校积极发挥教育作用,一方面完善寄宿制的相關管理和配套,关注孩子的学习、情感。生活等问题,积极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和需求,及时疏导。另一方面,增加农村学校的心理健康培训,提升老师在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引导能力,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上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提升社会的推动作用
在政府的主导作用下,社会也需要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增强政府的监督作用,维护好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积极建设和完善农村的体育文化设施,建设农村书屋,改善农村的知识教育和身体教育环境。其次对学校周围的环境进行大力整顿,取缔黑网吧、非法电子游戏机室等非法场所,有效限制不健康的诱惑。政府还应大力宣传,积极推进社会民众参与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促进各个团队参与宣传、支持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鼓励企业、单位积极参与帮扶救助留守儿童。同时还应该鼓励社区、村委会发挥更多的积极作用,积极开展留守儿童的互帮互助平台,积极进行宣传和管理,邻里、亲戚之间建立有效的帮扶平台,积极发现留守儿童的潜在问题,进行沟通解决。以生活帮扶、情感帮扶等各种手段积极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作为我国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进程中比较突出的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努力,积极营造健康的知识教育、心里教育环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钱小容.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其治理对策研究——以重庆市武隆区H镇为例[D]. 重庆:重庆大学,2020.
[2]涂晓明,叶忠,涂建明.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困境与政府主导的治理[J]. 现代教育管理,2009,000(002):19-21.
[3]乔蕾.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 山东财经大学.
[4]刘迎久. 留守儿童的情感缺失与人文关怀[J]. 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0,000(005):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