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研究

2021-11-14刘奎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35期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思维导图数学教学

刘奎

摘要:育家陶行知先生对儿童教育有着深入研究,他认为:“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以从事创造之工作。”换而言之,在儿童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准确理解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将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重要教学目标。其中,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利用图文结合方式连接且清晰表达各知识点的新型方式,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并且能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因此,下文结合具体教学实践,对巧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实效的相关策略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

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可以较好地整合知识点,并形成清晰且彼此关联的知识网,引导学生将掌握的抽象数学知识形象化,内化为自己的数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师教学质量,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基于此,本文对思维导图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一、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法单一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很多教师对教学方式进行了优化与改革,但是,教学方法依旧相对单一,在本质上并没有很大的变化。从本质上讲,依旧属于“一言堂”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状态受到禁锢,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与发展。由于教学课堂的限制,学生的思维受到禁锢,不利于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长期发展。

(二)缺乏有效提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免发现,学生明明在教学课堂上已经掌握讲解的数学知识,然而在解答习题时遇到稍微变换的习题却会表现得束手无策。这就是教学过程缺乏有效提升导致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记忆相应的数学知识,并没有深度理解教学内容。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低年级數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对提升小学数学教学实效同样重要,能够让学生置身良好的学习环境,展开高效学习。思维导图能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指引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在图示的辅助下发散自己的思维,构建知识体系。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先对认识钟表的方法进行详细讲授,然后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及自己对时间的理解绘制思维导图,并在思维导图的各个时间节点中将自己一天的学习与生活安排标记出来,从而直观展示一天的时间安排。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绘图能力进行考查与评价,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参与活动,营造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高效地掌握与理解课堂知识,实现课堂教学实效的提升。在认识钟表的同时,学生加深了对时间的认知,由形象的钟表延伸到抽象的时间概念,培养了珍惜时间的意识,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认真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寻找乐趣,这正是思维导图的教学意义。

(二)融合动画图片,提升思维导图趣味性

思维导图是一种发散性的思维工具,一般而言,思维导图是由文字与线条构成。但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纯文字与线条构成的思维导图虽然具有结构清晰等特点,但依旧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因此,在将思维导图应用于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以动画图片、其他类型图片优化思维导图的形式与内容,使思维导图更加直观化。

例如,在教学“图形的运动(一)”时,这一章节的知识以图形为基础,且图形运动的概念也较为抽象。在实际教学时,教师一般都是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探究,让学生以实际探究理解平移、宣传、对称的概念。因此,在引入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注意思维导图的外在表现形式以及内在内容。具体而言,在思维导图的外在形式中,教师可以融合多种学生喜爱的内容。比如,传统的思维导图是以圆框和线条为结构,那么教师便可以将圆框改变为蝴蝶、五角星、树木、马路。同理,连接发散思维所用的线条也可以改变成为藤蔓。如此,在展示思维导图时,学生们首先看到的便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多彩的图形,学生的观察积极性自然得以提高。此外,在填充思维导图内容时,教师同样应当融入图片,以此辅助解释文字甚至代替文字。

(三)融合复习教学,提升思维导图结构性

思维导图常用于课前导入与结束阶段的复习阶段,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同样如此。教师应当在教学的结束环节应用思维导图,以思维导图辅助教师开展课堂总结活动,以此提升这一环节的复习效果。并且,思维导图的结构性还能有效辅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行更好的进行梳理。以“混合运算”为例,这一章节的教学重点包括培养学生正确的运算顺序、良好的数学习惯等。由于学生的思维逻辑性较差,在课堂学习之后,学生对右括号、无括号等情况容易产生混乱认知。在课堂总结阶段,教师便可以在黑板上绘制思维导图,并且以点名学生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比如,教师可以“混合运算”为关键词,然后延伸出“运算规则、列示方式、运算实例”等分支。然后,教师可以再展示几道混合运算的习题。

例如“(50‐15)÷5=?”等。随后,教师先让学生解决问题,并点名几位学生上台解题。在学生解题之后,教师再依据这几位学生的解题步骤引导学生总结混合运算的思路。比如,如何将算式分成两个部分;如何区别对待有括号和没有括号的算式等。在实例的辅助下,学生们的思维能够较为清晰的运转,并且能够较为精准地将黑板上的解题步骤以及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思维导图的分支相对应。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结合教学需求,立足教材设计思维导图教学方案,对知识体系进行直观呈现,助力学生更加系统、全面地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进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曹靖.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20(04):54.

[2]修焕然.以图导教,图导学: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尝试[J].西藏教育,2020(10):23-25.

[3]常丹.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20(01):146-147.

猜你喜欢

小学低年级思维导图数学教学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