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角色理论分析加强师生人际交往的方法研究

2021-11-14张进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37期
关键词:交往人际关系

张进

摘要:本文主要对师生人际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调研,研究影响师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因素,发现师生不良人际关系的危害,依据角色理论科学分析师生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运用角色理论分析师生如何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教职员工在建立人际关系中应发挥怎样的角色作用,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思路和指导,对加强师生人际交往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角色理论;人际关系 ;交往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当前校园内部关系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的变化状况,院校师生的团结、和谐是确保院校成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重要保证,师生内部关系更是师生间人际交往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分析当前师生人际交往和师生关系中存在的矛盾影响,采用角色理论对师生交往进行分析,能对加强师生人际交往提出具体的措施办法,能为密切师生关系提供科学的依据。

通过师生人际交往存在问题的罗列以及对角色理解的理解,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教育引导,使师生对自己的角色进行正确认知,从而在人际交往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当前高等院校师负面生关系主要表现为:部分师生感情交往弱化,缺乏同甘共苦的纯洁情谊,师生之间情感的距离出现疏远和淡化;部分师生交往功利化,看重的是个人荣誉利益,严重影响了师生之间正常关系;由于部分教师年纪比较年轻,缺乏交往技巧,且校园相对比较单纯,导致部分师生不善于与人交往;部分对外交往盲目,有的交往不讲原则、不讲方式,随随便便。加强师生人际交往,有些教职员工在处理校园内部关系中上存在模糊认识,角色定位不准,是影响师生人际交往的症结所在。

一、角色理论的内容

(一)每个人都具有着一定的角色

社会上的每个都承担着一定的角色扮演,这个角色扮演不只是一个,而是多个。社会角色反映的是人的身份,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虽然每个人的角色社会不尽相同,但有着共同的期待和规范,有着相应的权力和义务。

(二)角色扮演受到社会的制约

社会上角色的扮演并不是以自己的想法来改变的,如同演员表演一样,一方面可以用自己对角色的定位来安排,另一方面也要受到环境等条件的限制。

(三)社会的正常运作依赖角色的扮演

人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每个人通过对角色的期望、认知和实践来融入社会,通过自己参与社会生活,来实现其社会价值。

二、加强角色认知

角色认知是角色扮演的前提,角色态度和情感是顺利进入角色的重要决定因素。所以,必须从角色认知、状态及情感方面入手,有效增强师生角色观念。

(一)树立好正确交往的意识

通过教育让师生明白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一些不正常的对外交往对师生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它容易对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偏移,使师生的“辨别力”、“免疫力”受到严重创伤。一定要知道交往行为的正误;如果不加选择乱交往,乱拉朋友,对自己的人际交往将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引导师生既要看到对外交往给我们带来的积极效益,更要看到带来的负面效益,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思想道德的考验,所以,要教育引导师生必须树立一个正确交往的意识,要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筑牢自身的“防火墙”。

(二)把握好正确的交往尺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事情都必须把握个“度”,没有“度”,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由于师生在一些环境和社会阅历上存在的局限性,往往存在认识问题片面、鉴别能力不高的弱点,在与人对外交往过程中,容易把握不住自己,就像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到哪里。引导师生在对外交往中,必须认真地了解交往的对象真实的情况,交往到一个什么的程度,一定要把握好交往的“度”。

三、加强角色规范

认真领会一切社会制度和游戏规则的要义,并将其内化为每个师生的自觉行为意识,才能确保师生人际关系和谐健康发展。

(一)基层教职员工的角色规范要求

1、端正对在校学生的态度,把他们当成“一家人”;关心在校学生的成长进步,以身作则,严格管理,耐心说服教育;

2、结合在校学生实际情况和社会人才需求,班主任给任课老师、辅导员和教辅人员形成合力,给普通在校学生制定成才路线图,鼓励在校学生学习成才;

3、帮助制定计划,提升在校学生科学统筹时间的能力,传授学习方法,避免走弯路;结合实际搭建平台,指導在校学生登上舞台,施展才华;

4、与在校学生家庭建立共育机制,经常沟通联系,促进家校联合全方位立体管理监督不失控;

(二) 在校学生的角色规范要求

在校学生是院校的主体,要强化学习意识,服从大局、建立社会负责任感,信任社会,依靠组织。

1、端正对教学管理人员的态度,把教学管理人员当做自己的友人;遇有矛盾问题、心理困惑、家庭困难、等问题,要积极向教学管理人员讲出来;

2、认真履行职责,关心团队建设,维护集体荣誉;当向教学管理人员反映问题得不到解决时,要正确理解原因,不得提无理要求或违规违纪要求;

3、不发牢骚,不讲怪话,不在背后议论;当教学管理人员工作出现失误时,要主动弥补不足,缩小影响,不要嘲笑、议论;自觉遵规守纪,从严要求自己,积极参与各项工作。

四、发挥角色作用

教职员工和在校学生在人际关系处理中具有不同的角色扮演和角色冲突,教职员工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教职员工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 “兄长”和“老师”等不用的角色作用。

(一) 发挥好“兄长角色”作用,用深厚感情交往

俗话说:“只有焐不热的石头,没有焐不热的心肠。”教职员工对在校学生,有了父母之爱、兄弟之情,管理教育才能更加有效。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有真诚,才能赢得人心。教职员工要从细微处着手,一个由衷的赞美,一个细小的举动,都能拉近师生的距离。爱要经受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作为教育工作者人,应保持一颗永恒的爱心,不能因自身处境的变化和情绪的波动而淡化对在校学生的爱。学生表现好的时候要爱,犯了错误的时候更要爱;在在校学生身体健康时要爱,患了疾病的时候更要爱。只有持久的关爱在校学生,师生情谊才能历经风雨而不衰,形成一个无坚不摧的集体。

(二) 发挥好“老师角色”作用,用良好形象交往

树立起良好的形象,才能赢得在校学生的信赖和尊重。自己专业素质过硬,教学才有底气,学生才会服气。凡是要求专业学术上在校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落实好,做好榜样,才使得学生口服、心服。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荣誉、苦累,自己就要做到大公无私,亲力亲为;要求学生不违法乱纪,自己就要模范地遵纪守法树好形象。

参考文献:

[1] 郑强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1年07月

[2] 田在兰《组织行为学》(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10月

[3] 菲利普·津巴多 理查德·格里格《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年01月

[4] 山本美穗子《角色心理学》古吴轩出版社 2021年08月

[5] 荣格《心理类型》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0年06月

猜你喜欢

交往人际关系
少数民族大学生交流、交往、交融途径的思考
论高校体育教学中交往框架的构建
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
高校图书馆的人际关系构建的探讨
对体育教学中人际关系改善和教学氛围改革的探讨
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的失衡及其人性的扭曲
多渠道提高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微信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探析
微信红包传播中的用户心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