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语文2+1学教互动学习小组模式
2021-11-14陈金萍
陈金萍
摘要:面对新一轮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师生们全身心地热情投入,实验成果更是丰富。这么多各具特色的成果,我们开始发问,我们到底要的是什么?答案是“适合的就是实用的”。“语文学习小组”教学模式理所当然的成为课堂教学的首选。
关键词:小学语文;2+1学教互动;模式探析
一、“小学语文2+1学教互动学习小组”理论建模
首先,认识此前开展“学习小组”面临的各种问题。理论建模流程混乱,表现在师生地位混淆、搭配小组成员、小组学习无自主性、小组内成员交流习惯性困难、无法生成知识和内化知识。
由此可见,小学语文课堂建模的难度。我们要的就是模式适合的课堂,它应具备实用性,以此达成应有的教学效果。在探讨“语文小组学习”教学模式过程中,碰到的问题甚多,课堂教学效果并不明显,诸如小组搭配或结对难、小组成员活动的规则混乱、小组成员学习生活的适应性差、小组讨论成聊天机会等难题。
其次,小学语文教师组织和开展“小学语文2+1学教学习小组”模式,前提是进行理论建模。明确教师在此模式下的师生地位,必须以学生(2人)为主体,教师(+1人)为主导为主线,贯穿整个此模式流程中,以计划性、目的性、开放性、创新性、自主性、合作性为思想指导,建立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小组学习过程分为课前准备、课中互动、课后内化三阶段。
第一阶段:课前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习惯、个性进行全班综合分类之下,根据学生能力分层,进行“高高配”或“中中配”竞争型、“高低配”或“中低配”帮扶型两类四种选项,其原则是学习小组规模最小化,学生人数设定为“2人/组”与教师“+1人”为每组辅导的搭配方式。
2人学习小组内根据教师的个性化指导学习和分配任务,先自主学习,准备学习资料或任务,掌握力所能及的知识,作为课前知识储备。
第二阶段:课中师生互动,其先学后教的原则。教师对学习小组的个性化指导,分配恰当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所得知识在课中进行师生互动交流,课堂应注重表达思想、提升能力,在教师的“导学启思”等教学方法和学生的自我感悟下,进而自我生成语文知识。
第三阶段:课后学生通过“作业”这一形式来实践,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其原则是反思与实践。
再次,在“先学后教”的总原则下,制定相应的学教规则,如积分制、进步排名制等。在竞争类组别中,实施积分制。在帮扶类组别中,实施进步排名制。间隔不同时间分别公布积分和进步排名,以激励学生。
教学效果,是所有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的共同追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达成教学目标,并内化为学生的自有知识,促成内在的运用和拓展能力,潜移默化地升华自我意识,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育人成果,以此来证明教学效果好坏。那么,这就涉及到小学生语文知识生成过程中,教师应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操作的具体问题?
二、以《少年闰土》为课例开展“2+1学教互动小组”模式的教学实践
第一阶段:课前准备阶段。根据六(2)班实际情况与理论指导下,全班分为:
①竞争类:“高高配”3小组和“中中配”7小组;
②帮扶类:“高低配”4小组和“中低配”3小组。
每个小组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制定不同的个性指导和特殊任务,确保在学生自身基础上有拔高能力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阶段:课中互动阶段。以语文教师课前个性化指导与分配的特殊任务,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习所得知识作为储备,在师生、生生互动的课堂交流,教师穿针引线,帮助学生生成知识。
第三阶段:课后内化阶段。通过作业形式,写《“少年闰土”读后感》,让学生感悟到少年闰土非但聪慧,活泼,而且知识雄厚,给人们留下了难以消逝的印象,使学生对他发生佩服之情。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化理解、运用知识。
三、“2+1学教互动小组”模式的教学效果调查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通过对不同组别进行调查发现,学生最大的变化是对语文学习更有兴趣了,激发了个人的学习潜能,在小组互动学习中学习自觉性提高了,学习效果较之前有了很大提升。
抽样的两类四组别经过三次单元考试后的成绩对比发现:第一类组别竞争加剧,第二类组别帮扶作用明显,高低配的组别提升效果最为明显。特别指出的是优生的比重不断加大,进步明显,全班平均分逐步提高,教学效果有了质的飞跃。
四、反思“2+1学教互动小组”模式
以本校六(2)班作为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学期实验,以“小学语文2+1学教互动小组模式”的研究,根据“全班三个单元成绩”的分析与对比的良好情况和“两类四组别”的抽样良好表现,可知此次语文课堂教学建模的实践效果是相对比较成功的。
各项信息表明:“理论与问题相冲突 → 创新理论 → 实践 →再研究理论 → 再实践 → 升华理论”的研究方式是成功的,教学效果是良好的,不流于形式。
但是,也存在着不同层次的问题,仍需要利用语文科组的力量,进行有效地探讨,需要总结教训,有如下四方面:
(1)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足。教师对小组互动时间较难把握,偶有发生讨论难以真正实现教学目标。受限于课堂40分钟的时间,如何才能做到课堂教学内容的合理分布。
(2)讨论主题和目标的达成,需要师生、生生交流、磨合。课堂讨论小组的成员之间的讨论缺乏分工与合作。
(3)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对讨论的结果和组别未能进行很好地予以点评和总结。
(4)语文2+1学教互动学习小组,在养成一定的学习规则后,未能推广到其他学科,造成学生要适应不同的学科学习小组的规则。
参考文献:
[1]王小平.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互动式教学模式探讨[J]. 課外语文, 2020(31).
[2]唐舒屏. 小组合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讨[J]. 语文课内外, 2019, 000(2019年33期):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