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数形结合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
2021-11-14王琪宏
王琪宏
摘要:数形结合思想是小学数学中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复杂的数量关系等与直观的几何图形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数形结合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但可以使得问题变得更加直观、简单,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促进其观察力与想象力的发展。因此,为构建出一个更加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师即可采用数形结合教学法组织开展课堂活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形结合;高效课堂;策略研究
前言: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对于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则是有了更高的学习目标。一方面,学生需掌握好教材中基本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学生要在知识理解中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积累一定的活动经验。如此一来,学生才能更好的将课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真正的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在这一基础上,数形结合思想的提出,则是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数学思想的形成以及活动经验的积累有着十分积极的教学辅助作用。接下来,笔者将从概念渗透、计算思路以及数量关系三个角度展开详细论述。
一、数形结合,渗透概念教学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若想掌握好数学知识,概念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在数学教材中,有着许多的数学概念需要学生去理解、去掌握。可以说,概念的掌握便是数学学习的基础,若是掌握不好概念,那么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便会一头雾水。在以往学习中,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時,学习方式非常的“简单粗暴”,就是通过反复的朗读来加以背诵。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便只能浮于表面,不能深入到概念的本质。因此,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即可借助数形结合思想,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概念本质。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数学知识时,其中最为重要的学习目标便是学生对于分数概念的理解。在三年级以前,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分数知识,对于这一知识完全不了解。在加上分数概念自身的抽象性质,学生在理解、学习过程中一定是存在一定困难的。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即可将分数概念的讲解与图形结合起来,在黑板中画出一个正方形,再将它以平均的方式加以划分,分别将其划分为两份、三份或四份,用粉笔填色的方式来表示1/2、1/3、1/4等分数,如此方可高效完成概念教学。
二、数形结合,厘清计算思路
众所周知,数学学习离不开数学计算,从低年级的100以内加法运算的运算知识,到中年级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知识,再到高年级的小数除法知识,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技能。然而从当下学生数学状况来看,便会发现学生的计算学习并不理想。因此,为达到理想水平,教师方可将数形结合思想与数学计算知识的讲解融合在一起,和学生一起厘清计算思路,提升计算水平。
例如,在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一数学知识时,教师即可以“15-7=”这一题目为例,借助多媒体呈现苹果的图片,一个纸箱里装有十个苹果,另一个纸箱里装有五个苹果。请学生思考若是将其中的七个苹果拿走,那么两个纸箱里还剩下几个苹果呢?而后学生开始思考,先将装有五个苹果的那一箱拿走,而后发现还少两个苹果,再从装有十个苹果的纸箱中拿走两个苹果,最后算出“15-7=8”的正确结果。如此以来,学生便会明白什么是借位,什么时候需要借位的道理,由此厘清计算思路。
三、数形结合,列出数量关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量关系知识一直是教学中的重点模块,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一方面,学生对于题目中的数字并不敏感;另一方面,学生往往难以识别出题目中已知条件的数量关系。如此一来,学生在学习数量关系知识时便会比较困难一些。因此,为解决这一困难,教师即可在数量关系知识讲解过程中融入数形结合思想,以帮助学生找到题目中的相对应的数量关系,完成知识学习。
例如,在学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一数学知识时,教师便可以“超市、洗衣店和小明家在马路的同一侧,已知超市距离小明家80米,洗衣店和小红家的距离是50米,那么从超市到洗衣店应该走多少米?”这一题为例,许多学生会列出“80+50=130”这一算式,根本没有明白其中的数量关系。此时,教师方可引导学生将题目中的位置信息绘制出一个线段图,帮助学生弄清楚每个位置背后所蕴含的数量关系,列出正确算式“80-50=30”的正确算式,弄清数量关系。
总结:
总而言之,在成人眼中,小学数学中的各个知识点都非常简单。然而在小学生眼中,数学知识就是比较难理解、难掌握的。因此,为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有效性,对数学概念有一个本质的认识,厘清自己的计算思路、掌握好已知条件中的各种数量关系,教师方可对教学加以巧妙设计,将数形结合思想融入其中,引导学生从另外一个视角来学习数学知识。相信在这一方法的应用下,定能实现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周海强.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1(35):148.
[2]宮祥伟.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J].新课程,2021(34):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