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剧《伤逝》的音乐特征对中国民族歌剧创作的启示

2021-11-14王振国

戏剧之家 2021年18期
关键词:施光南伤逝子君

王振国

(天津市艺术研究所 天津 300041)

《伤逝》是我国伟大思想家与革命家鲁迅先生创作的以爱情为主线反映五四运动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的叙事性短篇小说,该作品收录在鲁迅先生第二部小说集《彷徨》中,也是鲁迅先生创作的唯一一篇以爱情为主题的文学作品。该作品创作于1925 年,其间中国社会正处于五四运动的高涨期。《伤逝》这部作品集中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与道路的关注,作者着重表现出在当时中国革命的历史背景下知识分子的地位与作用,深刻地剖析了封建势力对妇女的压迫与残害,明确地指出个性解放不是妇女解放的有效路径。《伤逝》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婚姻给人们造成的悲惨命运与残酷现实,鲁迅先生通过笔下涓生与子君的爱情生活试图探究妇女得到解放的道路,同时也揭示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个人理想与人生追求。《伤逝》的创作实践对现当代思想文化的启蒙具有重要意义,鲁迅先生的作品字里行间蕴含着力量,小说以爱情悲剧为基调,映射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现实问题,小说所凸显的社会问题发人深省。《伤逝》的问世对现当代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该作品先后被改编成电影、歌剧、昆曲、豫剧等艺术形式,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文学经典。

1981 年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00 周年,由人民音乐家施光南先生作曲,王泉和韩伟进行改编,中国歌剧舞剧院编创的《伤逝》,得以以歌剧的形式致敬经典。歌剧《伤逝》也成为中国歌剧史上第一部抒情歌剧。施光南先生一生创作了大量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艺术作品,诸如《祝酒歌》《月光下的凤尾竹》《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皆成为了中国艺术歌曲的经典传唱之作。施光南先生所创作的艺术歌曲富于民族性,民族风格的多元化是施光南先生艺术创作的特质,其作品以抒情性见长,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施光南先生凭借扎实的音乐基本功以及深厚的民族音乐文化底蕴,创作了中国民族歌剧《伤逝》,整部剧以西洋歌剧创作手法为基础,并融入了多元的民族文化元素,堪称中国民族经典歌剧作品的上乘之作。作者在创作《伤逝》这部歌剧时完全按照原著的创作思路进行音乐创作,对文学作品戏剧化、形象化的表达展开了完美的诠释。歌剧《伤逝》已成为我国民族歌剧的经典,这一创作实践对我国歌剧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对歌剧《伤逝》展开分析,以期更好地了解该作品的创作意义,探究其音乐特征,洞悉我国歌剧的发展趋势。

一、歌剧《伤逝》的内容概述

鲁迅先生创作的文学作品一般都是关于社会、关于革命,《伤逝》在鲁迅先生的众多作品中可谓一朵璀璨的奇葩。《伤逝》彰显了鲁迅先生一贯的叙事风格与写作风格,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悲剧故事,不免引发人们深思。《伤逝》中的男女主人公是子君和涓生,两人皆为五四运动背景下的人物,均是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子君和涓生受到了新思潮的影响,倡导、追求个性解放和男女平等。在新时期思想文化的影响下,两个人追求自由恋爱、自主婚姻,具有勇敢的反抗精神。他们为了爱情与自由义无反顾地与旧势力斗争、敢于抵抗封建礼教,但是封建礼教与专制制度最终还是击碎了两人的美梦,因为受困于社会与经济等多种现实压力,子君最终郁郁而终,而涓生也陷入了绝望,最终走向绝境。

二、影响《伤逝》创作的因素

(一)易卜生戏剧

易卜生是挪威著名的戏剧家,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的戏剧作品往往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抨击,集中表现了小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思想意识。五四运动时期我国思想解放运动发展得如火如荼,易卜生的“社会问题戏剧”思想也在当时社会流行起来。易卜生的《傀儡家庭》在20 世纪20 年代初掀起了轩然大波,《傀儡家庭》赤裸裸地就女性地位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在当时社会引发了广泛的思考。在易卜生戏剧风格的影响之下,鲁迅先生通过《伤逝》回应了易卜生《傀儡家庭》中娜拉离家出走之后的结局,并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度的剖析与强烈的抨击。此外,鲁迅先生在《伤逝》当中颇为少见地利用了直抒胸臆的写作手段,针对子君和涓生的爱情进行了描写与诠释,《伤逝》堪称鲁迅先生文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在子君和涓生的背后,是鲁迅先生的情感经历的映射,体现了作者对于现实社会生活的深刻感悟。

(二)时代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至国内,群情激奋,爱国知识分子纷纷走上街头开展示威游行活动,进而引发了轰动全国的五四爱国运动。这一时期的爱国知识分子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革命的重要性,在学生和知识分子的思想指引下,广大民众也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放,这是鲁迅先生创作出《伤逝》的另一重要诱因。在五四运动期间,广大民众喊出了“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的口号。其后,新文化和新道德在社会中悄然兴起,这也点燃了鲁迅先生拯救社会民众的希望之火。《新青年》作为当时宣传新思想的主要阵地,积极地将启蒙思想向广大学生工人群体进行传播。但是随着新思潮的褪去,新文化运动中的知识分子表现出了由逐渐聚合到逐渐分化的变化,众多曾经一起并肩作战的同侪都已经离鲁迅先生而去,这引发了鲁迅先生的深思。在此背景之下,鲁迅先生再次陷入了苦闷与彷徨当中。鲁迅先生与子君和涓生有着同样对新生活的向往之情,也同样面临着痛苦和迷茫。现实成为鲁迅先生与子君和涓生通往新世界的最大阻碍,打击着鲁迅先生与子君和涓生。所以,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鲁迅先生写出了《伤逝》,揭示了其心中的悲凉与凝重。

(三)作者生平情感经历

在子君和涓生的爱情当中,也映射出鲁迅先生自身的情感历程。鲁迅先生出生在浙江绍兴,在学习过程中接受的思想主要是传统的儒家思想。在《阿长与<山海经>》《三味书屋》《少年闰土》等记述早年经历的文学著作当中,作者都反映了传统封建思想与封建礼教式的生活。鲁迅先生对“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这种婚姻礼教非常痛恨,迫于家庭的压力也为此结过婚,但是因为两人婚前并无感情基础,鲁迅先生结婚不久便逃离了封建家庭。当鲁迅先生遇到许广平之后,才真正地寻觅到了自己的爱情。但是事与愿违,两人的家庭背景悬殊,这使得鲁迅先生一度沉浸在极度痛苦之中,也再一次陷入封建礼教与浪漫情思的矛盾之中。子君和涓生之间的情感纠葛,是鲁迅先生内心的真实写照。《伤逝》正是揭示了封建礼教之下子君和涓生、鲁迅先生与许广平之间的情感经历与心路历程。《伤逝》真切地将梦想中的乌托邦与封建地狱这两者置于同一层面并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展现出了现实与理想的云泥之别。

三、歌剧《伤逝》的音乐性特征

(一)现实主义特征

歌剧《伤逝》由我国著名人民音乐家施光南先生创作,其诞生一定程度上表明20 世纪我国歌剧迈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施光南与聂耳等老一辈的音乐家,都积极地将音乐与政治理想进行了紧密的结合。施光南先生在创作《伤逝》歌剧过程中,秉承了《伤逝》本身对社会的批判的现实特点,转变了传统政治说教的枯燥单调性,这无疑展现了施光南先生在音乐上的独到眼光。此外,施光南先生所有的音乐作品都揭示了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坚定信念和政治愿景。《伤逝》作为施光南先生少有的歌剧作品,对我国歌剧历史的影响不言自明。

(二)民族音乐特征

施光南先生从小深受父亲的影响,痴迷于民族音乐。民族音乐的形式是多样的,施光南先生将不同的民族音乐元素有机地融入《伤逝》当中。《一抹夕阳》《风萧瑟》《不幸的人生》爱情三部曲便是以民族音乐为依托编创的民族歌剧,展现出了我国民族歌剧独特的民族性。此外,施光南先生在民族音乐上具有深厚的造诣,创作了《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希望的田野上》《月光下的凤尾竹》等音乐作品,上述作品均融入大量的地方民族特色。施光南先生是我国民族音乐的集大成者,他充分展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音乐内核。

(三)西洋音乐特征

在《伤逝》当中,施光南先生借鉴了西洋音乐的创作技法。在《伤逝》音乐形式上使用了咏叹调、宣叙调、对唱、重唱、合唱、伴唱等西洋歌剧的表现形式。其在歌剧当中吸收了西洋乐器对戏剧氛围的渲染技巧,并且不断地融入自身的创作灵感,在民族歌剧的基础上,有机地融入了西洋乐器和西洋歌剧唱法,展现了我国歌剧与时俱进的艺术品格,切实地拉近了欣赏者与创作者之间的审美距离。

(四)群众性特征

只有符合广大群众审美特征的音乐、为广大群众们喜闻乐见的音乐,才是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音乐。施光南先生曾经说过,“创作时不考虑欣赏对象是不行的,要使旋律尽量便于群众接受”。所以,施光南先生在创作《伤逝》时考虑到了群众的因素,坚持创作符合人民群众审美偏好的音乐,可谓富有先见之明。施光南先生的音乐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音乐,尽管其本人在文革时期遭到四人帮迫害,但是施光南先生的音乐作品还是在各地传唱,赋予了广大人民群众强劲的精神动力,深受人民群众青睐。歌剧《伤逝》不仅入选了“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榜单,而且还对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历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歌剧《伤逝》的音乐性对中国民族歌剧创作的启示

(一)中国歌剧的创作要富有民族性

从歌剧《伤逝》的创作来看,中国歌剧的创作应该注重民族性,保持民族特色。歌剧《伤逝》是施光南先生运用西洋歌剧作曲技法创作的民族歌剧。施光南先生音乐创作的鲜明艺术特征便是,具有浓郁的民族性。施光南先生在其父亲的感召下,自幼喜爱戏曲音乐,进入中央音乐学院系统地学习音乐后,对我国民族音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为他在其后的音乐创作中灵活运用民族音乐元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居其宏认为施光南先生在歌剧的创作方面始终都在追究音乐的民族性、交响性、立体性。施光南先生本人也曾就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指出,中国歌剧的发展要走多元融合的发展道路,做到使传统西洋歌剧的创作技法为我所用,完全可以将中国民族音乐元素融入宣叙调、咏叹调等音乐形式当中去,创作出具有民族语汇的歌剧作品,演绎好中国式的歌剧。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间音乐各具特色,这为中国民族歌剧的创作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音乐素材。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音乐设计主要源自河北民歌《小白菜》,杨白劳的音乐创作则参照了山西秧歌《捡麦根》,除此之外,歌剧《白毛女》在音乐的创作上还借鉴了河北花鼓、山西梆子、河北梆子、西北秦腔等民间曲调,这些曲调流传范围广泛,具有很强的群众基础。当代音乐工作者在歌剧的创作上,有必要将西洋歌剧的传统创作技法与本民族的音乐元素进行有机的融合,使中国的音乐文化和民族精神得到更好的弘扬及表现。总之,歌剧《伤逝》是中国作曲家运用西洋歌剧创作技法在声乐创作上进行的一次有益尝试,对其他中国歌剧的创作具有重要的示范、参考意义。

(二)中国歌剧的创作需要具有群众性

从歌剧《伤逝》的创作来看,中国歌剧的创作要具有群众性性。音乐的创作是以群众性为前提,群众性是音乐创作的基础,脱离群众的音乐创作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音乐创作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溯源的过程,音乐创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则是在于为人民服务。纵观古今,能够成为经典的名作都具有“人民”的特质。《国际歌》热情地讴歌了巴黎公社战士所具有的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以及人民群众英勇不屈的革命气概,瞿秋白将《国际歌》译成中文后唤起了无数热血青年的理想与信念。《黄河大合唱》歌颂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峥嵘历史,描绘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展现了人民在遭受灾难时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义勇军进行曲》则展现出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反抗精神,歌曲的创作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作用。优秀的音乐作品能够给人民群众带来充分的审美体验,能够提升人民群众的审美品味,能够对人民群众起到教化的作用。

五、结语

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技法探索中国歌剧“民族化”的艺术创作规律是施光南先生对中国民族歌剧的有益探索与尝试,从学界业界对歌剧《伤逝》的评价来看,无疑《伤逝》是中国歌剧发展史上的经典之作。歌剧《伤逝》的音乐创作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其本身所蕴含的艺术价值与带给中国歌剧的创作实践经验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施光南伤逝子君
新老读者与《商界》的故事
简析歌剧《伤逝》秋之咏叹——《风萧瑟》
深切的怀念 珍贵的记忆
初冬
山乡春来早
姑娘的爱情
子君的错
子君的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