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现实性题材戏曲作品的创作研究
2021-11-14耿婉怡
耿婉怡
(中央戏剧学院 北京 102200)
随着戏曲艺术的不断发展,其创作内容乃至题材的选择和创作手法的运用已经产生了很多变化,也有很多具有时代价值的优秀作品被创作出来。国家重视戏曲文化的发展,鼓励戏曲文化工作者加大戏曲创作的力度和挖掘深度,确保我国戏曲文化得以良好地传承和延续,彰显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在此背景下,我国戏曲创作也得到了创新与发展,更多具有艺术价值的经典作品丰富了我国的戏曲音乐作品的创作实践与作品体系。习近平总书记重点提出了要用现实主义精神观照现实社会生活的创作理念,这无疑对当代的戏曲艺术发展与创作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戏曲艺术根源于生活,是群众情感的呈现及浓缩。因此,戏曲艺术的创作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喜爱,广大创作者应该创作出更多现实性题材的戏曲作品。在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现实性题材戏曲作品的创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戏曲作品创作者要深刻理解现实题材戏曲作品的创作特征和创作手法,在社会发展中与时俱进地创作出更多的经典戏曲作品,让现实题材戏曲作品充分凸显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一、现实性题材戏曲作品的创作特征
(一)取材于社会热点事件
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载体,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审美特征的综合体现。多元化的戏曲类型凸显了我国深厚的戏曲文化底蕴,在千百年来的戏曲文化发展历程中,戏曲创作都与现实社会中的热点事件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脉联系,甚至诸多戏曲内容皆是直接取材于当时社会大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因而通过戏曲文化能够较快地向老百姓传播时事动态。事实上,过去很多经典戏曲剧目的创作灵感均来源于当时社会引人注目的真实事件和现实问题,如此一来,作品本身更能抓住观众的好奇心、贴近其实际需求。但在过去信息传播途径相对单调匮乏的时代下,真实事件经过传播、演绎往往会根据传播者的个人意愿进行不同程度的艺术化处理。因此,现实性题材戏曲作品在创作者个人思想和情感的影响下,会成为不同风格并凸显不同社会意义的艺术作品。
例如,淮剧《杨乃武与小白菜》就是根据当时清朝同治年间惊动朝野的奇案、冤案进行创作的现实性题材戏曲作品,其创作来源就是取材于典型的社会热点事件,该戏曲作品在后来被多次改编翻拍成电影、电视剧进行播放、传播。所以,这也给我们当前的现实性题材戏曲作品的创作提供了有益的思路。现如今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每天传播出来的社会热点事件频密,这为戏曲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然而也更考验戏曲创作者对热点事件的捕捉能力和认识高度以及职业敏感,才不至迷失于琐碎的细节之中,进而把艺术创作的重点放在贴合群众需求的雕琢上。因此,在现实性戏曲作品创作过程中,要把艺术创作技巧与现实事件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把真实的社会热点事件经过丰富的艺术化手段加以呈现,使其真正发挥出戏曲作品的社会功效。
(二)深化现实主义题材
现实性题材的戏曲作品是对现实的艺术化创作及其思想内涵的深化,也是对戏曲表现形式的丰富、拓展。虽然现实性题材的戏曲作品的创作离不开现实主义,但它并不完全等同于或仅仅止步于现实主义。譬如现实题材的戏曲作品要以传递正能量为创作出发点,才能凸显戏曲艺术千百年来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发挥引导受众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的艺术功能。因此,现实题材的戏曲创作更要秉承这一优良的创作传统,讴歌新时代的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现实题材的戏曲作品主要通过反映现实生活来打动观众,传递社会正能量,体现现代戏曲创作的价值。例如,改革开放以来,众多戏曲作品的创作都取材于新时代背景下的农村生活,通过塑造一些鲜活的戏曲人物形象来展现农村现实生活的百态。面对时代的文化思潮的变化,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和情感等方面的现实状况,既真实地反映了时代发展下农村的发展态势,也揭示了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经济建设、留守儿童、生态保护等各种现实问题。在现实性题材的戏曲创作中,也会适当增添艺术性的包装和处理。比如,通过喜剧的戏曲表现形式反映农村人民群众在对物质、精神生活的追求中,思想不断进步的演变过程,由此体现出农村群众在时代变革中跌跌撞撞又摸索着前进的探索和奋斗的精神。
此外,还有很多现实性题材的戏曲作品也进一步加强了对现实主义题材的深化,创作出了更多符合时代需求与人民心声的好作品。比如,以人物原型为戏曲创作素材来体现戏曲作品创作的人文情怀。比如,豫剧作品《村官李天成》等现代戏曲作品就是以真人真事作为现实性题材戏曲的创作蓝本,讴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责任有担当、勇于牺牲自我的共产党员。当然,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塑造人物形象的现实性题材的戏曲作品。比如,评剧作品《风流寡妇》则是依据当下的时代潮流,对女性的自我觉醒和勇于挑战的可贵精神的褒扬。虽然,这部戏曲作品创作的角色并非来自现实生活的具体人物,但仍然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具有普遍的艺术感染力。
(三)注重创作手法的融合
戏曲是典型的舞台表演艺术,囊括了各种表演元素。在当前大众的认知中,经典的戏曲作品不胜枚举,大多是富有民族文化审美特色的现实性题材作品。如何用传统的戏曲创作手法来表现现代社会的现实题材,是当下戏曲创作者需要不断深化的创作理念。与西方戏曲艺术的写实性创作手法相比,东方戏曲艺术文化的创作更注重灵魂的写意,这也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审美的根本特点,也是现实性戏曲作品创作的根基所在与支点。在当代社会文化发展中,我国现实性题材戏曲的创作手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吸纳了西方戏曲写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使现实性题材戏曲作品具有了更为生动的表现形式和思想价值。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审美偏好与特点也有了显著的变化,这就要求更多切合实际需求的戏曲作品涌现出来。因而现实性题材戏曲作品的创作已经淡化了宣传、教化的痕迹,而是通过各种丰富的戏曲创作手法来提升戏曲作品的文化底蕴和审美特色,更加注重满足观众的审美体验和精神追求。所以,这也进一步表明现实性题材戏曲的创作要从现代社会和生活中选取更多贴近人民群众生活和价值取向的现实性题材,注重戏曲创作写意手法和写实手法的融合,注重戏曲表演的创新与设计。虽然以现实性戏曲创作为基础,但并不是将现实生活直接搬上舞台,而是要更加注重戏曲的舞台艺术和表现手法的整体效果,使观众在戏曲艺术的欣赏过程中领悟来自现实社会中的道理,得到启示产生反思。此外,现实性题材戏曲创作还需利用现代的舞台技术创作戏曲作品,使其兼具现代感和民族性,既要传承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写意传神的美学精神,也要注重戏曲作品在现代社会中对现实题材的戏曲舞台价值的呈现。
二、现实性题材戏曲作品的创作手法
(一)甄选丰富的题材内容
现实性题材戏曲作品的创作思想和素材都来源于现实社会和生活,所以题材的选择面非常广泛。但是在现实性题材的选择方面也要有所取舍,认真考量,将主要取材视角聚焦于有重大社会意义和积极反响的事件,与当下人民群众的生活、情感紧密相关的社会或生活事件以及有历史纪念意义的人物或事件。现实性题材戏曲创作只有满足这三个方面的题材内容的要求,才更能引起群众的关注和共鸣,反过来这也可以对群众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产生重要的引导作用。比如,豫剧作品《焦裕禄》则是通过戏曲表演的形式塑造了一位伟大的共产党员形象,也让观众记住了这位伟大的共产党员。他一直在为人民的事业默默奉献,甚至牺牲自己的健康,只为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
另外,豫剧《朝阳沟》则是通过戏曲舞台再现了某一地区的风土人情,塑造了当地在某个发展时期新旧思想产生冲突、碰撞的过程中若干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对有相同经历和生活背景的观众有着积极的引导和启发作用。此外,还有根据具有时代纪念意义的社会事件创作的现实性题材戏曲作品,如根据抗击非典的事迹创作的粤剧作品《风云2003》,也有着重大社会意义,可谓群众赞赏有加的优质题材。这些伟大的人物和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是需要被人民群众永远铭记的,戏曲创作则提供了平台和记忆载体。此外,对于这样的现实性题材创作,创作者要在舞台表现方面多下功夫,让观众在享受艺术审美体验的同时充分引起群众的情感共鸣,使之感悟得更加深刻。
(二)创设生动的戏曲情节
情节作为戏曲作品叙事发展的核心部分,在现实性题材戏曲作品的创作中也非常关键。戏曲情节的设置一般遵循叙事结构的主要规律,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环环相扣,互相作用,承接贯通,融为一体。作为现实性题材的戏曲作品,也要进行戏曲情节的设置。需要创作者对故事情节进行提炼、打磨,通过创作手法使故事中人物的动作、语言与形象特征吻合,还要对戏曲故事情节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所以,情节的设置也要为烘托人物个性特征而服务,但一切的创作基础都不能脱离生活现实,而应该是基于认真、仔细观察生活之后的创作。如评剧作品《杨三姐告状》、豫剧作品《朝阳沟》等在故事情节的设置上,将典型的生活场景和社会活动场所通过丰富的舞台设计和演员的唱腔、动作等展现出来,甚至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创设都有对现实生活原型的借鉴。
情感线索也是现实性题材戏曲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关涉情节设置的重要因素,其作用不容忽视。戏曲作品中的情感描写追求真实、真诚、细腻,在创作现实性题材戏曲作品的时候一定要避免脱离现实情感。如果戏曲创作者在情节上进行夸大的渲染,矫揉造作,导致戏曲舞台表演呈现出来的感情失真,则难以调动观众的情感。所以,这种打着现实性题材的幌子实际却是为了迎合政策,甚至是蹭社会热度的投机创作行为,所呈现出来的戏曲作品必将缺乏艺术生命力和真情实感,也终将为受众所摒弃。正如京剧现代戏作品《血沃芳草》的创作者说,他当时应要求写一部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的戏剧作品,但是又不敢随意下笔,为此查阅了大量资料,最终女子先锋团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他,给他带来了创作的灵感和动力,其在展开戏剧情节的描写时甚至含着热泪,最终才成就了这部戏曲作品,当然也深深触动了观众。
(三)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
故事情节的发展离不开人物的推动,所以在现实性题材戏曲作品的创作中,艺术形象的塑造尤为重要。特别是现实性题材的戏曲作品,最终要表现“人”的真实性特征。例如,豫剧作品《焦裕禄》让一个以人民事业为己任的伟大共产党员的形象深入人心;豫剧作品《朝阳沟》中的银环成为当时下乡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在思想矛盾挣扎中逐渐成长、成熟起来。可见,每一个人物形象都仿佛是我们身边的人,亲切而真实。因而戏曲中艺术形象的设置要符合人的本质特性。一部戏曲作品的创作既要挖掘艺术特色,也要符合现实性题材所涉及的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不能按照创作者的主观臆断随意编造,以至失去艺术形象的真实性特征,进而削弱戏曲作品的思想价值。
此外,戏曲创作者一定要对所创作的艺术形象进行充分的现实考察,根据人物的真实特点来设定其外在形象、行为特征、语言习惯和思想特征。比如,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就需要符合外来务工人物真实的形象特点,或许他们的皮肤有些粗糙、黝黑,外形并不靓丽,语言也通俗直白,没有过多的华丽语言,但是这些真实性的特征恰恰符合他们的身份特征,也符合现实性题材戏曲作品对艺术形象的创作要求。近年来,在一些抗战、农村题材的戏曲作品中,经常会涌现一些又白又嫩、气质形象与故事情节完全不符的艺术形象,这完全背离了现实性题材戏曲作品对人物形象的设定标准。
三、现实性题材戏曲作品的创作价值
(一)深刻的人文价值
现实性题材的戏剧作品取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现实,其情节设定对受众在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培养上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让人民群众在丰富的艺术审美体验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真谛。这是现实性题材戏曲作品带给观众的积极能量,也是创作者对生活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并将自己的情感和心血凝聚成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戏曲作品之后,对人民群众所产生的文化影响。这样的现实性题材戏曲作品对人的情感而言是一种抚慰,也会让群众得到生活智慧上的启发,进而用敬畏之心和直面一切困苦的勇气来经营属于自己的生活。现实的生活与艺术性的情节,有冲突、有细节,带给人崭新的思考方向,让人民群众对生活更加热爱,也更有激情;整个社会在戏曲艺术的熏陶之下获得正能量的激励,呈现出多元化的、积极性的生命状态,这即是该类作品所彰显的深厚的人文价值。
(二)突出的艺术价值
艺术源自生活,也高于生活,这也是人们离不开艺术表演的重要原因。现实题材戏曲作品的艺术价值就是能够满足社会性的审美需求,将艺术审美、人文情感与社会文化价值相统一。现实性题材的戏曲作品既反映了当下人民生活的现实状态和精神追求,又在戏曲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运用艺术手法进行夸张性或形象化的演绎,使得观众在戏曲欣赏的过程中对现实生活有了更丰富的情感认知和深层次的艺术思考。现实性题材戏曲作品的创作者以现实为依托,以丰富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使得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或者平凡的人物形象能够深入人心,对受众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有了艺术性的诠释,最终让平凡的日常琐碎变得更有艺术价值。此外,戏曲欣赏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而现实性题材的戏曲表演又让艺术的价值得到了全面的升华。
(三)深厚的文化价值
现实性题材戏曲作品的创作让很多鲜活的艺术形象得以深入人心;同时丰富的戏曲作品呈现形式也让很多地方的建筑和风土人情闻名遐迩;戏曲作品的艺术表达也让很多感动人心的历史时刻被铭记……所以,现实性题材戏曲作品的创作立足于现实社会,能够让现实与艺术生动地结合起来,产生更丰富、隽永的文化价值。以不同的民族、地域为创作背景的现实性题材戏曲作品,在文化环境、舞台背景的设置上,对继承和宣传当地的民俗风情有着的积极作用。人物的衣着、装扮也能展现一个时期、某一地域的人物形象特征,可以彰显深厚的文化魅力。另外,不同民族和地方的戏曲也各有特色,如豫剧、扬剧、评剧、京剧、晋剧等皆是富有地域特色的戏曲种类,现实性题材的戏曲作品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获得不同地区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悦纳,可以借助舞台表演的形式将当地的文化进行全面的展示,这是现实性题材的戏曲作品所具备的颇为重要的文化价值,小则代表一个人物形象,大则代表一个地区的文化底蕴,一部经典的戏曲作品甚至可以凸显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因而正是小舞台展现了大文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当前背景下现实性题材戏曲作品的创作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探讨价值和实践意义。现实性题材戏曲作品的创作实践更加符合现实需求,其对现实社会、生活进行了生动的艺术诠释,丰富了我国戏曲作品的类型,也拓宽了我国戏曲艺术的创作路径。笔者通过对现实性题材戏曲作品的创作特征、创作手法、创作意义的全面探究,揭示了现实性题材戏曲作品深厚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同时也有助于启发戏曲创作者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全面成熟的创作技巧打造更多现实性题材戏曲精品,推动我国戏曲创作事业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