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和声学教学中的运用与创新

2021-11-14

戏剧之家 2021年16期
关键词:奥尔夫声学声部

张 娟

(晋中学院 音乐系,山西 晋中 030619)

作为高校音乐专业必修科目,和声学在学生的音乐学习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学生系统性学习音乐理论,增强音乐实践能力的基础。和声学教学内容丰富,包括和声分析、键盘和声、四部和声写作等,侧重于培养学生多声部音乐思维能力。然而,从当前和声学教学现状来看,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最为典型的便是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和声实践。对此,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介绍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由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创立,是目前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音乐教学法之一。原本性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核心,其他教学观念均从原本性发展、派生而来。奥尔夫冲破了从艺术教育或者审美教育的角度来看待音乐教育的藩篱,将音乐视作人与生俱来的一种状态,与舞蹈、语言等密切相关,是一种最原始、最接近自然的状态。因此,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核心目标不在于教学生音乐,而是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释放自身的音乐本能,让学生在外部环境的诱导与刺激下,不断去感受音乐的内在精神与趣味。创造性、实践性、普及性以及开放性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特征,主张向全体儿童进行以即兴发挥为主要形式的音乐教学,让学生感受音乐实践的乐趣。从教学实践来看,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以听力训练、节奏训练、律动训练、语言学习、创造力培养为主要特点,认为音乐教学不在于规范学生的学习,而在于为学生更好地释放天性提供媒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学习的乐趣。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外交流的不断增加,奥尔夫教学法传入我国。20世纪80 年代,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廖乃雄首次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到儿童音乐教育实践中,其成为推动我国音乐教育变革发展的重要方法。

二、高校和声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方法陈旧

从当前高校和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学方法存在着单一、陈旧的问题。首先,讲授式教学仍然占据主体。不少教师在和声学的课堂中,简单地将和声学视作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没有认识到和声学在学生音乐学习与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课程教学仍然采用讲授式的方式,弱化了课程的能力本位要求,也降低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其次,教学模式存在僵化现象。高校和声学的授课逐渐成为理论讲解、案例分析、模拟应用的三大段式教学,任何知识点都可以应用到三段式教学中,教学活动出现了严重的僵化现象。教学方法陈旧制约了和声学教学效果的提升,对学生的专业学习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二)听觉训练不足

音乐听觉指的是对音乐作品中各音存在的意义的认识,音与音之间微妙关系的感觉以及在音乐方面的记忆能力、模仿能力等。和声听觉训练在和声学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以培养学生对和声的敏感性,提高学生分辨不同性质和弦的能力为目标,在提升学生音乐理论素质以及实践能力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高校和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听觉训练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教师未能深刻认识到听觉训练之于和声学教学的重要价值,和声听觉训练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另一方面,教师也没有把握和声听觉训练在学生四部和声写作学习中的重要性,影响了学生系统性学习和声学的效果。

(三)忽略和声音响

从课程属性而言,和声学属于基本理论的技能性操作课,但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多数高校在和声学教学中仍然以四部和声写作为主,围绕声部进行的规律性开展教学活动,禁止平行五、八等进行,没有让学生在音响概念上寻找到不同和弦连接中的功能感和色彩感。由此导致的结果便是原本丰富多彩的多声部音乐课程显得枯燥、乏味。不仅如此,对和声音响的忽略也让学生难以真正掌握多声部音乐的思维方式,不利于学生深入地了解和声语汇,制约了学生多声部音乐思维模式的发展。

(四)实践教学薄弱

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建立起契合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处于严重缺位的状态。首先,校内实践比重偏低。对和声学的课堂教学而言,合理地安排理论、实践二者的比重是保障和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客观需要。但高校和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明显的重理论轻实践现象,实践教学的课时占比严重不足,无法与理论授课形成相得益彰的效果,自然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其次,校外实践流于形式。在学生毕业之前,学校会组织学生到校外实习,校外实践虽然开展着,却流于形式,学生很多时候就是走个过场,难以通过实践学习提高和声学学习效果。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和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奥尔夫批判了将音乐教育对象局限于具有音乐专长的少数学生的教学方法,从音乐教育的原本性出发凸显了音乐教育的普及性,并严格地区分了教育音乐与音乐教育。奥尔夫等人注意到传统音乐教育中重技能训练所带来的弊端,认为旧的音乐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音乐学习的情感体验,不仅与音乐教育的价值诉求背道而驰,也不利于音乐教育的持续开展。对此,教师要从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角度来创新和声学教学。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出发,将学生作为和声学学习的主人,采取小组合作、任务探究等新型教学方法,凸显学生在音乐课程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逐步形成以能力发展和素养培育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和声学学习的效果。以小组合作为例,教师可以对学生分层,将学生划分为优秀层、中等层、后进层三个层次,再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将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小组,如此,既能发挥组内带动作用,也是起到小组竞争作用。

(二)强化学生听觉训练

听觉训练作为和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的重点领域。奥尔夫将学生享受音乐作为核心目标,所有的教学活动均围绕音乐享受而开展。教师要从此出发强化学生的听觉训练,从合理选材、循序渐进以及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采取措施。就教育目标而言,和声听觉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听觉素质为出发点和立足点。音乐听觉分为外部听觉和内心听觉,外部听觉,也称实音听觉或者普通听觉,指外部音响对人体听觉器官产生刺激而引发的生理反应,是物理学层面的听觉,主要功能是听辨正在发出的声音。内心听觉并不需要借助外部音响,是人在认知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听觉,是音乐学层面的听觉。听觉素质的发展包括感知、记忆、思维、联想四个心理过程。和声听觉训练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有计划、按步骤地开展训练,并且在听觉训练中要注重多元化的训练方式,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听觉训练中实现听觉能力的提升以及听觉素质的发展。

(三)注重和声音响构建

音响构建是和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而钢琴则是音响构建的有效载体。对此,教师可以借助钢琴来弹奏四部和声写作的优秀范例,让学生在感性的音响效果中来开展理性的学习,使学生对多声部音乐的思维方式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利用钢琴来构建和声音响具有更为多元的教学价值。多声部音乐感受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如和声的浓淡、明暗、协和与不协和以及节奏的疏密等,可以有效加强学生的内心听觉,使和声学的学习从外部理论知识的吸收转变为内心的音乐体验。和声音响的构建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丰富课程教学手段。

(四)加大实践教学力度

就业问题是高等教育中的重点问题,对音乐专业学生而言,当前的就业环境比较复杂,一方面,音乐教育在全社会的火热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随着音乐专业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学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成为和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奥尔夫认识到学生参与对音乐学习积极性的影响,将学生从被动的音乐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音乐参与者,让学生在开放性、普及性、即兴性的音乐实践中释放自身的潜能。实践教学要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要求出发,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定期组织学生到合作教育单位,比如中小学校、音乐培训机构等进行实训,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声学的魅力与作用,提高和声学教学效果。

四、结语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高校和声学课堂教学中有着突出的作用,作为具有民族性、多样性、发展性等特点的音乐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高校和声学优化教学课时的分配、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推动学生的创业就业有突出的应用价值。因此,必须从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强化学生听觉训练、注重和声音响构建、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四个方面采取好措施。

猜你喜欢

奥尔夫声学声部
单声部旋律听写训练法探究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奥尔夫、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比较研究
爱的就是这股Hi-Fi味 Davis Acoustics(戴维斯声学)Balthus 70
Acoustical Treatment Primer:Diffusion谈谈声学处理中的“扩散”
Acoustical Treatment Primer:Absorption谈谈声学处理中的“吸声”(二)
Acoustical Treatment Primer:Absorption 谈谈声学处理中的“吸声”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浅议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的应用——在“第一届中国奥尔夫教育大会”上的发言
变动不居 与时偕行—奥尔夫音乐教育专家谈奥尔夫教学法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