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南民间艺术的发扬与传承方式
2021-11-14孟涛
孟 涛
(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 山西 临汾 041000)
晋南民间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极具地方特色,是晋南地区劳动人民艺术智慧的结晶。其中,晋南剪纸文化融入了乡村文化中浓厚的艺术气息,原生态的各类剪纸图形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说到晋南音乐,就不得不提晋南民歌,晋南民歌体现了当地人的生活状态,寄托了人们对家乡深厚的乡土情感。
一、晋南文化的起源地——山西
晋南文化主要是“根祖文化”,“根祖文化”是人类的“家谱”。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山西文明看晋南,与其说山西是晋南文化的起源地,不如说山西文化起源于晋南。晋南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今天的山西地名太原源自历史上的晋南太原。
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晋南地区有我国发现最早的古人类遗址,还有“尧舜禹”的古史传说;从艺术学的角度来看,晋南地区传承下来的剪纸、民歌文化千百年来推动了地区文化进步与发展,成为山西文化的时代象征,对山西人民的生活有着深远影响。
二、晋南剪纸文化的艺术传承
(一)晋南剪纸的表现形式
晋南民间剪纸不仅体现了农耕文化中的地理环境,还表现了农耕文化中的生产工具和劳动技术。它是晋南地区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当时农耕文化体系的另一种体现。
例如,在晋南地区,小麦、棉花为主要农作物产品,在晋南剪纸文化中,就出现农民农耕、播种的剪纸画面,如“收割小麦”、“采摘棉花”等。又比如,逢年过节的一些戏曲中出现的“武松打虎”、“西游记”等,晋南人民通过剪纸的方式,将生活中的细节记录下来,以此传达对幸福生活的期盼与向往。
(二)晋南剪纸的艺术特色
在晋南剪纸文化中,剪纸作品的呈现大多来源于生活中的灵感,因此晋南剪纸是一门充满晋南本地乡村特色的艺术文化。从题材上来看,晋南剪纸的种类有植物、动物、人物;从构图上来看,晋南剪纸的造型分为横型和竖型的,以组合型的图案居多;从色彩上来看,晋南剪纸的色系偏向于单色。
1.晋南剪纸的题材
在晋南剪纸文化中,动物的出镜率是很高的。随着文化发展,动物形象的剪纸被赋予了诸多寓意。例如:狗的叫声“汪汪”谐音“旺”字,象征兴旺发达;猪的形象都是圆润体态,看起来富态十足,寄予了晋南人民对五谷丰登、人丁富足的美好愿景。此外,植物同样是被“委以重任”的存在,如白菜谐音“百财”,一是有百财聚集之意,表达对金钱的渴求;二是取自白菜白色简单的外观,寓意为人清白正直,没有花花肠子。
2.晋南剪纸的造型
剪纸作为一种镂空艺术,视觉上给人以简约、透空的立体感,造型大多是横构图和竖构图。制作植物、动物多为横构图,人物剪纸一般都具有侧脸、眉眼细节的造型特点,多为竖构图。
3.晋南剪纸的色彩
晋南剪纸多为单色剪纸,第一眼往往给人以风格质朴、粗犷,极具地方特色。剪纸使用色彩纯度均为鲜明的色系,以黑、白、红、黄、青为主,由此体现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东方青色主木,西方白色主金,南方赤色主火,北方黑色主水,中央黄色主土”的概念,象征着中国民间色彩斑斓的艺术世界。
在晋南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剪纸多以红色居多,最常见的就是窗花。在逢年过节,如春节、元宵节等,家家户户都会张灯结彩,将剪纸贴于彩灯上,抑或是在洁白的窗纸上贴满窗花,别有一番风韵。
(三)晋南剪纸与山西戏曲的艺术碰撞
山西晋南地区素来被称为“戏曲之乡”,源于其传统晋剧的发展,这与老一辈爱看戏、听戏的山西人民息息相关。由此,戏曲深入闾阎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喜欢戏曲的山西老百姓将戏曲故事剪成剪纸,贴在窗户上装饰房屋,成为当地一大特色。
说到戏曲与剪纸的渊源,要从山西戏曲的人物入手。晋南戏曲主要应用于人物的剪纸装饰上,题材主要有表现古代英雄、忠臣良将的历史故事,有充满戏剧效果的神话故事,还有可歌可泣、浪漫长情的爱情故事。需要注意的是,一张薄纸经过剪纸手艺人的改造,只能裁剪出一段故事中最典型的人物,所表现的某一神态、某一动作或者某一瞬间,这就要求剪刻出来的人物必须传神有情。例如《吕布戏貂蝉》中,剪纸艺人就将人物的神情举止裁剪得栩栩如生。
(四)晋南剪纸的艺术表现手法
第一,对故事情节的渲染:或夸张,或写实,或装饰,都能从流畅的画面、装饰的纹样中感受到,充满当地特有的写意风味。
第二,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晋南地区对于人物剪纸的表现,一般都为戏剧中的生、旦、净、丑、末,通过对人物神态的细节进行剪刻,反映出人物的性格,例如从眉毛弯曲的幅度可以看出人物的性别和性格。
第三,通过运用花卉、树叶等装饰品来表达主题思想:例如在剪纸作品《藏舟》中,作者在对船体的设计中加入传统的水纹图案,将其剪绘在船只底下,制造出船在浪中前行的视觉感。
第四,通过变形的剪刻手法,来突出主题和夸大故事情节等。例如,在表现人物内心活动时,可以在其肚子上剪一个小人来表达人物的心情。
晋南剪纸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千百年来已经走进晋南地区家家户户,成为当地人民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在这些看似简单的剪纸画面上,实则蕴含着晋南人民朴实的劳动智慧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三、晋南民歌文化的现状及传承
(一)晋南民歌的表现形式
与晋南剪纸不同的是,晋南民歌的表达方式,是晋南老百姓通过声音传递出来的。与晋南剪纸相同的是,晋南民歌也属于戏曲中的一类,歌曲唱出了晋南人民的民间故事,更加接地气。
晋南民歌主要分为晋南山歌、晋南小调、晋南套曲三种表现形式。其中,晋南山歌又分“山曲”、“开花调”;晋南小调主要以一些讲述生活的俚俗小曲、优美的抒情音乐为主,题材形式多样,多传唱于老百姓生活当中;晋南套曲在晋南民歌中的分量比较重,多指一些歌颂历史人物、历史传奇故事的歌曲,规律性较强。
(二)山西晋南民歌的发展现状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山西晋南自古以来流传着许多神话故事,存留了不少人类的文化遗址,影响着当地人民的文化风俗,使之形成了浓厚的乡土情怀和独特的民俗。因此,晋南民歌在创作上所表达的主题思想,与晋南地区的民俗特点不谋而合,有的民歌体现劳动人民艰苦耐劳的精神,有的民歌体现质朴的乡村气息。例如,晋南小调《梦梦》的表现手法就十分细腻,反映出青春期的心理状态,给人以十足的人情味。但也正因为此,山西晋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交涉并不多,地区较为封闭,导致民俗文化的传播较慢。
随着新时代的流行音乐的诞生,传统音乐受到一定的冲击,导致晋南地区一部分人对晋南民歌失去信心,他们认为传统音乐已然落后于当代,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思想观念发生改变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改变了晋南民歌的发展走向,越来越少人关注传统音乐、关注晋南民歌,像晋南民歌这样的民间音乐似乎已经逐渐在人们视野中淡去,直至消失。
(三)晋南民歌的艺术特色
1.晋南民歌拥有地方语言特色
民歌有别于其他音乐,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演唱者的口语化比较重,实际上,这也侧面真实反映出了晋南人民生活中的语言交流习惯。例如,晋南人民在交流中喜欢用叠字“碗碗”、“火辣辣”等,将这些叠字加入晋南民歌中,这是属于晋南民歌才有的独一无二的唱法,它们的加入也让晋南民歌变得更加悦耳的同时别有一番风味。例如《走绛州》就是运用了这样的演唱手法,“喳喳喳喳唱”、“喳喳喳喳唱”都是叠词的体现。
2.晋南民歌咬字字正腔圆
歌曲的精髓在于歌唱者的语言表达,因此,歌曲中的咬字直接关系到整首歌曲的听觉感受。晋南民歌来源于民间音乐,唱“让所有人都听得懂的话”是最基础的要求。因此,要求歌唱者字正腔圆是唱好晋南民歌的基础,语言处理含糊不得,唱明白了才能打动人。不仅如此,光有标准唱功是不够的,唱民歌还要唱出技巧,才能体现民歌的意蕴。例如晋南民歌《梦梦》演唱时要用方言,因为山西方言的声调多一个入声。比如说“俺”要用下滑音来表现入声,这样的演唱方式就带上了晋南地区的味道。
(四)晋南民歌的传承之路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更新,越来越多的流行音乐频出,让原本存在感低的晋南民歌在新时代的对比下显得更加落后。因此,开启晋南民歌的传承之路刻不容缓。
山西晋南民歌的产生,是悠久历史文化下孕育出的传统精华,反映了特定时期的历史背景,具有深刻的传承意义。因此,它的传承之路漫长且意义重大,需要更多的原生态歌手将晋南民歌唱出来,唱出晋南地区,唱到全世界。同时,晋南民歌在传承的同时也需要进行自我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晋南民歌需要传承与创新
传承晋南民歌第一步,就是要提高其传唱度。可以通过比赛,促进当地村民之间的互动,联络晋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感情,推动山西民歌的发展,传承山西民歌。另外,晋南民歌在传承的同时也要学会创新,要客观认识到晋南民歌传唱度低的原因,认清现如今面临的时代背景,多结合现代流行音乐的元素,挑选符合山西晋南文化特色的音乐元素,赋予晋南民歌新的生命,致力于晋南民歌的创新。
2.推陈出新,改善晋南民歌的演唱方式
作为山西地区晋南传统文化下的历史产物,晋南民歌在未来不能只停留于原生态的歌手演唱,可以推陈出新,适当改变演唱人的身份,由专业院校的声乐人员演唱。作为专业型歌手,他们比原生态歌手更有优势的地方在于他们有受过专业的训练,能够精准抓住民歌的关键点,发声更加专业,在演唱晋南民歌时更懂得把握气息的运用。由此,可以将喜爱晋南民歌的受众群体扩大到晋南地区以外。另外,在不改变歌曲曲调的同时,结合时下社会背景,对歌词的内容进行适当修改与调整,写出符合当下社会背景的歌词,使之更贴近现代晋南人民的生活,引发他们产生共鸣,对晋南民歌重燃热爱之情。
四、结论
综上所述,晋南民间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之一,历史文化久远,无论是晋南剪纸还是晋南民歌音乐,都是晋南地区在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之后,不断流传下来的。艺术是无价的,这份艺术文化的传承更是难能可贵,这其中都寄托了晋南老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也承载了一代又一代晋南手艺人、唱曲人对于历史文化的敬畏之情和对文化底蕴传承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