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琵琶记》中蔡伯喈和赵五娘情理冲突对比探析

2021-11-14申倩茹

戏剧之家 2021年16期
关键词:琵琶记情理公婆

申倩茹

(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 临汾 041000)

元末明初,高明的《琵琶记》一经问世,流传广泛,妇孺皆知,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蔡伯喈和赵五娘人物形象的吸引力。

蔡伯喈和赵五娘经历了贫困相依、艰难困顿和富贵重圆的坎坷历程,他们的爱情中间掺杂了较多的人之常情和封建伦理的冲突对抗,人物形象也在戏曲冲突中逐渐彰显。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选择,在情理冲突中两个人的抉择反映了在他们各自心目中“情”和“理”的天平倾向,深层次可以折射出元末明初时代千千万万个蔡伯喈和赵五娘的人生处境,对探析封建时代下“情”和“理”相互夹杂的普通人物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从历史真实到文学真实

在元末明初的时代,高明选取历史上的人物蔡伯喈作为原型,试以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和情感困顿。历史上的蔡邕重情与重理的性格特点被交织在一起。在重情的一面又体现了理;在理的一面,又不仅仅只有理的存在,情感也是充斥其中。蔡邕,字伯喈,陈留人,是东汉时期名臣,文学家、书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历史上的蔡伯喈生性至孝,在照顾卧床三年的母亲时,不论寒冬盛夏,在母亲病榻之前不离不弃,丝毫没有怨言;在母亲去世后,为母守孝,对母亲充满感情,又遵守礼制。在朝廷为官,能够尽自己的臣子职责,校书东观、向皇帝密言七事等。他真正做到了情理的相合,在为人处世、入朝为官之间得到了平衡。

同时,高明选取民间传说中的赵五娘形象加以塑造,表达自己的妇女观,赞扬封建女性遵守情理的抉择。赵五娘也是一位有着在蔡伯喈进京赶考期间尽心尽力侍奉公婆、照顾公婆的感人事迹的女性。

从历史真实进入文学真实,往往会带有作者独立的感性价值判断,借故事情节的推进展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形象。南戏《琵琶记》从情节发生到高潮到最后的结尾生动展示了蔡、赵二人在情理之间的较量、抉择,背后成因的探讨则反映出了不同的文化性格。

二、情表理里,安守情理

男性为孝子贤夫、忠孝皆守,女性为贤妻孝顺、温柔明理,是古代社会理想的男女爱情关系,也是古代社会所向往的家庭关系。《琵琶记》的开篇部分就向我们展示了美好的家庭氛围、举案齐眉的爱情关系。

在戏曲的开头部分,人物接连出场,蔡伯喈、赵五娘也以不同的姿态登上了戏曲舞台。他们都是感情居于表面、伦理居于内心,情理融合居多,而非情理冲突占据主要位置。蔡伯喈以孝子贤夫的形象、赵五娘是以贤妻、孝顺公婆的传统妇女形象出现在观众和读者眼前,他们在平常的家庭中过着安分守己的生活,平凡却很幸福,就像千千万万普通人,在自己的人生轨迹上自行运转着,似乎没有任何的冲击,这样的家庭氛围会永久地持续下去。

三、理胜于情,不同抉择

《琵琶记》作为双线结构,高明把蔡伯喈在京富贵无忧的生活和赵五娘贫困潦倒的悲惨境遇形成鲜明对比,随着戏曲冲突的推进,戏曲逐渐达到了高潮,也使得对比蔡、赵情理冲突更为明显。蔡伯喈如何对待自己的妻子、父母,另外一面如何对待象征权势的牛丞相和牛小姐,忠孝如何“两全”在蔡伯喈的“三不从”中得到了体现;赵五娘如何对待自己的丈夫和公婆,情理对抗中也得到了彰显。蔡、赵二人均站在了“理”的一面,理胜于情,但同时又不只有伦理道德,他们都能将二者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但“理”明显占上风。

第一,蔡伯喈对待妻子及父母的态度是“情”的体现,包括爱情和亲情,但蔡伯喈却选择了象征“理”的远方,进京赴试。封建伦理、照顾父母妻子之情被更高层次的仕途官宦之理、忠于朝廷之理所取代,理胜于情。“三不从”即欲在家养亲,父不从,被迫进京赶考;考中状元、金榜题名之后,想推辞牛丞相招婚,牛丞相不从,并以奉旨成婚的形式逼迫他“重婚”;在京为官时,思念乡里家人,朝廷不从。这“三不从”都是封建社会象征“理”的父名、权势和圣旨,“情”只能在他的内心深处默默存在。这段时间,他的内心始终在情理之间挣扎,在外在行为上绝对突出表现“理”。

第二,反观赵五娘,孝顺公婆才是封建社会给妇女所规定的“理”,她对三纲五常的遵守展现了一位值得表扬推崇的妇女形象,而赵五娘的“情”,更多地体现在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替丈夫照顾好公婆的真情,生活困顿的苦闷之情等。“情”“理”在赵五娘的身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统一。当丈夫离开乡里,进京赶考之后,她成为家庭的支柱,承担起各种责任,一个女子在封建社会照顾家庭,所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加上灾害无情,饥荒的到来更使这个脆弱的家庭不堪一击、雪上加霜,无奈之下,她只好“糟糠自咽”,差点被公婆误解,不过,如此艰难的生活,公婆还是没能挺过这场灾害,相继离世,她艰难地安葬好公婆后,踏上了进京寻夫的孤独未知艰难的旅程。从始至终,她都充斥着对丈夫的思念之情,生活困顿的无奈之感,对公婆的照顾之情,以及公婆离世后的痛苦之情,赵五娘的丰富的感情世界里夹杂着封建伦理道德,她深谙封建伦理之道,把封建伦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她始终面临着情理的剧烈冲突,却又无能为力,只能用自认为正确的道路继续前进,生死未卜、前途未知。

第三,蔡伯喈的“情”对应赵五娘的“理”,换句话说,即男性的情感指向,如孝,对应女性的纲常伦理。蔡伯喈的“理”指向更高层次的千百年来古代文人士大夫所向往的“治国、平天下”的终极关怀,即“忠”,尤其是对朝廷的大忠,赵五娘的“情”则指向更加狭小却极为平常的对丈夫的思念之情、照顾公婆的本分关怀之情。感情世界的为人处世,对待自己的亲人、乡里,本该是男性的职责和义务,由于男性进京应举、背井离乡,把这样的职责委托给了自己的结发妻子,而妻子却不得不承担起丈夫的孝顺的“情”和封建伦理的“理”双重职责。蔡伯喈的“忠孝”是由蔡伯喈和赵五娘共同完成的,情理冲突主要在于身心的煎熬,物质享受优于精神痛苦;相反,赵五娘却承担着双重痛苦,物质贫乏、精神极度痛苦,情理冲突在戏曲高潮时达到顶峰,当她“糟糠自咽”“祝发买葬”“乞丐寻夫”之时,她的思念丈夫的痛苦、照顾公婆的重担、失去公婆的痛苦、进京寻夫的艰辛,全部凝聚在赵五娘一个普通女子身上,可想而知,她面临的情理冲突该会是多么剧烈。

四、情理升华,暗合历史真实

幸运的是,虽然经历过一系列艰难困苦的痛苦之情,上天仍然眷顾蔡伯喈和赵五娘,他们最终破镜重圆、幸福相守,得到了朝廷乃至世人的赞扬,剧本有一个众人美满的大团圆结局。蔡伯喈、赵五娘的“情”和“理”都得到了实现,并有了升华。这样的旨归与历史真实暗合,既合于蔡伯喈、赵五娘历史故事,也合于封建社会下普通男女的真实性。

在封建社会下,只有不同身份属性以“理”为核心做出抉择,才能得到封建正统势力的褒奖,封建伦理纲常的选择关乎封建社会“真正的幸福”,重在结果。封建社会的价值观是以“理”为核心的,对男性而言,真正的荣誉或者说人生价值的实现有三个重要的转折点:第一,当你年少轻狂之时,发愤图强,求取功名;当你意气风发之际,可荣归故里;第三次,等你雪鬓霜鬟之时,要落叶归根。这其实与男性四大乐事相合:“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科举的出现,使得社会阶层的流动成为可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景象是无数文人梦寐以求的,这既是对他们饱读圣贤之书的肯定,也是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终极人生理想之“理”的重要平台。女性则不同,对女性而言,封建社会的正统标准就是相夫教子、温顺善良、“三从四德”。在这样的标准下,女子贞洁的事迹被当做正面典型大力宣传,古代男权社会把最高政治理想的“理”留给了男性去实现,女性只能承担起本该由男性承担的部分之“理”,加之自己应该承受的“情”和“理”,女性被牢牢禁锢在封建社会男权的牢笼之中,封建社会的女性是悲哀的,她们丧失了真正的独立性和本该享有的权利。

对于平民布衣而言,他们更多的也许是被蔡、赵二人捍卫“理”的过程中流露出的“情”所触动,重在过程。蔡伯喈求取功名的中举和结发妻子赵五娘、牛小姐的结合,可谓是名利双收,纷纷得到世人的羡慕。赵五娘的大义,也得到世人的称颂,当丈夫不在身边时,她能独立扛起家庭的大小事务,尽心尽力侍奉公婆;公婆去世后,能尽己所能处理好公婆的身后事,让他们落叶归根、入土为安,她做到了大孝;当进京寻夫之时,她能够忍受各种苦难,机智化解问题,在即将见到丈夫时,心里还进行了考量,她做到了大爱。

正是因为《琵琶记》角色独特的人格魅力,剧本的演出才能得以经久不衰、流传至今,享誉国内外。

五、结语

从历史真实到文学真实,高明借蔡、赵两人的人物事迹表达了自己心中对“情”和“理”的考量,对封建社会下男性、女性价值观的探讨。从蔡、赵二人戏曲之初的情理相得益彰、到戏曲冲突剧烈时的情理挣扎、到戏曲结尾的情理升华,我们看到了蔡、赵二人不同外在行为的抉择和丰富的情感体验,这对于我们重新再思考二人的人物形象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注释:

①韩舒昕.《琵琶记》忠孝伦理"名""实"谈[J].文教资料,2018,(36):78-79.

②程千帆.高明及其《琵琶记》[J].长江学术,2013,(3):43-53.

③姜丽华.高则诚《琵琶记》的人物创新探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17-19.

④陈晓蓉.《琵琶记·吃糠》中赵五娘的演绎[J].剧影月报,2013:75.

⑤黑娟.浅谈《琵琶记》[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2,(4):8-8,30.

⑥黄姣雪.《张协状元》贫女与《琵琶记》赵五娘"团圆结局"对比分析[J].文学教育(中),2017,(2):30-31.

⑦李冬梅.以《琵琶记》为例论传统戏曲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J].黄河之声,2011,(8):102-103.

猜你喜欢

琵琶记情理公婆
恩怨如污垢
主持人语:情理与法律
知真求通中的情理交融——基于历史阅读的情感培养为案例
法外开恩:郑继成刺杀张宗昌案中的情理、法律与政治
浅论朱元璋与《琵琶记》的关系
论高明《琵琶记》的悲剧性
去南戏博物馆看《琵琶记》
论中国传统情理审判中的调处和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