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
2021-11-13周江涛
摘要: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高校都在轰轰烈烈开展课程思政。文化的发展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多样的平台,为整个国家的繁荣富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么就文化自信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而言,如何在教学中加强引导,将教学内容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对学生进行文化自信教育是高校英语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篇文章就文化自信背景下大学英语如何开展课程思政展开研究。
关键词:文化自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引言:
大学阶段的学习,是基于学生原有基础上的一种扩展与延伸,首先作为国人,我们应当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予以高度的认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是盲目的自信与自觉,我们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长避短,实现对于文化的继承。而且目前“三全育人”的背景下,大学英语也应当发挥其思政作用,实现教学育人的全面发展,引导全员参与到思政建设环节中。课程思政的开展的情况与建设对学生的发展而言是极为关键的,大学阶段的学生对于这种理论知识的认知程度还不足,不能够很好地对此进行理解,需要教师进行教学的简化,更好的实现教学的发展建设。
1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现状
对于当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而言,教师更多的是完成自身教书育人的任务,忽视了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对于加强学生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对比高中以及初中的英语课堂而言,大学的英语课堂氛围更加宽松,这也就给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别样的平台,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建设。
思政课程的建设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教师的教学形式却是单一的,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诉求进行教学手段的完善,实现学生的全面高效的发展。基于文化自信背景下的教学注定是需要培养学生了解本国优秀文化,借鉴他国优秀文化实现本国文化的创新与完善,而且学生刚步入大学,大学作为他们重新开始的新的开端,需要有正确的人生导师对他们加以正确的引导,以便能够更好的实现自身能力的充分发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2 文化自信背景下大学英语如何开展课程思政研究
2.1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文化自信的背景下,大学英语需要仅仅抓住刚步入大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对于很多事情都是充满好奇心的,脱离家长与封闭院校管束的他们更向往的是自由自在的生活,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学生会进行一些较为叛逆的行为来宣示自己已经成年。那么对于上述状况,大学英语教师需要作出相关的调整,比如说在开学第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奥巴马先生的《开学第一课》的演讲,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激励,引导学生在开学初期就树立正确的三观等,因为这种激励性的文章、视频以及演说等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持续性的,可能时间久了学生由此所受的影响就不足了,因此需要教师及时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展开适时的调整,从而让学生改变对于教学的传统认知与印象等。
2.2引导学生有正确的精神追求
对于大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刚刚步入大学,对于很多事情仍旧是没有较为全面的把握,这也就导致了他们对于学校中出现的各种事情还不能够一个较为准确的判断与认知,而且比较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对于大学英语教学而言,教师在此时为了能够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追求则需要开展恰当的思政课程建设。比如说在节假日放假之前的课堂上,教师可以抽出一整节课的时间来向学生展示对中国有深渊影响的各大名人事迹,用英文的形式进行展现,通过制作相关课件的方式,来向学生展示中国的优秀文化,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引导学生形成争取的精神追求。
2.3立德树人,实现育人育才的有机统一
在教學中实现立德树人目的在于更好的为国家的发展培养有关人才,就像立人先立德一样,需要对学生展开全面的教学引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就大学英语教学而言,大部分专业都将面临着两年的英语必修时间,那么教师能够做的就是在这两年的教学引导中,更好的实现对于学生的全面培养,实现育人育才的有机统一,培养全方面错层次的高校人才。德育跟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教师需要对此实现有机的整合与联系,更好的实现学生对于教学的理解与把握。
3结束语
大学阶段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更多的鼓励学生进行相关思想道德政治的培养,更多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大学阶段的学习本身就不同于其他阶段的学习,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摆正相关的心态与思路,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而且我们其实不难发现,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明确教书育人的目的,更多的关注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需求是什么,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培养全方面高素质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胡雪雯.文化自信背景下大学英语如何开展课程思政.英语广场,2021(21)
[2]李莹、郎艳丽“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功能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2)
[3]樊文静.文化自信背景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探究.英语教师,2021,21(07)
[4]王洁.线上和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俄语阅读课“课程思政”实践探究[J].求学,2020(31)
作者简介:周江涛(1971-),女,汉族,广西灵川人 ,本科 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