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视域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2021-11-13黄峒瑜
黄峒瑜
【摘 要】本文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目标,针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建设不够深入、行为文化缺乏积极传承、校园文化活动名目多品牌少以及吸引力和教育效果不高等问题,提出“一带一路”视域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地方特色、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引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素质培养,规范校园行为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打造校园文化活动精品;搭建“出”和“进”交流平台,加强国际交流与社会实践。
【关键词】一带一路 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 育人目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7-0112-04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高职院校面临着崭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校园文化建设也面临着一定的冲击和影响。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应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导向,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培养符合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的技能人才,提高当代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一带一路”发展服务。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既要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又要坚持营造积极向上、充满时代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打造出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研究者朱巧芳认为,高职校园文化是依附于高职院校这一特定载体上的社会文化,主要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组成,它与普通高校文化的区别在于融入了企业文化。综合诸多学者的研究观点,本文认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可以分为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两部分。有形文化即物质文化(也称环境文化),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基础;无形文化则包括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是高职院校师生行为准则、规章制度、精神引领等方面的综合体现,也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发挥育人功能的核心所在。由于高職院校大多由中职升格改建而成,在占地面积以及文化沉淀等方面与本科院校相比略逊一筹,但其校园文化也有自身的特色,能体现本校的办学理念、教学定位和专业特点,能充分展示本校的教风、学风、校风,能让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中发挥无形的引领作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分类、内容和作用见表1。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目标
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说,学校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文化场域,它既是知识传授的场所,使学生受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又是一个文化养成的场所,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学会做事做人。结合国家的“一带一路”建设背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实现政治上、思想上、素质上的育人目标。
(一)政治上:培养具有过硬政治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开放的国际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将会接触到比以往更多的国际友人和国际环境,也会接收到更多的鱼龙混杂的信息。全新的视野和信息给大学生带来了全新的感受,但也容易让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定型的他们受到冲击,比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情对比,西方文化中的“享乐主义”“丧文化”入侵等,如果大学生没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容易出现思想被“带偏”现象。因此,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以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目标,引导高职学生形成高度的政治认同感和成熟的政治心态,能冷静地看待国际政治经济的发展和曲折、理智地分析社会热点和矛盾,不会被反华势力所误导,在日常生活中能积极维护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思想上:培养具有社会关怀意识的“一带一路”建设者
当代大学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坚力量,除了在校园内学习知识和技能,还应把目光放到校外、国外,胸怀广阔,心系社会。从个体来说,大学生个人的发展成功与国家和社会息息相关,只有国家强盛、民族富强,个人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从国际来说,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与世界各国也是息息相关的,只有互帮互助、互利共赢,才能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难题,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融入“一带一路”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交流互鉴、互利共赢”精神,将“中国梦”教育和“一带一路”的发展结合起来,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教育当中,积极培育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大局意识,使他们在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同时,能够放眼世界,正确吸收国际文化中的精华,摒弃糟粕,拥有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情怀。
(三)素质上: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准职业人”
在日益开放的国际化大环境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往来越来越密切,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就业方面,高职学生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广,而他们的职业追求也越来越多样化,这就导致人才流动性越来越大。同时,高职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心态不成熟,一方面迫切希望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又缺乏经验的积累,比较容易产生眼高手低现象,在职业生涯中遭遇焦虑和困惑。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它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职业道德、技能、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现代职业人。因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要重点引导高职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在国际性的就业选择范围中,每一名走出国门的大学生无形中都是中国的“宣传名片”,良好的职业素养可以树立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对外展示我国当代青年人的美好风采和高雅素质。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笔者对广西部分高职院校进行调研。调研方式以实地考察、访谈、资料收集为主,个别需重点了解或验证的问题设计成问卷形式进行随机调查,问卷发放150份,回收问卷142份,有效问卷138份,回收率达94.7%。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1.物质文化建设取得较好成果
物质环境是校园文化的基础,也是校园文化的最直接体现。调研发现,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和本校发展需要,大部分高职院校有2~3个校区,但新校区大多数还是在建状态,目前仍是以使用老校区为主。老校区面积相对较小,不过校园总体环境优美,校园布局合理,实训室、教室、学生公寓、绿化建设等错落有致,大部分高职院校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强与专业相关的主题建设,带有比较鲜明的职业和专业特色,如主题雕塑,模拟机舱、动车,以及企业车间、办公场所的实训室,大片茶园、甘蔗地、草莓园等,在校园内营造了浓厚的职业教育氛围。而从新校区的工程效果图来看,功能齐全、规划科学,使得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更加合理、大气。
2.制度文化建设比较完善
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从收集到的信息来看,广西大部分高职院校是从中职升格而来,升格时间大多在2000年前后。经过10多年的磨合、转型,目前制度管理建设比较完备,学生管理、思想教育、人才培养、行为准则等制度保障了各组织机构以及各项工作的顺利运行。随着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不少高职院校还积极探索学校、企业、社会等多方合作参与的管理和培养机制,把校企合作理念融入本校制度文化建设,如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制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订单培养、产学研结合等。在校园文化中融入企业文化,大大缩短了学生与就业岗位的能力差距,提高了学校人才培养水平。此外,部分高职院校每3~5年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行文件的审核和修订,使其更符合本校发展状况,对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有指导作用。
3.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经了解,大部分高职院校举办了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既有与专业学习相关的论坛,也有与职业素质培养相关的讲座;既有与专业技能发展相关的培训比赛,还有各类广受学生欢迎的展示、表现自我的舞台,如晚会、文艺会演、运动会等。总体来说,校园文化活动比较丰富,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学习和提升的平台。部分学校还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打造一些高质量的活动品牌,使其成为本校的“活招牌”,既宣传了学校的人才培养特色,又为学生搭建了通畅的就业渠道,获得学生好评。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精神文化建设不够深入
在校园文化的四个文化层次理论结构当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内容,是每一所高职院校在办学目标、价值取向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核心理念和灵魂,也反映出每一所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和人才培养特色。调研发现,当前高职院校的精神文化建设不够深入,流于形式。主要体现在部分师生对本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校训等的理解比较模糊,一知半解,没能完整表述,这说明部分高职院校没能做好这方面的宣传讲解工作,使得精神文化没能深入人心;此外,对本校的校风、教风、学风等方面的评价,有相当部分受调查学生认为存在改进空间,有待提高。见表2。
2.行为文化缺乏积极传承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将之放进学校这一特定范围,则校园文化可理解为是一种发生在校园内的特有的社会现象,其创造主体是校园内的教师和学生,他们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创造和形成了自身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从而形成本校特有的行为文化。行为文化是学校的外在宣传窗口,人们对一所学校的认识和评价,往往以其行为文化为切入点。当前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总体是积极向上的,但仍有部分消极的行为文化存在。比如,在教学场所,学生上课睡觉、旷课、迟到时有发生,座位上留有不少垃圾,不少人穿拖鞋、带早餐进教室;在图书馆,大半座位是空的,学习人数少;在宿舍,没课的学生或是刷手机看剧,或是玩游戏;在饭堂,吃一半剩一半的浪费现象仍然存在。调查问卷中提出了一个开放性问题:“你认为自己读大学时从上一届学长学姐那里学习到了什么?”部分学生的回答是:“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没有逃过课的大学是不完整的。”“学长说一定要当干部,可以拿学分。”诸如此类的答案显示了当今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些消极言行正影响到下一届学生,从而使校园文化中的行为文化缺乏积极方面的传承。
3.校园文化活动名目多品牌少
调研组以“请列出你认为最具有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本校校园活动品牌”为题分别采访了部分教师和学生代表,大部分教师能列出3个以上的本校校园文化活动品牌,而学生大多数只能列出1~2个,部分学生甚至回答“不知道”,而在教师和学生的答案中,对本校“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校园活动品牌答案并不统一,这说明虽然各高职院校都在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但缺乏对活动品牌的深度挖掘和包装,使得能够代表本校文化水平和文化品位的校园精品活动比较缺乏。
4.校园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和教育效果有待提高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虽然普遍比较丰富,但访谈部分教师和学生发现,校园文化活动中娱乐性较强的内容比较能吸引学生,而一些带有启迪、思考的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导致开展起来比较困难。这导致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越来越浅薄空洞、形式搞怪夸张,难以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育人效果不佳。调查问卷显示,有54%的学生认为目前校园各类活动的文化品位一般或不高,有60%左右的学生认为目前各类活动的吸引力和教育效果一般,有待提高。分别见表3、表4、表5。
5.缺乏国际交流平台
“一带一路”建设为高职院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学生比以往有更多的机会去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借助国外的优秀教育资源来提升自我。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目前广西多数高职院校都有合作项目,一方面接收国外留学生在本校求学,另一方面派出本校学生到国外留学,与国外一些高校实现“交换培养”。但从人数比例来看,接收进来的多,派出去的少。在活动的内容方面,一些校园活动带有国际交流色彩,如中外学生篮球友谊赛、中外学生交流论坛、东盟文化周、节庆晚会等,但相对来说,本校师生仍然比较缺乏国际交流的平台,对国际生活习俗、文化特点、风土人情等了解较少,国际视野培养不足。调查问卷显示,校园各类活动中国际交流活动的次数较少。见表6。
四、“一带一路”视域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一)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地方特色、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引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在“一带一路”国际交流的舞台上,中国特色是高职院校的底色,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石。坚持中国特色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必经之路,也是培养高职学生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深沉的家国情怀之路。坚持中国特色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就是要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古为今用。
高职院校应结合本校专业特点和办学特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打造富有中国特色和地方特色、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积极培育富有高雅品位的特色校园文化,使校园文化对外成为学校的口碑品牌,对内成为凝聚师生精神、陶冶师生情操的“黏合剂”。如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利用本校茶叶专业优势,把中国茶文化与专业建设、思政教育、立德树人融合起来,打造“思茗”育人品牌,以茶载德、以茶养性,以茶倡廉,以茶悟道,以茶献艺,以茶示礼,以茶求精,以茶见诚,培养学生的高雅情操;同时重点突出“诚信、成才”的“双cheng”教育与要求,打造“以德立人、以技立业”的校训、“服务、合作、開放”的办学理念、“宏毅开拓、勤勉善成”的学习精神、“盛德至善、博学致用”的校风、“笃志、修身、务实、厚生”的教风、“明德、求真、学思、践悟”的学风,将“崇德强技、尚美至臻”的校园文化理念贯穿师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思茗”文化品牌以茶道精髓作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是中国特色与地域特色、专业特色的完美融合,既彰显了学校的职业教育特点,又体现了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和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