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快速阅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方法研究

2021-11-12蓝毅

考试周刊 2021年78期
关键词:快速阅读

蓝毅

摘要:在信息量剧增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理解能力已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关键。快速阅读,顾名思义,即要求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高度集中注意力,从大量的文字内容中迅速提取其中的重要信息。提高快速阅读技巧的训练方法主要有审题提问法、计时扫读法、固定程序阅读、默读法等,但想要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是很难的。故而,教师一定要科学地制定训练步骤,由浅入深,不断吸收反馈信息,及时强化或调整教学过程,才能帮助孩子在训练过程中不断扫除阅读障碍,使他们在阅读中逐步养成清晰的思路、敏锐的语感,以及迅速精准地捕捉信息的能力。

关键词:快速阅读;审题提问法;计时扫读法;八步阅读程序法;默读法

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衡量阅读能力的标准之一就是理解,即读懂文章。在信息时代下,需要阅读的书籍与信息量剧增,不讲求阅读方法根本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因此,必须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

一、 小学生的阅读现状

为了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科学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本学期我们对泉州市新隅小学六年级168名学生做了统一阅读测试。在测试中发现,有27%的学生保留用手指、笔指或唇读的阅读习惯,63%的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抓住关键词句来理解文章内容。由此可见,即便到了小学高年级,也确实还存在一部分学生未能彻底脱离指读和唇读的习惯,未能掌握有效的阅读手段。

在高年级短文阅读的考试中,我们也不难看到还有一部分同学用手或笔指着短文,逐行逐字地阅读后再进行作答,极大地浪费了答卷时间。当学生的词汇有了一定的积累后,我们要着手让学生逐渐脱离指读习惯,培养他们整体感知的能力,尽快让学生学会快速阅读文章。

二、 小学生快速阅读能力的训练

阅读永远是获取信息、获得知识的主要路径。但阅读不是苦读,更不能死读。所谓的快速阅读,就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花最少的时间,基本理解文章的内容;在较短的时间内,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精准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达到统摄全篇,驾驭整体的目的。如此一来,就能提高阅读的速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阅读的效率。那么,身为语文教师,又应如何训练学生的快速阅读技巧,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呢?这需要一个反复训练的过程。

(一)审题提问法

在快速阅读时,不能不看清文中的字词句任意跳读,而应抓住重点读。重点读,可从审题开始。题目是文章的窗户,尤其是些显性的题目,既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告诉了读者其所属的文体。如《绿梳子的故事》一文记叙了作者因一时贪意,多拿了卖梳子老爷爷的一把梳子,回家后在母亲的教育下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待她归还时却始终没找到那位老爷爷,她把梳子珍藏起来鞭策自己真诚做人。在这篇文章中,要弄清楚梳子引发了怎样一个故事,它对作者有什么意义。带着这个问题读,重点就抓住了,不仅阅读速度加快了,而且内容也记住了。

《为了这一段经历》记叙了伯克希尔公司总裁巴菲特开始没有继承父亲的公司,而是自找出路,历经磨难与挫折,最后父亲把公司交给他,他把公司发展成了全球瞩目的大公司。读题后就可以思考,这一段经历是怎样的?经过这段经历作者有什么变化?这些问题就是阅读的重点,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阅读就有的放矢。

《磁悬浮列车》从题目来看,可以是记叙人或事的记叙文,也可能是介绍列车的说明文。这类文章究竟是属于哪类文体,一般来说读了开头部分就能分清。阅读这篇文章就应当把磁悬浮列车的外形、结构和优越性作为重点。有了阅读的重点,读起文章来速度自然就会加快。

(二)计时扫读法

这是一种借助计时的办法,通过由易到难的训练,增强人的时间及效率观念,从而激发出快速阅读的潜能。我们称之为扫描式计时阅读训练(简称“扫读”训练)。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先学会上下左右快速扫视,找出所需的重要信息。比如看一本书,可以先看看书的前言、目录和后记;阅读一篇文章,可以浏览导语、标题和结语等。在扫读的过程中,不但要大致地浏览,还要认真地挑选,学会在文本中捕捉出關键词句。当然,速读时,为了把握重点内容,重点部分可以相对慢一点,其他部分浏览一下就可以了。从文体上来说,诗歌的含义较深,说明文的内容涉及方面较多,在速度上可以稍慢一些。

当扫读训练达到一定成效之后,便可开始结合计时的方式进行阅读速度的训练。

在训练之前,首先要挑选好训练的内容,让学生明确了阅读目的,然后在限制的时间内进行阅读,尽可能多地记住和理解阅读的内容。读完之后,在不看原文的情况下做预先设置的速读测试,最后再对答题结果做出综合评定。例如,阅读《当代神农氏》一文,教师可设置这样的训练题目:①文中哪一句最能概括课文的内容,体现文章的思想?②袁隆平为什么学农?③作者为什么称袁隆平为“当代神农氏”?④文章分为三部分,每部分的中心句是哪一句。训练之初,以上题目皆可先采用单项或多项选择题的形式进行检测。这样的训练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会扫读。而当学生学会较熟练地运用扫读法时,就可以采用直接回答问题的方法进行训练了。一般说来,只要目标明确,选用的训练测试内容合理,通过计时扫读法来进行阅读训练,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就能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

(三)八步阅读程序法

阅读的八步程序,就是按照标题——作者——出处——发表时间——基本内容——具体事例——写作特点——主题思想这八个程序进行阅读。在每一次的阅读中,按照这样的程序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就能绕开枝节,迅速抓住文章的主旨内容,从而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效率。

在进行这项训练时,应该注意阅读时的程序要点要有所侧重。如前面提到的阅读材料《当代神农氏》一文中有一小题“作者为什么称袁隆平为‘当代神农氏”在没有任何选择只能凭借自己的理解直接回答问题的情况下,一些孩子只想着从正文中去寻找答案,却并没有注意到文章的副标题,以及文后关于神农氏的资料注解。而忽略了这两处,当然就无法得出足够准确的答案。而这个问题的出现,也恰恰说明学生在进行阅读时遗漏了要点。我们来看看文章的副标题——“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从“杂交水稻之父”这样一个称谓便足以说明袁隆平的成就和贡献已获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认可。如果把握住了副标题的信息,同时又能注意到神农氏的相关资料注解,便不难理解,作者称袁隆平为“当代神农氏”,是运用比喻的手法,体现袁隆平对人类贡献之大,是对他的高度赞美。

猜你喜欢

快速阅读
单元提示 整体教学
思维导图在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生快速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
大学生文学阅读现状
关于高中英语快速阅读的误区与解决办法探究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