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代建制下图书馆古籍存藏探讨
——以太原市图书馆为例

2021-11-12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1年11期
关键词:代建制书库太原市

向 明

(太原市图书馆 山西太原 030024)

1 引言

伴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旋律。公共图书馆不仅成为了一个地方的文化地标,也成为了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各级各类公共图书馆纷纷进行馆舍的新建、改建和扩建。为了确保政府投资效能及工程施工的专业性,大多新馆建设均采用政府代建。代建制是在我国现行的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领域推行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是投资主管部门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社会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项目的建设实施,并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项目建成竣工验收后移交使用单位的制度[1]。代建制一般有两种建设管理模式: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委托管理。工程总承包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交钥匙工程。工程项目委托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进行若干阶段或者全过程的管理与服务。2014年,太原市图书馆根据市政府工作安排在原址进行改扩建新馆,采取工程总承包的代建制方式,新馆于2017年建设完成开始工程查验。

图书馆建筑同其他建筑物有共通之处,也有他自身的特点[2]。代建制下,项目决策更加科学深入,且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有利于控制投资,能够确保工程质量,因此得到大部分地区的认可,发展很快。但代建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形成较为完整的实施办法,同时未形成统一的指导代建制的规范性文件,对各个专业性较强的行业没有一定的专业认知度。古籍书库的存藏条件,国家对其有着严格的行业规范要求。太原市图书馆代建方对图书馆古籍书库等重要区域的存藏条件缺乏专业知识,忽略书库的实用性、特殊性等,最终导致古籍书库存藏条件达不到存藏标准。因此代建制模式下,工程的验收交接显得至关重要。2017年,太原市图书馆馆方基于在工程查验过程中,古籍书库未达到国家规范古籍书库温湿度要求这一现状,积极作为,多次组织空调设计、安装类专业人员与设计方、代建方、施工方及空调供货方共同探讨,跟踪测量数据,寻求最佳的古籍书库存藏条件升级改造方案。通过改造及提升设备建设,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2 古籍书库存藏条件分析

2.1 古籍书库存藏条件对古籍保存的影响

随着公共图书馆建设规模的扩大,古籍文献的保护及存藏条件也成为各地图书馆最重视的问题。古籍形成年代较久,其制作材质也不尽相同,保存难度较大。

古籍文献纸张的寿命随着保存温度的提高而降低。温度越高,纸张的老化速度越快,长时间的高温可使纸张发生热感应,导致水分过分散失,纸张纤维内部结构受损,纸张变脆、开裂、皱缩,耐折度降低,影响古籍的长久使用[3]。因此空气的温湿度在古籍存藏环境中是最重要的基本因素。

在我国,北方天气相对干燥,太原地区所处的北半球中纬度地理位置和山西高原的地理环境,使之能够接受较强的太阳辐射,光能热量比较丰富,尤其是7月至9月为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月份,空气干燥。在温度越高的环境下,纸张的开裂和损坏速度相对较快,温度越低,纸张的老化速度也就越慢,在温度差异较大的环境里,纸张的破损速度是最快的。湿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纸张含水量超标,会出现变软、断裂和变形[4]。故纸张在干燥潮湿来回变换的环境下会加速损坏程度,因此,在古籍文献存放过程中,将温湿度控制在标准规定的变化范围内,达到一个恒温恒湿状态,是一个难题,也是古籍保存的首要工作。

2.2 古籍书库存藏条件规范标准

古籍书库的存藏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图书馆古籍书库基本要求》GB/T 30227-2013[5]对其有着严格的行业规范要求。以太原市图书馆为例,从2017年改扩建后,古籍书库存藏条件一直未达到规范要求,造成古籍无法回迁。太原市图书馆通过与设计方、代建方、施工方及空调供货方共同探讨,改造及提升设备建设,使古籍书库存藏条件达到了国家标准,解决了这一问题。

3 太原市图书馆古籍存藏环境改造分析

3.1 古籍书库升级改造前情况

太原市图书馆新馆设有三个古籍书库,分别为:一号库面积380㎡;二号库面积168㎡;三号库面积112㎡。2017年开始在对古籍书库进行工程查验期间,发现一号、二号书库温度较高,现场测量一号书库平均温度27℃,平均湿度41.6%;二号书库平均温度25℃,平均湿度36%,无法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古籍书库温湿度要求;只有三号书库平均温度20℃,湿度50%,能够达到古籍书库温湿度要求。

据此,太原市图书馆相关人员对古籍一号、二号书库展开一系列比对查验工作,通过对设计图纸及现场实际施工情况比对,发现现场施工与设计图纸存在差异。按照原设计方案,吊顶式空调机组应安装在吊顶内,但实际施工时因层高较低,机组过大,吊顶内无法安装空调机组,故施工方在实际施工时将三台机组变更了安装位置。古籍书库内,施工方未按照设计图纸布置空调送回风口。

与此同时,太原市图书馆相关人员,组织空调专业人员对原空调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发现三个古籍书库每个虽独立设置空调机组,但未按照实际书库面积考虑冷负荷量,三个不同面积书库均选用同一型号的空调机组,该机组风量2 300m³/h,风压350Pa,风机功率2.2kW,供热量13.3kW,供冷量12.1kW;另外,太原市图书馆相关人员通过对风口风量及风速检测,发现送风风量严重不足,经现场实测一号书库内四个出风口,只有最末端的风口平均风速能达到2m/s,其余三个风口平均风速仅有1m/s。

根据以上情况,太原市图书馆相关人员初步判断,造成古籍书库温湿度达不到相关规范要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施工完成后,空调机组距古籍书库位置较远,导致送风管长度过长;同时由于实际施工工程中的管线交叉较多造成弯头过多;为满足相关的消防要求,安装有若干防火阀。这些都增加了系统的阻力,导致原设计方案空调选型不能满足实际使用情况。

(2)送风口分布不均匀且送回风口相隔距离较近,导致气流组织不均匀,使得古籍书库内温湿度达不到要求。

(3)三个古籍书库面积不一,但均选用同一型号的空调机组,一号书库送风量严重不足,二号书库送风量也达不到设计要求,仅三号书库满足要求。

就以上问题太原市图书馆向设计方、代建方、施工方进行文字图片反映,经多方协商后,由于临近开馆且室内装修均已完成,无法大面积施工,因此,施工方给出的解决方案为增加空调机组风机的风压,通过更换加大皮带轮来增加风压,达到克服风阻的目的,从而尽量满足库区对室内温湿度的要求。施工单位据此作了整改,但收效甚微。

由于古籍对温度与湿度的要求为恒温恒湿,温度过高会导致纸张容易酸化、脆化;北方干燥多风,湿度较低极易导致纸张脆化。馆方为慎重起见,并未在2017年10月开馆时将馆内古籍文献迁回,而是继续寄存在其他能达到古籍存藏条件的地方。

这期间,太原市图书馆从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展开了对古籍书库长达一年多的跟踪检测。通过对不同季节、不同时段各书库温湿度的跟踪记录,一号、二号书库春、秋季平均温度都在25—27℃,夏季更是高达29℃,三号书库能满足古籍书库温湿度要求。夏季各时段书库内温湿度如表1、2所示。

表1 2018年8月夏季跟踪测试一号书库温湿度记录

鉴于此,太原市图书馆将一年多的跟踪测量各书库数据及相关资料转交给设计方和代建方、施工方,寻求解决意见。

表2 2018年8月夏季跟踪测试二号书库温湿度记录

3.2 古籍书库升级改造方案

依据太原市图书馆跟踪测量的数据、实际运行情况及现有安装条件,设计方与代建方、施工方讨论确定如下设计方案:

(1)一号、二号书库加装风冷直膨式精密空调机组,一号书库加装两台总冷量为30kW、总风量8 400m³/h的室内柜机,送风形式采用上送下回,室外机设置于屋顶;冷媒管通过原有管井接至屋面,冷凝水接至下层冷凝水干管上。

(2)二号书库加装一台冷量为12kW、总风量2 850m³/h的室内柜机,送风形式采用上送下回,室外机设置于屋顶;冷媒管通过原有管井接至屋面,冷凝水接至下层冷凝水干管上。

(3)为防止有漏水现象发生,在室内柜机四周做防水围堰,隔绝空调室内柜机与周围古籍文献,杜绝隐患。

3.3 古籍书库升级改造后效果

太原市图书馆通过对方案认真研究,并结合现有条件深入讨论,最终确认按上述方案开始施工改造。本次改造工程于2019年11月26日安装调试完成,安装完成后继续监测各书库温湿度,经过2020年夏季跟踪观测,一号、二号书库温湿度均能达到古籍书库要求。书库内温湿度检测结果如表3、4所示。

表3 2020年8月夏季跟踪测试一号书库温湿度记录

表4 2020年8月夏季跟踪测试二号书库温湿度记录

4 代建制项目图书馆古籍存藏的启示

在代建制模式下,太原市图书馆新馆古籍书库升级改造项目,历经一年多的实地验证和跟踪分析,总结出适合太原市图书馆实际情况的古籍书库改造方案。改造工程于2019年底安装调试完成,并持续跟踪检测各书库温湿度,目前各个书库温湿度均能达到古籍书库的存藏的规范标准要求。

4.1 代建制下馆方主导,各参与方并行工作

代建制下,因工程建设者不尽了解现代图书馆功能、服务等多元化需求,建设概念往往简化为传统功能单一图书馆,甚至向办公、写字楼偏离,在建设中设身处地地为享有图书馆服务的公众考虑得较少,且代建方缺乏对公共图书馆服务内容专业性的认识,从而忽略了图书馆内部功能、使用需求和未来发展的可调整性。因此,代建制下,图书馆专业人员应在代建方设计前期,积极介入,全面参与馆内各个空间的设施布局设计,并为代建方提供馆方的专业建议。

4.2 项目查验整改、竣工验收以馆方为主

图书馆的最终使用者是用户,建成的图书馆是否达到使用标准和要求,检验者是读者以及提供图书馆服务的馆员,所以工程的承接查验、竣工验收也须以图书馆为主。因此,图书馆项目应提前完成物业招标,及早介入,跟踪隐蔽工程和承接查验,聘请专业机构和专家进行指导,为工程移交查验准备技术力量,制定竣工移交验收方案。

4.3 馆方应积极培育专业技术人员参与项目全过程

在代建制成为公共图书馆新馆建设管理模式的大趋势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也相应地有了更高的要求。从规划设计阶段开始,在聘请工程设计专业机构的同时,馆内应选派专业人员参与工程设计、施工、查验、整改全过程,保障图书馆对工程建设的全面知情权,实现图书馆专业设施设备等建设的专业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以期为读者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猜你喜欢

代建制书库太原市
太原市为农村寄递物流补“短板”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人梯书库”丛书
太原市六家药茶企业获省级授权
探析高校图书馆书库管理的问题及策略
库中库:书库分层管理模式探究
“代建制”模式下项目投资控制研究
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下建设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及资金监管
奇怪的雨伞
“贲园书库”藏书楼及其藏书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