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视域下的高校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三馆融合模式探索及策略研究*
——以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博物馆为例
2021-11-12郭艺璇李玲梅
郭艺璇 李玲梅
(1.浙江音乐学院图书馆 浙江杭州 310024)
(2.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 浙江杭州 310023)
1 引言
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Library,Archives and Museum,简称LAM)都是旨在向社会公众提供知识服务的重要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三馆融合,指的是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这三种文化机构在信息资源数字化的大背景下,秉承着服务公众、传承知识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共同宗旨,进行资源互通、联动合作等一系列针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新探索工作。
国际图书馆协会与机构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IFLA,简称“国际图联”)在2008年6月发布了第108号专家报告Public Libraries, Archives and Museums: Trends in Collaboration and Cooperation(《公共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协作与合作趋势》),2015年文化部(现为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都明确鼓励公共图书馆与博物馆、文化馆等其他公共文化机构的合作发展。三馆融合也成为了新时期公共文化服务探索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高校博物馆指的是依托专业高等学校所建立的博物馆,它们不仅在体制上隶属于高校,在展陈主题、展品内容上也高度依附于所在高校的学科侧重与专长,确保了博物馆内容的专业性与可靠度。同时,目前高校博物馆的受众群体以本校师生为主,之后才是专家学者和对相关领域感兴趣的社会人士。
馆藏资源和受众群体的双重特殊性,对高校博物馆提出了更有针对性的建设要求:①高校博物馆需要确保展陈内容的专业、严谨,并且能够较好地结合相关专业的学术前沿信息,兼顾展陈主题的学术价值与专业度;②高校博物馆需要在教学辅助建设上着重考虑本校师生的需求;③高校博物馆需要做好内容专业性与普适度的平衡,利用好高校博物馆独特、专注、权威的优势,扩展宣传渠道,吸引公众目光,以期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
因此,三馆融合在高校博物馆建设中的推进也需要有所取舍和侧重。首先要注重落实高校图书馆、档案馆的馆藏专业图书、专著、学术资源及科研成果与本校博物馆展陈内容的融合。其次要注重针对本校师生的教学辅助活动的开展与支持,提高师生对三馆资源的了解程度和利用率。最后,三馆融合必须坚持面向大众、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主动承担地方高校和公众博物馆的社会责任,在做好专业知识的大众科普工作[1]的同时,也能倡导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与科学理念,为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添砖加瓦。
浙江音乐学院成立于2016年,同年学院图书馆、校史档案馆(院志)落成,2017年音乐博物馆建成并对外开放。图书馆总面积18 000平方米,内设书库、期刊资料室、音像资料室、学术交流厅等,现存纸质图书31.1万册,中外文期刊365种,音像资料约8万件,数据库资源24种。校史档案馆(院志)位于图书馆正门左侧,展陈了学校的筹建历程、办学现状、师资队伍等档案资料及实物展品。音乐博物馆位于图书馆负一楼,包含音乐博物馆主展馆、敦煌乐舞艺术展厅、施光南音乐艺术馆、曾侯乙编钟编磬展区、南宋雅乐编钟编磬开放展区和临时展区六个部分。三馆分布集中、联系紧密,具有非常坚实的合作基础和良好的协作条件。本文以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博物馆为例,尝试对高校博物馆在建设运营的过程中,开发运用本校三馆馆藏资源、融合已有优势、服务师生公众的模式进行探索,并在丰富的实践基础上总结其策略经验,以期为高校博物馆的建设运营提供一些思路及参考。
2 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博物馆在三馆融合中的实践性探索
浙江音乐学院图书馆、音乐博物馆和校史档案馆(院志)的三馆融合工作具有非常优越的基础优势:首先,图书馆和音乐博物馆都位于浙江音乐学院图书馆大楼内,校史档案馆(院志)位于图书馆大楼侧对面,三馆位置接近,读者和参观者在学习参观时,很容易会对其他场馆产生兴趣,占据“地利”的优势。其次,音乐博物馆和校史档案馆(院志)都隶属于浙江音乐学院图书馆下属的展览部,由图书馆领导直接管辖,展览部负责日常运营。因此在运维制度、资源支持、平台构建和人员合作[2]上,三馆融合工作具有难得的“人和”优势。最后,三馆拥有共同的网络平台,共享网站、微信公众号和数字资源库,这也大大降低了三馆融合工作的数字互通难度。
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博物馆自2017年主馆正式对外开放至今,就开始逐步推进以音乐博物馆为核心的图书馆、博物馆、校史档案馆(院志)三馆联合工作模式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和经验。
2.1 高校教学辅助
立足高校、服务师生是高校博物馆建立的初衷,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博物馆在建立伊始就确立了“教学实训基地”的基础定位。如何利用好音乐博物馆的藏品优势和地理优势,更好地为师生教学服务,是三馆融合工作的探索重点。
2.1.1 三馆资源互通
图书馆、博物馆、校史档案馆(院志)之间的合作共享,首先要确保的是这些文化资源和信息资源能够在整个三馆框架内做到合理分配和有效梳理,并形成目的明确、使用便捷的资源重用循环机制。
浙江音乐学院作为一个专业性极强的音乐院校,其三馆资源和受众需求方面也具有更多维度的专业性要求。以古琴曲《流水》为例(见图1),其内容表达的需求方向大致有二,一是音乐作品《流水》本身,一是作为演奏乐器的古琴。音乐作品的载体包括了《流水》曲谱、《流水》作品分析和曲式分析及《流水》音乐,乐器古琴方向则包含了乐器研究和乐器实物两个分支。这些资源在三馆馆藏中的实体表现涵盖古籍、印刷复本、数字化资源、多媒体资源、实体展品和多媒体展品等多个门类。如何使读者和观众在资源搜索及获得上拥有全面、便捷的体验,是三馆融合工作的重点。
图1 古琴曲《流水》资源分析
音乐博物馆据此采用了资源融合的路径,力求打破三馆之间馆藏隔断、互不相闻的局面。根据现有展陈内容,尤其是馆藏展品、展示乐种、地方音乐、校园名师等重点展示区域,结合图书馆藏书编制《推荐阅读》目录。在图书馆借阅区也通过铭牌的方式,将关联展品的信息与位置直观呈现在读者面前,推进展品与藏书资源的互通互补。引导师生及公众在阅读参观时深度利用图书馆、博物馆和校史档案馆(院志)的各类馆藏资源,实现对知识高频词、多维度的重复学习[3],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音乐博物馆“八面来风”展区的非洲模块,展示了2010上海世博会上由非洲乐手们带来演奏的各种传统乐器,包括大鼓、瓷鼓、葫芦木琴、里拉、摇响器等。《推荐阅读》目录能指引观众了解包括音乐史(《非洲音乐》《西非音乐》)、乐器入门(《非洲手鼓入门一本通》)和音乐作品集(《非洲鼓考级教程:二十五首传统西非作品》)等相关方向专业书籍的书目信息。同时,在图书馆专业书库音乐史区域,就竖有音乐博物馆藏东汉邓县乐舞画像砖(复制件)和敦煌乐舞展厅220窟复原展示的指示牌,吸引读者到访博物馆,以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达到加深记忆的学习目的。
2.1.2 教师授课辅助
音乐博物馆、图书馆、校史档案馆(院志)对外开放三年来,一直充分利用自身的场地优势和内容优势,为本校师生的日常教学活动提供支持,承担了包括音乐史、音乐教育、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戏剧学等多个学科教师的授课活动,和面对学生的教学与田野考察模拟课程。音乐博物馆为同学们提供场地、选题和学术指导,学生通过图书馆、校史档案馆(院志),搜集选题的书面和数字资料,通过在课堂上对选题的讲解和演示,达到寓教于学的目的。
音乐博物馆、校史档案馆(院志)、图书馆对教师授课的支持不止线下,随着网络授课平台构建的完善和疫情防控新形势下对师生远程授课的要求,教师对于网络课堂的录制需求大大增加。音乐博物馆、校史档案馆(院志)充分发挥自身馆藏优势和场地优势,为网络授课讲演搭建平台,提供视频录制、设备支持和资源上传等系列服务。在新生入学教育和其他推进图书馆资源利用率的工作中,也面向学生对本校的数字授课资源做相应的推介。真正实现了制作精致、平台互通、师生交流顺畅的“云教学”内循环模式。
2.1.3 专业学术活动
如何有效地综合利用图书馆、博物馆和校史档案馆(院志)的资源优势、场地优势与题材优势,是三馆融合实践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定期举办高端学术论坛以及与展览主题配套的学术讲座,策划题材丰富、专业性强的联展、临展,及时吸收高校教师优秀科研成果补充三馆资源,都是在探索过程中行之有效的组织模式。
高端学术论坛为促进三馆融合、提升三馆综合实力与知名度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平台。自浙江音乐学院第一届“丝绸之路乐舞艺术高端学术论坛”于2017年11月音乐博物馆敦煌乐舞艺术展厅落成开放之际举办以来,该论坛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它由浙江音乐学院图书馆联合音乐博物馆、浙江音乐学院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中心等共同承办,聚焦“一带一路”乐舞艺术文化的研究,每届均邀请海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前来与会交流。论坛举行期间,专家学者的到访参观一方面让音乐博物馆、校史档案馆(院志)获得了良好的展示机会,增加了音乐博物馆在专业领域的传播力度;另一方面,专家学者们也为图书馆、博物馆、校史档案馆(院志)的资源采编和展陈提出了许多非常宝贵的专业意见,更有学者主动捐赠私人藏品补充馆藏,为三馆建设作出了极大贡献。同时,每一届论坛的学术成果以及学界相关专家最前沿的专业著作,都被及时收入图书馆实体和数字资源库,成为师生们可以及时学习共享的学术财富。
利用图书馆的场地优势和三馆共同的学术和宣传平台,积极举办与展览主题配套的讲座,能有效加强音乐博物馆、校史档案馆(院志)的传播和影响,也是三馆融合工作中比较成熟的工作模式之一。音乐博物馆根据不断扩充的展馆内容,邀请重量级嘉宾学者开设讲座,为校内外师生讲述展品背后所包含的学术信息及历史价值。如结合中国古乐谱展示区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李宏峰副研究员,为师生讲述敦煌乐谱及其他唐乐古谱译解的相关问题;邀请中国音乐学院博导王小盾教授在敦煌乐舞艺术展厅开馆仪式后开办敦煌舞谱的发现及释读问题讲座;在曾侯乙编钟编磬展区落成之际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崔宪研究员前来讲述曾侯乙编钟的历史地位及学术价值等。这些与展厅展品紧密相关的学术讲座的举办,突出了音乐博物馆和校史档案馆(院志)展陈内容的学术价值,使它们以更生动鲜活的形式和更专业深入的角度与校内师生和公众相见,吸引他们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
积极策划音乐主题相关的临展、联展,也在推进三馆融合的工作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三馆联合策划组织了2018年“丝绸之路与丝绸之绸”展览,2020年“丝路起点——西安鼓乐乐谱乐器展”“穿越千年的凝眸——云冈石窟艺术线上展”,2021年“超越联觉——《音乐-绘画联觉艺术创作与实践》研究生课程作品展”和“唱支山歌给党听——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经典唱片展”。展览内容涉及音乐、绘画、雕塑、乐谱古籍、传世乐器、唱片等多个艺术门类及实物载体,并与本校各系部的教学、科研工作高度联结,逐步实现了临时展览的主题多样化与工作模式的成熟探索。
积极收录本校教师的优秀科研成果入馆,也对浙江音乐学院图书馆、音乐博物馆、校史档案馆(院志)三馆融合工作的推进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优秀教师风采和成果展示本就是校史档案馆(院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断吸收教师们最前沿的工作成绩入展,极大鼓励了本校师生的工作和科研热情。同时,图书馆也及时收录存档本校教师出版的学术书籍和相关科研论著,并在书库与数字平台及时更新。音乐博物馆根据馆藏内容,有选择地汲取教师科研成果入展。如在音乐博物馆主展馆浙江地方音乐文化展区,就吸纳了包括浙江地方戏曲、浙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等方面的教师研究资料、田野考察记录和演出录像等内容进行展示。
2.2 公众文化服务
文化部(现为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中明确了“十三五”期间要推动公共图书馆与博物馆、文化馆等其他公共文化机构的互联互通,加强对地方特色资源、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因此,承担地方公共文化部门和教育部门的社会责任,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三馆融合的工作重点。
2.2.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浙江音乐学院是一所地方性的音乐教育高等学校,承担着地方高校的社会责任。因此,浙江音乐学院图书馆、音乐博物馆和校史档案馆(院志)在建设与三馆融合工作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对浙江省内民族音乐的挖掘和保护。在音乐博物馆筹建阶段,就将“吴欤越吟——浙江地方音乐文化”作为博物馆第三展厅的展陈主题。从图书馆调拨大量文字和数字资料,集中梳理了浙江省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地方音乐留存,并且对这些非遗音乐进行了针对性的设计和展陈。通过乐器、书籍资料展陈,影音资料实时播放,地方非遗音乐墙布置等形式,让每一个前来参观的浙江民众,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家乡的非遗音乐。这样的设计不仅生动立体地激发了大家的乡土情结,同时也以最直观的方式体现出了民族音乐学术研究、田野考察和复原展示对我国宝贵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音乐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
不仅如此,音乐博物馆在展陈发展的过程中,也非常注重对中国非遗音乐的补充更新。例如,专门扩充了蒙古长调的展示区域,用于安置内蒙古自治区省委宣传部捐赠的一批包括马头琴、奶桶鼓、拖布舒尔、图瓦鼓、布列号在内的蒙古长调乐器。在第三展厅专门搭建了畲族音乐平台,展出畲族的各项礼仪式乐器、音乐调查报告、音乐创作手稿、演出图文资料以及歌手服饰等重要展品,向公众全面介绍浙江著名的少数民族音乐——畲族音乐。
同时,依托浙江音乐学院图书馆强大的学术及演出交流平台和音乐博物馆丰富的展陈设置,非遗音乐的相关展演活动也是三馆融合推进非遗保护的重要工作成果。2019年,“丝路梦响、乐师之旅——天平乐府正仓院复原乐器音乐会”使用复原日本正仓院藏螺钿紫檀五弦琵琶、曲颈琵琶和音乐博物馆藏编钟、方响等乐器演奏了多首隋唐传世名曲。“彩带献北京——畲族原生态山歌、多声部声乐作品音乐会”表演了畲族原生态山歌以及其他根据畲族民歌新创作的多声部合唱作品。与陕西省艺术研究院联合举办“西安鼓乐浙江音乐学院专场音乐会”,演出了包括行乐、韵曲、尺调坐乐在内的多首西安鼓乐传统曲目。西安鼓乐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器乐乐种之一,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我国民间民族音乐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2.2.2 中小学参观定制课程
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博物馆自建成开放以来,在社会上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及示范效应。专业的展陈内容、丰富生动的讲解演示和独特的校园氛围都不断吸引着杭州市内甚至省内的中小学生们前来参观学习。
作为一座强调高体验、高参与度的博物馆,音乐博物馆和校史档案馆(院志)根据中小学生群体好奇心强、音乐素养较好的特征及需求,联合合作学校及教师,为同学们定制特色音乐教育参观课程。老师们遵循由“形”到“声”、由“听”到“演”的逻辑,从乐器及相关展品独特的外型纹饰入手,结合乐器演奏、音乐作品讲演的形式,引导孩子们思考其中的科学道理与人文理念,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有内容、有情怀、有针对性的定制课程,不仅让同学们在参观的过程中了解到中国音乐的博大精深和世界音乐的精彩纷呈,更能够通过文化上的共鸣激发他们对祖国优秀音乐文化的自豪感与热情。
3 公共文化服务视域下三馆融合工作的未来发展路径
通过浙江音乐学院图书馆、音乐博物馆、校史档案馆(院志)对三馆融合工作模式的实践探索,我们可以看到融合工作对三馆在优化馆藏资源、增强场馆机构影响力、提升服务质量、改善读者和公众的阅读参观体验等方面的巨大推进作用,也为以公共文化服务为终极目标的三馆融合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了更多结合了实践经验的理论方向。
3.1 提升三馆资源利用率,推进知识重用机制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视域下多机构的合作模式,关键之一是如何对区域内合作机构的文化资源、服务能力和人员统筹进行深度整合,提升整个“文化服务小生态”内循环的活力[4]。
地方高校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作为资源门类和专业方向都高度协同的区域性公共文化机构,在搭建知识重用机制上具有天然优势。坚持三馆线上线下资源的开放性;充分利用文化、学术及教学活动加强三馆资源的自组织性及知识重用;坚持开发多平台、多渠道联合的文化服务项目,都能达到馆藏资源多维度展示和拓宽三馆影响力辐射半径的目的。
3.2 促进三馆知识体系的创新与再创造
区域公共文化服务生态的发展在深耕资源利用的基础上,也离不开开发形式和服务模式的创新。高校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要想增强面向社会的文化服务能力,机构的创新意识必须要能跟得上社会公众的新思维和新风潮,不断提升三馆服务的新颖性和公众友好度,丰富用户体验,才能真正做到有吸引力、有专业性、有深度的公共文化服务。
4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群众对丰富优质公众文化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高校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系统内尚未被充分关注与开发的小型区域性机构集群,在构建一定范围内公共文化服务小生态上具有非常大的潜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高校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对工作模式及馆藏资源上的融合与创新探索显得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