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计算背景下基于校企“双元”育人机制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

2021-11-12庞双龙陈晓丹曾德生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20期
关键词:双元计算机网络华为

庞双龙,陈晓丹,曾德生,邵 翠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广东 东莞 523960)

0 引言

云计算技术是近年来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2018年教育部批准开设了包括云计算在内的,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工科专业。云计算的兴起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新兴技术产业的助力,云计算环境下用户的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端和终端数量不断增加,大量的数据被分析和采集。用户在执行任务的同时往往伴随着服务器之间密集的数据交互,云计算的虚拟化架构、分布式存储和计算能力正是云计算时代网络技术所需要的。目前,大部分企业的云计算环境是在传统网络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和部署,使得传统的网络架构必须作出改变,要求网络管理人员要管理更多、更复杂的网络设备,不仅要求管理人员具备传统网络架构的部署和维护知识与技能,更要具备管理云计算基础设施的能力。

云计算的发展对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有了新的要求,网络人才的培养要紧跟新技术的应用。企业是新技术应用的前沿阵地,高校协同企业“双元”育人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2018 年2 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1]。2019 年2 月,国务院在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提到,职业院校应结合人才培养需要和自身特点推动校企深度合作,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2]。笔者所在学校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和自身特点,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与华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了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ICT)学院,校企合作模式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行业最新的人才标准和技术技能要求。文章在校企双元育人基础上充分利用华为ICT 学院云计算资源,合理定位云时代的网络技术人才培养目标,探究校企双元育人的新一代网络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1 现状分析

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和软件定义网络等新技术、新架构不断涌现,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要想实现云时代发展与网络技术人才培养同步,提高网络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目前高校应该考虑的问题,但大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仍然延续传统的网络架构育人,并没有充分考虑到云计算时代的网络人才需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目标定位不准确

高职院校在制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根据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来明确人才发展定位。只有根据社会需求才能对网络人才的培养进行准确的定位,并保证培养方案的可靠性和时效性。然而,当前部分高校仍然沿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并没有充分调研企业的实际需求,也没有考虑怎样将云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与市场需求对接,人才培养定位不够精准。

1.2 实践能力不足

高职院校在网络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环节的问题。企业对市场需求有敏锐的感知力和洞察力,可以将当前最新的应用技术、操作规范和流程带到课堂中来[3]。校企合作“双元”育人在现阶段的职业教育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目前高职院校仍然存在校企合作层次不高、深度不够、广度不足、效度较低等问题[4],导致教学环节与实际应用、社会发展脱节,学生的能力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存在差距。

2 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2.1 人才培养定位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和华为网络设备的普遍应用,我校为加快网络技术的人才培养,引入校企合作模式,在2017 年建设了华为ICT 学院。通过专业共建吸收企业的优质资源和华为职业认证体系,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定位于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适应云计算时代的新型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通过调研分析广东省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可以发现毕业生主要面向网络工程师、运维工程师、虚拟化工程师等岗位就业。

2.2 人才培养目标

网络技术人才的培养对实践能力的要求较高,需要以高校为主体,引入企业的典型案例、技术规范,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校企协同“双元”育人不断地改革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实现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高度一致、人才就业与社会的需求有效衔接。结合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应从知识、能力、素养3 个方面合理设计,达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具体如表1 所示。

表1 人才培养目标

2.3 课程体系

2.3.1 华为职业技能认证

华为认证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基于“平台+生态”战略,围绕“云-管-端”协同的新ICT 技术架构打造的认证体系,包括了工程师(HCIA)、高级工程师(HCIP)、专家(HCIE)3 个级别,我校经华为授权,由华为ICT 学院主推路由交换和云计算方向,旨在通过校企合作,利用企业的优质资源重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达到培养理实一体,更好地与企业对接的目的。路由交换方向技能证书认证内容如表2 所示。

表2 华为职业技能证书(路由交换)

2.3.2 网络专业课程体系

以校企“双元”育人为前提,结合云时代网络人才培养的定位和我校华为ICT 学院的建设情况,从高职学生特点出发去设计专业课程[8]。将华为职业技能认证体系融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按照课程的分布将专业基础阶段、提高阶段和高级阶段3个阶段与华为的HCIA、HCIP和HCIE认证相对应,同时利用ICT 学院的云计算资源设置云计算相关课程,以华为认证的标准来培养网络技术人才,构建完善的云计算时代适应社会发展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具体如图1 所示。

图1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图

3 考核评价

课程考核是校企“双元”育人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必要过程。企业的参与使课程考核过程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这种育人模式在不改变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状况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实践教学[9]。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对实训要求较高,因此可以将其分为理论基础类课程、核心课程和实训课程。课程考核评价分为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两类。实践考核时间可以延伸到整个学期的课堂教学中,并在几个重要的实践节点进行阶段性考核;理论考核可以在学期末进行,各类课程考核比重如表3 所示。

表3 课程考核占比

4 结语

云时代构建校企“双元”育人机制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是互利共赢的。校企协同育人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其社会竞争力,还可以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定向输出,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双元计算机网络华为
现在的余华为谁写作?
赛力斯华为智选SF5
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双元”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双元”模式影响下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探索
Android程序开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探讨
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