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智能背景下会计学基础课程的改革研究

2021-11-12程晓梅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20期
关键词:管理型会计学职能

程晓梅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济南 250103)

0 引言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的背景下,智能化以不可替代的方式逐步渗透到各个行业中。财务领域的实践者抓住了财务人员工作“基础、大量、重复”的特点,致力于财务机器人的研发。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于2017 年相继推出财务机器人,它在一定程度上能代替会计人员开展财务信息录入、数据合并、统计汇总等重复性工作,大大简化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向管理型会计人员转型成为会计人员未来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1]。

面对这一趋势,如何有效改进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设置紧跟趋势的课程体系等成为目前教学研究的重点,智能财务专业也在各大高校中开始出现,但无论哪一种改革与创新,与会计学核算有关的课程始终是会计专业人员学习的基础和核心。会计学基础作为财会专业的基础课,对会计专业人员起到了入门和引导的作用。如何在这一阶段将最新的技术思路和管理理念融入基础的核算过程中(即核算是如何为管理服务的),有效地实现该课程与管理型会计人员所需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有效衔接,成为各大高校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1 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现状与管理型会计人才能力要求

1.1 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从目前国内高校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所开设的会计学基础课程的情况来看,该课程仍然作为专业基础课进行开设并以会计核算为主线,其核心内容一般包括以下方面。①会计总体理论,包括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职能、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和会计核算基础等[2]。②会计核算具体理论,包括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复式记账。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课程学习的核心——借贷记账法,以规则的形式将会计的基本逻辑与方法装入头脑。③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在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基础上,按照“筹资—采购—生产—销售—利润计算与分配”的资金循环,依次完成相关经济业务的核算。④会计实务操作规范,主要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编制等内容。在会计基本方法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将通过实验等方式掌握凭证填写与审核的规范、账簿登记的规范、财务报表编制规范等操作环节的要求;通过实践体会凭证填制与审核、账簿登记、财务报表编制的规则与过程,并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换。对经济活动中的会计本质进行识别,培养和形成会计视角成为基础会计课程的关键内容。也正是这个原因,基础会计成为会计入门课程[3]。

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学习完会计学基础课程之后,很少有学生会对该专业或未来的工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期待;相反,不少学生在学习完会计学原理之后,认为会计学单调、乏味、无趣,对专业产生厌倦。会计学基础“核算型”教学对会计学专业学生培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有些学者指出,会计学原理教学禁锢了学生思想,使其只会按制度要求循规蹈矩,失去了创新精神。

本研究在财务智能的背景下,基于管理会计的职能和管理型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对会计学基础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构建,着力将管理的理念融入核算的过程中(即会计核算是如何为管理服务的,管理是如何要求会计核算的),培养学生从管理角度认清会计核算的思维路径,形成初步管理思维,为后续管理会计等相关课程的学习、管理型财会人才的培养打好基础。

1.2 管理型会计人才能力要求

1.2.1 管理型会计的基本职能分析

关于管理会计基本职能,《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2014)中提到“管理会计是会计的重要分支,主要服务于单位(包括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需要,是通过利用相关信息,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4]。

部分学者对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做出了概括:①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包含预测经营前景职能、参与经营决策职能、规划经营目标职能、控制经营过程职能和考核评价经营业绩职能[5];②佟成生等人于2014 年针对中国企业财务人员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目前中国企业中管理会计的职能包括成本费用管理、预算管理、财务预测、财务数据分析、为管理层提供财务及非财务信息,用以支持商业决策、风险管理、部门绩效考核与评价、参与战略制定和公司财务规划[6]。

综上所述,管理会计的功能作用是在具备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等传统技能的基础上,为计划和预测提供决策支持,为企业重大战略和投资决策出谋划策。1.2.2 管理型会计人才的能力要求

2014 年6 月,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召开管理会计能力框架专家研讨会,与会专家认为管理会计师的能力架构应当涉及价值创造、决策支撑、风险管控、统筹协同、协调服务、考核评价等6个方面的能力[7]。有学者将管理会计人才划分为助理型和管理型两类,明确了不同层次人才需履行的基本职能、需具备的核心能力及能力要素,提出了具体的人才培养措施。

要实现管理型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人员除了需具备基本的精准核算能力、成本管理技术、管理会计工具的知识、数据分析和软件操作技能,还应当具备公司治理和战略风险管理能力(管理型会计还要站在公司发展战略的角度为企业筹划未来)。此外,领导能力、沟通技巧等素质对管理会计也很重要。因此,会计人员除了应具备基础的精准核算能力,还要具备信息分析、决策支持、风险管控和统筹协同4 项进阶能力。战略目标实现过程中会计人员发挥的作用如图1 所示。

图1 战略目标实现过程中会计人员发挥的作用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精准核算正逐步被财务智能取代,传统的会计教学内容已经无法满足未来财会岗位对会计人员的能力要求。会计人员将职能转向信息分析是会计转型的第一步。作为通向决策和风险管理的重要一环,信息分析和解读的重要性正在显现。如何在会计信息生成的基础阶段将信息的应用价值和理念植入未来会计人员的内心,是会计学基础课程服务于后续课程所应进行的思考和改进方向[8]。

在会计教学内容大改革的今天,增设相关课程(如财务共享和业财融合课程等)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会计教学与实务现状不匹配的压力,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将财务共享或业财融合的理念融入教学过程,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会计学基础课程改革是起点,走好这一步意义重大。

2 课程改革的思考

2.1 研发理论教学工具

传统课程在会计基础理论及主要经济业务核算上消耗了大量的课时,却收效甚微。一般而言,配套的会计学基础实验课程可以将会计信息生成过程中的载体有效地呈现给学生,也能顺利完成非财务信息的读取。但是对于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的理解、会计科目的记忆,以及非财务信息向财务信息的转换环节(即经济业务的核算),学生们感觉很抽象,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练习。然而,学生们刻苦学习的内容正在被财务智能替代。因此,开发有效的会计理论教学工具是会计学基础教学改革中的关键环节,它可以使抽象的会计科目等内容以具体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为后续内容的改革与拓展奠定基础。

2.2 重构教学内容

传统教学按照理论到业务的路径布置和安排教学内容,该过程以会计信息的生成为目标,但是对会计信息生成前业务信息的解读与分析、会计信息生成过程中关键设置的理解、会计信息生成后的去向及应用等都缺乏更立体的思考和认识。鉴于此,需要对财务智能背景下会计核算业务中各个信息生成环节进行更新,构建更符合现阶段技术路径的会计核算流程体系,将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具备的能力(见图2)分解为细致的可考核指标点,最终使学生能够清晰地讲述信息背后的故事,从而将学习思路从核算视角转换到管理视角。

图2 传统模式下会计核算方法与管理能力的对应关系

3 结语

财务智能的出现使部分基础的会计核算工作由机器替代,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专业课程的消失。会计学基础作为学科基础课程,对学生理解信息系统所处理的经济业务的实质及学生高阶信息分析加工能力的培养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积极进行教学改革,让学生在基础阶段就对管理产生兴趣,对未来会计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管理型会计学职能
中小企业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策略
职能与功能
2018年全国新增会计学教授、副教授名录
现代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探究
现代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探究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策
中国会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哈尔滨隆重召开
浅谈会计职能是否应该进行拓展
湖南省教育会计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顺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