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小屏的VR纪录片未来何在?
——全景3D纪录短片用户体验机制刍议
2021-11-12秦扬
□秦扬
纪录片作为记录真实、表达特定意义主题的影视作品类型,以其最大化复现现实的魅力吸引着对真理有执着追求的观众。流媒体技术的诞生为纪录片传播提供了更广泛、灵活、快捷的契机,使纪录片传播走向线上线下结合、大屏小屏并行之路;VR即虚拟现实技术,它利用现实中的数据,通过计算机产生的电子信号,利用特殊的输出设备转化成用户可看可听可感的内容,具有沉浸性、多感知性、交互性和构想性几大特征。VR对真实的再现、对现实客体感受的模拟与纪录片的纪实手法有着相似的基因。
近年,为追求更生动逼真的感官体验、深化观众对内容的感悟,将纪录片创作引至新维度,各大在线视频移动端尝试将VR技术应用于移动小屏幕纪录片的创作中,上线了数部自称是“VR纪录片”的纪录作品,如腾讯视频《七个世界,一个星球》的VR版本、优酷视频体育题材的《FANC》,以及2021年开年爱奇艺上线的“CG、VR史前纪录片”《史前世界》等。本文的关注点集中于这些在线小屏幕纪录片新作品上,试图回答以下问题:应用了VR相关技术的纪录片就能被称作VR纪录片吗?这类不同于传统观看体验的纪录片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有怎样的接受机制?审美上有哪些特点?移动小屏VR纪录片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全景3D纪录短片概念界定
目前网络视频平台上线的所谓的“VR纪录片”从以下两个方面看并不足以被称为“VR纪录片”。首先,从这类纪录作品的体量和质感上看,其时长与表达深度都不及纪录片。弗拉哈迪记录自然风光与族群生活,格里尔逊借记录手段表达教育民众的理想,维尔托夫将摄影机当作人眼探寻真实,伊文思采用极具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刻画诗化的现实,每个纪录片创作者都遵循自己独特的风格,但其创作的共同点在于:旨在表达特定的主题意旨,潜藏在“真实”表层下的价值和观念才是其艺术精髓。VR亦是如此,通过视听感觉出发、构建真实、引导认同,而目前的作品受到技术的限制,时长普遍不超过10分钟,信息体量小、叙事不完整,更多的是粗浅的、片段化的真实展现,对很多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浅尝辄止,难以到达主题认同的层面。
其次,从创作技术原理上看,其与VR技术原理并不一致。网络空间哲学家迈克尔·海姆(Michael Heim)曾在《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一书中提出虚拟现实的“模拟性”“交互作用”“沉浸性”“全身沉浸”等十一种特性,VR技术也正是利用双眼对画面感知深度不同而使左右眼分别看到相异画面,通过眼球追踪技术控制景深变化来欺骗大脑认知。除此之外,VR技术调动的也不仅是视觉和听觉,而是更广范围的感官,而目前的这类作品观看时并不需要头显设备,也并未调动除视、听以外的其他感官。
从以上内容和技术两方面看,新兴的这类小屏纪录作品并非严格意义上的“VR纪录片”,而在原理上与“全景视频”非常相似,即在一定范围内的某个时间段,记录周围所发生的一切,并且展现出来,互动性弱、立体感弱、沉浸感弱。从视听体验的角度来看,全景视频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也是最接近VR视频视听形态的,是可环绕的360度3D体视频,也叫立体三维视频,这类视频通过光场相机拍摄、记录各方向深度信息,记录镜头位置和IMU传感器信息,使用计算机计算场景影像,观众可以于任意位置进行体验;第二类,可环绕的360度3D视频,立体感较弱,只能从有限的视角点去观看,也就是目前移动小屏“VR纪录片”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第三类,可环绕的360度2D视频,就是普通平面视频的360度环绕效果。全景3D视频作为VR技术的初级尝试,更侧重观赏和观看,常常被用于旅游、医疗、新闻、展览中,如腾讯视频平台上载的大量类似《全景过山车》《全景旅行》的短片。
目前新兴的VR纪录作品因具有纪录片的艺术创作性质和全景视频的基因,既是“未进化完全”的VR纪录片,又是“纪录化”的全景纪实短片,符合可环绕的360度3D的特点,本文将之定义为全景3D纪录短片。
全景3D纪录短片的体验机制
“机制”是有机体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传播于移动端的全景3D纪录短片,受众不再只是作为使用小屏幕观看纪录片的观众,更成为主动体验的“用户”。其感官参与、意义生成、空间交互等机制都与移动设备的设定和主体的操作行为及反馈息息相关,成为区别于其他VR纪录片接受形式的独特审美过程。
一、感官参与机制:独立并存的虚实。观看移动端小屏的VR纪录片与观看VR纪录片最直接的区别在于不需要VR眼镜等设备。传统VR使得观众的感受器官暂时被封闭,眼镜和耳机等作为感官与外界接触的壁垒,屏蔽周围环境给出的信息刺激,阻隔感官与现实世界的互动,观众只得聚焦于VR眼镜中的影像世界;而小屏幕3D全景纪录片的观看环境是敞开式的,观众既能够将视听聚焦于屏幕中的全景,也能够随时从拟真的记录世界中抽离出来、回归现实,屏幕作为区隔观众所在时空和记录叙事时空的屏障并不能够起到绝对的区隔作用,两个感官世界彼此独立又通过观众的交互行为相联,同时,现实的视听刺激也会随纪录题材不同程度地扰乱视听造成观看时的迷惑,因此,观众主动探索纪录短片内涵的主动性则更加重要。这种虚拟和现实共存、一体的感官接受状态类似于电视与电影的对比——电视生活化的观看空间中,观众能够以较低的专心程度“走马观花”地观看,而电影漆黑封闭的影院则促使观众全身心投入其中,跟随镜头和人物视角全身心投入地做一场“白日梦”。
首先,这种“半沉浸”的感官接受设备使得观众更多依赖视觉和听觉获得真实感,如科教类等较少需要调动观众情感运动的纪录片更适合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展现,而当纪录片涉及人文、文化等表达深刻主题意旨的题材时,甚至需要观众站在彼时亲历者的角度来体验他们的苦痛、欣喜或无奈时,则更适合投入更大的成本,采用VR电影的形式加以表现。其次,减半的沉浸感带来半私人化的观看方式,观众能够与伙伴讨论观看心得,更适于在群聚的、分享的公共场合体验,如在观看《史前世界》恐龙生存景象时,群聚的观看方式会减少观众对恐龙的恐惧感和陌生感,也能为相关话题的探讨提供契机。
二、意义生成机制:即时手动拍摄的“真实”。法国学者保罗·维利里奥曾提出:作为视觉假肢的模型,望远镜将一个我们视力所不能及的世界的图像投射过来,因此这是让我们在世界中移动的另一种方式。其知觉后勤学的观点认为,视觉假肢缩短了我们看事物的距离,提升了我们看事物的维度。而全景纪录短片的移动端屏幕,即由一层特殊材料制成的视觉界面类似于VR镜片,成为人们的视觉“假肢”,拉近了人们和构建出的、可与之互动的真实世界的距离。一方面,它作为分隔线,像一层透明的玻璃反射另一个世界正在发生的一切;另一方面,它又依赖观众的自主选择和行为反馈,赋予其双重身份——既是观众又是拍摄者。全景纪录短片的导演作为一次拍摄者,拍摄现实世界或用虚拟摄像机拍摄三维模型,控制着观众能够看到什么,是纪录短片的间接导演;而观众作为二次拍摄者,通过转动、移动手机决定自己看到什么以及怎么看,反而成为纪录片的直接导演。间接导演的控制力体现在,通过在画布上设置标题GUI(用户图像界面)确定画面的中央方位,通过解说词提示视角,通过镜头位置的移动确定拍摄内容。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观众的双重身份导致其获得意义的方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瞬时间对“看到”的内容的理解和选择,文本空白在“观看”的一瞬间被即时填充,观众更直接地参与到作品的形成中,是更深层次的主动接受。当小屏内的世界越能展现丰富的空间立体层次感、包含越多的数据和信息,观众作为直接导演即时手动“拍摄”下的画面也就越生动。
三、空间交互机制:移不近的景深。法国电影学者巴赞的纪实美学理论要求电影创作者再现声色一应俱全的世界,表达了捕捉完整现实的理想,“景深”的概念崇尚充分尊重时空的一体性,将发现和理解事实的能力交由观众。巴赞的观念影响了一众电影创作者,纪录片对“复制现实”的追求也成为其最核心的美学特征。
VR视频采用数字仿真技术,监测追踪观众的即时反应,利用真实空间的物理属性,输出位置、重力感、速度、加速度等数字信号,以此模拟主观空间感受。而当VR技术应用在没有复杂监测追踪设备的小屏上时,目前起作用的则只有手机自带的陀螺仪(又叫角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能监测某一轴向的动作,而陀螺仪能感应3D空间的线性和动作,二者密切配合,根据手机姿势偏转、倾斜时的状态计算角速度,以此计算出画面。从世界坐标系来看,三维世界是由X、Y、Z三条轴线构成的延展三个平面围成的空间,有一个轴向构成的平面内,观众移动手机并不会对其形成任何影响,即当观众自主移动手机向自己的前方时,全景画面中事物的清晰度不会降低、景别不会变大。实现景深变化的方式只有一种——导演叙事,即导演通过设定好方向和速度的运动镜头引导观众视点,仿佛有人牵着观众的手游历纪录片中的世界。本质上来讲观众依旧是“戴着枷锁跳舞”,无法获得空间移动上的真正自由。空间中景深因素的不足应成为移动小屏VR纪录片进步的突破口,当观众能够更大程度地摆脱对导演运动镜头的依赖,在三个维度上都能体会到影像特征的变化,影像则更具真实感。
移动小屏VR纪录片的发展方向
移动小屏作为VR纪录片的载体与理想化的VR影像在视听特点及感官调用机制上多有不同,创作者应如何利用其独特的体验机制,继续改进纪录作品质量,探索独属于移动小屏纪录片的审美特性?
首先,影像的三维空间立体感仍旧能够在视觉感受、交互方面继续探索。目前的全景3D影像仍旧停留在不完全的三维空间移动中,仍无法根据观众的自主移动实现远近、景深的变化,未来移动小屏设备可以虚实并存的特征为基础,以交互的匮乏和景深感的缺失为切口,借助类似陀螺仪的新的传感设备,借助算法展现完整的、具有纵深感的3D影像,打造更具“在场感”的真实纪录现场。
其次,移动小屏VR纪录片仍需丰富影像质感,尤其是以历史、科教为题材的作品。历史、科教类纪录片与一般纪实类纪录片不同,纪实类纪录片通过纪实美学向观众呈现一个指向现实社会(制度性事实)的客观世界,而历史、科教类纪录片则通过演绎美学来指向自然、历史(物理性事实)的客观世界。如何不乏美感地演绎真实则十分考验创作者对跨媒介领域艺术的了解,如目前创新的科教类VR纪录片拍摄手法主要是CG动画,多采用三维建模技术,其真实度对模型形状、材质、渲染手法的依赖程度较高,因此也要求制作者制作影像每个环节都要精益求精。
第三,用声音表达真实,引导叙事。目前移动小屏纪录短片对影像的关注远远超过声音,声音对环境真实感的塑造体现在,听者能够通过声音到达人耳的时间、声波传播的方向以及声音包含的成分判断自己所处的空间位置。领先效应说明人们是根据第一个直达声的方向来定位的,除非后续到达的声音比直达声还响。此外,配音也能够发挥关注点的引导功能,如作为直接引导例子的《七个世界,一个星球》海洋第四集,解说词提示“如果你还没有留意下方,现在可要注意了”;也可以使不同方位的声源发出不同方位感的声音,更顺其自然地吸引观众目光。
最后,小屏VR纪录片应充分利用其半沉浸的和生活化的观看机制,尝试更丰富多样的题材,将记录的触角伸及人文、社会、文化、生活等题材。如交互纪录片《第71号灰熊》别具匠心地将地理位置选择、濒危野生动物被杀害的场景联系在一起,不仅关注到灰熊,更展现了世界动物的生存危机,表达了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的急迫,引人深思。纪录片的使命在于记录真实,更在于表情、达意、传递价值,要巧妙地平衡视听等感官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的关系,避免VR记录走向肤浅。
结语
本文关注近年在线视频媒介平台中被称作“VR纪录片”的、首次在小屏幕上尝试VR技术的纪录短片,通过指出其与VR纪录片在体量质感和技术特性上的不同,驳斥其为VR纪录片的说法,再与各类全景视频对比,将其定义为“全景3D纪录短片”。分析其独特的观众体验机制,认为其在感官参与方面,营造了独立并存的虚实两界;在意义生成方面,需要观众即时手动拍摄,增强了观众的主体性;在空间交互方面,仍因设备和技术限制未能实现景深变化。进而针对以上小屏纪录的独特性质,为移动小屏VR纪录的未来发展提出“提升自主移动影像的景深变化感”;“以声音塑造空间真实、引导关注点”;“精细制作,丰富纪录影像质感”;“题材多样化、深化主题表达”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