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时代下高校音乐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2021-11-12徐国栋

戏剧之家 2021年32期
关键词:感者时代音乐

徐国栋

(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500)

一、音乐教育及其目的

在介绍音乐教育之前,我们必须首先了解什么是音乐。《乐记》记载中写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其大意为乐是由声音生成的,它产生的本源在于人心受到外物的感动。所以心中产生悲哀的感情,则发出的声音就急促而低沉;心里产生快乐的感情,则发出的声音就振奋而奔放;心里产生愤怒的情感,则发出的声音就粗犷而激越;心里产生崇敬的情感,则发出的声音就庄重而正直;心里产生爱恋的情感,则发出的声音就和顺而温柔。可以看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情绪的艺术,是通过情感这个中介,把作者与作品和听者的生活联系了起来的艺术。音乐教育就是用音乐的方式进行的教育,凭借音乐的“寓教于乐”“感知以情”的方式去培养对美的追求,进而培养一个理想的人,一个完美的人,能使人的情感和理性实现教育的全面,使其成为具有一个健全的人性和人格的人。自古以来,音乐与教育似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西周时期周公所创建的礼乐制度,就是一种典型的音乐教育。春秋战国末期我国著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提出“六艺”的教育制度,即“礼、乐、书、数、射、御”的教育模式,“乐”实际上是我国古代早期的音乐教育,我国著名思想家荀子在《荀子·乐论》论述:“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意思为音乐是美好的东西,它能使人的性格变好,改变以前的旧民俗。这里的乐指音乐的教育功能,不难看出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蔡元培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根据中国古代的礼乐思想提出“礼为德育,而乐为美育”,明确的表述“唱歌,美育也”,更明确地把音乐和教育联系在了一起

二、高校音乐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时代的快速变迁,音乐教育经过无数次的改革与改良,从中国古代公周,孔子,荀子等为代表的中国封建音乐教育思想,再到20 世纪的“学堂乐歌”“五四新文化运动”形成近现代的音乐教育思想,再到新中国成立以后,音乐教育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曲折变化,直至今日,我国的基本国情已今非昔比,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背景下,音乐教育同样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的时代有新的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如果想要音乐教育更好的发展,我们就必须知道我们面对的挑战和机遇是什么。

(一)机遇

《吕氏春秋·首时》记载:“事之难易,不在小大,务在知时。”指事情是艰难还是容易,并不在于事小或事大,关键是一定要看准时机,对于音乐教育来说,音乐教育发展的时机已然到来。我们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信息爆炸和信息全球化将使音乐教育的理论和教材更加完善,使学生更方便地获得音乐教育的资源,有利于音乐教育的实施。同时,新时代的到来,学生的物质文化生活获得极大满足,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不断提高,然而现今的校园生活中相关课程是有缺失的,笔者曾有幸参加对音乐教育工作的调查研究,发现音乐教育在学生中很受欢迎,音乐教育作为高校素质教育工作重点,凭借“寓教于乐,愉快身心”的教学形式受到学生的热烈反响,是中国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进行的内在动力。

(二)挑战

面对新时代的浪潮,有些不好的理念混入其中。面对新时代的冲击,现有的音乐教育体系将首当其冲。由于社会风气、传统教育模式和中国传统家庭的影响,高校教育越来越“功利化”,导致音乐教育“边缘化”的直接后果。调查显示,综合类和师范类的大学比较好。其他高校设备类课程大多不达标,为了传授知识和技术,从而忽略了音乐教育,只做了表面功夫,尤其是在高校管理教学层面对音乐教育的认识也不高。笔者有幸参与研究活动,发现很多器乐年久失修,有合唱团,但只是在需要时临时成立。音乐教育课程甚至没听说过,通俗地认为听歌、唱歌就是音乐教育。“新时代”的今天,信息的大爆炸和传播越来越剧烈,这些信息中既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金子,同样也有大量的糟粕。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特色社会主义转型阶段。音乐作为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艺术,会在生活中产生微妙的影响,尤其是近些年没有营养的流行歌曲和形式,没有审美意识的大学生,很容易误入歧途,树立不良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提出相应的措施,尽快改变现状。

三、音乐美育的解决措施

高校学生音乐教育改革工作已经迫在眉睫,高校音乐教育改革无非是从校园音乐生态,课程基础设施设置,师资资源配置三个大方向着手进行改革。

(一)校园音乐教育生态

笔者认为,要搞好音乐美育,必须建立校园的“生态”,“生态”一词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状态”。通过这个概念,我们可以推导出它的两个特征:第一,自然,非突兀。第二,完整的,非零散的。利用这两个特性分析我们可以将它放在其他相关领域中会更形象,例如通过我们自己熟悉的品牌“苹果”,苹果之所以能在科技经济大潮中常常占上风,生态环境起了决定性影响因素,苹果公司在公司创立之初就意识到这个重要问题,对于用户来说,体验就是自然而然,顺滑舒服,具有沉浸式的体验。如果用生态这个词代替环境这个概念,变成校园音乐生态,我们的目标会更加生动明确,那就是“让学生自然沉浸在音乐教育环境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创新合作精神和青春乐观健康精神的第二课堂”。创建校园音乐教育生态是素质教育工作的关键,要建设好校园音乐教育生态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建立一个音乐教育“指挥部”,音乐活动中心,规划比如文化节、歌手大赛、文艺汇演、各学院的合唱器乐比赛,甚至开展主题性质原创歌曲大赛等,通过将学生分成几个团队,老师进行集中的辅导,激发创造力,更有深度完善自身人格价值观的音乐教育形式。第二,课堂的活动,规划活动最好能与第一课堂内容相接壤,相辅相成。第三,音乐活动中心的老师要积极去引导学生的社团活动,最好从新生入手,比如建立合唱社团,器乐合奏社,戏曲社团等多种社团,可采用老带新的形式,或者与本学院的音乐学院进行联动,实行音乐学院学生带新生的音乐实践活动课,设置学分奖励,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养成开朗开阔的精神,如果没有音乐学院,可以聘请社会的音乐老师去进行培养与指导,尽量放低门槛要求,让无基础的学生也可以参与实践。第四,打造音乐氛围学院,可以在放学时,播放具有意义的音乐和诗朗诵,进一步促进音乐生态的建设。

(二)课程设施设置

对于课程设施设置方面来说,音乐教育想让学生达到提升自己感知、品行的目的,还需我们在主战场课堂教学上下功夫,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音乐教育来说,课程是音乐美育课堂的软工具,设备是实实在在的硬工具,都是破开当前我国音乐教育困局最锋利的“手术刀”。对于课堂来说,教材改革是首当其冲的,由于非音乐类大学生的学生音乐水平参差不齐,所以需要“因材施教”来解决这个问题。每个学院的音乐老师都可以自己写适合本校实情的音乐教育教材,比如《我爱你中国》《我的祖国》《沂蒙山》,旋律朗朗上口带有民族特色的歌曲。学校可以为教材准备和申报科研项目,鼓励教师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线下可以通过评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筛选出学生喜爱的歌曲和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歌曲,与时俱进,建立自己的曲库。对于没有相关课程资源的学校,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选择适合学生的网课资源。在音乐设备方面,许多学校音乐设备存在失修甚至不齐全的情况,学校应该重视并且积极申请资金投入,进行修复和配齐工作。

(三)教师配置

教师是音乐教育核心,是实行音乐教育工作的“执刀人”,想要建设好一支优质的教师团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高要求,高标准,高效率”,高校应该引进高素质,特别是“高效率”的教师团队,课堂的输出很重要,直接决定了学生音乐教育水平的高低,避免“高学低能”的情况出现。二、音乐教师的工资和奖励的“平等待遇”应该与其他专业相一致,不应该打击音乐教师的积极性。三、“多维发展”,音乐老师可以兼职学院党政工作,一方面能够提高对音乐教育工作人员的重视,响应国家号召,另一方面促进校风、党风、学风的融合。四、“整体提升”,对在职音乐教师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接受与时俱进的观点。

四、总结

随着新时代学校教育的全面发展,音乐教育凭借自身的特殊性、便利性、易于分享性,教育功能在高校素质教育工作中处于首要位置,让学生能主动地去探索美、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学校的校领导应该重视和正确认识音乐教育理念和公正看待音乐教育工作,使音乐教育边缘化现象不再存在,让课程“以美而优”、学生“以美为人”,教师“以美为育”,全面推进高校素质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我国培养21 世纪全面型人才而奋斗。

猜你喜欢

感者时代音乐
考虑媒体影响的一类时滞传染病模型的分岔周期解
一类具有年龄结构和接种干预的手足口病模型动力学分析
分析采取措施对性病传播动态的影响
圣诞音乐路
HANDS OFF THE WHEEL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音乐
我国HIV/TB双重感染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