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京剧德育资源,助力戏曲艺术传承
——以天津艺术职业学院京剧专业教育教学实践为例

2021-11-19陈天宇

戏剧之家 2021年32期
关键词:京剧天津戏曲

陈天宇

(天津艺术职业学院 天津 30018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蕴含的人文精神、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早已成为中华儿女的文化基因,植根于中华民族内心深处,并伴随着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仍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在此进程中,如何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如何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资源,如何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何让中华文明迸发出更深远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这些问题摆在了广大文艺工作者面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的戏曲艺术在机遇和挑战面前,能充分展示中华文化魅力之所在,并助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刚与柔,动与静,和而不同,崇善惩恶等民族价值观念都可以借助戏曲艺术表现出来。因此,挖掘戏曲中的德育资源,不仅有助于戏曲艺术的传承,而且有助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

一、牢记文艺工作者职责和使命,争做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兵”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更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大众的文艺,对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中,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

天津艺术职业学院戏曲系京剧专业师生始终坚守艺术理想,牢记传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践行文艺工作者的职责,通过一系列惠民的文化服务和文艺演出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德育资源及文化内涵,让戏曲艺术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2020 年10 月2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的回信中提到,“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广大师生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天津艺术职业学院戏曲系师生也同样备受鼓舞,并创编京歌《薪火相传天艺人》,其中“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等歌词体现了京剧教育事业立德树人的培养方向和戏曲艺术薪火相传的优良传统,并以此教育学生秉承守正创新的精神,用戏曲艺术讴歌新时代。在校园外,天津艺术职业学院戏曲系组建演出队伍,走进社区,走入中小学,真诚演绎经典京剧作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进寻常百姓家,用深挚的情怀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争做新时代“文艺轻骑兵”,践行着传承戏曲艺术的责任与担当。

二、挖掘德育资源,赋予戏曲艺术新的时代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当与党和人民孕育出的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道,成为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理论源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中华传统美德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为当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戏曲作品中歌颂的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无不彰显着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无不激起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虽然部分传统剧目存在着时代的烙印,但其表现的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讲,仍然有着积极意义。戏曲艺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戏曲作品所表现的中华民族的气节与风度,在社会思潮不断激荡的今天,能够给予当代受众警示与启发。天津艺术职业学院京剧专业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中华传统美德中丰富的德育资源,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观点进行新的诠释和演绎,并结合戏曲剧目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努力推动中华传统美德的创新发展。

2018 年8 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指出,要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

天津艺术职业学院从2019 年开始编排京剧课本剧《习近平讲故事》系列,包含《一文钱》《四知太守》《戴渊投剑》《信仰的味道》四部剧目。在作品创作和编排的过程中,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师生始终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以京剧舞台为平台,进行大胆尝试,把思政课中的德育教育和京剧专业的课程教育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其中,勇于改正、弃恶从善、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等蕴藏中华传统美德的中国智慧,既可以为教育学生提供宝贵的精神营养,又可以传递出强大的精神力量。这也实践了“善于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艺术价值与时代特点和要求相结合,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当代表达,推出一大批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的要求。特别是《信仰的味道》这部作品,讲述了陈望道同志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道出了无数共产主义者坚定的信仰。青年教师与学生的同台演绎,充分体现了京剧教学传帮带的优良传统,有力促进了学生主体参与、合作学习和整体发展,同时也展现了京剧传统艺术创造性的发展,表现了戏曲艺术创新发展的时代选择,不断推进传统戏曲艺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融合。

三、奉献青春能量,在各类文化艺术活动中收获成长与进步

新时代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勤学报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无限的机遇。青春的价值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才能闪闪发光。《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在新时代的中国,文化发展大舞台是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学生贡献专业素养、书写青春篇章的热土福地。文艺事业的蓬勃发展呼唤着广大青年发挥本领,勇于创新。作为未来的艺术人才,不仅要练就过硬专业本领,还需要在实践中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中找寻自身修养的范例,做到“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天津艺术职业学院戏曲系师生始终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各类活动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抱负和激情,用京剧作品展现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在成功承办2018 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表演赛的基础上,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师生在2019 年又参加了“百戏百校”全国艺术职业教育戏曲教学成果展演和天津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大会大型群众性文艺演出。在排练与演出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舞台呈现方面,师生们所表现出来的青春活力和专业素养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赞赏。这些文化艺术活动不仅倾注了师生对于祖国真挚的情怀,磨砺了学生的坚韧品格,展示了天津艺术职业学院的戏曲教育成果,更重要的是,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机会。

四、展现京剧独特魅力,在艺术交流中助力传统文化传播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传统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国家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不仅给予中华儿女以精神滋养,更是世界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当今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戏曲艺术,特别是“国粹”——京剧毫无疑问将在文化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京剧特有的舞台艺术、服装设计、脸谱勾画、角色塑造、唱腔演绎等外在之美历久弥新,更重要的是,京剧剧目中经典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了我们伟大民族的文化基因,是我国文化传播与输出重要的砝码,更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表现。戏曲艺术不仅要植根于中国人内心,更要通过文化传播与交流迸发创造力和影响力。今天的中国,正在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正是我们与世界文明互鉴互利的优势之一。因此,就戏曲艺术而言,新时代既是重大机遇,又是重大挑战。作为重要的戏曲人才培养基地,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责无旁贷。在系统进行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师生积极参与艺术交流活动,用经典京剧剧目和角色展现京剧的独特魅力,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助力。

2017 至2019 年,天津艺术职业学院成功举办了三期“台湾青少年传统艺术人才研习营”项目,不仅提升了该院戏曲系京剧等专业在全国同类艺术院校中的地位,也为促进两岸文化艺术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研习营内容充实,成果显著。通过不同行当、不同剧目的教学活动和角色探讨,实现了预期的学术交流和文化交流目的,展现了永葆鲜活生命力的传统文化基因。

作为外国留学生文化体验基地,天津艺术职业学院不断创新新时代高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形式与方法,充分发挥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优势与作用,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 年,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在文化和旅游部、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等部门的领导下,先后开展了以下文化体验项目:

在文化体验项目中,天津艺术职业学院教师始终坚守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创新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戏曲艺术,使学生了解京剧在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与价值、京剧深沉的历史感、京剧艺术形态和美学原则等;同时使学生认识了戏曲服装的特点,穿戴、盔头与服装统一后的人物身份,容妆头饰装扮和人物形象的关系,京剧舞台道具的摆设等艺术内容。这些文化体验项目展示了中华传统艺术的魅力,增进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增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情感联系,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的可能。

此外,天津艺术职业学院积极同兄弟单位一道,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深入研究和探索戏曲艺术职业教育规律,推进戏曲艺术教育均衡、协调、错位发展。天津艺术职业学院与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和石家庄市艺术学校共同签署了“京津冀+晋”戏曲艺术教育协同发展框架协议。这有利于共享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教育资源,创新教育发展体制,培养优秀的高素质技能型戏曲艺术人才,构建戏曲教育联动融合机制。

五、搭建校园传播平台,播撒振兴京剧的种子

多年前,国家就已经提倡“振兴京剧从娃娃抓起”,儿童和青少年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心智情感尚未成熟,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需要加以正确引导,涵育这一时期的文化素养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的新形势,儿童和青少年更加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引导,扣好文化素养的第一粒扣子。京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中崇尚仁爱和谐、精忠报国、追求道义、为实现理想而上下求索等一系列品性,无不表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于崇高道德素养的追求。京剧艺术的传播与欣赏,间接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精神境界提供了帮助,因此,振兴京剧的种子就可以在广大中小学校园中播撒开来。

2017 年,多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加强戏曲通识普及教育,增进学生对戏曲艺术的了解和体验,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营造戏曲传承发展的良好环境。”天津艺术职业学院秉承这一指导思想,将戏曲艺术带入校园,激发青少年对于戏曲的兴趣与热爱,让戏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一方面,继续优化该校的戏曲艺术建设,与天津京剧院签订合作协议,积极探索联合培养高级戏曲艺术人才,促成学校与院团间高效务实的合作新模式。另一方面,搭建中小学传播平台,创办“天津艺术职业学院京剧拓展基地”,向中小学生们展示京剧唱段、唱腔、基本功,使其观赏戏曲的化妆、服装、造型等,近距离感受京剧台前幕后的故事,从而播撒振兴京剧的种子;同时,搭建大学传播平台,与南开大学签约,共同创建教育部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南开大学京剧传承基地”,集聚双方优势文化资源,共同开展戏曲艺术相关的理论研究,为制定天津市京剧艺术保护、传承和管理办法提供学术支持,定期举办京剧主题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天津市的京剧保护与传承成果,形成文化育人长效机制,切实服务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通过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京剧专业从校内到校外都进行了诸多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实践表明,推动戏曲艺术的传承,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应有地位,认识到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现阶段戏曲艺术应当服务于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需要,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创造出更多的优秀戏曲作品;二是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明确自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的身份,深入挖掘戏曲艺术中的德育资源,特别是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既在艺术创作中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又在实践中对其进行创新性转化与发展;三是积极参与中国的对外传播活动,展现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传承,增强中华文化的亲和力,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整合戏曲艺术资源,创造出更多的优秀作品,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实现戏曲艺术创造性发展。

猜你喜欢

京剧天津戏曲
如果天津有“画”说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京剧表演开始了
天津卷
《天津之眼》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我的京剧之路
创办少儿京剧班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