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剧《小二黑结婚》中戏曲元素运用考究

2021-11-12贺昌坤

戏剧之家 2021年32期
关键词:小二黑中国戏曲唱段

贺昌坤

(安康中学高新分校 陕西 安康 725000)

自古以来,中国戏曲就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国维先生曾说道:“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由此可见,中国戏曲实际上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中国传统戏曲自古就有着穿“时装”表演的传统,到了现当代,时装戏逐渐演变为现代戏,而现代戏的演出与中国民族歌剧极为相近,实际上是传统戏曲大树上结出的两个果实,有着同样的美学观念,有着同样的美学追求,有着同样的美学实践,也有着同样的民间艺术特点。自20 世纪初歌剧在中国诞生以来,迅速成为一种深受人民大众喜爱的表演艺术。中国歌剧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一方面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尤其是中国戏曲音乐中汲取养分,另一方面则借鉴吸收西洋歌剧的优秀形式,由此,中国歌剧既有着西洋歌剧的体式,又与中国戏曲音乐紧密相连、密不可分。马可的歌剧《小二黑结婚》正是在这样一种文化语境下孕育而生的,因此该剧中保留了大量的中国戏曲元素。

一、剧本

歌剧《小二黑结婚》的剧本作者是我国杰出的文学家赵树理。剧本描述的是山西抗日根据地的一个民间故事,该故事发生于一个名为刘家峧的山村里,主要讲述了民兵队长小二黑与年轻姑娘小芹相爱的故事。该剧中的人物设置层次分明,情节展开极具戏剧性。剧本主要围绕小二黑和小芹这两个核心人物加以展开,并对这两个人物进行突出表现,采用各种戏剧化的手段表现出极其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这里的冲突一方面体现为小芹和小二黑两人婚姻进程中的各种艰难险阻,另一方面也暗示出这种冲突背后更为深层的意识形态层面的对立,从而共同反映了那一时代的风雨沧桑,也充分反映了广大群众在封建思想束缚下的意识形态。

值得一提的是,赵树理同志的小说《小二黑结婚》诞生恰逢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剧本选择以爱情故事为主题,不仅显示出以小二黑和小芹为代表的新青年对于爱情的追求,同时也揭示了封建婚姻的种种弊端,以及新青年坚决与封建文化作斗争的勇气与信心。作者赋予了平民百姓以深层的文化与历史观照,通过对旧有的封建传统思想的斗争,映衬出“五四”以来的新人文思想,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性、群众性及传承性。

二、音乐

马可是我国新歌剧的扛大旗者,其歌剧思想主要是用现实主义方法反映当前的社会生活。在创作实践上,其主张既要继承我国戏曲音乐的优良传统,又要借鉴世界优秀的音乐文化。在歌剧音乐创作上,马可也主张要立足于戏曲传统。此外,马可也一直致力于中国戏曲音乐的研究,例如在其日记中曾多次记载民间戏曲艺人的论述,在其编撰的其他著作中也多有戏曲音乐研究,以及歌剧与戏曲的关系等方面的记述。因此,马可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也是秉持着要在中国戏曲音乐的基础上创作中国歌剧的思路,其歌剧《小二黑结婚》正是在戏曲音乐的基础上创作中国歌剧的典范。

歌剧《小二黑结婚》音乐中的戏曲元素运用非常广泛,其中唱段《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就多方面运用了中国戏曲元素。全曲采用戏曲板腔体的结构,即以散板——慢板——快板进行布局,在音乐的整体结构、音乐的戏剧化展开手法,以及人物刻画等方面,均取得很高的艺术成就。此外,作曲家马可在创作该剧时还广泛吸收运用了山西梆子、河北梆子等多种戏曲音乐语言和素材,将作品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成为群众非常喜爱的一部佳作。

三、唱腔

歌剧《小二黑结婚》中流传最为广泛,最深受群众喜爱的唱段当数《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该唱段曾多次出现在各类大型舞台上。著名歌剧演员郭兰英曾多次演唱过该唱段,值得一提的是,郭兰英非常擅长运用中国戏曲的演唱方法来表演歌剧,而《小二黑结婚》在其运用戏曲唱法的表演下取得了显著成功,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迎,在全国流传很广,经久不衰。由于她少年时就受过戏曲演员的严格训练,故在歌剧表演上,亦将中国戏曲中的唱腔演绎得入木三分。在该唱段的二度创作表演中,其将中国戏曲的唱法表现得淋漓尽致。

拖腔,即戏曲唱腔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拖腔通常是将部分片段进行延长表述,这种延长并非是随意延长,而是根据剧中人物情绪的需要进行自由延长。在具体的演唱中,拖腔多表现在乐句的结尾部分,即将字的尾音进行拉长表述,从而达到增强音乐表现力的效果。歌剧《小二黑结婚》中多次运用了拖腔的演唱方式,尤其在唱段《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中多处采用了拖腔的演唱方式。例如该唱段中的第一句“清粼粼的水来,蓝个莹莹的天”中的“水、来”二字就采用了拖腔的表现手法,第二句“小芹我洗衣裳来到了河边”中的“河边”两字也采用了自由延长的方式。拖腔的表演方式在该剧中还有很多,通过这种演唱方式,不仅将剧中的人物、场景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同时也将作品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给听众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此外,在板式的变化方面,也显示出该剧所蕴含的戏曲特征。中国戏曲的板式非常多样,通过不同的板式变化可以将作品的情感变化真切地表现出来。在歌剧《小二黑结婚》中,就采用了多种板式交替运用的手法,例如在唱段《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中,就采用了快板、慢板交替运用的方式,将剧中的人物形象以及作品的音乐情绪准确地展现出来。

帮腔,指戏曲演出中,后台或场上的帮唱,用以衬托演员的唱腔,渲染舞台气氛,或叙述环境和剧中人物的心情。帮腔在很多高腔剧种中运用得十分广泛,如川剧、湘剧等。歌剧《小二黑结婚》中也巧妙地运用了帮腔的演唱方式,如剧中的二重唱部分就是非常典型的体现,将帮腔的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紧拉慢唱,戏曲唱腔中的一种常用手法,即“拉得快,唱得慢”。常表现外松内紧、强作镇定等矛盾的情绪。中国戏曲常采用“紧拉慢唱”的形式,即在演唱较为缓慢的唱段时配以较为急速的伴奏,或是在伴奏较为舒缓的地方配以演唱较快速的唱段,从而将作品的矛盾冲突鲜明地体现出来。歌剧《小二黑结婚》充分运用了“紧拉慢唱”的手法,在艺术审美上,将喜极而泣、悲喜交加的矛盾情感真实地表现出来。

唱白互现,即歌唱与念白、说白交替出现,主要运用于中国戏曲中。通过歌唱与念白、说白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表演,继而互为补充,是戏曲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段。这种手法在歌剧《小二黑结婚》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值得一提的是,该剧还运用了演员自报家门性质的演唱和独白,这是中国戏曲一种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段,这种手法的运用,将剧中人物的概况非常直接地展现出来。

散板,即一种板式,主要运用于中国戏曲唱腔中,是一种速度缓慢、节奏不规则的自由节拍,即将固定的、有规律性的节拍的强弱关系打破,成为一种不规则的自由拍子,但这种自由节拍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节拍或随意改动的节拍,而是在遵循一定的规律的前提下,音乐节奏的强弱关系、音乐速度的快慢关系、音符时值的长短关系等根据剧情情感的需要进行自由发挥,尤其善于表现悲痛、愤慨这一类情绪。歌剧《小二黑结婚》中多处运用了散板手法,将戏曲中的手法恰到好处地运用于该剧中,从而将作品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以上,分别从剧本、音乐和唱腔三个方面对歌剧《小二黑结婚》中的戏曲元素进行分析。在剧本上,该剧作者不仅赋予了平民百姓以深层的文化与历史观照,而且承接了“五四”以来的文学传统,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性、群众性及传承性。在音乐上,马可在该剧中广泛采用了山西梆子、河南梆子、河北梆子及评剧音乐等,营造出既优美、清新,又淳朴、自然的音乐风格。在唱腔上,主要以歌唱家郭兰英所演唱的版本为基点,对戏曲唱法中的拖腔、散板、帮腔、紧拉慢唱等演唱方式在该剧中的运用进行初步分析。不难发现,马可的歌剧《小二黑结婚》中蕴含着丰富的戏曲音乐元素,笔者学识有限,对中国戏曲、中国歌剧的了解还只是九牛之一毛,因此对于马可歌剧《小二黑结婚》中戏曲元素的分析和思考还存在很多不到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注释:

①汪丽娅.溯源戏曲[M].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2013,第257 页。

②王珣.民族歌剧是在扬弃中国戏曲美学基础上的发展[J].黄河之声,2007(2),第31 页。

③黄奇石.民族歌剧的一面大旗[J].歌剧,2018,第46 页。

猜你喜欢

小二黑中国戏曲唱段
贺友直连环画创作的民生情怀——以《小二黑结婚》为例
邻居家的“小二黑”
昭往彰来——《中国戏曲志》编纂出版工作纪实
“前海”与当代中国戏曲评论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绵绵古道连天上
一弯新月挂半天
中国戏曲为何形成多种声腔
火呀火呀
传递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