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2021-11-12张稠茹
□ 张稠茹
电影是一门年轻通俗的大众艺术,一部受大众欢迎的影片,总会成为人们街头巷尾、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近年来,《湄公河行动》(2016)、《战狼 2》(2017)、《红海行动》(2018)、《中国机长》(2019)、《攀登者》(2019)、《我和我的祖国》(2019)、《我和我的家乡》(2020)、《八佰》(2020)等具有代表性的主旋律电影走进人们视野,在口碑和票房上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我和我的祖国》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献礼片,赢得了广泛的关注,上映后累计票房达31.02亿元。电影聚焦在新中国70年历程中的七个“大事件”,演绎了七组普通人与祖国大事件息息相关的经历,每段故事都进行了别致的拆解,没有选择以宏大的角度去进行“硬输出”,而是采取平民化的视角,聚焦每场事件背后默默无闻的平凡者。
影片中的社会主体研究方法
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普通个人是作为人民群众的一员在历史中发挥其创造性作用的,没有无数个人的作用,就没有所谓人民群众的作用。电影中的七部短片分别选取了从新中国成立到近几年的节点性事件作为大的时代背景,对推动这些历史性时刻或者被其影响的“无名”个体进行歌颂,进而映射出祖国几十年来的巨大发展和繁荣兴盛。正是因为采用了这种“大背景”下的个体叙事方法,才避免了宏大叙事的空泛,透过一个个小人物的故事,让观众深刻地感受到祖国的发展变化与每一个平民大众休戚相关。
从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人文主义”就作为一种思潮流行开来,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肯定就成为了“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核。电影最核心的始终是人和情感,如果一味地去追求宏大的场面而忽略人本身,那么拍出的很可能是一个科教宣传片而非电影。只有抓住人和情感,讲好人和情感带给人们的故事,才能使得观众产生共情和共鸣。纵观近年来我国在经济效益和艺术成绩上均取得不俗成绩的电影,大都围绕着“人”的主题展开。
个人与社会是人类生活的两个侧面,两者相辅相成、关系密切。个人从来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而是与社会整体不可分割的,马克思认为人既不是“抽象的概念”,也不是“思辨的个人”,而是“现实一切关系的总和”。只有把个人置于社会关系中去系统考察人的本质,才能真正理解人的本质。在大时代下,个人的命运与时代的变化是紧密相关的,时代是由一个个个体组成,个人经历往往可以反映一个时代。《我和我的祖国》透过小人物的故事反映了特殊历史时期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的抉择关系,具有普遍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影片中的价值关怀
在当代中国,我们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影片《我和我的祖国》中,七个小故事无不凝结着以主人公为代表的“我们”对于祖国的热忱。1949年新中国开国大典前夜,为保障开国大典国旗顺利升起,负责电动升旗的工程师林治远争分夺秒排除万难,用一个惊心动魄的未眠之夜确保立国大事“万无一失”。片中至关重要的阻断器,喻指着开国大典背后在各个环节里默默付出努力的每个人;《相遇》的事件背景是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为研制原子弹,科研人员高远远离亲友献身国防科技事业,奉献了自己的爱情和生命。片段结尾,高远与爱人在汹涌的人潮中被冲散,预示着那个年代无数默默隐忍的人“身不由己”的遗憾;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中国女排参加了比赛。当中国女排在异国的赛场上拼搏时,上海一条小弄堂里的所有居民紧张地候在电视机前观看女排比赛,随着老式电视机天线的摇摆、信号的不稳定,弄堂里的人心情紧张起伏,女排的输赢、国家的荣誉将弄堂里的所有居民拧成了一股绳;“我们已经等了154年了,不能再多等一秒了”,香港回归庆典前夕,仪式总指挥与仪仗队升旗手刻苦训练不懈怠、女港警莲姐兢兢业业守平安、钟表铺老板一丝不苟校准时间、外交官与英国人谈判16轮分秒不让,只为确保1997年7月1日的零点零分香港回归的五星红旗能够分秒不差地飘扬在香港上空;2008年喜迎奥运之际,出租车司机张北京将自己视若珍宝的开幕式门票送给了来京的汶川地震孤儿。在喜剧背后,《北京你好》却透出了悲欢交融的底色——我们要记住2008年的奥运会,却也不能忘记同一年的汶川地震所带来的伤痛,那一年是我们全民荣耀却又痛苦的回忆……
相比较而言,早年的主流电影大多聚焦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内容以宣传说教为主,叙事方式偏向模式化。但是近年来,随着家国观念在电影中表达的不断创新,主流电影一改往日的叙事模式,减少了呆板枯燥的说教,而是更加注重电影情节和故事的开展,在剧情设置、人物塑造等方面更加真实细腻,家国观念从大视野转变成了小视角。波澜壮阔的时代是由千万个普通人共同缔造的,家国情怀不是一种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在无数普通人生活和内心生发出来的,电影镜头的视角转换正是这种时代觉醒的体现。《我和我的祖国》的每个故事,都将重心放在“我”和“我的”身上,放在默默无闻却又举足轻重的无名者身上,放在大事件背后的那些细微角落里,以具体的小事来形象地讲述抽象的“祖国”。《我和我的祖国》的表达方式并非是传统印象中的严肃、刻板、教化、“假大空”式的表达,而是充满细节、有着真实的烟火气息,能够引发观众共鸣共情的表达。
用辩证思维来分析影片内涵
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矛盾普遍存在,研究社会矛盾必须注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白昼流星》故事发生地是飞船着陆的祖国边陲贫困地区,镜头对准的是一对少年流浪兄弟,落魄迷茫的二人在遇到退休扶贫办主任老李后,生活有了极大的变化,在见证2016年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着陆这一重大历史瞬间,见到了草原寓言中的“白昼流星”后,兄弟二人内心受到了极大冲击和洗礼。老李和这对兄弟是无数基层扶贫干部和贫困少年的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的精准扶贫政策在慢慢地改变这块土地,“白昼流星”象征着贫瘠土地上迸发的希望,从迷惘落魄到重新找到生活的目标,少年们荒芜的人生得到了救赎,生命有了力量、有了梦想。《白昼流星》从小人物的视角出发,勾勒出祖国发展和个人命运交织的全景图。流星给了少年希望,而少年又是祖国未来的希望。
《白昼流星》采用了非常朦胧隐晦的表达形式,因此也备受争议。陈凯歌导演浪漫主义的表达在现实主义的体裁面前显得有些超现实和神话性。两名少年穿过军队包围和宇航员接触,在现实情况里几乎无法发生,而见过宇航员后突然被感化也有些过于理想化。但抛开现实主义体裁的限制,也可以从浪漫主义的角度来理解。《白昼流星》传说的意义,其实就是不断追寻那渺茫的希望而不放弃。两兄弟在见过宇航员之后,他们见识到了世界的宽广,看到了未来无限的可能性和希望。这份希望使得原本对明天毫无追求的两人重新找到了人生前进的方向,他们最终为了成为故乡的英雄而努力,投入到了故乡的脱贫工作中。退休扶贫办主任老李对两名少年的精神救赎借鉴了《悲惨世界》中莫里哀主教感化冉·阿让的精神内核,影片要传递的意思,其实就是这个社会失去希望、失去动力的那类人,也会被一个伟大的理想所感召,找回生命的意义,重燃奋斗的信心。
结语
《我和我的祖国》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主旋律电影,个体视角下对国家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叙事,也反映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诸多真理。构成影片的七部短片,无一不在探讨个体与国家、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与取舍,而在这种艰难的抉择当中,国家利益和国家立场,最终都成为了毫无疑问的胜者。影片真实展现出在国家利益面前,个人情感、诉求与利益的合理性与生动性,展现出在国家、集体与个体之间做抉择的纠结与艰难,而不是在国家主义的旗帜之下,完全遮蔽个体的喜怒哀乐。马克思主义对当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都有着强烈的指导意义,在不同的专业和领域,人们都可以结合实际领悟其社会科学方法论并加以运用,这也是当代人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