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和我的祖国》的幕后故事

2015-01-27张小芳

党史纵横 2014年11期
关键词:李谷一我和我的祖国首歌

张小芳

《我和我的祖国》是一首著名的歌颂祖国的歌曲,在海外华人华侨中有很大的影响。在这首歌曲的背后,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嫂夫人饭香里诞生的旋律

《我和我的祖国》词曲作者张藜、秦咏诚都是生在海边、长在海边的辽宁省大连人,他们也都是东北鲁艺这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秦咏诚师从中国著名音乐教育家李劫夫,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作曲家。著名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作曲就是秦咏城。《我为祖国献石油》鼓励了新中国几代石油工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石油工人忘我拼搏,很快就摘掉中国“贫油”帽子。

1984年,在沈阳音乐学院工作的秦赴北京中央教育行政学院学习。一天他接到一个熟人的电话,这个熟人就是在北京中央民族乐团创作室担任专职创作员张藜,张藜在电话里说:“你的器乐曲《海滨音诗》,旋律很美,很动听,但不是很合适填词。问他能不能重写一个和《海滨音诗》同样情调的,但旋律不能雷同的曲谱。并告诉他来家里吃饭,到时再详说。于是秦咏诚抽时间,在一天下午5点多到了张藜的家。趁嫂夫人还在厨房忙乎时,两人坐下一边闻着厨房里飘出的饭香,一边继续谈《海滨音诗》的改写问题。《海滨音诗》是秦咏诚1962年创作的一首以大海为背景,借物咏怀的小提琴独奏曲。按张藜的要求,不再用《海滨音诗》的‘上行旋律‘51235……而是用‘下行‘56543215……没想到,秦咏诚一下找到了主旋律,作曲的都晓得,找到了主旋律。就像写作有了中心思想,有了基调,就很容易展开,秦咏城那天是笔下生风,曲子仿佛被赋予了灵魂,构思如泉涌,在短短的20多分钟后,全新的旋律如行云流水般流淌出来。

张家界美景下写出歌词

在张藜的个人人生履历里,有20年的“反革命”史,20年对于宇宙时空不过是一瞬间,但放在一个具体个体上,20年是何等的漫长和煎熬,个人的酸甜苦辣构成了伴随着共和国的风风雨雨张藜的跌宕人生。

张藜出生在大连一个穷苦家庭,他的哥哥是学习音乐的,受哥哥的影响,张藜学会了五线谱,弹奏钢琴。13岁时,张藜曾把苏联红军救助中国女孩的事写成《输血的故事》,发表在当时的《中苏友好》杂志上。16岁考入东北鲁艺戏剧系攻读文学,曾在秧歌剧《永安屯翻身》、《杨勇立功》中担任角色,而且还在歌剧《白毛女》中担任领唱,并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1957年秋天,他调到吉林歌剧院工作,整风运动中,心直口快的张藜就院里工作提了一些建议,他的建议被一些“觉悟高”的“有识之士”判定为“意见”,继而在反右斗争中成了“右派”,被下放到农村进行劳动改造,9个月回来后,或许是时间短的缘故,张藜仍没有吸取教训,遇到不平事,继续在领导面前“多言多语”,结果被打成“反革命”发送到农村改造,这一去就是十几年。在农村的十几年中,他点过种,耕过地,赶过车,喂过猪,沤过麻,打过绳,砍过山柴,下过煤井,还曾住在马棚里。夜深人静更时,他望着满天星月,听着马嚼夜草的声音,回味生活中的桩桩件件的往事,暗想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再拿起艺术创作的笔,看不到希望的明天,挥之不去的惆怅,他在为自己有“才”不能燃烧痛苦,为国家的前途焦虑。

1976年的十月响起了春雷,《祝酒歌》荡漾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头,共和国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1978年张藜终于平反了,从马棚卷起被褥,摘下戴了20年的“反革命”的帽子,回到北京中央民族乐团,开始夜以继日地从事歌词创作,几百首歌词放在案头上,可没有一首能拿出手,唱得响。好心人曾劝他,写歌词不行,就写点诗吧,在报上发表,也好得点稿费养家糊口。张藜是有着大海般性格的人,乘风破浪,百折不回,他一头扑在歌词创作的海洋里,只问耕耘,他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在希望的田野上》的词作者晓光、《社员都是向阳花》的词作者张士燮帮助下,他到云南、湖南、福建、山东边体验生活边创作。生活在于积累,积以时日,成效自见,也就是在这一段时间里,他出版了300多首歌词的专辑《相思潮》。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用他自己的话说:“离曲能诵,谱曲能唱;有文采又上口,有嚼头又不生涩;易流传,能品味;扬诗之情,含戏之谐;既有俚语之俗风,又有歌诗之雅趣;其情切切,其语铮铮。”

话说秦咏诚谱好的曲子,在张藜的口袋里一踹就是半年,不是张藜得了健忘症,是苦于没有好的、合适的角度,半年来,曲谱的每个音符与节奏可以说早已烂熟于他的心中,曲谱随着张藜脚步前行,作家酝酿作品的过程如一个盼儿的孕妇,需要时间、各种条件积聚到一个适宜的时候才能呱呱坠地。张藜坐在隆隆的火车里,把头靠在卧铺的枕头上,习惯地点起一根烟,习惯性地目光随着窗户一闪而过的景色移动,跌落的烟灰,星星闪闪点缀在手臂依靠的白色枕头上,白色渐渐灰了起来,有了烟雾,可手臂的主人依然沉浸于忘我的曲谱中,浑然不知枕头烧了个洞。

那是1984年农历八月十五,张藜带着对列车长的歉疚,对那个枕头的惋惜,下车到了湖南国家公园张家界自然风景区天门山脚下,清晨一大早起来,眼前俊美的高山,高空中云烟缭绕,雾气霭霭,脚下潺潺流水的小河,清亮的让自己的眼睛好像剥去了一层膜,换了一副视觉,那哗啦哗啦的水声不断地涌入张藜的耳鼓,继而敲击张藜的胸膛,说实话,祖国名山大川张藜去过不少,但面对张家界美丽的自然风光张藜还是怦然心动,为之震撼,此情此景他想到自己走过的路,尽管曲曲折折,但毕竟和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是新中国培养了他,是新中国造就了他,这就如大海和自己,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酝酿了半年的思路在这一瞬间爆发:“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当他把整首词朗诵给随行的作曲家和诗人时,大家不约而同齐声称好,于是歌词一个字也未曾改动,一气呵成,《我和我的祖国》诞生了。

李谷一演唱最多的一首歌

张藜后来回忆说:“李谷一就是他生命中的恩人,李谷一特别善良,她一听说我打了那么多年反革命,她眼睛啊,就有泪花在闪烁,你说我能不感动吗,如果李谷一不唱这个歌根本就谁也不认识它,张藜说他一辈子都感谢李谷一。

20世纪80年代初期,李谷一的演唱事业如日中天,“每片必歌,每歌必谷一。”张藜和秦咏诚就请李谷一唱这首歌。1985年李谷一第一次演唱这首歌,就坦诚地告诉张藜和秦咏诚她很喜欢这首歌,预言《我和我的祖国》一定能够走红传唱。之后的20多年里,《我和我的祖国》一直是李谷一在各种不同主题的大型晚会上,唱得最多的一首歌。

李谷一把《我和我的祖国》演唱得声情并茂,并且常唱常新,源于她对这部作品的准确理解。李谷一说:“张藜大哥他这辈子是很委屈的。我知道他的这个委屈,就是他为什么需要我来唱他这首歌。他自己说他没白天黑日的写了几百首歌,放在桌上没人唱,他心急,特别痛苦,他被打成反革命20多年。他一直是‘反革命,但又不知道他‘反到哪里了。所以呢,他很心酸、很压抑,所以他就希望这个时候能够有人支持他。”

我们常形容文学作品的作者是文如其人,那么歌唱家的李谷一是“歌如其人”,她是用心在唱歌,她把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的感悟,应用到她所演绎的每一支歌曲,融入到她对生活的热爱和理解,对生命的感恩与回聩,对自然的赞美与追随,对人生的痴迷与执著。李谷一把乔羽《我的祖国》和张藜《我和我的祖国》相比较,分析他们在艺术思想上的光芒,她说《我的祖国》它只有一个主体就是祖国,那么改革开放以后,《我和我的祖国》是两个主体,强调了我们每一个人,是以人为本,强调了我们每个人对祖国的贡献,“我”个人和国家的关系。把自己手上的事做好,就是对祖国的一种爱。李谷一自己就是这么做的,这么奋斗的。当年17岁的李谷一在湖南花鼓戏剧院做演员时,17岁这个年龄,本该是贪觉的年龄,她却把闹钟放到枕头底下,5点准时起床,先学习毛主席选集,再打扫厕所倒痰桶,然后练功,之后写读毛选的心得。一连串忙完后,跟着刚起床的同伴,再练一次功。晚上排练或演出结束后,她还要再练一遍功。别人只学开门戏,她却同时师从四位不同风格的老师,为的是“在大流派之外掌握几个不同风格的小流派”,能有“不同的思路和感觉”。湖南花鼓戏《补锅》让她在戏曲界一举成名,但同时也成了“修正主义黑苗子,”李谷一被下放到偏远的瑶寨,当了8年的赤脚医生,成了靠工分吃饭的农民,遍尝了生活的辛酸和磨难。后来她连考三年中央乐团,终于如愿以偿。为了把花鼓戏和西洋唱法的技巧糅合到一起,她使足了功夫,不仅动脑,还动手,为了打开口腔,李谷一每天打下巴150到200下,打到腮帮子发炎,打到吃不下饭,直到口腔完全打开。1980年,一曲余音缭绕,婉转抒情曲《乡恋》,却被冠以“靡靡之音”、“流氓之音”、“厕所之音”被点名批判。李谷一百思不得其解,一方面是群众再来一遍的呼声,一方面是中央乐团的领导下的逐客令:“如果你以后还这样,就请到适合你的地方去唱”。李谷一彻夜难眠,失眠了,眼里滴着泪,心里淌着血,但她坚持不放弃自己的气声唱法。

在1984年的春节晚会上,观众5大托盘的点歌条,要求李谷一唱一首《乡恋》。当时坐镇晚会把关的文化部部长吴冷西咬着牙同意李谷一在全国观众面前唱这首歌,给了李谷一一个正名的机会。李谷一的《乡恋》被誉为中国内地流行歌曲的“开山之作”,开启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先河,李谷一是无以质疑的中国大陆通俗唱法第一人。

有记者采访她问你的那些经典歌曲,比如《难忘今宵》、《我和我的祖国》等唱了20多年,每一次唱的感受都一样吗?

李谷一快言快语地说:不一样。这些经典歌曲,词写得很绝,旋律就更不用说了,非常优美。演唱时要用发自肺腑的感情去唱,还要常唱常新。像《我和我的祖国》,唱的时候要感觉自己和祖国的命运是息息相关,像母亲和孩子一样。1975年是我第一次出国到澳大利亚演出及至1978年到美国演出,看到大多数华人在外面是开小饭馆、做皮具的,没有社会地位。他们告诉我,炎黄子孙是多么希望祖国强大,给他们撑撑腰。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后来每次出国,都感觉到海外华人的变化。2007年,跟“同一首歌”访问团到美国演出,我演唱《我和我的祖国》,后面有几十人在伴唱,我一了解,这个合唱队全是由当地的华人华裔组成,他们有企业家、金融家、高级学者、科技人员、医生等等。他们气宇轩昂、歌声嘹亮,那种感觉就是我们中国人真正抬起头、挺起胸、直起腰来了。这些变化,都要糅进演唱的情感中。《我和我的祖国》、《难忘今宵》等歌曲,20多年来我重录过七八次,每次感觉都不一样。里面有新视角、新感受、新内涵、新的演唱处理。

猜你喜欢

李谷一我和我的祖国首歌
不为我们而作的歌
李谷一养生爱吃野菜
李谷一“抢歌”
李谷一“抢歌”
李谷一抢歌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征集活动启事
鲜红的红旗是首歌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征集活动正式启动
《我和我的祖国》让自豪感爆棚
歌曲《我和我的祖国》诞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