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资本主义视域下用户面部隐私伦理研究

2021-11-12李海飞

声屏世界 2021年18期
关键词:资本主义受众数字化

□ 李海飞

得益于AI技术的快速更新迭代和人脸识别的逐渐成熟,“刷脸”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各大数字平台利用刷脸技术悄无声息或明目张胆地搜集着用户的面部数据,用户们的“颜面”已逐渐成为数字时代必备的“通行证”。在这些平台背后,是新一轮的数字资本积累,受众再度沦为资本的附庸。

新媒体时代用户面部数据的沦陷

大数据时代,用户数据作为一座金矿成为数字化平台生存发展的基础。各大数字平台为了自身的发展不断积累用户的各种数据,从最初的用户基本信息到其行为数据,再到对用户的面部数据的搜集,用户成为平台数据库中更为立体的数字人。

面部数据的主动贡献。技术的迅速更新迭代正在创造一个万物互联的虚拟世界,数字化生存成为一门必修课,身体成为一个新的“人肉媒介”。福克斯在《马克思归来》中的阐释道:“互联网时代,资本主义的再生产与积累正寻求新的扩张途径,我们的日常生活全部被纳入商品化的经济自由主义逻辑之中,我们需要重新思考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之意,考量数字资本主义时代背后的政治经济发展。”数字化时代,数据成为新的资本,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所有行为数据都被计算机记录下来,成为庞大数据库的一员,个人数据正在成为数字资本社会不断前行的“燃料”。

在资本和技术的共谋下,“刷脸”正在成为进入互联网的一个新入口。支付宝的刷脸支付以及各大数字平台开发的刷脸支付APP,让“脸”和便捷支付连接起来,传统的二维码支付逐渐升级为刷脸支付,“脸”正在成为支付时代迈入互联网的“个人身份证”。而用户作为技术的“受益者”,即使知道平台会借此积累其面部数据并以此牟利,他们仍会为了支付的便捷主动献出个人面部数据。

技术遮蔽下的“数字强权”。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的真正获益者并非普通民众,而是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的商家,大数据成为后者操控前者的一种工具。数字资本主义平台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对用户数据进行隐性的剥夺,对个人信息数据进行“非法”占有。随着隐私问题不断引起用户关注,一些平台不得不在用户注册时让用户自愿选择是否同意隐私协议规则,这种所谓的互联网民主即便给了部分用户得以选择的自由,但看似自由选择的背后,实则是一种“数字强权”。用户如果想要使用平台,就不得不忍痛接受“出卖”个人数据的霸王条款,否则就会失去平台的使用权。即便对个人隐私充满担忧,也不得不在面对各种冗长而晦涩的隐私政策时点击“同意”按钮,这就是所谓的互联网时代的“隐私悖论”,而这悖论之下则是数字资本主义平台对用户数据的强行剥夺。

刷脸支付不仅能提升支付效率降低支付成本,还可以此搜集到用户的面部数据,这对于平台来说一举多得。因此,在技术外衣的遮蔽之下,支付平台利用各种优惠和便捷诱导或强制用户开通面部识别使用刷脸支付,从而实现面部数据资本的原始积累,为下一轮剥削打下基础。

数字资本主义平台剥削下的用户隐私安全

传统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建立在对劳动力剩余价值的剥夺之上,而在数字化时代,数字资本主义平台无论是对数字劳工的剥削还是让用户成为数据奴隶,网民们都在成为新的剥削对象。

用户面部数据的“二次售卖”。斯麦兹曾在1982年的文章《论受众商品及其工作》中认为“受众是被生产出来,被售卖,被购买以及被消费的,它是具有价格的商品”。他提出的“受众商品论”的逻辑就是将受众看成一种商品,大众媒介提供给受众的免费内容只不过是为了吸引受众聚集于此,最终的目的是对受众进行二次售卖。

在当前的社会技术形态下,以技术为支撑的数字化平台依然以此逻辑为用户提供免费的互联网午餐,同样是为了获得流量从而更好地实现商业变现,各大平台打着支付便捷的旗号对于用户面部数据的搜集和使用早已就成为一种新的盈利模式。用户除了成为一个毫无情感的数字人以外,他们在互联网上的一举一动都被记录在案,这些数据既是用户的个人隐私,也是平台发展的基础资源。同时,很多平台都会将数据进行再次利用或直接售卖,为大数据广告精准导流、电商变现等服务,以提高营销效果和广告的转化率,让消费者为自己的数据买单,这反过来又对用户进行二次剥削,不断循环往复,用户的数据成为高价值的商品。

算法推荐下的“隐私侵扰”。算法推荐已经成为各大数字平台进行内容分发的底层逻辑,他们为了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在对用户行为数据的搜集基础之上对其画像进行充分描摹,变得比用户更懂自己。用户的面部数据作为对数字人进行画像建构的完美拼图,在对用户进行数字具身建构时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面部数据相对于行为数据来说更为具体,这不仅是对用户行为数据的简单判断,更是对其真实面部数据的具象展现,两者的结合让虚拟人变得更加立体可见。

在数字平台精心建构的规则之下,用户被驯化成能够实现商业变现的个体,基于算法的个性化推荐使得这种隐形剥削变得更加精准有效。面部数据加上行为数据,数字资本主义平台进一步加强对用户私人领域的入侵,数字居民早已变成透明人。

数字平台和用户之间的利益平衡

资本家和劳工历来就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下,利益的天平更是偏向资本家。数字化时代,个人隐私数据的保护水平决定了网民能否避免高危“裸奔”,要想保护好用户的面部隐私数据就仍需从数据本身入手。

数据适度使用原则。虽然数据是数字平台发展壮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并不是任何数据都应该被纳入其内,用户的数据不应完全沦为资本的附庸,平台应该坚持适度使用原则,让用户拥有一定的数据隐私。

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应建立在良性的商业模式之上,而不应完全沦为数据的傀儡,对数据的搜集和使用范围要进行严格控制,其自身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用户的个人隐私为代价。因此,平台在处理用户数据时应对搜集使用的区域和界限进行明确界定,而不是对所有数据一网打尽。同时,在对用户的面部数据进行搜集时还应给予他们适度的选择权,用户有权知晓哪些数据会被使用以及被使用的范围,对于一些敏感数据应进行脱敏处理,对于某些越轨行为用户甚至有权直接拒绝平台对相关数据搜集和使用行为。

完善数据所有权。数字资本主义的本质就是通过数字技术重构资本主义形态,以更强的力度和更隐蔽的方式将用户的个人数据纳入平台的监管之下。这种方式具有更强的奴役性和强制性,通过对数据的掌控强化对用户的控制,以便更好地剥削其剩余价值。

互联网时代,用户在网络上的行为不可避免地留下痕迹,而面部数据作为用户的隐私理应归用户所有,但这些数据的实控权又在数字平台手中。从现实来看,数据所有权不可能完全归用户所有,这就导致了所有权与控制权之间形成矛盾。

用户数据有偿使用。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新的资源,未来是属于掌握大量数据的平台型公司,个人数据作为用户的私有财产已经逐步变成数字平台的基础资源。以往只搜集用户使用行为,只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用户,而现在这些平台在资本和技术的推动下已经将个人数据的占据从虚拟数据转向身体数据,身体成为新的传感器,不仅个人的心跳、脉搏等数据成为数据池的一部分,个人面部数据也成为完善虚拟人的最后一块拼图。

既然用户不能像马克思所设想的那样团结起来推翻资产阶级,为了实现用户隐私保护和资本平衡,平台也可以对个人数据进行补偿。这样用户就不再是免费的数据贡献者,也不会完全沦为数字资本发展壮大的牺牲品,数字平台对于用户面部数据的搜集也不再是一种无情的剥削和压榨,双方的利益交换相对平衡。

结语

在数字化时代,资本主义的剥削并没有消亡,而是以一种新的方式继续存在,数字技术正在改变当代资本主义的存在形态。数字平台凭借技术的优势遮蔽了对用户隐私的侵犯,诱导用户对平台形成依赖,借此收集用户数据描摹用户画像,以达到对其进行多次剥削的目的。刷脸时代,面部数据越来越重要,而用户却对此毫不在意,他们对新技术乐此不疲,沉迷于虚幻的技术乌托邦,对隐私泄露毫无察觉。因此,在唤醒受众隐私保护观念的同时,更应从上层建筑出发积极推动相关法规出台和不断完善相应的隐私保护制度,让数字化时代的人们拥有健康的隐私环境而不是成为一个“裸奔”的数字人。

猜你喜欢

资本主义受众数字化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数字化制胜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