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时代的加速、同情和新闻事实核查

2021-11-12朱辰雨

声屏世界 2021年18期
关键词:同情核查星星

□ 朱辰雨

作为一种时间性组织,新闻生产机构如今正在打破传统时间性,努力对标互联网时间,追求生产又新又快的新闻。不过,和这些即时新闻一同到来的还包括了新闻失实、守门人职责弱化和新闻业权威及合法性消解等一系列不良后果。同时,在这种加速环境中,媒体之间愈发激烈的竞争还影响了新闻报道的风格和叙事。笔者特别关注到,今天的新闻组织更频繁大胆地使用“情感”报道新闻事件,以期用“情感策略”吸引大众注意力,以至于忽视了对事实本身的探寻

媒介加速下的新闻生产与事实核查

麦克卢汉在解释“媒介即讯息”时明确提到,媒介或者技术的“讯息”包括由它引入的人类事务的尺度变化、速度变化和模式变化,他认为技术加快运输的速度能加快把人们带入全新的结构和世界中。从电报到手机,传播媒介传递信息的速度不断加快,在压缩时间的道路上始终处于领跑位置,随之缩短的是需求与满足之间的时间差,强化的是人们对“即时”和“瞬间”的追求,这就使得人们再现世界的方式在不断加速。

近年来,以互联网为技术基础的数字媒介发展迅速,新闻组织跟紧趋势开展“转型”工作,如果从时间部署上看则表现为传统新闻组织朝向加速方向。这种加速体现在更新频次和持续时长上,更新频次由传统的以“日”为周期变为一天需要完成多达数十次新闻生产循环,持续时长则是相同时间内新闻从业者要完成的任务更多,每项任务分配的时间更少。传播技术加速影响了新闻的时间秩序,在这种速度下媒体追求与事件同步报道,生产新闻的时间大幅缩短,叙事的节奏更紧凑,更新的频律更快,同时新闻组织还需要生产无间断的资讯流。新闻生产机构正创造着一种新时间结构以组织当下的新闻实践工作。

然而,当新闻组织为了维护和巩固其权威性,奋力追赶互联网时间以满足社会和大众对新闻“零时差”的期待时,他们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权威性,这种消解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由新闻事实核查环节出现漏洞导致新闻反转的情况频发。对新闻时效性要求越高、新闻来源越多样化,新闻事实核查的难度就越大,若想查清新闻事实就意味着要牺牲效率,因此许多新闻机构降低审核标准,在未核实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不清的情况下就将新闻发布出去。同时,在“不打烊编辑部”这样的环境中,面对无限的时间压力和无限的来自自媒体的信息,记者的疲惫与焦虑也早已令他们失去了核实和挖掘新闻事实的精力。

随“加速”扩散的“同情”

新闻加速与“同情”选择。除了新闻生产加速,速度为王的媒介环境还会影响新闻组织对新闻类型的取向偏好以及新闻事件的叙事风格和策略。新闻加速带来了无限的内容,同时又瓜分了人们有限的注意力,在注意力竞争下,新闻组织在报道许多新闻事件时选择以询唤公众情感的方式得到公众注意力。

作为一种具有强大煽动性的情绪——“同情”在唤起人们对新闻事件的注意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今天人们看到一起又一起以“同情”动员公众从而使新闻组织获得关注的新闻报道。下文笔者以《南风窗》对“鲍某某涉性侵案”的报道为例,做进一步分析。

“鲍某某涉性侵案”报道中的“同情”策略。2020年4月10日《南风窗》杂志发布《总裁父亲涉嫌性侵未成年女儿三年,揭开这位总裁父亲的画皮》一文在网络上快速扩散和持续发酵。该文章便使用“同情策略”以获取人们的注意力。

首先是“强势”与“弱势”的二元对立框架。袁光锋指出,“同情”是对弱者的同情,而谁是弱者则是在一系列二元对立的框架中确定。该文章从报道的标题就设立了“弱势”与“强势”的对立关系,另外,正文中也多处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鲍某某外在形象上的“强势”直观且形象地表现出来,对其社会身份的描述又暗示他在权力、财富、地位上的“强势”;相反,李星星则是“14 岁”“70 多斤”“半失学状态”“自杀未遂”,通过对比,李星星和鲍某某的这段关系中谁“弱”谁“强”显而易见。报道还暗示了公安部门的不作为,甚至将读者导向“强势”的两方——鲍某某和公安沆瀣一气。一旦事件牵涉“官员”“政府部门”等,那么这一方往往较容易被指责和质疑。这样的视角也恰好迎合着当下受众的成见,激发着受众的同情。

其次是作了详尽细致的场景描写。对受辱事实的具体场景描写往往能调动人们对弱势的同情,且越详细越容易调动情绪。该篇文章极尽全力地描写鲍某某对李星星“性侵”的场景,众多极具煽动性和冲击力的画面强有力地刺激着受众,使他们产生对鲍某某的愤怒和对李星星的同情。同时,在这些场景中鲍某某始终处于行动上强势的一方,而李星星则无力抵抗,每次只能承受对方对其肉体和心灵造成的伤害,这也是对“强势”与“弱势”框架的再巩固。

媒介加速与“同情”扩散。类似“鲍案”中的“同情”之所以能够迅速扩散,同时还与媒介的传播速度息息相关。不同的媒介把人们导向不同的情感也影响情感的扩散程度。传播技术的更新使传播速度越来越迅疾,民国时期的“施案”主要通过纸质媒介亦能制造“轰动”,那么今天人们便不难想象通过移动互联网传播的“鲍案”是如何在瞬间扩散开来。截至笔者写稿时,《南风窗》第一篇关于“鲍案”的微博转发量为45.9万,评论量为11.7万,点赞量为147万,微博话题“总裁父亲涉嫌性侵未成年女儿三年”阅览次数为6.1亿,讨论次数为71.2万;微信公众号文章阅读量和在看点击量皆在10万+。由于距离事件发生已经过去较长一段时间且官方已经对该事件做了清晰的调查和说明,因此可以认定数据是在较短时间内累积的,人们对这个遭受“总裁父亲性侵”的“未成年少女”的“同情”在互联网上瞬间膨胀。

除了新闻事件被传播得更快,移动互联网中人与人之间情绪传染的速度也在加快。互联网不仅提供了平等发表意见的平台而且将无数网民们迅速链接在一起,针对同一新闻事件,他们彼此呼应、共享情感,个体通过彼此分享、互动和想象形成关于事件或世界的叙事,也建构了他们对世界的感知,“同情”的情绪由此传染给每一个进入浏览页面和评论区的人。

“同情”与新闻事实核查。而相关部门通报了调查情况后,通报几乎与《南风窗》报道的信息相悖,因此这里回到关于新闻事实核查的问题上。在这篇报道中,首先,未见报道者提供多方说辞,而复杂事件中独立消息源越多才越能挖掘出事实真相;其次,报道者也未在文章中说明是否针对李星星提供的信息进行了事实核查;在鲍某某没有接受采访的情况下,文章多处使用鲍某某的直接引语,也并未求证鲍某某本人。

“同情”是如何使报道者放弃事实核查的?这里笔者作出两点思考。一是报道者相信了李星星的谎言从而被卷入“同情”之中,报道者用一种充满偏见的方式写作,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文字必然背离真相;二是报道之所以引发关注是因为它向人们陈述了几个令人感到同情与悲愤的“事实”,而一旦通过事实核查揭露出李星星及其母亲的某一个谎言,该事件都不会如此成功地唤起公众情感,甚至都无法成为一个新闻事件,更不用说发布之后造成社会轰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组织为了这种“轰动”主动放弃了新闻事实核查。

反思:加速环境下的新闻事实核查

“时效”与“真实”“情感”与“真实”之间的矛盾在数字时代下愈发凸显,但如果新闻从业人员最终选择“快”和“情”,忽视对“真实”的追求,那么可能最终击溃的是整个新闻业。尽管存在一种声音,真相模式到后真相模式的文化转移的过程中,后者不会导致前者的消亡,反而促进了真相的繁荣。然而现实却常常是新闻组织发布新闻报道后,由互联网用户共同参与的挖掘真相的过程伴随着谣言的滋长、情绪的宣泄和对立阵营之间骂战的升级。同时,一旦该新闻报道被反转,这就又成了公众否定大众传媒无法辨别真相揭示真相的明证。

因此,纵使人们对“即时”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媒体之间注意力争夺越激烈,新闻从业者仍应时刻提醒自己,新闻事实核查是保障新闻真实的底线,在整个新闻生产的过程中都不应少这一环节,需提供事实以促进公共生活,防止公众被欺骗被奴役,抵御市场逻辑对自身的侵蚀。而当下亟待人们继续思考的问题就是,面对核实真相需要的时间和“即时”追求之间的矛盾,人们究竟该如何将事实核查工作落实到现实工作实践之中,如何回归“事实”。

猜你喜欢

同情核查星星
对某企业重大危险源核查引发的思考
关于设计保证系统适航独立核查的思考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营造林核查应用研究
不该有的同情
理解即同情——以明清以来限制对外交往为例
On Syntactical Features of John F. Kennedy’s Inaugural Speech
串星星
那些理财被骗的人,有多少真正值得同情?
星星洗澡
来自星星的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