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视域下的民办高校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资助育人路径选择

2021-11-12张兴玲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长江丛刊 2021年14期

■薛 杰 张兴玲 刘 奇/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目前我们已经迈入新时代,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伴随着改革开放40年的春风而袭,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进入大数据时代的高速发展期。与此同时,十九大以来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和谐稳定发展,国家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多方位的支持,教育、医疗、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再一次拔向高纬度。在教育方面,为促进民族文化融合,国家加强少数民族学习教育,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同胞接受高等教育也鳞次栉比。依据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模式,因而,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来自远离腹地的地区,地理环境差异性大,经济、社会发展欠发达,相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较多,进入大学学习后,不仅在家庭经济方面受困,在学习方面及就业方面都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及瓶颈。

一、民办高校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资助育人的困境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共56个少数民族,由于历史、文化等因素,形成的地区性、差异性、民族性较为突出,这也是我们少数民族魅力文化所在。然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融合是促进我们国家在新时代下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上下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各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其中必然民办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资助育人为其打好扶贫攻坚战,贯彻和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会议精神相契合。依据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差异性构成,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家庭经济困难,教育是他们摆脱家庭困难的契机,上大学也是转变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因此,国家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政策上、经济、社会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在义务教育阶段方面加强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融合。但脱离了义务教育阶段后,进入高等院校,同全国各地学生共同学习、生活时,显著发现,民族语言、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差异性除外,伴随还有经济上、学业等方面的诸多压力和困境。

(一)经济困境

由于得天独厚的少数民族聚居性、地域性、文化性民办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多来自偏远的贫困地区。家庭经济支撑薄弱,主要收入来源构成单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家里不仅子女多,赡养老人多,部分高原、沙漠地区依然还处于自然经济落后状态,整体家庭经济负担承重。因此,除基本维持学杂费,基本吃饭等生存性问题都很难以解决,尤其民办类高校的学杂费相较于高额,更使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着承重的经济压力,同时也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直接构成身心健康发展。

(二)文化困境

民办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比例远小于整体大学生比例,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独立自主的离开生活十几年的民族生长,生活环境。观其地域位置、风俗习惯、文化心理上等方面都普遍存在差异性。陌生的生活、学习环境对于本身就存在家庭经济并不富裕的他们而言,易使部分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自卑、孤独的心理,语言、文化、习俗的不一,在民族融合的方面形成了一道无形的沟壑,同时也容易形成本民族同学之间的小团体交往,难以融入集体。

(三)学业困境

民族语言是每个民族独有也特有的一种民族文化,每个少数民族地区经过历史的凝结,所保留着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文化,这也是民族文化发展的瑰丽。在进入大学期间,由于部分学生习惯使用民族语言,而对汉语的掌握不够熟练,在课堂上容易造成无法理解并领会课堂教学的内容。加之,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资源匮乏,教育水平落后,对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的习得也相较于落后。因而,面对这样的沟通、学习方面的困境,更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专业方面上,容易产生学习压力,丧失原有动力,从而加剧内心的自卑情绪,和消极的人生态度。

(四)发展困境

目前民办高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资助工作绝大部分主要还停留在经济上的帮扶,而且并未将资助工作进行精细化和分类化,因为资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同其他同学情景依然是一体化资助模式,没有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发展性、长效性需求。然而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其学习能力、综合能力、就业能力仍然没有得到本质性的改变,扶贫同扶志、扶智并没有真正相结合。

二、民办高校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资助育人路径选择

(一)精准资助,扶志以扶智

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切实落实改变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家庭经济苦难,以促进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整体专业文化程度、综合素质、就业能力,是改变家庭经济困难的有效的途径之一,也是阻断家庭经济困难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新时代民办高校对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资助育人方面应具有针对性,长期性,有效性。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除了能够解决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生活上部分的燃眉之急外,还有日益高涨的生活费用、学杂费等压力。因而,我们以党和国家精准资助为蓝本,加强理论指导实践工作,定期走访,摸排核实,建立精准资助档案,进行精准识别特别需要帮助的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根据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可开展创新创业型精准资助项目,不仅扶贫也进行了扶志与扶智的融合。

(二)提升综合培育,加强素质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民办高校在资助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时,解决学生生活困难的问题是主要方面,但还要长期性,长远性的考虑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培育长成。进入数据大时代后,社会经济加速发展,社会竞争压力增生,对人才的渴求也不断的提升。然而,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不仅面临家庭经济困难以及学业专业学习方面的双重压力,还要克服潜在的后期制约性的经济压力及就业压力。往往我们只是管中窥豹,资助育人工作仅停留在浅浮的层面,深入解决的困境还未根除,并未透过现象看本质,易忽视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成长过程。着力在培育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综合发展方面的同时,建立长效的资助育人体系,加强素质道德教育,专业同职业教育的双向培训,进行跟踪是培育,动态式培育,因材施教,依据民族多样化,开展针对性的引导和开发。培育专业职业素养能力,专业技能操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从而,促使他们的综合能力以及竞争力大幅度提升,以不畏惧社会的挑战。

(三)关怀感恩,道德浸润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要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热爱生活,懂得感恩,与人为善,明礼诚信”。资助育人工作的目的不仅是对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还在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融合的有机结合。关怀感恩及道德建设也是对民办高校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一项基本资助育人工作。坚持经济资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相契合,加强思想品德修养的自我提升,首先要指引家庭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构建有目标有计划的学习计划,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面对机遇同挑战的并存。扶贫以扶志,通过自力更生,真正的摆脱家庭经济困难的命运。其次,培育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关怀感恩之情,对受资助,获助后的感恩教育情怀,感恩国家,感恩社会,感恩父母。通过自我的发展,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奉献社会,在感恩社会,从而加强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最后,增强诚信教育,在受助和家庭真实情况时,应诚实守信,如实反映,不搞特殊化。也不能因为自卑心理而不愿意接受资助,如有助学贷款,应按照规定,按时偿还贷款,不辜负党和国家对自己的信任。

(四)民族融合,精神激励

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友爱,民族和谐,发展和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我们新时代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建设少数民族家园储备的蓄水池。对于民办高校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不仅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民族友爱,更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融合。为此,我们可以加强民族文化融合,推进民族事业的共融,搭建少数民族的展示平台,可从校园文化着手,立足少数民族的特性及民族文化、民族习俗等。积极推进在各类创新创业项目,指引和激励这部分学生发挥本民族的特色,利用民族的特性结合相关的专业知识,链接其新型的模式。利用各项目平台,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激励他们潜在的内心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