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探析

2021-11-12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21年14期

■王 欢/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当今时代,国际竞争的焦点是经济竞争,而经济竞争又集中于科学、技术和知识。我国长期以来提倡“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但这种“体”被日益枯燥的教学内容所忽视,却被简单的游戏所引领,忽视公共体育的基础及其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停留在纸面上,难以融入实践教育,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一、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思政教育与大学体育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的提升与运动技能的培养,同时帮助他们了解体育竞技精神的感受,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高思想道德意识,正确对待自身挫折,最终实现全面发展和学生发展。

(一)响应国家号召,贯彻落实会议精神

高校体育历来是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课程,它将德育、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科学教育、生活技能教育与自身体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习近平新时期思想的指导下,“课程思政”的推广是适应时代发展的产物。因此,必须推进高校体育课与思想政治课的有机结合,充分认识体育课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有效作用。过去,大学体育教育更注重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提高,而不是他们的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国家提出的“课程政治化”为高校体育教育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但同时也告诉我们,要把体育与政治化结合起来。

(二)保持领先并在体育运动中发挥作用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正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必须担负起振兴民族、繁荣富强国家的重要使命,努力培养能够承担民族复兴重任的接班人。在这一大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融入了“课程思政”的理念,一方面与时俱进,注重培养多方面的人才;另一方面,希望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好作用可以通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来充分发挥。此外,高校体育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也旨在改变以往高等体育教育只注重技能和知识而不注重德育功能的状况。“体育强国之路”绝对不是简单的片面提升国民体质,而是全面提升身体素质,共同提升道德水平和思想观念。二者的有机结合,必然构成未来时代的大发展趋势。

二、高校公共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什么是公共体育?它是在高校教育的基础上,丰富学生枯燥的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学科。传统的高校体育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与公共体育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形式存在分歧,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在阻碍学生健康发展的同时,目前公共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真正的课堂主体是学生,不能满足学生体育教育的需要。从相关调查报告来看,高校在公共体育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还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不符合社会对体育人员的基本要求。

三、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策略

(一)确保教师以言传身教,以教育为中心

马克思曾经说过:“思想是不能成就任何事情的,要实现思想,就需要有人运用实践的力量。”思想政治融入课程不能仅仅通过学生的感知来实现,而最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定位。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如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认为,必须加强体育教师的士气,以期在中国社会主义思想的新时代开始学习,提高他们的品德水平,可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入体育教学,以确保思政融入体育课教学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第二,教学通过教师的言行具有渗透性,因此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赋予自己的话语以起到引领和公平的作用,尊重学生,注重正能量传递将学生融入到政治教育思想的教学中。在体育教学的框架内。也就是说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锻炼自身品德,勤勉乐于助人,共同努力,在团队教学中以身作则,激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竞争合作的文化,实现政治思想教育的目的。

(二)提高教师素养,增强德育意识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教师在学生的整个学校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他们人生的向导,是他们心灵的建筑师。高校体育教师更是如此,他们不仅要担负起日常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更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者、中国共产党的支持者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辅导者。高校体育教师是高校体育课程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群体,所有体育教师都要充分体会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在伟大祖国所获得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养。首先,要加强体育教师思想政治意识的培养,做到“打铁要硬”。第二,提高教师的水平和教学技能,使他们懂得如何运用自己的技能,将思想政治课教学融入日常体育教学中,实现两者的结合;最后,把教育目标和教育目标结合到体育活动中,比如组织体育竞赛,在赛前和赛后对教师进行充分的思想教育,使学生了解体育精神,从而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最后,体育教师的责任意识有待加强,许多高校体育教师的态度比较平淡,大部分时间都是把学生抛在后面。自由活动,这无疑是对体育资源的浪费,不利于体育教学目标和效果的实现。因此,必须加强体育教师的责任意识,建立奖惩制度,对部分体育教师不负责任的行为进行惩戒,使高校体育教学充分发挥作用。

(三)把课堂体育教学中的教育因素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

体育学科的课堂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它包含了许多反思、政治、德育等内容。首先,在体育领域的教学中,有体育教材的收集和归还,这涉及到教学设施的布局、学前班队伍的组织、学生人数和热身操。例如:跆拳道礼仪的原则是:从仪式开始,以仪式结束,通常的问候,握手,升旗仪式,接见仪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体育教材的收集阶段,应充分利用这些因素,使学生养成习惯,自觉树立和发展诚实守信的品质;合理使用课前互致问候语,以培养礼貌和尊重他人,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第二,体育课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团队精神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第一课开始的教学中,老师可以讲出体育运动的起源和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忠诚的“奥林匹克精神”,并可以安排播放我国的乒乓球、羽毛球、体操,运动员们在颁奖典礼上的风采,此时,设计游戏环节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自由选择合作,使学生在合作、互补的氛围中相互学习,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协作,促进自我管理,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在团队合作中提高学生的协作性。

(四)坚持科学方法,设计体育课程

多年来,各高校不断努力,全面落实学生的根本任务,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它涉及到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设计合理的体育教学计划,使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全面实施。首先,我们必须放弃狭隘的观念,如体育教学只负责一项或多项运动技能的习得等,设计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必须根据体育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乃至评价标准,认真分析和准备,直到把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融入体育教学之中。二是要深化高校体育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加强思政教育,从体育课程资源、课外教学、课外游戏、课外体育活动等方面入手,对项目活动的内容进行了合理的筛选,将思政教育资源整合到教学中。第三,体育结合思政教学当然很难维持一定的秩序,但应使思政教育更自然地与体育教育相结合,而不仅仅是在体育层面上,更要重视体育教学,培养“潜移默化的参与感”慢慢地哺育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道德精神,彰显中华体育文明。

(五)加强部门合作,建立长效机制

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高校体育课要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相结合,充分实行院系合作。地方要建立长效机制,如果不能够坚持下来,不仅不能起到正确的思想政策教育作用,反而会起到挫伤学生体育积极性的作用。首先,大学必须加大力度,推动“学习计划政治化”,使学生认识到这项国家倡议的重要性,并使教师了解这项倡议的目标,以便鼓励教师加强在这方面的教学;其次,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发展和完善教育体制和招生制度,从而认识和控制体育思想与政治思想的有机结合。

总之,高校公共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需要,是体育教育的重要体现。高校公共体育需要教师以体育为载体,不断提高思想政治修养,从体育的角度出发,多方面挖掘学生的潜能,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更科学地教育他们成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高校公共体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向思想政治教育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可行性,标志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了一个时代。高校公共体育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播思想教育思想的重要手段。实现高校公共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融合,还要坚持不懈,常抓不放,相信最终一定可以确定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