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青年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2021-11-12武军海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武军海/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自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的成长成才问题,习总书记结合自身的亲身经历与青年大学生进行了多次谈话并逐渐形成了习近平青年观。就如何培养青年、培养什么样的青年等一系列相关问题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目标,为青年的发展树立了前进的方向,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在新时代,如何将习近平青年观融入到高校教育的体系中,这是值得深思与探索的问题。
一、习近平青年观的基本内涵
(一)青年的地位与特点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去定位青年,这既是对青年所处地位及其特点的概括,也是习总书记对青年进行认知的起点。在过去的历史阶段中,党的国家领导人充分肯定青年在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新时代,习总书记也同样重视青年,他将青年与中国梦相联系起来,指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当代青年是掌握世界前沿文化的重要群体,他们的身上永远洋溢着生机与活力,在网络时代,他们是独立的、开放的且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他们勇于挑战,敢于挑战,也乐于挑战。
(二)新时期青年的使命
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新时代赋予青年的使命,要求青年以旺盛的青春勇敢地站起来,肩负时代的重要任务,立足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积极参与祖国建设。
(三)青年发展的保障
高校作为青年接受教育的关键场所,要积极改革,将立德树人作为中心任务,重视青年大学生的教育培养。首先,从高校方面来讲,高校党委应重视青年工作,搭建相关的平台,进行适当的政策倾斜,在此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发挥高校党团组织的引领作用;其次,从教师方面来讲,一方面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高尚的道德素养,另一方面教师应该采取启发诱导的方式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青年自觉发现问题、改正问题,使青年能够始终沿着正确的目标方向前进;最后,高校也要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为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环境保障和制度保障。
二、习近平青年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一)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思政课是全国高校通识必修课,它能够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当前的形式,帮助我们树立更加健全的人格,让我们以更加理智的心态去思考问题,同时它也是高校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借助课堂教学的阵地,把习近平关于青年的使命与追求融入到课堂中,可以促进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伟大复兴梦而继续努力提升自我。
(1)在教学目标上,以价值引领为核心。在思政课教学的主渠道中,应坚持把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起来,必须要强化价值引领,以正确的方向、务实的态度和求真的精神引导大学生,其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就是以人为本,积极引导学生成长成才、自由而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课应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主要目标,让价值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让青年大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努力去追求真善美。第一,思政课应坚持以先进的理论指引青年,帮助青年立大志,树大德,使其成为真正的时代新青年;第二,思政课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手,引导青年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锤炼高尚的品格;第三,思政课应引导青年勇于担当时代责任,为新时代中国梦的实现而砥砺奋斗、奉献自我。
(2)在教学互动中,促进习近平青年观理论的落地生根。习近平青年观尤为强调立德树人思想,即高校教育应以学生为本,着重注意学生的道德发展,这就要求思政教师应该着力探索新型的师生教学模式,改变过去只单一地教授学生知识的教学观念,在新时期教学应该让青年学生全面发展,并不仅仅是在知识方面。在将习近平青年观融入高校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一方面,我们要及时、准确地运用,以其先进的思想性和完整的系统性武装和引领大学生的头脑,使思政课成为与时俱进、富有内涵的课堂。如在思修课教学的时候,应结合习总书记在五四运动100周年上的讲话对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学,让青年争做爱国的有为青年;另一方面,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并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思政课真正发挥树人立志的作用。如在纲要课教学的时候,应通过讲授历史英烈故事、红色故事,师生角色互换等方式,让青年懂得以史为鉴、明白国家的根本利益高于一切,从而激发其爱国情怀、使其坚定理想和信念,主动肩负起新时期所给予的伟大任务。
(二)打造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作为一个概念,高校育人队伍经常被误解为只是教育者,其实它不仅包括思政教育工作者同时也包括管理者和服务者。他们应该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求真务实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为习近平青年观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保障。
(1)培养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言行举止都会在无形中影响学生,因此打造一支道德素质较高、专业知识过硬的思政教育工作者队伍,对于青年观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和塑造新时代有为青年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高校应该将建设的目光多向提升辅导员队伍质量上转移。学生在校期间,辅导员相对于其他教育工作者来说与学生的接触较多,他们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成长成才有着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应该积极推动辅导员队伍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让他们在对青年学生进行的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地结合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主题,促使其自觉地把个人与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丰富他们的生活。从微观上来讲,要求辅导员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给青年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让他们提升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2)发挥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就是共青团组织,它在新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更好的引领、教育和服务青年。加强团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塑造青年方面的引领作用,有助于加快推进习近平青年观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进程。高校在塑造有为青年的过程中,共青团组织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共青团组织应该发挥引领作用,加强团组织自身建设,从道德入手,有效引导青年、帮助其转变错误观念,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团组织可成立习近平青年理论宣讲团,深入到教室、图书馆等各个角落去进行宣讲,将习总书记对青年在新时代所承担的使命与追求表述出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他们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同时团干部应该发挥好带头作用,艰苦奋斗、踏实工作,为新时代青年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从青年中来、到青年中去,一切以服务青年学生为中心,深入到青年大学生群体之中,了解学生心声,准确掌握其所忧虑的事情,在物质上或者精神上给予一定的帮助。
(三)开展以提升青年能力为中心的实践活动
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当代青年要想读懂习近平青年观的理念,就必须结合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
(1)组织社团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内实践活动。社团是高校青年活动的主要场所,开展校园创新创意活动,精心策划各项活动内容、流程和奖项,在实践活动中践行习近平青年观所体现的精神。社团可以开展榜样交流活动,组织校内优秀青年代表来参与其中,探讨他们优秀的品质,让广大青年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学习;社团还可以“坚定理想信念、塑造有志青年”为主题,举办互动对话、专题演讲、诗词朗诵等一系列活动,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这种活动中,引导学生理解在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过程中他们所发挥的作用,促使青年坚定理想和信念,主动承担起时代给予的历史使命。
(2)组织师生开展生动有趣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要搭建服务基层的实践平台,制定完善的基层实践计划,让青年到艰苦的环境中进行磨炼,锻炼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锤炼他们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高校可以组织师生选择农村、选择基层、选择吃苦,以求锻造自我,服务社会;高校可以带领学生到当地的敬老院表演节目、打扫卫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青年尊老爱幼的良好美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高校还可以组织师生去红色资源纪念馆、革命遗址、去黄土高原体验革命路程的艰辛,从而帮助青年了解革命同志坚定不移的理想追求和诚挚深厚的爱国情怀。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认识和深化习近平青年观理论,增强青年大学生的时代责任感,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注释:
①②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