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思政”育人格局下,如何做好技工院校学生的“摆渡人”?

2021-11-12姚海翠韩英华北京轻工技师学院

长江丛刊 2021年14期

■姚海翠 韩英华/北京轻工技师学院

一、前言

摆渡人,指用船把乘客从此岸送到彼岸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不正也是学生的“摆渡人”吗?静静地守候在渡口(学校),迎来一波一波的乘客(学生),为他们的智慧摆渡,为他们的心灵摆渡,为他们的青春摆渡,引领学生走向人生新阶段。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将如何扮演好学生成长的“摆渡人”?文章从善挖掘、巧引导、重身教、勿苛责四个方面,探讨了作者在大思政格局下,技工院校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应如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善挖掘

技工院校的学生在青春懵懂的年纪,经历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中考,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些孩子选择进入技工院校进行学习。社会忽略这群孩子的存在,家长把孩子的管教权拱手让与学校,社会和家长往往抱有“只要不惹事,就烧高香”的想法。面对这么一群孩子,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将他们成功摆渡,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使命呢?

(一)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作为一名教师,要做到“有教无类”。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教育者:“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如果一个人只在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等于根本没有表现自己,而我们的教育者,在人的这种片面表现的情况下,就根本算不得是教育者—我们只看到一片花瓣,而没有看到整个花朵。” 技工院校学生与普教的学生一样是祖国的花朵,固然这些学生无法拥有学霸的成就和辉煌,但也不能因此而对其全盘否定。作为教师,更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要怀着满腔热情,贴近学生心灵,多跟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增进师生友谊,用欣赏的心态去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同时创造一切机会,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和点滴进步的肯定。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花期,任何情况下都不要用言语去否定和打击他们,只需尊重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轨迹,静待花开。

上学期,学院发出北京市首届校园禁毒文化作品大赛的通知后,作为班主任,我积极地动员和组织学生尽快准备。学生围绕着“健康人生、绿色无毒”这一主题积极思考,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或兴趣爱好,积极踊跃地参加这次活动,同学们有自己独立完成,也有小组合作完成,提交的作品形式多种多样,有自编自拍自导自演的微电影、书画作品、还有利用专业软件做出的宣传海报等,作品获得了专业老师的肯定,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的自信心倍增,也逐渐意识到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够做什么,对于专业学习有了明确的方向,同时,敢于踏出自己的舒适区,开启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在2019年度学院的“技能月”活动中,我班全体学生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去参加学院关于计算机比赛参赛选手的选拔活动,最后多名学生代表学院参加了北京市技工院校技能竞赛计算机类各赛项,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通过比赛,不仅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而且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实现,内心悠然而生的自信与喜悦溢于言表。在此后的比赛和校园活动中,同学们都踊跃参加,积极备赛,班内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挖掘教师的育人潜能

作为教师,要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践行合力。无论是课任教师还是班主任,都要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为落脚点,始终坚持以教育教学质量为本,让每一位老师和学生得到充分发展,释放更多的能量。

作为课任教师,在深入学习习总书记关于“课程思政”的重要讲话,领会“课程思政”的内涵与目标之后,在实际教学中逐渐渗透和实施。充分挖掘所任教学科与主流价值观培育的关联点,转变教育教学模式,使教授内容更富张力和厚度,使课堂教学与核心价值观培育融为一体。比如,我院航空服务专业的各任课教师在正式进入课堂之前,均代领学生检查仪表做礼仪操,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理念和职业情怀,将服务意识从行为开始内化于心。在教授《航空服务英语》一节课中,为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对未来岗位的憧憬,我以大兴国际机场投入使用的英文报道导入新课,课前让学生去搜索新机场的信息,课堂进行分享,在信息搜索和分享中,对新机场的了解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把新机场作为未来工作的目标,激发学生的职业期待。

作为班主任,在充分了解计算机应用专业特点及学科结构的基础上,尝试将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或社会实践融合,使其成为德育教育的载体,让学生在丰富的体验式课程中成长,全面提升人文核心素养和专业素养。在《我的暑假》主题班会活动中,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呈现出缤纷多彩的作品,主题选择真实贴近学生生活、展示形式多样,另外,要求学生进行课堂展示,锻炼了学生的演讲能力。通过这次体验,加深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相了解,拓宽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三、巧引导

技工院校学生正在经历从十四、五到十八、九岁的青春期,跟其他青春期的孩子一样,他们身体上越来越接近成熟,内心也向成人过渡靠拢,正处于身体和心灵发育的特殊阶段,也处于价值观拔节孕穗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不是知识或技能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正处于独立与依赖、理想与现实、自负与自卑、沟通与封闭的胶着状态中。这就需要教师尊重个体差异,更多地去关心学生的真实需求和内心感受。而不是采取传统的说教和“一刀切”的德育套路。营造开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环境,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手段和方式,巧妙引导,润物细无声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因材施教,因生而异

孔子曾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加德纳教授认为,世界上没有两个人具有完全相同的智力,每一个人都是各自独特的组合方式把各种智力组装在一起的,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那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就需要我们聚焦学生个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班内李庆鲁同学贪玩懒散、不爱学习,总是幻想不上学,但是李庆鲁同学责任心强,擅长做视频。一次请“病假”,希望利用假病假条蒙混过关,伪假条被班主任识别之后,其不承认并表示家长带其去医院看的病,后与家长沟通,家长包庇孩子的行为。当天就与李庆鲁进行了严肃认真深入的交谈,后李庆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承认开具假病假条,并表示从此之后再也不撒谎,家长在得知事情全过程后也表示歉意。后经观察,该学生摒除了撒谎的小毛病,之后与老师和同学的交往中一直实事求是,诚实守信,并慢慢改掉了懒散的小毛病,把班级卫生工作做的井然有序,还积极配合各种活动,做出很多精美视频。

此外,班内马可新同学家庭情况特殊,有自闭倾向,起初与班内同学交往甚少,也拒绝与班主任进行交流。后在班级“红五月”选歌班会后,马可新同学主动发微信推荐歌曲曲目,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交流的零突破,我也得到了可新的初步认可。后来,可新同学提交的暑假作业也心思独特,内容丰富。慢慢地,敞开心扉,聊的内容从班内的日常到社会热点再到其发小,我们成了名副其实的“微友”。

(二)“说教式”转向“体验式”

体验式的育人模式可以让学生避免接受传统说教时的抵触心理,让学生情不自禁地产生情感体验。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对思想道德内容进行主动选择,整合内化为自己的气质,从而形成稳定的品质结构和积极的行为习惯。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之外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开展教育体验活动,这也是立德树人的生命力所在。

本年度,我班先后两次组织学生参加基础教学部党支部“党建带团建”活动。在“党建带团建,学雷锋我行动”主题活动中,深受广大党员教师的干劲所感染,全体同学你争我抢的投入到大扫除的浪潮中,很快东楼机房换上了窗明几净的新颜,劳动之后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每个同学脸上都笑开了花,并感受到每天都能在干净的机房里上课的不容易,在今后的学习中要从自己做起去保持机房的卫生。在“党建带团建——参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活动中,团员学生们认真听取讲解,不时驻足观看,共同感受新中国70年来的巨变。在班会课上团员学生分享了观后感,大家感动于70年来新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动于这些一个又一个的历史性成就和突破,感动于每一位在新中国发展中默默付出的劳动者;对于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奋进的征程充满了信心。同学们表示,对自己能够身处这样的伟大时代而深感幸运和自豪,要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

四、重身教

《后汉书》有言,“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也是如此,只有教师以身作则,用自身行为来示范、教导学生,学生才愿意听从教师的教诲并向老师学习;然而,若教师只说不做或言行不一则会在学生面前失去威信,学生自然不愿服从教导。作为教师,我们如何以身教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呢?

(一)用知识去影响学生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学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这要求教师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技能,广泛涉猎,博采众长,完善技巧,提高适应教学能力,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要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熟悉所教学科中最复杂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一杯水,一桶水,长流水”的关系。教师只有具备了渊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技能,厚实的功底,在教育教学中才能挥洒自如,赢得学生的任课,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曾记得,高中英语老师在课堂上,她标准的英音、幽默的表情,灵动的眼神,贴近生活的生动地表演无一不将我深深地吸引。就在这样一种愉悦的宽松的课堂,使我结下了与英语的不解之缘,也暗自下决心以后要做向老师一样的英语老师。我班张浩然同学为我院第二届英语竞赛设计海报,张浩然同学设计的第一版海报,设计的理念、内容等各要素均有,但是总感觉缺少一些东西,设计稿略显青涩。在经过指导教师汪雨璇和刘润声老师多次指导后,最后呈现出满满的“高级感”。在前后修改的过程中,张浩然同学深深的被老师们渊博的知识所折服,意识到自己虽然掌握了PS的操作技能,但是在知识积累和人文素养等方面仍旧存在较大差距,力争努力提升自己,向老师看齐。

(二)用德行去感染学生

教师是实施立德树人的主力军,根据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教师的表率作用非常重要。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先做到。我们希望学生做好早操,那么我们应该做的比学生标准;我们希望班级卫生干净,那么我们应该为学生亲自示范标准;我们希望学生上课不玩手机,那么我们上课就要带手表而不是手机;我们希望得到学生的尊重,那么我们就要尊重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应从自我做起,从生活的点滴做起,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为人师表,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学生成长过程的良师益友。陈立老师担任19-12班班主任期间,开学之初,陈立老师下班后独自将班级卫生打扫干净,为的是为新入学学生做一个“标准”,后来又利用每天中午进班时间,身体力行地逐个教导学生如何墩地、清理垃圾桶等,本学期19-12班的班级卫生一直名列前茅。陈老师的行为不仅规范了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还让学生对陈老师心生敬意,对陈老师的教导言听计从,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们班的班级群,除了向学生通知学院消息之外,各科任课教师均加以充分利用,有的老师督促作业,有的老师点评学生上课的状态,有的老师分享有助于学生身心的链接,各位老师认真的态度不仅赢得了学生的认真回馈,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更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从而形成了良好的班级氛围。

五、勿苛责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每名学生的生存环境、成长经历、学识修养不同,都有自己的特点。作为老师,最忌讳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用成人的思维理解学生,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学生。本学期,我跟我班班长根小亮同学发生了摩擦。事情缘于一天早操根小亮同学没有上早操,进入实训室之后问其原因,根小亮同学很坐在凳子上很不屑的说了句“不想上”,这种态度激怒了我,当时没有忍住就对根小亮同学大发脾气。而从学生的角度看事情,用学生的眼睛看世界,才是教育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律。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事情。

六、结语

总之,技工院校的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面对当前举国“大思政”格局,我们要注重研究新常态下学生思政工作存在的新情况、新特征,不断进行自我更新,探索德育新形式、新途径、新方法来适应时代需求。让我们不忘初心,做习大大的“四有”教师,牢记习大大交给我们的“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将我们的学生成功摆渡到人生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