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研究
2021-11-12刘力嘉兰州财经大学
■刘力嘉/兰州财经大学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虽然把革命胜利想的相对简单,但是该理论仍然丰富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以及市民社会思想。对于当前我国文化领导权建设中所出现的实际情况,文化领导权理论对于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也具有借鉴价值。
一、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的理论背景
(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争带来的危机让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获得利益的同时也对资本主义产生了质疑,于是他们萌生出想要探索一条全新道路的想法。在同一时间,俄国突然爆发的十月革命以及俄国的建立引来了全世界的目光。在十月革命的强大影响之下,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开始了。可是在学习俄国革命的路途中奥地利等国相继失败。葛兰西由十月革命的胜利得知,只有革命才是改变社会现状的方法,仅仅是通过改良是没有用的。西欧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失败主要在于他们没有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来寻找出路,而是试图通过学习十月革命胜利的方法,但这在西欧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不可行的。因为相比于俄国,西欧诸多资本主义国家已然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多年,大部分资本家都试图通过工资的发放以降低各阶级民众革命的积极性,所以争夺市民社会的文化领导权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取得革命胜利的核心。
(二)第二国际对马克思、恩格斯的错误解读
巴尔特不认同物质生产和经济基础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只不过是把社会历史总结为经济运动,却没有发现意识形态在社会发展中产生的作用。而伯恩施坦用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来曲解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在国际的形象有严重损害。葛兰西提出,第二国际所倡导的庸俗的马克思主义使得无产阶级自始至终都被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导权控制,没有形成自发的革命意识,从而导致西欧无产阶级革命失败。他认为,争取革命的胜利不能只依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等客观条件,最重要的是需要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为了唤醒工人阶级自觉革命的意识,必须在文化领域夺取文化领导权,并在文化和思想上起到引领作用,最终转向经济和政治革命,这样才能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
二、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的理论来源
(一)列宁的领导权思想
列宁是葛兰西的领导权的最直接的思想源泉。葛兰西指出在文化斗争阵线上列宁不可或缺的必要性。列宁的领导权理论深刻展示出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葛兰西认为,只有当广大人民群众支持领导权,管理能够有用的地实施,国家的统治在一定时期内才能被领导权有效地维护。政治领导权思想是列宁领导权思想的重点,他提出无产阶级在社会主义革命中应该占首要地位,要想取国家政权就要先革命。列宁的领导权思想蕴藏的文化领导权,主要体现在列宁领导苏俄社会主义革命和苏俄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把文化建设同经济、政治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了相关的文化建设思想。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是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的。但不同的是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领导权更被葛兰西所重视,他认为在无产阶级革命中把无产阶级的知识、道德渗入广大人民的意识中,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为最终目标,中途不断增加无产阶级队伍中的人数。
(二)马基雅维利、克罗齐的思想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形成受到欧洲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尤其是意大利的政治思想、文化的影响。在《狱中札记》中,葛兰西深受马基雅维利《君主论》中君主维护统治可以采用一切必要的暴力手段,马基雅维利也知道仅仅依靠暴力是行不通的,还要有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的思想。于是,葛兰西提出了“征得广大市民社会成员的同意”的观点。葛兰西还受到克罗齐的影响,这对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形成起到辅助作用。在《狱中札记》中尽管葛兰西对克罗齐以批判为主,但同时也强调了克罗齐思想中蕴含的积极因素。葛兰西受到的克罗齐思想的启发,让市民社会对文化领导权、有机知识分子的作用等因素开始产生关注。
三、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的理论内容
(一)市民社会与文化领导权
城邦社会是市民社会最早的意义,该含义即使在后来被广泛运用,也并非作为一个实体社会与国家相对,而是一直与政治社会、政治国家是一体的。在黑格尔的观点中,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是相互分离的,不再作为一个整体,同时国家作为市民社会的基础对市民社会的存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葛兰西对市民社会的认识相比之前有较大差别,他开始在经济层面和上层建筑层面对市民社会定位。国家政治统治职能中的暴力因素日益减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市民社会的存在。并且在市民社会中,对被统治阶级的领导和国家政权的巩固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通过对市民社会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领导职能来实现的。还有随着社会中契约、民主因素的发展和加强,国家的强制因素会逐渐消失也是葛兰西曾提出的。西方社会的市民社会相对独立完善,资产阶级不但控制政治领导权,在文化意识形态领域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更重要的是,资产阶级具有政治上的暴力强制性,还获得了市民社会的认同和支持。因此,西方社会主义革命不应该采取单一的俄国式的暴力革命。
(二)有机知识分子与文化领导权
在葛兰西的观点里,知识分子是通过对普通群众不断加以改造,将其吸收到知识分子群体中来扩大知识分子的数量,所以知识分子并不属于一个孤立的阶层。对传统知识分子进行教育和理论宣传,其中有机的知识分子的一项重要使命是吸收传统的知识分子成为他们的一员,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发展的方向被有机的知识分子所代表。有机知识分子在文化领导权的获取过程中发挥着组织、教育等功能在并且潜移默化中让人民群众认同统治集团,同时提高人民群众的知识获得程度和道德思想能力。因此,有机知识分子要通过自身的能力,对有机知识分子这一认知加强宣传和构造能力,更重要的是将革命胜利的多种要素凝结在一起并促进广大民众的文化启迪和有机知识分子化。从而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制造的虚假合法性打破,发挥其在文化领导权争夺中的积极作用,最终取得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文化领导权。
(三)意识形态与文化领导权
葛兰西认为在文化上具有重要启发作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当于实践哲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变革现实的实践观的基本精神,对于文化领导权的获得具有重要意义。在葛兰西看来,实践哲学的文化启蒙作用要能够完全发挥出来,首先必须破除机械论,无产阶级的文化领导权的确立和形成才有可能实现;还有文化领导权的理论的哲学基础也是实践哲学。要在反思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形成意识形态问题,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开辟无产阶级革命的新的斗争路径,即文化领导权理论,就要对市民社会、领导权、国家等范畴进行理性思考。在此状况下,革命的胜利就必须要借助于意识形态领域中文化领导权的获得,而不止是暴力革命。
四、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当代启示
(一)加强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培养
对于当代中国的知识分子来说,提升自身的素养是发挥自身宣传、教化功能,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关键。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就是首要任务。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引领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断走向胜利,在漫漫历史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不断被证实,因此对于当代知识分子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学习必须有所提高。我们还要看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急需要实现对全民的广泛传播,尤其是从一般知识分子传播到最为广泛的基层群众,原因是中国当代的主流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分子在实现最广泛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的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社会中的引导教育功能需要知识分子来发挥,更需要知识分子来传播。
(二)创新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培养模式
积极开展针对全民的教育工作和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对意识形态安全建设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大中小各阶段学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对于当前的文化领导权建设意义重大。做好思政课教学是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化领导权建设的必然选择。其一,思政课程具有高效性。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思政课程成为覆盖面最为广泛的教育途径,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在学校教育中开展意识形态领导工作。其二,理论性,在思政课教育中,各种思想观念是随着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的提升而提升的,并且呈现出一个螺旋式的学习上升过程,因此对教师的理论知识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文化内涵和意识形态教育要想得到深入,就要经得住实践的检测和人们对其从根本上的学习和认可,而不是存在于政治口号层面的巨人。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研究对当代中国的影响依旧深刻,我们要把理论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促进社会领域以及文化领域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