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应用写作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及应用研究

2021-11-12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21年14期

■康 燕 崔 洁 吴 杰/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

高等职业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应用写作课程对学生写作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均具有重要作用。应用写作课(学院开设此课程为“职场实用文体”,以下简称“职场”)“职场”课是我院面向高职各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顺应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侧重应用性、实践性。“职场”课自2017年立项山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边建设边使用,现已开发资源千余条。2018年,在超星“学银在线”慕课平台登陆开放。几年来,课程团队不断展开教学实践研究,利用精品共享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学习过程,进行导学、助学、督学,进行以“学”为中心的精品资源共享课设计、建设与应用。

一、基于人才培养目标,搭建课程框架,建设课程资源

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学习需求,课程团队前瞻性地从课程设计出发,将教学资源优化、整合,在资源共享课的实际应用中,提升学生学习的深度、广度,从而实现学习效能的提升。

(一)进行职业岗位分析,明析企业对人才基本素质及能力需求,形成课程设计思路

资源共享课建设之初,团队成员到浪潮集团公司生产车间、百胜餐饮集团等企业进行调研,与行业专家、人力主管、专业课教师研讨,分析现代企业生产、服务、管理等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提练总结,形成现代企业人才应具备的职业综合素质专项能力要求。

课程设计遵循“系统化设计、结构化课程、碎片化资源”的建设理念,立足于校园文化和未来职场,基于工作过程与规范,以任务为驱动,设置七个项目,下设26个子任务,聚合三十余种应用文体的知识和训练。

(二)以提高学生职场写作技能及职业综合素质为目标,制定课程标准

教学团队针对职业分析和专项能力解析,根据各专业大类对职业岗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具体要求,围绕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吸纳专业教师与企事业专职人员的意见,共同制定与各专业大类相配套的课程标准。以提高学生实践写作技能为方向,结合专业实训、企业实习具体情境,重点训练当下校园生活以及未来职场情境使用频率较高的应用文体。

(三)把握高职学生学习特点,通过信息化手段,构建课程资源体系

根据高职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及特点分析,如文化基础、写作功底薄弱,学习自主性不强,思维活跃,重点关注今后职场所需的技能,注重学习内容的实用性等,形成“系统化设计、结构化课程、碎片化资源”的建设理念,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以碎片化的素材资源为基础,按“课程—项目—任务(文体)—知识点”四级逻辑层次建构课程资源体系,提高非文本资源比例,达到满足学生依托精品资源共享课进行网络学习的要求,资源覆盖课程的基本知识点和技能点,还有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整体、单元设计)、教学日历、过程性考核方案等教学指导文件,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窗口。

(四)模拟职场情境,创建项目化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职场”课实行项目化教学模式,以师生需求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设置了七个项目,包括成立学习团队、策划迎新晚会、社团活动剪影、校园热点调查、网店模拟运营、公司校园招聘、团队总结表彰。每个项目下设2-6个子任务不等,如“公司校园招聘”项目任务下设寄送邀请函、发布招聘启事,设计求职简历,撰写求职信函,了解用工合同等5个子任务,团队成员或独立完成或分工合作,共同面对挑战,齐心协力完成写作任务,同时,借助课程资源丰富的内容,结合互联网时效性强的优势,将最新、有趣、有热度的实例传递给学生,项目任务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将来的职场紧密结合,不仅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应用写作的实用性、重要性,也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实践教学实施“导学、助学、督学”策略,实现课程资源高效利用

互联网+背景下,国家在政策上对互联网教育的大力支持,大批慕课平台投入使用,线上教学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课程团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依托省级职场实用文体课程资源平台,不断调整,设计教学,进行课程资源应用研究。关注“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效能”,根据相应的教育及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以“学”为中心,强调“主导—主体相结合”,通过课前“通知”,发布“讨论”,进行作业测试、反馈,分析学习数据,如“课堂报告”、“学情分析”、“成绩分析”等,找寻学生的学习规律,督促学习行为、激发学习兴趣等一系列环节,引导学生对资源的合理应用,探寻更加合理有效的导学、助学、督学的策略,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能。

(一)分析学情,健全“导学、助学”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著名的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如果我们用昨天的方法教今天的学生,等于扼杀了学生的明天!”如果继续延续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激发新一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将新思维、新技术融入实践教学。00后学生伴随互联网迅速发展成长起来,擅长使用电脑、智能手机等数字设备,其学习习惯、学习行为及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比如,其注意力、关注力减弱,但是多重任务能力有了提高,亦可同时完成多个任务指令,移动终端APP对当代学生来说,已经非常普遍且不可或缺,高科技信息技术手段融入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其学习的主动性及有效性。基于此,实施实践教学的导学、助学、督学策略非常有必要。

(1)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主动学习”意识,教师宏观把握章节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及学习侧重点,设计“学习指导书”,提前发布给班级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配合课前检测,有利于学生掌握每种文体的要点,形成知识框架结构,从整体上把握文体知识的联系,从而有效掌握应用写作技巧;章节知识学习完成后,配合“文体知识思维导图”,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文体知识的理解与灵活运用,通过建构、将学习的知识立体化、体系化,提升学生的思维及分析能力。

(2)提供方便学生学习的课程资源,课程团队不断摸索,现已开设8期线上课程,根据学生不同专业对应用写作知识的差异化需求,精简微课视频数量,将应用写作知识点“颗粒化”,方便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自由安排学习,集中力量精练校园及职场情境中高频使用的文体,学有所得;同时,根据文体使用频度,整合试题库,用有挑战度的题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学习能力,落实学习效果。

(二)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发展广阔交互课堂

教师选择资源进行备课;借助“学习通”进行教学过程设计,调取各种资源,通过“投屏”功能,在电脑端即时展示,即时分享;课前下达通知,发布讨论,布置作业,生成练习,进行多种形式的教学互动。

学生通过“学习通”登陆课程,参与签到、抢答、讨论、检测各种课堂活动,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学习轨迹即时生成数据,监督学习,落实学习效果,为过程性考核提供依据。

以“项目二策划迎新晚会”为例,各学习团队在确定学习任务后,分工合作。团队成员登陆“学习通”,进入章节目录,学习微课视频,了解相关文体的知识;进入“资料-拓展资源”,观摩相关案例、往届学生作品,借鉴学习、尝试借据、收条、请柬等文体的写作。在学习实践中,学生产生疑问,可发起讨论,师生共同探讨;也可以在课堂有针对性的听课;还可以私信老师,获得个性化的辅导。教师借助“学习通”班级群,监督、推动各团队的活动进程;利用翻转课堂,将学生们的问题投屏,启发探讨;调取平台案例,点评学生作品,解决学生学习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困惑,突破教学难点,延展教学时空。

(三)监督学习过程,落实学习效果,实施有效督学

1、通过学习通的数据呈现功能,分析学生学习过程,加强管理

使用网络平台强大的数据统计功能,统计信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跟踪学生的学习记录,对学生进行梯度管理。教师通过后台分析学习数据,包括任务点完成情况,讨论参与度、作业分数,成绩优良比例等等,进行跟踪、监督,通过学习通班级群,将学习数据图及时反馈给学生,鼓励表扬优秀,督促有惰性的学生,进行精准指导、干预,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态度及策略。

2、评价多样化,让学生及时得到“存在感”、“获得感”

采用过程性考核,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向学生传递高期望值,激励学生不断提升自我,建立自信,如及时表扬,展示优秀作品,团队成员互评,课堂成绩积分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细化评价规则,在每个学习环节进行评价,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诊断,及时改进。评价不局限于学生的成绩,更关注学习过程、学习习惯,学生的成长。

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大力发展线上教学已成为教育改革的趋势,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思路,更新教学理念,根据学习的规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为中心,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效能,亦关注学生的习惯养成、思维拓展,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乐于学习,将应用写作技能掌握与学生的持续发展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