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区域性康养小镇旅游模式的探索

2021-11-12攀枝花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长江丛刊 2021年14期

■李 东/攀枝花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一、前言

康养旅游融合了健康、养生、养老、医疗及旅游行业等要素,特色小镇发源于浙江,其产业定位区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二者的融合可促进康养旅游和小镇建设的特色化、多样化,其旅游模式应挖掘小镇的区域、资源和文化特色,注重以人为本,坚持以健康为核心,加强与传统产业、现代科技的融合,培育和壮大康养产业,营造浓郁的康养文化氛围,为小镇建设发展注入活力,打造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和旅游者养生、养老、养心、旅游、休闲、度假等互补支撑、相得益彰的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特色小镇。

二、康养小镇建设的意义

康养小镇是健康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补充。我国康养旅游由于响应健康中国战略发展的需要,顺应人民对健康美好生活的需求,适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势所需,发展速度非常迅猛,已被纳入我国旅游发展战略。康养旅游与特色小镇融合发展,探索产生新的康养旅游模式,有助于推动康养旅游和特色小镇旅游供给侧结构改革,催生新的康养旅游业态,增加康养旅游有效供给,成为大健康生活链、产业链的重要一环,极大地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健康需要。

康养小镇是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是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康养小镇以健康产业为核心,为小镇特色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活力,是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转换小镇发展模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对于促进小镇形成绿色生产和消费方式,缩小地区、城乡间差距,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速乡村振兴,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区域人口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我国区域性康养小镇的发展现状

伴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特别是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的实施,集健康、养生、养老、医疗、保健、休闲、体育、文化、度假等于一体的新建或改建康养小镇孕育而生,成为特色小镇的新宠。康养小镇建设如火如荼,遍布全国,如浙江的生命健康小镇、长寿小镇、抗氧小镇,成为特色小镇和养老事业的有益补充。康养小镇建设作为新生事物,要杜绝和克服以下问题。

产业功能定位不准。康养小镇是以健康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以健康产业为核心,满足人们养生、养老、休闲、旅游、度假等多元化需求的特色小镇。在小镇建设和改造过程中,规划建设者往往打着“康养”的牌子,喊着“康养”的口号,趋于跟风,随波逐流,对周边康养市场需求和本地资源环境本底的调研不全面,对本地的温度、海拔、湿度、洁净度和森林覆盖率、水质、温泉等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等康养“先天条件”“空间载体”挖掘不够,与当地资源环境、地域文化、传统产业之间的互促式融合发展思考不深,小镇的项目选址、总体定位、发展目标、规划设计、产品服务、建筑施工、运营管理等缺乏“康养”要素。一些小镇在发展方向上存在一定的迷茫,涉及休闲旅游的较多,真正以特色康养为主题的不多,康养产品和服务零散,康养功能不突出,康养特色不鲜明,康养产业集群规模小,产品和服务处于低水平供给状态;一些小镇康养文化氛围匹配度差,仍停留在“物质支持”“被动养老”的“愿者上钩”阶段,而不是“体验习得”“积极养老”“我要运动”的“人文关怀”阶段,建设发展忽视了人与人、人与社区的沟通交际,人的多元化精神需要和体验经历缺失,文化的体验性和社交活动的融入性差,无法适应和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求。

建设缺乏地域特色。小镇建设大多延续传统城镇化开发思维,忽视了小镇的灵魂是人,忽略了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和旅游者康养的双重需要,挖掘当地资源和地域特色不充分,建筑外观、装修设计、景观小品、门匾招牌等与当地的环境、生活格格不入,缺乏地域、民族和文化特色,脱离当地日常生活,照抄照搬、“千镇一面”现象严重。本地居民被规划隔离在小镇之外,旅游者无法真实接触到当地的生产生活的“本真”,小镇被商业和喧嚣充斥,发展生机和活力不够,无法让来着向往、居者自豪、去者留恋,当地居民和旅游者见得到楼、望得到人,却找不到乡愁、留不住乡情。

设施服务不配套。康养旅游是对传统健康旅游概念的修正和丰富,发展康养旅游除了当地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文化外,还需要配套完善的医疗设施、人才和服务,以及丰富的休闲文化娱乐设施。目前,康养小镇的设施服务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休闲设施及活动内容传统单一,康养所需的运动、康复、治疗、保健、美容、抗衰老、老年公寓、日间照料、医养中心等设施不完善,专业人才和专门服务匮乏,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都无法适应康养需求,必然会在未来的经营中失去竞争力、吸引力。

四、我国区域性康养小镇的旅游模式

(一)森林康养小镇旅游模式

森林具有开展康养旅游的先天优势,适合开展避寒暑、避污霾、避尘俗和养心、养肺、养生活动。依托丰富和广袤森林资源的康养小镇,清新的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夏季凉爽宜人、静谧怡人、体验性强是此类康养小镇区别于其他康养小镇的独特“卖点”。此类康养小镇的建设应贯彻“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保护和开发并重的原则,凸显“镇在林中、林在镇中”的特色,加强森林康养的科普教育和宣传,鼓励和组织游客体验爱绿植绿护绿活动,倡导开展保护森林等公益活动。运用现代科技和医疗服务,监测和指示森林及空气负氧离子的康养功效。融入体育、休闲、娱乐等产业,传承中医、太极等养生文化,配套相应的医疗设施服务,拓展森林康养旅游的产业链。挖掘森林丰富的植物资源,开发森林生态养生食谱。

(二)乡村康养小镇旅游模式

乡村康养小镇是为城市居民及田园生活爱好者量身定做的旅游模式,适合于城市上班族、老年人、中小学生等各个群体。此类康养小镇旅游模式以农民生产、农家生活、农业景观、农村文化为资源优势和特色,其内容应摒弃物质享受,突出身体体验和亲身经历,以农事、农活、农村体验为主,主打亲近自然、返璞归真、体验田园、追寻记忆等异于城市生产生活的康养产品,使他们在悠然自得的乡村氛围、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中体验生活、亲手耕种、寻找乡愁、忆苦思甜、释放压力,通过劳动获得食物或纪念品,获得一定的新鲜感和极大的满足感,实现异于城市生产生活的身心有效替换。

(三)温泉康养小镇旅游模式

14世纪初国外温泉疗养地的建立,并被证明在新陈代谢能力、心理疾病等方面都具有很好的疗效,是康养旅游最初的发展形态。我国温泉资源丰富,绝大部分省区都有一定数量的天然出露温泉,并且温泉旅游资源开发备受关注,成为各地旅游发展的热点。温泉康养小镇旅游模式应以健康产业为核心,全面调查温泉资源的规模、种类、水质、微量元素,科学阐释和突出温泉对身体、精神、心理的康养价值和功效,大力挖掘当地的民族特色、文化特色、饮食特色,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养生观念,植入中西医、保健、治疗、康复设施和服务,移入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美容、养颜等配套产品和服务,延伸和完善“温泉+”产业链、文化链,提高温泉康养产品与服务供给质量,提升温泉康养小镇的康养文化氛围。

(四)阳光康养小镇旅游模式

阳光康养旅游模式是以丰富的阳光资源为康养发展特色,资源具有非常强的垄断性、地域性。当前,开展此类康养旅游模式的地域主要集中在四川省攀枝花市,2012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创建“中国阳光康养旅游城市”,被视为我国康养旅游的发端。攀枝花市属南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年平均气温20.3℃、平均湿度57%、平均海拔1300m左右,拥有适宜人类康养的海拔高度、温度和湿度。森林覆盖率超过60%,是全国呼吸环境十佳城市之一和全国少有的即可避暑又可避寒的康养胜地。此类康养小镇旅游模式应挖掘阳光资源的康养价值和功能,建立阳光康养产品和服务标准。挖掘西南地区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突出小镇的地域和文化特色。强化医养结合,打造地域医疗高地和医养结合的空间集聚,增加康养旅游的医疗附加值产品与服务。加大康养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完善休闲文化娱乐设施和服务,提档升级康养旅游线路和产品,强化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形象宣传。

(五)文化康养小镇旅游模式

文化康养模式主打历史文化与养生活动的有效融合,我国各个地域均有相对丰厚的文化资源,是构成区域性康养小镇亮点的重要因素。此类旅游模式可在多处地域实现,且均具有一定的特色,其中上海的松江区、海南的云龙镇、陕西的照金镇均实行了文化康养旅游模式,并在优良的发展趋势下,逐渐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旅游产业链。融入康养元素,亦会吸引一波养生爱好者的关注。养生元素与文化元素的融合相对容易,我国多数风土人情、历史民俗均具有一定的形式或饮食方面的养生文化。在结合地方特色的文化小镇中,其精神与身体的康养活动指定方向相对明晰。

五、结语

总的来说,我国区域性康养小镇的建设,对国民精神生活及健康生活的有效提高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当前康养旅游风头正起,始终处于全民的热议浪潮之上,我国各地的区域性特色小镇应加强此类旅游模式的建设关注,剖析自身产业及空间特点,融合康养元素,进行设施及活动的改进与完善,保证自身旅游活动亮点鲜明,内容丰富,进而实现长久而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