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文化与中国外语教学
2021-11-12湘潭大学
■王 玲/湘潭大学
一、前言
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的脚步加快,特别是近年来“一带一路”深入发展,国内对外语的学习也达到了新的高度。在我国,学习外语的目的主要是工具性动机,希望通过掌握一门外语解决工作问题,所以国内的外语教学注重对目标语的形式学习,注重目标语输入。但是近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国家重视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而传统模式下培养的外语人才却无法顺利地用外语传达母语文化,这种现象被称为“中国文化失语症”,不仅折射出外语教学模式的缺陷,更加反映了整个社会对母语文化的怠慢。
关于外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缺失现象的研究国内的同类研究比较多,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相关研究大幅增长,但是大多都是以“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为研究对象,去探析这类现象多方面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涉及的范围比较宽泛提出的措施也不仅仅关乎母语文化的培养。本文的研究视角比较新颖,研究强调母语文化的主体性,研究范围相对缩小,以母语文化为切入点和研究主体,探究母语文化对外语人才培养的影响,并结合当今外语教学中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母语文化与人才培养
(一)文化熏陶与跨文化交际
儒家文化是母语文化的代表,影响中国几千年,受众十分广泛并且经久不衰。学习中国文化始终绕不开儒家,我们理想人格的形成离不开儒家春风化雨的熏陶和教化。《大学.中庸》开篇中讲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岑参&子思2016:7)。这也是我们后来熟知的“三纲领”“八条目”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内圣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外王之道。其中内圣是外王的基础和根据,外王是内圣的必然结果(吴晓霞2003)。《孟子》中“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以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重视修身养心(孟子2017:145)。荀子尚礼也重内圣之道,提出“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2015:68)。儒家推崇的理想人格重视内在的自我修养以达到圣人的道德境界,推崇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跨文化交际中母语文化不可缺失。祝畹瑾1985年在译作中指出海姆斯交际能力中的社会语言能力就要求说话者能在某个语境中正确地使用语言并做出合适的反应和回答(祝畹瑾1985)。当跨文化交际双方在交谈如果外语人才无法用地道的目标语表达本土文化我们就可以认为我们培养的外语人才的交际能力是不完善的。在现在国家大力提倡文化软实力的背景下,外语人才更是中西沟通的桥梁,是传播中华文化的主力军,可见加强中国文化的培养是现实需要,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必然要求。
(二)母语文化对二语习得的正向迁移
母语文化在外语学习中具有正向迁移作用。中国学生学习外语基本是在掌握母语的基础上进行的,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无意识地将母语的语音,词汇,句法结构,思维方式和文化内涵迁移到目标语学习中去(华瑛2010),对目标语做出假设进而验证自己的假设发展自己的中介语体系。一般来说,母语对二语习得的迁移分为三种,分别是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我们一直以来都认为母语知识和文化在二语习得中是负迁移作用,不利于我们的学习,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其一人的知识是一个系统的整体,中国学生之所以能在两三年内学会相当于在母语环境的儿童10年或更长时间内学到的东西,主要原因是他们能利用现有的母语知识及运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能力更快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母语儿童在短时间里难以掌握的东西(马冬虹2007)。其二语言是有共性的虽然符号不同但是在文法上却又有相通之处,文化也是有共性的,人类文化中很多道德都是相通的,而且通过学习母语文化,学生的文化鉴赏力会得到提高,面对文化冲突时,他能很好地调适自己的不适心理状态,学习外族文化时的情感过滤就会比较低,同时面相似文化和新文化时,对外族文化的欣赏认同和学习积极性也会得到加强,这些对二语学习都是具有促进作用的。
三、实施途径及策略
(一)对比教学
外语教学要善于把汉语的语法规则与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日语等的语法规则进行对比阐述,用汉语语法解析其他各种外语语法的异同(陈放2016)。这样学生在学习母语知识的同时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目标语。在文化教学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进行中外文化对比,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差异,调动学生学习外族文化的积极性。对目标语及其文化的单向学习会造成文化割裂,只有通过交流和对比,对目标语及其文化的学习才会更加深刻,教学效率也会提高。然而事实上因为几十年中文教育和母语文化教育的缺失,很多外语老师不具备文化对比和语言对比能力,在教学中也只是单方面的目标语文化输出,所以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外语教学一直以来都必须坚持的目标。
(二)外语教材浸入母语文化
大部分的教学活动都离不开教材,现阶段中国的外语教材几乎都是有关目标语文化和语言知识的,重视对目标语文化的输入,对母语文化的涉及真是少之又少,哪怕是中国文化教材也是单独成书的,单独介绍中国文化,这样割裂了中外文化之间的关系,十分不利于教师进行对比教学,同时因为外语教材过度重视目标语文化,导致外族文化课远远超过母语文化课,误导学生轻视母语文化,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也不好。笔者认为外语教材的设置可以穿插中外文化进行对比教学,并且课时也要做到平衡,不能过度强调外族文化轻视母语文化,这样培养的人才才能学贯中西,做中华文化的传播者。
(三)文化交流与实践
中国学生学外语无论是语言知识还是文化知识都存在重输入轻输出的问题。其实学生能在输出中通过运用旧知识查找新知识完成输出并且通过输出效果进行验证自己的目标语假设。如果是正确的学生会加强信心学习结果会得到强化,如果错误学生也可以自我纠错修正自己的中介语(杨连瑞&张德禄2007:196)。而输出依赖平台和机会,不管是基础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能提供给学生输出的机会都太过稀少,特别是文化实践,有一些高等院校会开设莎士比亚戏剧节,但是参与程度也不高,其他类似的文化实践在大部分高校要么没有要么也只是部分人的狂欢。笔者认为文化交流和实践可以通过角色扮演以及组织中外学子交流等活动来进行,高等教育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文化实践引导,鼓励他们参加此类活动并且尽力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体验真实的跨文化交际。
四、结语
外语教学研究一直都是语言学中比较热门的话题,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外语人才一直是学界的讨论点,近30年来,理论研究得到深入的发展,但是实际操作仍然比较缓慢,特别是随着“中国文化失语症”的提出,母语文化融入外语教学成为外语教学研究的重要话题,本文从母语文化角度分析了母语文化对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再进一步分析了当今中国外语教学的缺陷,最后提出了四个应对建议,分别是开展对比教学,母语文化融入外语教材,提高教师文化素养和加强文化交流和实践。
从母语文化角度改进中国外语教学已经有比较多的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笔者吸收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综合自己的教育经历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能为该项话题研究添砖加瓦,此文也有一些不足,首先因为篇幅结构原因对母语文化的概述仅是有关儒家,没有包括道家,其次关于中国外语教学现状的阐述没有经历实地考察仅是凭借自己的教育经历和前人的研究成果来做评价,不够全面不够具有代表性,最够提出的改进措施由于个人经验有限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有待验证。当然以上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此文讨论的也只是外语教学研究的冰山一角,今后的此类研究还会更加全面细致笔者也相信今后的外语教学会跟随研究成果日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