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路探究

2021-11-12孙嘉铭沈阳体育学院

长江丛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思政政治思想

■孙嘉铭/沈阳体育学院

当前互联网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互联网各项应用的依赖程度也不断提高,而互联网本身带有丰富的资源,各个行业在互联网的参与下进行了行业的创新以及进入了更快的发展速度和更高的发展水平。而教育行业作为传统行业,在互联网的冲击下进行创新是教育行业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经之路。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是当前创新的重要讨论目的。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在思政课堂中的表现机会较少,整体对思政课堂的参与程度较低。

而且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有了新的要求,然而当前高校思政课程比较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总体的考核方式也比较单一。更重视学生的纸面成绩而对于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引导较少。因此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结合互联网进行一定程度的转变,对学生的教育需要更深一步的指导。

二、基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

各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重视程度不足,安排的课时相对来说较少,学分设置也较低,而且对于实践课的题目设置和得分百分比较低。总体上课程较简单,以说教形式为主,不符合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影响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这门课程的深度思考和创造性思维的开拓。而且考核形式也相对单一,无法更加准确的判定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

在教学模式上也存在部分限制,师生双方都需要在预定的时间点,在固定场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和学习交流活动,课堂参与人数与教学时间因此受到极大的限制。

因此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进行创新,运用互联网的丰富资源弥补上述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

(二)互联网背景下外来文化对于学生的冲击

随着当今科技的发展,在互联网中的各种言论也非常复杂,尤其是一些包裹在神圣外衣下的腐朽思想和低俗文化充斥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也有很多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更是对国内大学生群体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由于文化的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很多大学生并不能正确的理解和分辨各国文化和价值观之间的异同,盲目的接收相关的信息会造成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受到冲击。

这样下去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质量和正确三观的形成,因此当前的文化冲击需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重要作用,并且与互联网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三)思政教学载体的限制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传统载体逐渐转变为以互联网为载体。传统的教学载体一般是纸质书本,与互联网相比较而言,传统的载体一方面不容易大量携带,另一方面周转率比较低,总体看来传统载体的局限性比较大。但是如果选择以互联网为载体,无论包含多大的信息量,都可以轻松携带,同时周转率高,利用互联网就可以转载与下载,只要学习上有需要,随时可用USB等传输工具拷贝互联网的海量资料。互联网的教学资源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库,并且一样的教学资源可同时服务于大量的学生。而目以前传统的载体显然无法做到这一点,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传统载体在教学方面对于师生都有明显的限制。

综上,基于互联网的高校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创新已经迫在眉睫,因此需要尽快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行创新性探索,以下是笔者经过分析大量资料所得出的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创新思路的具体措施。

三、基于互联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创新思路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高校互联网设施的基础建设

将互联网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首要措施,是需要加强高校的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建设工作,能够满足在全校区域范围内达到无线网全覆盖的要求,这样可以保证学生通过手机、电脑、平板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的接入互联网进行相关的学习,尤其是当前移动通讯平台的普及,老师可以远程通过移动通讯平台为学生推送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有趣小短文,使学生在课外也能接收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的引导,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内容的进一步掌握,以及通过互联网报道中的真实案例,使学生加强对于所学内容的深度思考。弥补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所涉及不到的内容。

(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线下教学作为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但如上文所述,依然存在不可避免的问题,而线上教学作为一种随互联网应运而生的产物虽然发展时间短,但是发展速度很快,目前关于线上教育的相关平台和相关课程已经十分丰富,应用比较普遍的有“中国大学MOOC”“雨课堂”等。尤其在此次线上教学完全替代线下教学,促生了更多线上教育平台的出现,而且综合来看,教学效果也相对较好。因此随着教育行业与互联网的发展,线上与线下的教学模式将是未来一大趋势。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来说,通过互联网相关平台进行部分教学活动十分方便,例如线上的点名打卡,收发作业,师生之间的留言问答等形式,都极大的促进了教学的高效率和师生之间的快速沟通,弥补了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以说教形式为主的单一形式教学,而且线上问答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以及教师能够更加方便的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而且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的“线上”教育模式,就可以远程开启“线对线”的对学生开展相关的思政教育工作,师生之间都可以突破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的开展“线上”思政教育相关活动,教师可以及时为学生提供远程指导与在线答疑。最大程度的提高了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满足了在互联网环境下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教学模式提出的新要求

(三)高校教师应积极整合互联网资源,提升对互联网的应用能力

思政教师教师在面对互联网大量教学信息时,应该尽可能的提升通过网络获取海量教育资源的能力,在面对大量不同的互联网信息干扰时,思政教师应该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中挑取适合学生使用的教学资源,结合思政素材,拓展教学的质量和内容,提高思政课堂的趣味性。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能够将比较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简单有趣的讲授内容,提高学生对思政教育课程的新理念的认同,达到思政教学的教学目的。

(四)打破思政教育的局限,促进教育方式现代化

打造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方式的现代化,需要同时对老师和学生对于互联网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现代化理念进行打造。在思政教学课堂中一向是老师为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两者作为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思政教学方式创新的主导者与体验者,对整个创新过程都非常重要。

上文中曾提到在当前互联网复杂的环境下,学生容易受到低俗和恶劣文化的不良影响,所以作为老师,需要加强对互联网中频繁出现的复杂信息的筛选意识,尽量保护学生不受网络文化负面价值观的影响。

作为学生,也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自我管理和自我分辨信息的能力,对于互联网中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信息应该及时的过滤。在互联网上进行学习资料的筛选时,要正确的把握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料。

综上所述,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创新是当前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各位高校教育从事者的历史使命。互联网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应用上既有挑战,也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思政教育的相关工作者需要在继承和弘扬我国精神文明和精神文化的同时,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无论是教学还是学生都应该共同努力整合更多有意义的教学资源,顺应科技的发展,及时调整自身的前进步伐,做一个合格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四、结语

高校思政教师除了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互联网教育资源以外,还应该注重对教学方式的优化,打破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式,让思政教育有足够的自由发展空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件对国民素质有严重影响的事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要用异常严肃和刻板的形象给学生上课。相反,教师应该尝试着把一些严肃的话题用轻松诙谐的语言给学生讲解,从而让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相关的知识。而且高校思政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合理的使用移动互联网工具,既要看到它的教学和沟通优势,同时也要明白移动互联网工具的应用局限性。高校思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移动互联网工具时应该合理选择推送的内容,在保证推送信息的质量的同时也要考虑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和阅读兴趣,切实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为目的。

猜你喜欢

思政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