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互联网时代的立德树人教育
2021-11-11邹志娟
邹志娟
摘要:作为历史悠长的文化内涵之载体,国学不仅仅是一种历史积淀,更是一个国家面向世界的窗口和门面,也是中国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文明代表之一的泱泱大国,中国在漫长的历史中产生了许多文化精粹,只有将这些文化精粹融入教学过程之中,利用新技术普及德育教育,才能使国学发挥动力作用,鼓励新一代青年在现代化语境中真正掌握国家之历史文化,明确前进之方向。
关键词:互联网;立德树人;小学语文
引言:立德树人在新时代的经济条件和文化背景下,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与意义。作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衔接点,立足于传统经典的立德树人文化教育一方面能够使学习者对自身民族的文化历史具有一个通识性的认识,另一方面,则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习者的立德树人认知,构建起学习者基础的义理观,因此理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一、借助校园网开展全校性的教育活动
其一是制订德育活动的相关方案。学校的德育负责人先在校园网的固定板块发布活动计划,主要涉及活动的主旨、目标、时长、成员、標准、方法和评价等诸多细节,让学生与教师知晓活动的完整部署,了解自己在整个活动中的根本目标及所要完成的任务等。其二是分享活动流程与成果。在所有班级都明白了活动的任务与标准后,就能进行活动了。在活动环节,教师和学生可以将自己真实的感受与体会记录在新闻板块上,并和其他同学进行分享,让他们知晓不是只有自己面对着此种困惑,并能从中收获越来越多的启发,明白更多的道理。通过分享与评价,学生可以参考彼此的经验与方法,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一起成长。其三是评价反馈。在所有班级都完成活动的演示与分享后,需要让学校德育负责人综合考虑活动的进行状况,按照活动布置标准,对各个班级所开展的活动做好点评与总结,同时把点评的成果上传到校园网。在这个评价环节中,教师与学生一方面能发现活动中学校着重注意的内容,知晓以后活动的主要方向;另一方面能掌握学校具体的点评状况,借助评价获得自我肯定。
二、加强网络环境下的班主任工作
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切实利用校园网上的班级空间板块对学生展开宣传、教育和引导,借助新闻板块的宣传导向功能,创建班级文化,凝聚集体的向心力,这样集体文明作风就会逐渐形成。班级空间板块的主要管理者是班主任,所有学生都有十分具体完整的分工与目标,同时围绕整个班级的各项活动进行。有的学生要对活动环节做好记录,确保所有内容都准确;有的学生要创作活动稿件,希望其他学生与教师可以给予肯定;有的学生要完成拍照任务,让美丽的瞬间得以留存;有的学生要把所有信息上传,保障学生和教师都能看到。每位学生都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各司其职,学生在整个活动前期、中期甚至后期的参与就是一种集体性的教育。新闻板块则记录着自己班级所实施的多种教育活动,学生的思想行为和班集体的精神面貌可以利用网络空间板块的窗口呈现出来。班主任要切实借助其宣传、教育和引导的功能,把班级内所发生的各种好人好事或是学生积极的思想、文明举止、良好成绩等内容都展示出来,宣扬学生优质的精神面貌,传播讲文明、树新风的正能量。然后要在班级内推荐出标兵,体现出榜样的力量,让这些标兵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起好带头作用,引导其他学生一起向上,努力学习,形成正确的三观。
三、利用网络搭建起家校联合的桥梁
家校联合的基础是信息的实时交流,家长真正了解学生在校内的具体表现,才可以在家庭教育的环节中进行调整,互相配合,展开教育;教师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才可以在校内开展教学环节时因材施教,完成教育工作。因此,学校对互联网时代下的家校联合互动模式进行了分析,想要利用互联网本身的开放性、便捷性优势,实现家校个性化或者任务具体化的信息交互,进而增强家校互动的品质,更有效地对家庭教育形成影响,产生教育合力。学校应该借助互联网对家校联合制定目标与规划:班主任和各科教师要通过班级新闻板块上传各项活动信息,且每周不可少于两条,教育类博客也要编写一篇,短信平台上富有个性化的短信上传不少于十条;要注意每位学生上课时的状态或是下课后的状态,每周对所有学生进行评价的覆盖率不少于百分之五十,每个月对所有学生进行评价的覆盖率要达到百分之百。学校还需要让广大教育工作者互相交流自己的教书育人经验,彼此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完善不足,切实为学生健康顺利成长助力护航。
四、互联网时代下小学德育工作的创新
小学的全体教师及管理人员需要切实借助课堂或是校园的德育主阵地,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及良好的三观,让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思想深植学生内心,刻画在学生的灵魂深处。德育的实质通常会包含多种科学的理论,而掌握这部分理论对于年龄尚小的学生来说并不容易。所以,教师要借助互联网获取大量的德育材料,并将这部分材料有效地融合起来,进行一定的创新,切实让各式各样的时事与课程相结合,提高德育工作的生动性与完整性。比如,学校管理人员可以将各个年级的学生组织起来,利用网络课件为学生介绍新时期国家的发展情况,如有哪些突出的科研成果或者时代楷模,及时向学生传递正能量;还可以反映灾害发生后,我国人民众志成城、互帮互助、共渡难关的情境;还可以建党百年这一伟大历史时刻为契机,向学生传递百年建党史的伟大历史意义。真正让学生在此环节中,形成正确的三观,让他们不仅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还能养成优秀的品行,真正发挥出互联网的德育功能。
结论:综上所述,立德树人教育对于我国语文教学及人才培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在推进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从立德树人教育的现状出发,整合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发挥时代、社会及家庭的作用,才能推进立德树人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更好地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桢.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德育教育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204.
[2]袁娟.“互联网+”视野下小学立德树人创新机制研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06):130-131.
[3]萧敏仪.“互联网+”时代,小学立德树人教育策略的探析[J].新课程(小学),2018(10):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