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征程孕育伟大的时代精神
——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红色主题”教学设计与实践

2021-11-11郑辉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10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精神历史

郑辉

(福州第二中学,福建 福州 350001)

2020 年秋季,福建省作为第二批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验省份,开启新一轮的高中课改。作为2020 级高一历史科任教师,面对新课标、新课程、新理念,笔者自接受任务起,主动参加省市各级培训,更新观念、提升素养,通过对比新旧课标、课程,逐渐明确了课程的顶层设计意图,同时面对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挑战,以“主题教学”设计思路作为应对策略。

一、统编版高中历史课程《中外历史纲要》实施主题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中外历史纲要》的通史结构和知识容量决定了实施“主题教学”的必要性

统编版历史课程《中外历史纲要》在内容设置上,对知识之间的逻辑关联处理得更为紧密。上册10 个单元共29 课和1 节活动课,下册9 个单元23 课和1 节活动课,上下册19 个单元标题中基本带有“与”“和”,而课时标题含有“与”“和”的也超过半数,由此可见单元主题或课时主题往往并列多个。新教材每节课的篇幅长、概念多、理解难度大,以过往的习惯和经验,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授课任务,即讲清讲全所有内容,无疑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应对高中历史新课程,需要构建新思路,寻找新策略,在这一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采取“主题学习”的教学设计,重新构建知识脉络,突出主线,主次分明,以完成重点和主题为抓手,效果良好,较为有效地达成了预设目标。

(二)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明确了“主题教学”的可行性操作策略

课程标准建议新教材实施过程中,“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以主题为引领……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同时又指出运用主题教学模式,对教科书的顺序、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将单元内容或课时内容进行有跨度、有深度的重新整合梳理,设计出更具创新意义的综合性学习主题。

因此,采取主题教学作为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设计思路,符合当前的课程学习和时代认知的需要,创设主题学习情境、整合主题学习内容,最后达成主题学习整体共识,成为本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符号。

依据课标要求确定教学主题,聚焦主题又体现课标要求。主题教学可在一课、一单元甚至若干个单元内设置,首先确定一个立意,然后围绕立意设计教学主题,当然主题下的教学内容之间需要构建合理的逻辑关系。通过思路与情境的具体化,搭建起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并完成目标的实现和主题的展现。

二、课程改革的必然性与时代节点的偶然性在碰撞中产生了“红色主题”教学的因应

2020 年是全面实现脱贫的攻坚年,2021 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第一个100 年,即中共成立的100 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历史教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主旋律精神的绝佳机会。此时,教师肩上的责任既要跟上时代课程改革的节奏,同时还要弘扬“百年征程中伟大的历史精神”。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的总编张海鹏教授2019年8 月在教育部新教材培训讲座中指出,作为人文学科的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体现国家意志,厚植爱国主义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刻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统编教材总编徐蓝教授也指出,高中历史教育教学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历史叙述与阐释中,引领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实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如《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渗透的七大主题教育,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家主权、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

基于此,对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的中国近现代史部分内容进行重构、整合,以“红色历史”为主题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

三、以高一课堂作为“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平台,以第25 课《人民解放战争》为案例,设计一节课的学习主题

本课内容涉及重庆谈判、双十协定、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全面内战爆发、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1947年土改、千里跃进大别山、三大战役、七届二中、北平和平谈判、渡江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等。在对课标要求和课程内容理解的基础上,确定“民心向背”作为本课的教学主题。人民解放战争围绕的焦点问题是战争取胜的原因,材料一从国统区人民生活日益艰难、材料二从解放区土地改革满足人民的迫切要求、材料三从第三方的视角审视解放战争的结局,由此得出本课的结论即“教学主题”是“民心向背”。

值得注意的是,在设计“学习主题”的同时,需要对学生进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与培育。“人民解放战争”一课的教学问题——造成国共两党不同结局的原因,根据上述史料和教材内容,同时联系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帮助学生从社会进步的角度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和历史意义。

例如,理解唯物史观,就应明确历史是各种力量互相作用的结果。经济力、政治力、社会力等多种力量共同作用,人民解放战争中这些因素的主要推动力掌握在人民群众手中,因此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七单元至第十单元的中国近现代史,具体历史节点是从中共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刚好跨越100 年的历史。恰巧2021 年是中共成立100 周年,全国上下掀起“学党史”热潮。是机缘巧合或本就是重要的历史知识,于是“百年征程孕育伟大的时代精神”学习主题成为高中历史课改实践,即若干个单元尝试聚焦一个学习主题。

四、聚焦百年征程中的爱国精神,在历史教学中赋予时代内涵,让历史课堂成为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高中历史新课程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强调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领学生通过历史知识的系统学习,增强对祖国、对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革命兴起》为例,笔者设计了两个学习主题,主题一围绕“红船精神”,旨在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主题二围绕土地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理解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和红军长征的伟大意义。这两个主题浓缩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探索的精神谱系,为我国走向独立、走向富强提供了丰厚的滋养。

首先,展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图片(如图1,图2)

图1 上海市兴业路76 号

图2 浙江嘉兴南湖

“红船”本不是红色,只因船内代表们的革命热情承载着对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的美好憧憬,红船精神究其本质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正如毛泽东同志说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其次,创设情境:1.鉴赏油画《井冈山会师》。2.播放音乐《映山红》《情深意长》(等长征组歌)(如图3)

图3

1927 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中国革命走上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因此,这里诞生了“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的井冈山精神。

结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引导学生明确: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1934 年10 月至1936年10 月,工农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党和红军面对凶恶残暴的追兵阻敌、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党内错误思想的激烈斗争,以不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的牺牲精神,创造了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奇迹。长征的胜利,是革命理想信念的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胜利。今天,长征虽已成为历史,但长征精神具有跨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题教学设计可以围绕“延安精神”展开。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延安时期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从中央红军长征落脚陕北,到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东渡黄河前往华北,中共中央在延安战斗生活了13 个春秋。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的重要时期。结合教材上的“学思之窗”,引导学生体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伟大品格。

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设计的主题一是围绕“抗美援朝精神”,感悟中华民族保家卫国、追求和平的坚强意志;主题二围绕“时代楷模”,了解特定时代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正是这种不屈不挠、无私奉献、自强不息的赤子之心,推动中华民族不断走向新的辉煌。

主题情境设计:1.视频节选《跨过鸭绿江》,2.播放音乐《我的祖国》。

1950 年10 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对于百废待兴的新中国而言,这是何等的气魄和胆略!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造就了国内前所未有的团结一致和建设热情。而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也锻造了由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国际主义等精神组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全国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涌现出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中,雷锋精神是立足本职、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螺丝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而以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等为代表的一批著名科学家,把个人的志向与民族的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把热血和汗水洒在茫茫戈壁上,洒在新中国国防事业的发展道路上。他们淡泊名利、潜心研究、不计报酬,奉献全部的青春与生命,需要用无私的精神支撑,用奉献的精神坚守。“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科学精神的突出体现。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是时代楷模们的共同追求和崇高境界,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时代写照。

第十单元《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主题教学设计围绕“新时期的社会巨变”,从我国经济、科技、综合国力、民主、法治、文化、生态建设等方面,了解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重大成就。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实现中国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结合教材中的“学习聚焦”,组织同学们讨论对“综合国力决定大国地位”这句话的认识。通过学习交流,增强学生们的民族自信、道路自信,再次印证了“以立德树人为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使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关心国家的命运,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前,历史教学已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高中历史新教材以“学习主题”为载体,寓德于教、素养并举,主题式教学中的“教”“育”并施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青年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必将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并最终汇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精神历史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谈高中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
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历史教学探析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拿出精神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