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难经》针法中的阴阳五行观

2021-11-11吴子建蔡荣林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余 情,吴子建,蔡荣林,胡 玲,王 洁,刘 磊

(1.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2;2.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38)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主要阐述人体生命活动的生理、病理规律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并指导医疗实践,是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想源泉。《难经》全称《黄帝八十一难经》,是继《黄帝内经》之后又一部重要的中医经典著作。其对针灸学的贡献颇丰,六十九难至八十一难对针法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阴阳五行学说贯穿于《难经》有关针法论述的很多方面,对针灸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阴阳学说指导针刺治则治法

阴阳的概念来自古代先贤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易传·系辞下》)的取象比类思维。在先秦至秦汉时期,阴阳学说逐渐引入医学领域解释生命现象。中医学认为阴阳是构成人体和世界的根本。运用针灸方法调节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产生补泻的效果,达到“以平为期”的治疗目的,是针灸治病的基本法则。《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记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难经》也认为调节阴阳对人体健康的具有重要意义,故《难经·七十二难》曰:“调气之方,必在阴阳,……知其内外表里,随其阴阳而调之”。针对人体阴阳盛衰要正确采用不同的补泻方法,正如《难经·七十三难》之“补者不可以为泻,泻者不可以为补”。

至于如何调整阴阳的偏盛偏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理论。《难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提出在针刺取穴中重视从阴引阳、从阳引阴;针刺操作中注重阴阳相配、刚柔相济;针刺方法上注重取阴养阳、取阳养阴,为临床针刺治则治法的确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1.1 针刺取穴注重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难经》注重特定穴的应用。中医学认为背为阳、腹为阴,腑属阳、脏属阴,俞募穴有关理论的提出始见于《黄帝内经》,《难经》概括性地阐述了俞募穴的特点,正如《难经·六十七难》所云:“五藏募皆在阴,而俞皆在阳者,何谓也?然: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俞在阳。”意指五脏有病(阴病)时应取属阳的背俞穴,六腑有病(阳病),应取胸腹部的募穴。其以阴阳统一的观点指导选穴组方,重视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在此基础上,晋代医家王叔和在《脉经》中明确了俞募穴的定位,并对俞募穴的主治、刺灸方法、配合药物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论述。元代医家滑寿也认为:“阴病行阳,阳病行阴者,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脏腑腹背,气相通应,所以阴病有时而行阳,阳病有时而行阴。”

脏腑经络之气互相贯通,生理上由阴行阳,由阳行阴,维持相对平衡;病理上阴病及阳,阳病及阴。故在治疗上可以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调节阴阳经脉之气,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这种阴阳相互为用的学术思想,是针灸治疗中的特点之一。《难经》俞募穴理论为脏病取背俞穴、腑病取腹募穴的治疗方法奠定了理论基础。目前,俞募配穴结合特色针法在临床应用广泛,如治疗儿童脑性瘫痪、功能性消化系统疾病、单纯性肥胖症、原发性失眠,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2 针刺操作注重阴阳相配,刚柔相济 针刺操作,需要左右手协调配合。早在《内经》时就提出要双手配合针刺的论述,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气至而去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中解释道:“右手推针出入,左手持而御也”,左手协助右手“护持”针具。《难经》则更进一步阐发这种针法,如《难经·七十八难》曰:“然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强调针刺时“押手”的重要性,同时指出“当刺之时,必先以左手压按所针营俞之处,弹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顺针而刺之,得气,因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强调针刺时,右手持针,左手在针刺施术部位施以按压、弹努、抓切等法激发经气,在“得气”的基础上行补泻操作,左手的配合同样重要。

双手的协调配合在刺荣、刺卫的针法之中也有体现,如《难经·七十一难》提出“刺荣无伤卫,刺卫无伤荣”双手协调配合的针法。针属阳的卫分,应该横刺;针属阴的荣分,应该先用左手,按摩所要针刺的穴位,使局部的卫气散开然后进针。

后世在此基础上对左手、右手协调配合进行阐发,如《太平圣惠方·针经序》中记载:“右手存意捻针,左手掐穴,可重五两以来。”《针经指南·标幽赋》中将此描述为“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明代医家徐凤《金针赋》的“下针十四法”和杨继洲的“下手八法”,也是在《难经》左右手协调配合思想的延伸。左手右手、押手刺手,一阳一阴协调配合,催发经气往来,促进气至病所,从而获得临床最佳疗效。

1.3 针刺方法注重取阴养阳、取阳养阴 《难经》以“天人相应”理论,强调经气与四时阴阳升降的相应关系,并在针法上有所呼应,例如在《难经·七十难》提出“春夏各致一阴,秋冬各致一阳”的针法,即春夏阳气偏盛,秋冬阴气偏盛,要通过针刺分别引导人体阴气、阳气。这里阐述了阴病取阳、阳病取阴的阴阳相生、互相制约的辨证关系。在针刺操作中则强调应采取由深层出浅层,或者由浅层入深层的手法,达到“引阴以和阳”“内阳以和阴”的目的。四时阴阳,取气得当,正如虞庶所说“取一阴之气以养阳”“取一阳之气以养阴”。另外,《难经》所提出的“荣卫补泻法”,其在操作中也很好地体现了阴阳互根互用的关系。卫行于脉外,其位较浅,荣行于脉中,其位较深。宋代丁德较早从阴阳释之:“卫者,阳也,荣者,阴也。”荣卫补泻法属于深浅补泻法,《难经·七十六难》云:“当补之时,从卫取气;当泻之时,从荣置气。其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当先补其阳,而后泻其阴;阴气不足,阳气有余,当先补其阴,而后泻其阳,荣卫通行,此其要也。”《难经集注》云:“邪在荣分,故内针于所实之经,待气引针而泻之。故曰:当泻之时,从荣置气。”《古本难经阐注》云:“欲泻,从荣置气,深针之,于所实之处,俟得气,引针泄之。”

《难经·七十八难》也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即“因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用阴阳观点可进一步理解成补法用针从浅入深,从阳分引阴分为补,泻法用针从深出浅,由阴分退阳分为泻。这些内容对后世发展针法补泻影响颇大,如《金针赋》“慢提紧按”“先浅后深”为补,“紧提慢按”“先深后浅”为泻;相关复式补泻手法如“烧山火”“透天凉”等也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

2 五行学说指导针刺补泻和针刺操作

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5种基本物质来解释各种事物和现象基本规律的学说,这5种元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维持动态平衡的关系。五行生克乘侮在《难经》针法中也得到了灵活运用,例如根据五脏疾病传变而提出的治未病思想,根据五行生克关系所创的“补母泻子”法、“刺井泻荥”法、“泻南补北”针法。此外,天人合一的“四时五输”法中也蕴含五行的互合互藏原理,进一步丰富了五行学说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

2.1 从五脏疾病传变角度论治未病 《灵枢·逆顺》提出:“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难经·七十七难》明确了医者“治未病”的重要性,提出治未病的上工和治已病的中工的区别:“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治已病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认为这是针灸“治未病”的体现,《金匮要略》中也有类似的论述。

2.2 据五行关系,创“补母泻子”针法 《难经》运用五行学说对五输穴的理论和应用进行解释,为子母补泻法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它基于五行相生规律提出“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治则。同时,其根据十二经脉和五输穴的五行属性,创立了“补母泻子法”,包括本经子母补泻法和异经子母补泻法。正如《难经·七十九难》所云:“假令心病,泻手心主俞,是谓迎而夺之者也;补手心主井,是谓随而济之者也。”体现了五行学说指导下的针对某一脏或实或虚的针灸辨证治疗方法。

同时,在五行子母补泻的基础上,又提出“刺井泻荥”法,即“诸井者,木也,荥者,火也。火者,木之子,当刺井者,以荥泻之”(《难经·七十三难》),五脏阴经各个井穴均属木,各个荥穴均属火。火为木之子,针刺泻井穴,可以改取荥穴施行泻法。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提出“当补井时,以合代之”的用法,并由此衍生出“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目前在针灸临床上也应用广泛。这种补母泻子的方法,需在临床中仔细辨别,切不可犯“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难经·八十一难》)之戒,造成误用“针刺补泻,反为针害”的结果。

“子母补泻”概念始于《难经》,西晋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进一步完善了子母补泻法理论,唐代王冰在其著作《素问六气玄珠密语》中多处论及子母补泻、子母经等内容,推动子母补泻法的发展。近年来,“子母补泻”针法在临床应用广泛,有学者在临床运用刺络放血加补母泻子针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子母补泻针法治疗紧张性头痛、子母补泻配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等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2.3 据五行关系,创“泻南补北”针法 在“补母泻子”法基础上,《难经》中又有“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的灵活变通,它在七十五难中指出在“东方实,西方虚”的病证中,需采用“泻南补北”的治法。《难经本义》云:“泻南方火者,夺子之气,使食母之有余。补北方水者,益子之气,使不食于母也。”采用泻心火补肾水之法治疗肝实肺虚之证,其道理在于益水制火、补肾泻心,泻火能夺肝母实,又能减少其克肺金之力;益肾水以实肺金,水制火,心火衰则肝木不实。同时,有学者认为“肝实肺虚”病证中,以肝实为标、肺虚为本,泻实容易,补虚难,故需泻南方待东方木实证已去,仍需继续补北方,缓缓图之。

“泻南补北”针法仍是目前临床常用的针刺补泻方法之一,有学者将“泻南补北”针法运用于脑卒中偏瘫、心肾不交型不寐、小儿一过性抽动障碍等临床治疗之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2.4 据五行学说,提出“四时五输”针法 根据天人相应理论,《难经》提出在针刺时应根据四时变化“春夏刺浅,秋冬刺深”。另外,《难经·七十四难》云:“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俞,秋刺经,冬刺合者……”其以五脏应四时阴阳,以及五脏与五输的五行相属关系,论述了肝病春取井,心病夏取荥,脾病长夏取输,肺病秋取经,肾病冬取合的因病因时的取穴方法,体现了五行四时五输针法思想。有学者认为四时针刺的取穴之法,经历了由部位加腧穴(包括一般腧穴和类穴)向腧穴(五输穴)的转变。

3 结语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针灸学理论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难经》有关针刺治则、补泻手法、配穴方法、针刺操作等方面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特点,均是在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如针刺取穴中重视从阴引阳、从阳引阴,针刺操作中注重阴阳相配、刚柔相济,针刺方法上注重取阴养阳、取阳养阴,针刺补泻方法提出“补母泻子”和“泻南补北”等,这些对后世针法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因此,应善于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指导针灸临床的选穴、配穴、操作、补泻,善于运用阴阳对立统一、互根互用以及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来理解人体经络腧穴的生理病理、针灸操作的“补虚泻实”,针灸临床的“阴阳调和”,将“阴平阳秘”作为治疗目的,同时注重“天人合一”和“三因制宜”,才能够在临床诊疗中执简驭繁,提高针灸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