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麻联合阿片类药物在经皮肾碎石术中的效果研究
2021-11-10邹吉军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局麻联合阿片类药物镇痛与局麻联合静脉镇痛在经皮肾碎石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行经皮肾碎石术患者作为研究观察的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阿片组组和静脉组,每组各60例。阿片组安排局麻联合阿片类药物镇痛,静脉组安排局麻联合静脉镇痛,研究分析两组患者的身体指标。结果:静脉组的患者接受局麻联合静脉镇痛对身体指标的影响明显低于阿片组,各项临床指标除出血量外明显好于阿片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经皮肾碎石术中,采用局麻联合静脉镇痛的效果优于局麻联合阿片类药物,对于临床经皮肾碎石术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阿片类药物;经皮肾碎石术;局麻联合静脉;镇痛效果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3.180
肾结石是由于一些晶体物质在肾脏中异常积聚导致的疾病,是泌尿系统的一种常见病[1]。临床上对于肾结石通常采取经皮肾碎石术治疗,而不同的麻醉方式对手术的效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次研究分析了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和临床指标,希望对临床采取何种麻醉手段行此手术提供参考,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行经皮肾碎石术患者作为研究观察的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阿片组和静脉组,每组各60例。阿片组患者男性34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为(53.34±1.48)岁,静脉组患者男性33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为(52.81±1.23)岁,纳入标准:我院收治確诊的肾结石患者且实施标准经皮肾碎石术治疗,患者及其家属配合本院研究工作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严重精神疾病或者沟通障碍的患者,不配合医院研究工作的患者。两组肾结石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本次研究中静脉组实施局麻联合静脉镇痛,具体如下:术前30min采用40mg特耐配10ml0.9%氯化钠进行静脉注射。以10-20ml1%利多卡因于穿刺点沿穿刺方向进行局部浸润麻醉,深达肾筋膜及脂肪囊区域[2]。麻醉起效后实施手术。
阿片组实施局麻联合阿片类药物镇痛,具体如下:术前30min肌注75mg盐酸哌替啶。以10-20ml1%利多卡因于穿刺点沿穿刺方向进行局部浸润麻醉,深达肾筋膜及脂肪囊区域[3]。麻醉起效后实施手术。
1.3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后的各项身体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和临床指标(手术时长、住院时长、出血量、结石清除率、疼痛评估)。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本文研究中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身体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身体指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静脉组的身体指标变化幅度明显低于阿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经皮肾镜是一项通过影像学定位引导经皮穿刺进入肾脏集合系统的技术,并进行扩展建立皮肾通道,利用碎石工具进入肾脏进行碎石取石。在目前我国和欧美的专业学会指南都已经将经皮肾镜技术列为复杂上尿路结石的一线治疗手段[4]。本次研究中,局麻联合静脉镇痛对各项身体指标的影响明显小于局麻联合阿片类药物镇痛,而在手术时长、住院时长、疼痛评估以及结石清除率方面明显优于局麻联合阿片类药物镇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临床经皮肾碎石术中采取局麻联合静脉镇痛的效果更好,能够减少对患者身体的影响,并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丽军,孙洵,胡伟,等.局部麻醉无管化经皮肾镜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快速康复的意义及临床效果评价[J].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20,12(1):24-31.
[2]潘国全.局麻经皮肾镜下碎石取石术在基层医院上尿路结石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19):91-94.
[3]张延春.评价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在直径>2cm肾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1):169.
[4]许东绍.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20(90):102-103,105.
作者简介:邹吉军(1972-),男,汉族,贵州余庆人,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麻醉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