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脱贫外译pathto prosperity字幕研究
2021-11-10贾舒雯
贾舒雯
摘要:我国脱贫攻坚战迎来了全面胜利,取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在消除贫困的问题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让世界人民都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光明前景。与此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也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经验。本文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理论依据,对中国网脱贫系列短片 Path To Prosperity 的字幕翻译进行分析。从词汇、句法、文化三个层面进行刨析,旨在探讨翻译过程中体现的功能对等思想,并研究该理论对翻译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扶贫经验外译;影片字幕翻译;功能对等理论;path to prosperity
1.脫贫与pathtoprosperity
近日,我国扶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庄严宣告:我国的扶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积累了无数切实可行的经验,为国际社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备受国际社会关注。世界银行将中国的脱贫事件称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但是目前,世界上仍有许多发展中国家还处在贫困的煎熬之中,贫困率仍居高不下。脱贫攻坚具有国际传播的共通议题,且具有国家叙事议题。中国作为脱贫成效最显著的发展中国家,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引导下,让中国的脱贫方案成为世界脱贫议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创造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富裕的世界做出首要贡献。
在此,各大网络媒体成为经验传播的主要途径。扶贫材料纪录片在脱贫攻坚框架下,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及重大的研究价值,高度还原扶贫道路上政府及群众的行为举措,是在我国大力实施脱贫攻坚战略以后诞生的一个特定叙事话题。我国扶贫题材纪录片多以宏大主题呈现,跨越空间将全国各地脱贫故事相勾连,沿着历史脉络挖掘脱贫实践的精神财富,从人民平凡的生活中勾勒出我国脱贫攻坚的时代大局。
2.功能对等理论概述及电影字幕
1964年,美国语言学家Eugene A.Nidla在其著作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中首次提出了“动态对等”。动态对等,即功能对等,要求译文要产生这样—种效果,尽量使目标语读者通读译文时与原文读者通读原文时产生的效果相同,真正做到感同身受。当内容与形式发生冲突时,应当遵从内容第一,形式第二的原则,必要时舍弃形式,追求内容上的对等。功能对等理论注重目标语读者的反应, 正如影视重视观众的反应—样。影视字幕是为了配合影片画面向目标语观众传递电影内容,若能将字幕内容以更好的形式展现给观众,便可以打破源宇幕形式的禁锢,让观众通过字幕更好地理解电影的意义。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字幕翻译能够用最贴近目标语的表达方式让目标语观众与源语观众产生共鸣,源语观众观看电影时的喜怒哀乐, 目标语观众也一样可以体会到。
首先,在词汇层面,译者对所选部分的术语采用直译的方法进行翻译,以确保译文更加忠实于原文。其次,在句法层面,译者采用转换的方法来翻译被动句,采用同步、分割、重组的方法来翻译长句,以提高译文的可读性。最后,在语篇风格层面,译者采用参考替代和连接的方法来实现译文与原文的功能对等。
3.功能对等理论在pathtoprosperity字幕英译中的应用
本文选取案例中国网系列短片 path to prosperity,中文名为“减贫·寻道”,进行研究。改革开放 40多年,中国在扶贫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总结出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功经验,这些经验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出了宝贵的中国经验与中国智慧。Path To Prosperity 十期系列视频主要介绍了这些经典案例。基于文化差异的因素,目标语观众很难从头到尾百分百与原语言观众产生共情。这时,字幕翻译可以转而向观众传达电影的主题内容,做到意义传递基本相同即可,这时字幕就十分具有研究价值。
3.1词汇层面的功能对等
众所周知,词汇是翻译的基础,词汇使用的准确度直接影响了译文以及目标语观众理解的准确度。如果词汇使用不恰当 ,译本的质量则会大打折扣,甚至会产生理解的偏差。
在这则短片中,可以很容易看出执行者,即为“政府”,在短片中选择不同的词汇去体现,分别有“local government”“government”
“county”,再来分析这些与执行者搭配的动词,有“brainstormed”
(集思广益)、“has determinded”(决定)、“support”(支持)、“diagnosed”(判断)、“developed”(发展)、“implemented”
(贯彻、执行)、“established”(创立)、“explored”(探索)、“incentivize”(激励)、“funded”(创办)等,这些词语都多次出现,尤其是“established”出现了 12次,与之相对应的参与者多为“measures”、“projects”、“model”等表明成果和措施的词汇,这都极大地体现了中国政府的决断力和执行力,同时该句中动词的时态多为过去时态或者现在完成时态,表明中国政府在减贫领域已经实现一个又一个成果,发受众对中国政府的认同感。
词性转化也是翻译时的一种常见手法,如名词具有形容词的性质、用法,即一个名词具有形容词的特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填补形容词词项的空白与遵守语言经济性的原则,名词形容词化正好填补了形容词词项的空白。例 1:How powerful can a dream be?(梦想的力量有多大?)。“梦想”和“力量”都为名词,两个名次并列在一起,在中文语境下可以理解,但在英文表达中似乎有些别扭。综合全句来看,“力量有多大”可用一个形容词来代替,即 “powerful” 给人一种很强大的感受,因此将名词转换为形容词,不仅填补了形容词留下的空白,且同一个语言形式用作于不同的功能本身就是一种语言资源的节约。
3.2句法层面的功能对等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成分以及顺序排列上有很大的差异,如果生硬地按照源语言的顺序进行翻译,难免会产生语义不通的现象。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为了保证译文的准确度,译者不仅要清楚目的语有没有这种结构,而且要明白这种结构的使用频率。
例 2 :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18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proposed a plan on comprehensively deepening reform , which covers areas of economics,politics ,culture,society,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so on.(十八届三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涵盖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生态文明等众多领域。)
例3:Thisisofepoch-makingsignificanceinbothpolitichistoriesof China and world.(这在中国政治史上、世界政治史上都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
分析:首先对例 2中的句子进行成分分析,主语为“全面深化改革”,动词为“涵盖”,后面的部分为宾语。反之,在译文中“ plan” 为主语,而 which 后面的部分为为定语,对 plan 进行更深一层的解释,这使得句子由一个简单句扩展成复杂的长句。而汉语修饰成分大多数位于中心词前面,不能太长,因此笔者采用分译法。如:“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修饰语)全面深化改革(中心词)。”
例 3英语中的时间状语(地点状语)一般后置,也就是放在句子后面。而汉语恰恰相反,汉语习惯先交代事情发生的背景(如:时间、地点、人物)再对事情的过程进行阐述。
3.3文化层面的功能对等
在进行字幕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保留每词每句的原本含义,更要结合语境对原句进行意义上的深化。path to prosperity 中的翻译就包含了很多能凸显中国文化特色的词语,这就要求译者应该尽可能的使用与原语言相近的目标与,使其实现最大程度上的文化对等。
例:4.westernizationMovemen(t洋务运动);TheTaipingHeavenly KingdomMovement(太平天国运动);theReformMovementof1898(戊 戌变法 );the Revolutionof 1911( 辛亥 革命 );the Boxer Rebellion(义和团运动)。
分析:历史上的著名时间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他们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根据中华文化,两个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戊戌年(中国统计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 35年称“戊戌年”比如: 1898、1958、2018)和辛亥年(农历一甲子中的一个比如 1911、1971、
2031,六十年一个周期),而在西方文化中没有涉及到这一历史时间概念,所以我们没有可以与之准确相对应的词汇,即便是用汉语拼音也不合适,虽然发音一致,但背后的历史背景仍很难理解。“洋务运动”以学习外国事务为标准以达到自强的目的,外国当时叫“洋”,顾称之为洋务运动。其运动使中国学习的外国的先进制度和先进思想,一步步西化所以英译为westernization Movement。
例 5 : “ The Chinese explored in the darkness,leaping again again;falling again and again.”(中国人在黑暗中摸索,一次次跃起,一次次坠落。)
分析:中国在脱贫攻坚战的道路上一次次摸索,一次次尝试,经历了数次失败才发展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脱贫之路。中国人民坚信没
有翻不过的雪山,没有趟不过的江河。体现了我国对脱贫摘帽满怀信心与决心,有着向新生活努力奋斗豪情壮志。站在新起点,中国共产党将继续领导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风雨无阻、勇往直前,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例 6 : “ It is a good example of a passive income project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that need more electricity”(这对于电力紧缺的发展中国家开辟了一条可以“躺着赚钱”的新模式)
“The model can be replicated and applied to livestock farming fruit and vegetable farming, and other areas to create more opportunities for impoverished households”(此模式可供其他国家复制应用于畜牧养殖,果蔬养殖等领域,为贫困人口创造更多机会)
分析:影片中记录了多起案例,这些案例都直接明确了有越来越
多的国际人士前来学习借鉴这一事实性现象,我国的脱贫经验传播受众发展中国家,引导相关的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此模式去开展减贫工作,直观地表明我国经验的可鉴性;希望通过中国扶贫模式的学习推广,可以帮助全世界贫困国家地区摆脱贫困,提升人民生活水平,进而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全球化格局。
4.总结
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基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想要实现完全对等是不现实的。但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翻译可以尝试最大程度地发挥这种对等作用。通过分析 path toprosperity的翻译文本,可以看出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具有实际
指导意义。在样式方面,它忠实完整地呈现了源语言文本的衔接和连贯性因素,减少了中英文之间的差异引起的认知差异,从而使目标语言受众可以获得相同甚至更好的观看体验,并深入了解中国脱贫方案是如何让一步一步带领国人走向繁荣富强。该理论的使用有助于提高文本的质量,并有效地促进中国影视文化向外界的传播。并且译者没有以翻译的内容为中心而迷恋于翻译的形式,而是实现了功能对等理论所要求的“内容第一,形式第二”的原则。
其次,翻译人员必须还原源语言信息以查找与源语言信息相似或相似的表达,从而帮助目标语言受众获得与源语言受众相同或相似的信息、相似的感受。在此基础上,翻译者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结合字幕翻译的即时性。以观众为中心,使观众可以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电影所传达的信息,实现源语言信息与目标语言信息的转换与对等。译者与时俱进,学习更高级的翻译理论知识,提高翻译质量,着眼于字幕翻译的难点,努力探索字幕翻译的新方面。该策略是确保目标语言观众在观看国内电影和电视作品时能产生共鸣。
参考文献
[1]冯阳.功能对等理论下的科普翻译——以StrangeStar汉译字幕为例[J].国际公关,2020(12):359-360.
[2]纪艳玲.功能对等理论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用——以《我不是药神》为例[J].品位经典,2021(01):46-47+55.
[3]刁小丽.目的论视角下应用文本的翻译研究——以《中国关键词: 精准脱贫篇》的英译为例[J].英语广场,2021(05):52-54.
[4]何悦.“词性转化”翻译技巧背后的转喻机制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03):145-147.
[5]刘珊珊.遵义红色旅游翻译术语库的创建及应用[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06):77-81.
[6]耿丹丹.ApplicationoftheFunctionalEquivalenceTheoryinMovie Subtitle Translation——Exemplified by 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J].海外英语,2021(04):35-36.
[7]周晶晶.AFunctional-EquivalenceApproachtoTwoEnglishVersions ofHao'liao'ge[J].海外英语,2021(03):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