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1-11-08吴昊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0期
关键词:基础性心绞痛肺部

吴昊

(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健康管理病区,湖北 武汉 430030)

0 引言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in the elderly,CHF)是原发性心肌病变、心室因长期压力或容量负荷过重导致的心肌收缩力减弱,不仅无法维持心排出量,亦可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研究发现[2],CHF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可在无明显诱因下发病,且临床症状不典型,导致临床极易错失最佳治疗时机,据悉近年随着人口老年化,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持续升高,临床认为CHF是冠脉硬化、高血压等因素诱发,且肺部疾病、糖尿病等引起基础疾病并发症亦可影响心功能,为明确其临床表现及其诱发因素,为今后预防及治疗该项疾病提供参考,本文遴选2018年0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选自2018年01月至2020年12月,其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60-90岁,平均(74.14±10.25)岁。本研究已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

纳入标准:①存在基础心脏疾病者;②年龄>60岁者;③符合心衰诊断标准者;④临床资料齐全者;⑤NYHA分级在Ⅱ-Ⅳ级者;⑥知晓本次研究目的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3]。

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丢失;②卧床不起者;③合并精神及心理疾病者;④认知功能障碍者;⑤病情不稳定者;⑥合并严重脏器组织损伤者;⑦合并恶性肿瘤者[4]。

诊断标准:①左心室肥厚和(或)左心房扩大;②心脏舒张功能异常;③LVEF 在40%~49%;④心脏舒张功能异常者[5]。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

采集100例患者基础资料,包括:基础性疾病、情绪激动、进食不规律、血压不稳定、出现心绞痛、过度劳累、年龄、肺部感染、心律失常、体液潴留、急性心梗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危险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单因素、多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统计CHF患者临床表现

100例患者中41.00%出现纳差、44.00%出现心悸、60.00%出现乏力、1.00%出现精神障碍、87.00%出现夜间呼吸困难,详见表1。

表1 CHF患者临床表现(n,%)

2.2 分析CHF的危险因素

情绪激动、血压不稳定、出现心绞痛、过度劳累、肺部感染、心律失常、体液潴留、急性心梗等为诱发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单因素,详见表2。

表2 CHF的危险因素[n(%)]

2.3 多因素分析

变量纳入标准为0.05,变量剔除标准为0.10,结果显示:血压不稳定、出现心绞痛、基础性疾病为诱发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高危因素。详见表3。

表3 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CHF是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下降,导致心排出量无法满足机体的代谢需求,导致组织、器官血液灌注不足,出现肺循环或体液循环淤血等情况,是各种心脏疾病进展至终末期的临床综合征。据悉,CHF病程长、预后差等特点,患病后不仅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亦可危及患者生命,是当今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6]。

与中青年人群相比老年人年事已高、多数患者脏器功能老年,不仅会合并多种基础性疾病,亦可降低心脏储备功能,导致心脏负荷加重诱发CHF,本研究发现100例患者中41.00%出现纳差、44.00%出现心悸、60.00%出现乏力、1.00%出现精神障碍、87.00%出现夜间呼吸困难,可见夜间呼吸困难、乏力为典型表现,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在生活及工作中需加强对上述症状的观察,尽可能及早采取科学措施方案,避免其加重病情[7]。

因素分析显示:血压不稳定、出现心绞痛、基础性疾病为诱发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高危因素,鉴于此合并基础性疾病者在日常生活中需加强对血压的管控,尽可能通过用药、饮食、运动等方法将血压维持在合理范围内;CHF的出现可能是潜在的,亦可为显性的,但均心肌组织缺血所致,因此在CHF预防中需加强心脏冠状动脉血流的疏通,在满足心肌组织血氧需求的同时,改善其心脏功能,因此在治疗中需积极预防、有效控制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还需加强对多种疾病性疾病的管理,提高我国居民健康质量[8]。

随着临床对CHF的研究进展及循证医学的发展,目前心衰治疗模式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以经验治疗为基础的状态模式已经逐渐被循证医学模式取代,从短期的病情改善已经转变为长期的修复性策略,不仅可改变其心肌细胞的生物学性质,亦可抑制心肌细胞的重塑,达到缓解已受损心肌细胞的目的。

综上所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以纳差、心悸、乏力、精神障碍、夜间呼吸困难等为临床表现,且经因素分析发现出现心绞痛、出现基础性疾病、合并肺部感染、体液潴留等临床症状便可诱发CHF,鉴于此需结合其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猜你喜欢

基础性心绞痛肺部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心绞痛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
以“1”为基础的数学教学探究
抗心绞痛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41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
拯救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