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方略研究
2021-11-07杜璐琪姚丹娣张文杰赵敏周爽
杜璐琪 姚丹娣 张文杰 赵敏 周爽
摘 要: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国家和社会造成了巨大冲击。其中大学生群体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重要储备力量,在此期间有着各不相同的表现,由此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广泛讨论。在疫情防控期间,一部分大学生积极发挥自己的力量,推动了疫情管控事业,让我们看到了青年力量,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只有时刻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才能为社会主义强国建设贡献力量。然而,少部分大学生仍然存在社会责任感不强的表现。例如部分大学生在公共场合发表一些不当的、反动的言论。针对这种不良现象,本文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地解决方法。通过深化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活动、践行社会责任等活动,从而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从而推动国家社会发展。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爱国情感;素质提升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社会各界优秀青年:“要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其是否能成为接班人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要途径,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因素。教育部长陈宝生也在2021年全国教育会议中说道:“面临着新形势、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新目标、新要求,教育要做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大学生群体处在由学校向社会过渡的一个关键阶段,他们富有蓬勃的朝气,对未来充满憧憬。然而,在这个互联网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的时代,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阅历,容易受到社会上某些负面言论的影响,形成某些不健康的观念,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社会建设,国家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今社会,随着各种自由思潮的融合,个别学生开始出现强烈的利己思想。例如,在申请入党动机时首先考虑个人未来发展便利需要。由此可见,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正逐渐淡化,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性也就显而易见了。
因此,对于一些不良现象,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责任感,强化大学生的担当意识,培养大学生群体的自我修养和职业能力是十分迫切和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大学生在实际生产生活中融合自身发展和国家需求于一体,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二、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
疫情防控期间,教育部调整相关政策,大学生积极听从安排,该隔离隔离,该防控防控。积极参加相关工作,献出微薄之力,团结一致,攻克难关。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这场战役我们不曾缺席,一批批返乡大学生主动加入到抗疫队伍中,积极主动承担社会义务与责任,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守护着这片土地,吹响了青年志愿者疫情防控的集结号,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意识。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一批批返乡大学生主动加入到抗疫队伍中,积极报名志愿者活动,捐物捐款、筹集相关物资。据统计,在支援湖北武汉的医护人员中“90后”和“00后”近三分之一,共有12000人奔赴一线。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向阳称赞他们不仅是新时代共和国的脊梁,也是国家的骄傲和希望。这是属于年轻人的荣耀,对大学生而言,更是良好的榜样。
大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的良好表现让国家和社会为其树出大拇指,体现了大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但是部分大学生在此期间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其中,一些“温室中的花朵们”不了解什么是社会责任感,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面对竞争压力的时候,更多的选择去追逐自身的个人权利,标榜个人主义。当面对一些具体问题的时候,他们更多地会选择退缩、逃避。为人处世是从自我出发,以自我为中心,对人对事盲目自信,重个人利益而轻集体利益,缺少对社会的道德感。大学生在充分地享受国家赋予的受教育的权利的同时,随着他们的知识储备越来越多,受教育的时间越来越长,却忘记自己同样承担着为祖国和社会发展奉献自身力量的义务。例如,部分大学生在公共场合发表一些不正当、反动的言论。在面临就业时,往往会选择到经济发展好、地理位置优越的城市地区工作,而由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给予支持的,从2003年就开始实施的专门针对高等学校毕业生,到西部开展为期1-3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志愿服务的西部计划却少有人問津,这都是社会责任感逐渐淡化的具体表现。
大学生关于社会责任感的表现中,有积极的方面,但也不乏消极方面。对此我们应该表扬表扬,该批评批评,对积极方面给予肯定赞扬,对消极方面及时引导、更正。
三、后疫情时代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具体方略
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需要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标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因此在新社会环境下,在强调社会价值的同时,还应注重自我价值,大学生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积极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先进榜样,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用优秀的思想武装自己。更应加强锻炼,身心健康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最重要的,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各种各样的爆炸式信息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重大冲击,悲观、抑郁等情绪不断涌现,这就严重影响到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鉴于这种情况,平时就要做好基本的防护,坚持锻炼身体,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河南省教育厅的评选:《关于公布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工作优秀大学生及先进群体名单的通知》,指出青年大学生先进典范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表扬了河南工业大学25名大学生,肯定了他们在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中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贡献自己力量的表现,这也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鼓励。
(一)强化思想教育,深化教学内容。
高校作为大学生教育的主阵地,在培育人才方面,不断改进形式、融合资源,深化教学内容,必须要坚持成人教育与成才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探索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有效途径。对此,高校教育方面应与时俱进。开展一系列思政课程必修及选修课,在常用学习网站上增加价值观课程;定期组织线上主题教育,党课团课,通过竞赛,实践的形式,阶段性地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注重教育教学方法,做到教育与实践相统一,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组织带领大学生进行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对理论有更加深刻地认识等。做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与强化,做到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明晰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例如福建广播电视大学,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推进课堂教学中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发布深化教学内容的通知,从修订培养方案,注重学生各学科之间的贯彻融合,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的方法入手,并且积极开展相关主题科研活动。
(二)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锻炼奉献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独一无二的巨大作用,在实践中引导大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实现其社会责任感知行合一是十分重要的。这次的“全民抗疫”让我们见识到了大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大局意识。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并勉励广大青年群体要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出绚烂之花。学校积极组织,为学生搭建实践的平台。学生积极参与,做好前期时间、地点、目标、物资准备等的规划,实践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和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实践后做好总结与反思。在此次“抗疫”活动中,不乏有一些“90后”“00后”的身影。据媒体报道,武汉学院会计专业大三学生郭岳,假期从武汉回河北老家后,被确诊为新冠肺炎,但最终并未感染一人,关键原因就是他对自己采取了强硬的隔离措施。看到这则报道,大家不得不对这位大学生竖起大拇指。他人虽平凡,但他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不平凡。
(三)开展爱国教育,践行社会责任。
爱国是我国自古以来就是我们歌颂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天下为公、担当道义,是广大知识分子应有的情怀”,大学生应将爱国主义放于心中,树立高度的爱国意识。对祖国伟大成就感到自豪,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感到骄傲。为此高校应积极开展有关爱国主题的讲座,组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红歌比赛,组织观看有关爱国主题纪录片等;主流媒体(如: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应该积极引导,发挥其价值舆论导向功能,加强爱国主义宣传。南京审计大学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发挥了示范作用,积极改革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方法。其各书院在近年来组织“万人百队计划”,组建500余支实践团队去往全国各地,以项目为纽带引导专业教师和学工干部共同担任项目导师,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项目。
我们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疫情当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会缺席,当然也一定会涌现出更多像郭岳等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青年,为我们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建设事关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社会责任感的建立是个人乃至国家关键的要点。尤其是正处于激情昂扬的大学生,更是一个国家未来光明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家强,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任重而道远,在加强社会责任教育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积极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实践中提升自己,在实践中找准方向,在实践中坚定信仰。通过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新一代有为青年,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合格建设者。
参考文献:
[1]王定华.今日美国学生精神面貌堪忧[N].中国教育报,1997-6-2.
[2]王金萍等.超越障碍: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心理关注[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
[3]宋紹柱.当前青少年道德防线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对策[J].理论与改革
[4]廖小平.公德和私德的厘定与公民道德建设的任务[J].社会科学,2002,(2).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