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五育”并举经,育好至臻至善人
2021-11-07陆大兰
陆大兰
摘要:每一个“嗷嗷待哺”的生灵都是一颗良种,拥有无限生长发展的空间,班主任就是要在教育这片沃土上有声有色地耕耘。在日常的工作中,要以念好“五育”经为己任、以培养至臻至善之人为目标,努力为小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关键词:“五育”;素质;提升;生长
细细的春雨,如绢如丝,投入大地的怀抱;柔柔的春风,和煦温暖,散布芳香的气息。种子第一时间收到了春的消息,瞧!草的绿,柳叶的绿,满眼的绿;花的红,水的清,盎然的春,春天睁开了眼,是春雨的滋润,是春风的呼唤。我常常感叹:一颗微小的种子,生生不息,一个呱呱坠地的孩子,何尝不是一颗种子?教育是一片沃土,老师应该就是那春风春雨了吧!每一个“嗷嗷待哺”的生灵都是一颗良种,拥有无限生长发展的空间,班主任就是要在教育这片沃土上有声有色地耕耘。
弹指间,我从教已经二十余载,做班主任亦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学生来了又去、去了又来,送走一批又一批。伴随着他们的成长,品味着他们的真实、他们的灵动、他们的快乐,生活如此充实。沉下心来,回首走过的路,不断地摸索着前行,这些年辛苦并快乐着,也积淀了自己对教育的一些浅薄的理解,以及做班主任工作的点滴收获与反思,这里一并与大家分享!
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培养新时代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人,是我们的不懈追求。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以念好“五育”经为己任,以培养至臻至善之人为目标,努力为小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一、德育抓实效
“做人先做事,立人先立品。”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从课内到课外,从学习环境到文化建设,都要以教育学生、陶冶学生、塑造学生、提升学生为目的。
首先,我们要做好学生的榜样,给学生提出的要求,自己要先不折不扣地做到。我们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之中,去了解学生。现代教师等不来“程门立雪”的杨时,你得对学生“主动出击”,这样,孩子才敢于大踏步地朝你“奔”来。只有孩子愿意亲近你,你的人格力量、理想信念、情操教养才能真正地影响学生。
其次,德育应渗透在课堂教学与活动中。所谓渗透,就是要做到自然而然、不着痕迹、水到渠成、潜移默化。这种影响不是脱离教学内容的牵强附会,否则,只能是画蛇添足,得不偿失。各科教材中都蕴含有德育的元素,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去挖掘利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不是空谈大道理,课堂上,一个小片段,一个问题的拓展,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我在教学《藏戏》一文时,引导学生通过了解藏戏的艺术特色来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本单元的主题是民俗文化,通过对整单元组传统节日、民俗风情、古诗词经典的教学,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建立学生的文化自信,这也是一种爱国情怀的体现。在理解人物形象时,我抛出问题:唐东杰布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先让学生去文中找词语(为民造福、心地善良),再进行拓展:“是什么让‘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留下了这样‘一段传奇?”(预设:是为民造福的思想,是坚持不懈的精神,是团结合作的力量)这样的教学,使德育过程水到渠成。所以,统编教材在选材方面是非常慎重的,是很有教育意义的,而且这种教育思想是“润物细无声”的,文本蕴含的德育元素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善于去挖掘利用,不能视而不见。
再次,我们要借助于各种活动平台,如晨会、班会、升旗仪式等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说,习惯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一个人的素质高不高、品德好不好,行为习惯能直观地体现。怎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简单点说,就是用眼睛去看,文明的行为我学习,不良的行为我去劝;用嘴去说,文明用语,做好宣传员;用手去创造,美化我们的家园与生活;用脚去践行,走文明路,不践踏花草。爱国主义教育不是独立于教学之外的道理说教,它可以渗透在日常教学及活动中,也可以抓住重要的时间节点,培育爱国情怀。例如,在2020年上半年线上学习期间,我们举行线上升旗仪式,清明节前举行网络祭奠活动,9月30日举行国家公祭日活动,致敬英雄,致敬国旗,致敬伟大的祖国。没有祖国的庇护,我们怎能战胜疫情;没有祖国的支撑,我们如何躲过洪水猛兽。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它可以体现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体现为关心集体、关爱同学,体现为言行文明、积极锻炼、主动劳动,体现在发现美、传播美……
二、智育提水平
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从未忽视提升学生的智育水平,智育要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使课堂上的讲学练有机结合,把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认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语文学科为例,统编版教材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侧重于阅读策略和方法的习得,强调单元共融,一个单元一个主题;知识不是对学生“和盘托出”,而是鼓励学生自己去文中“摸爬滚打”,运用老师教给的阅读策略自己理解、领悟读书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真正地深入思考、习得方法,提升认知水平。智育要以活动培养兴趣。这里所讲的智育,不是知识技能的代名词,还要注重提升修养,在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学会合作、探索、创新,养成勤奋、踏实、实践的好习惯。另外,智育与德育是密不可分的。我们的课堂不是只讲知识技能、只有练习做题,我们的教师也不是授课机器,而是有情感的人,課本中的思想蕴含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实守信、博爱友善、坚持不懈、团结合作等,都是“立德树人”的好素材,我们老师要善于去利用,既要教书,更要育人。
三、体育强锻炼
新冠肺炎疫情带给我们深深的思考,国家强大的背后还要有国民身体素质的提升。现在的小学生稍加运动就气喘吁吁,稍微受点风寒就感冒发烧,抵抗力如此之弱,再不重视体育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会不会成为弱不禁风的“病夫”?体育以其竞争性而独具魅力,我们可以此为突破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在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中,给予学生展现自我、团结拼搏的机会,在体验挫败中提升承受能力、实现自我突破,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当然,只有兴趣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坚持。班主任要担任激励者、监督者、鞭策者的角色,给学生布置任务,每天坚持锻炼多长时间、锻炼哪些项目,这些要有记录、监督,如此才能收到效果。
四、美育重熏陶
良好的思想品德、文明的言谈举止是美,运动的生命、飞扬的青春活力是美,语言艺术的魅力、文化的博大精深是美,双手创造生活、美化环境也是美。美无处不在,它可以体现为艺术美、自然美、精神美,也可以展示为运动美、健康美、行为美。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首先得为学生树立榜样,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应是言行一致、举止优雅大方、品德修养高、语言行为得体,处处给学生以美感,给予学生满眼的“赏心悦目”。平常,我们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外在形象;课堂上,我们运用风趣幽默、引人注意的精彩语言,我们对于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我们不断学习尝试教学的新技能。因此,美不是循序渐进的教育,而是润物无声的渗透,当然,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教学生怎么去发现美、展示美、开拓美,我们的教材给我们提供了美的范例,我们可以在活动中展示美,提升自身的内在美。
五、劳动教育展魅力
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是人生存的基本技能,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同行业的劳动者。陶行知先生主张劳动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对于现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们来说,劳动教育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要教育学生懂得尊重劳动。有一个阶段,我们的教育价值取向有所偏离,“不好好读书,将来做农民”成为许多家长和教师的口头禅。所以,孩子们的理想都变得很“伟大”,宇航员、科学家、医生、老板、明星……就是没有人想做农民。其实,他们不知道,有时候,科学家也可以是农民。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的袁隆平,一生都离不开他的实验田,耄耋之年依然穿行在田间。如果说整个社会是一台机器,那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台机器上的某个零件,即使是一个螺丝帽,也有它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每个人只有做好自己,才能使机器正常运转。所以,社会需要的人才是不同的,劳动者没有贵贱之分。
其次,要教给孩子生活生存的基本技能。现在的家长溺爱孩子,使得孩子丧失劳动机会,不仅在家里一切代劳,而且在学校还帮忙做值日生,甚至有的家长还帮孩子背书包、提水壶。其实,大部分的孩子是反对家长的包办的。实践证明,当孩子经历了劳动过程以后,他们收获的不仅是技能的提升,更多的是劳动的愉悦,相比试卷、练习、作业,劳动带给他们的是新鲜的体验。还记得今年开学第一次班会课上,我问孩子们最近都学会了什么新技能,令我意外的是,居然有个孩子说他会插秧,并且有照片、视频为证。我真要为这孩子点赞,也要赞赏他的家长。这是最朴实的劳动者原始的教育,这样的实践性劳动教育,培养的不仅是孩子的劳动能力,而且让孩子体验到劳动的艰辛,懂得应该珍惜粮食。所以,我们不能独立地去看劳动教育,劳动教育促进立德树人。科学课上,老师布置孩子们回家培育豆芽,那几天,孩子们呵护他们的小豆芽是那么的小心翼翼……一个女生养了一周的豆芽,长得很高,却很娇嫩,被同学碰断了,看着自己的劳动果实被“摧残”,她伤心地流下了眼泪。我能体会她的落寞。这样的经历,只有亲自参加劳动才有真切的感受,这种感受不论是愉悦的,还是难过的,都是值得记忆的,都是促其成长的。
再次,学生最基本的劳动活动还是在学校的日常。在学习方面,班主任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例如,预习中如何自主识字、如何利用好字典这个“无声老师”,课堂上怎样倾听,复习时怎样记忆与反馈等。学习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寻找到正確的路径,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往往南辕北辙、背道而驰,结果也可能事倍功半,甚至一无所获。在管理方面,班主任可以在班级里建立岗位责任制。例如,让学生负责关灯,负责擦桌、擦讲台,负责开关电脑投影,负责保持教室内外卫生整洁等,责任到人,这样既给了学生劳动实践的机会,又培养了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在家里,也请家长建立家务劳动岗位,扫地、拖地、洗碗、倒垃圾等,做好劳动评价卡,每个月一汇报。
在这里,我虽然分别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述说了自己作为一名班主任的一些点滴的做法与反思,但是“五育”并不是各自独立发展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系统性工程。
我们在教育这片沃土上播下善良的种子、诚信的种子、顽强的种子、拼搏的种子、爱与希望的种子……一天看不见,两天看不见,总有一天,你会发现,种子在某个人的心底突然生长,长成一棵棵可以荫庇他人的参天大树。
参考文献:
[1]高谦民,黄正平.小学班主任[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奚春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