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丹司琼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老年急性眩晕症的效果及对患者脑血流参数的影响
2021-11-06李素君张国栋郭莉君贾晓涛
李素君,张国栋,郭莉君,贾晓涛
1.千阳县中医院内科,陕西 宝鸡 721100;2.宝鸡市中医院脑病一科,陕西 宝鸡 721001;3.千阳县中医院神经内科,陕西 宝鸡 721100;4.西安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陕西 西安 710000
眩晕症是患者空间定位功能障碍而引起的一种运动性错觉。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几年眩晕症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中老年群体发病风险较高,约为30%,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1-2]。眩晕症患者多表现行动过缓、恶心呕吐及头晕耳鸣症状,如何快速缓解症状是治疗眩晕症的关键之处。既往临床多选择倍他司汀药物治疗,虽对患者眩晕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但单一用药效果欠佳[3]。昂丹司琼是一种有高度选择性的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受体拮抗剂,在多种因素所引起的恶心呕吐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果,但目前临床关于昂丹司琼联合倍他司汀对老年急性眩晕症患者脑血流参数的影响尚存在争议[4]。因此,本研究对此展开初步研究,旨在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千阳县中医院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收治的86 例老年急性眩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眩晕诊断标准[5]且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检查确诊者;(2)年龄≥60周岁;(3)均存在恶心、站立不稳、呕吐及伴或不伴耳鸣、视物模糊等症状者。排除标准:(1)合并脑部良恶性肿瘤疾病者;(2)免疫机制异常者;(3)伴有精神障碍史者;(4)肝肾功能严重受损者;(5) 凝血功能障碍者;(6)血液系统疾病者;(7)药物过敏史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 例。观察组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62~71 岁,平均(33.98±2.41)岁;病程1~3 个月,平均(2.63±1.41)个月。对照组中男性22 例,女性21 例;年龄60~72 岁,平均(34.51±2.46)岁;病程1~2 个月,平均(2.15±1.06)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20 mg 倍他司汀(河南中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3380)+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1158)静脉注射治疗,1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8 mg昂丹司琼(宁波天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60149)+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1次/d。两组均治疗7 d。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 (1)临床疗效。采用中文版眩晕残碍程度评定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6]评价疗效,其中显效: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完全消失,可生活自理,DHI 评分≤30 分;有效:眩晕等临床症状好转,日常生活偶尔受影响,DHI评分:31~70分,无效:眩晕症状无积极变化,生活无法自理,DHI评分≥71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症状评分。于治疗前及治疗7 d 后采用DHI 评分量表及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Cerical Vertigo Symptoms and Function Evaluation Seale,ESCV)[7]评价患者眩晕症状改善情况,其中DHI 总分100分,分值越低,提示眩晕症状越轻;ESCV分值范围0~24 分,分值越低,眩晕症状越低;(3)TCD 参数。于治疗前及治疗7 d 后,经Multi-Dop x TCD(德国DWL公司)检测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左椎动脉(left vertebral artery,LVA)、右椎动脉(right vertebral artery,RVA);(4)实验室指标。于治疗前及治疗7 d 后,采用AU58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贝克曼库尔特)及配套试剂,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内皮素-1 (endothelin-1,ET-1)、25-羟维生素D [25-hydroxyvitamin D,25(OH)D]水平;(5)不良反应。统计患者治疗期间恶心呕吐、头胀头痛及皮疹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 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取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59,P=0.043<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眩晕症状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DHI、ESCV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DHI、ESCV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眩晕症状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眩晕症状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CD 参数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A、LVA、RVA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BA、LVA、RVA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CD参数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CD参数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5(OH)D、ET-1 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ET-1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25(OH)D 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ET-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5(OH)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5(OH)D、ET-1水平比较()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5(OH)D、ET-1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2.5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4%,略低于对照组的6.9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2,P=0.644>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例)
3 讨论
眩晕症是机体对空间关系的平衡感觉或定向感觉障碍,患者多感到自身或外界在移动、旋转、摇晃,伴有站立不稳、平衡失调、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及出汗倾倒等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8]。目前临床对眩晕症发病机制研究尚存在较多争论,其中以脑动脉硬化、后循环供血不足、颈椎病、梅尼埃病及神经官能症等发病因素较为常见。有研究发现,眩晕症病理基础与供血不足、代谢障碍、神经功能紊乱、内耳迷走神经等组织缺血缺氧及血管痉挛密切相关[9-10]。既往临床针对眩晕症治疗多以减轻眩晕症状、控制病情进展为主,倍他司汀可减轻患者症状,但单一用药效果不佳[11-12]。近年来,随着临床对眩晕症治疗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昂丹司琼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已逐渐成熟,可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发展,且有一定的用药安全性[13]。
倍他司汀作为既往临床治疗眩晕症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之一,可增强内耳迷路毛细血管张力,增加血管血流量,改善前庭微循环,减轻内耳淋巴水肿程度;同时倍他司汀可下调前庭神经元放电作用,增强内耳毛细胞稳定性,缓解眩晕感,但倍他司汀单一用药效果欠佳,在金丽华等[14]相关研究中,倍他司汀联合用药对眩晕症患者治疗效果要优于单一用药。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上述结果相似,证实本研究结果可靠。究其原因可能为眩晕症患者颅内5-HT分泌增加,促使前庭系统供血不足,引起颅内血管收缩痉挛,导致眩晕;而昂丹司琼是一种高度选择性、强效的5-HT 受体拮抗剂,结构与5-HT 相似,对脑内5-HT 受体化学催吐区、密集区孤束核等有高度选择性,可拮抗5-HT,松弛血管平滑肌,有效改善前庭系统血供,与倍他司汀相结合,能发挥止眩、止吐作用。此外,本研究还通过DHI 评分量表及ESCV 量表观察患者治疗后眩晕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后DHI 及ESCV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昂丹司琼联合倍他司汀可改善眩晕症患者症状,进一步证实本研究可靠。
有研究显示,改善前庭微循环,舒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可有效减轻眩晕症患者症状[15]。本研究通过观察TCD 参数变化分析两种治疗方法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BA、LVA、RVA高于对照组,表明昂丹司琼联合倍他司汀可改善眩晕症患者脑血流参数,增加血流量。有研究显示,血液流变学异常与眩晕症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血液粘度上升会改变血液流变学症状,形成微血栓,引起血循环障碍,诱发眩晕[16]。昂丹司琼可通过改善内耳迷路毛细血管张力及血管舒缩功能,纠正血管紧张素,使脂质沉积受抑,提高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量,进而缓解眩晕症状,与倍他司汀相结合,能协同增效、相互补充,多靶点改善患者症状,控制疾病发展。
ET-1是一种常见的缩血管因子,通过刺激神经细胞释放兴奋性氨基酸及钙离子内流,引起血管痉挛收缩。眩晕症患者在应激状态下会释放ET-1,刺激血管痉挛收缩,加重组织局部缺血缺氧状态,诱发眩晕,而随着眩晕症状的加重,会进一步增加释放ET-1,形成恶性循环[17]。研究表明,眩晕症发病与25(OH)D 密切相关,25(OH)D水平异常可造成血脂异常,引起血液流变学变化,诱发眩晕,故改善眩晕症患者ET-1、25(OH)D水平对眩晕症患者症状缓解极为关键[18]。本研究表明,观察组治疗后ET-1 水平低于对照组,25(OH)D 水平高于对照组,提示昂丹司琼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机理可能与其改善患者血清ET-1、25(OH)D水平有关。究其原因,昂丹司琼联合倍他司汀能通过抑制ET-1释放、提升25(OH)D含量而改善缓解血管紧张痉挛状态,增加血流量,减轻眩晕症状。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提示昂丹司琼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患者有一定的用药安全性。
综上所述,昂丹司琼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可减轻患者的眩晕感,改善脑部血流状态,用药后不良反应较低,临床疗效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