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Stathmin、VEGF-C及SCCAg变化及临床意义

2021-11-06罗楠钟萍凌华赖琼赵文静杨畅杨婧樊汶露吴欢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淋巴管鳞癌食管癌

罗楠, 钟萍, 凌华, 赖琼, 赵文静, 杨畅, 杨婧, 樊汶露, 吴欢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肿瘤二科, 四川 成都 610031)

在我国食管癌死亡的人数占全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21.8%,在各类消化道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胃癌,位居第二[1]。约有80%以上的食管癌在确诊时已为中晚期,无法通过手术切除,主要采用放射治疗以及其他综合治疗[2]。放射治疗作为恶性肿瘤局部治疗重要手段,一方面通过射线杀灭患者肿瘤细胞,另一方面又抑制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使未完全消灭的肿瘤细胞重新生长、导致肿瘤复发和(或)转移[3]。血清微管解聚蛋白(Stathmin)是细胞增殖与分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细胞内可溶性蛋白质,在多种肿瘤中呈现高表达,可调节微管系统动力学平衡来控制细胞周期,从而改变细胞增殖、分化及活性等[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是近年来发现的VEGF家族中和淋巴管的生成以及肿瘤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因子;人体血液中的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ssociated antigen, SCCAg)水平和肿瘤的负荷、肿瘤细胞活跃程度等密切相关,其在血液中生物半衰期仅有数十分钟,肿瘤一旦根治性切除后,异常升高的SCCAg可迅速降低至正常水平[5]。本研究通过比较放疗前后食管癌患者血清Stathmin、VEGF-C及SCCAg水平变化,分析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Stathmin、VEGF-C及SCCAg水平与放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1.1研究对象 收集2017年4月—2019年5月初治的106例食管癌患者作为食管癌组,其中男55例、女51例,年龄42~77岁、平均(60.36±6.02)岁,肿瘤部位颈段食管癌37例、胸上段食管癌30例、胸中段食管癌20例及胸下段食管癌19例,临床分期Ⅰ期7例、Ⅱ期39例、Ⅲ期42例及Ⅳ期18例。纳入标准:(1)经病理活检证实为原发性食管鳞状细胞癌,于本院初治,通过放射治疗;(2)KPS评分≥70分;(3)无其他肿瘤病史,既往未接受过放化疗治疗。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脏器功能不全、器质性疾病影响治疗者;(2)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等损害免疫功能的慢病疾病;(3)有近期感染史;(4)食管穿孔形成;(5)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另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3~78岁、平均(61.05±5.97)岁。两组受试者性别、年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2主要试剂和仪器 CT机模拟定位采用飞利浦16排大孔径螺旋CT模拟机Brilliance TM Big Bore CT,放疗采用瓦里安Clinac iX 直线加速器;血清Stathmin、VEGF-C、SCCAg检测试剂盒分别为Stathmin试剂盒(美国R&D公司),VEGF-C、SCCAg试剂盒(上海沪震实业有限公司),酶标仪为BIO-RAD公司生产的型号为MOD-EI 550酶标仪。

1.2 放疗方法

食管癌组患者均通过CT机模拟定位,给予三维适形放疗。依照患者影像学和食管镜检查结果确定肿瘤体积,包括管壁增厚体积与短径≥1 cm淋巴结,临床靶体积为确定肿瘤体积前后往外延0.6~0.8 cm、上下伸展2.5~3.0 cm 以及相应淋巴引流区域,计划靶体积是临床靶体积基础上外放0.5 cm。所有患者均使用6 MVX射线,放疗频次与剂量为1.8~2.0 Gy/次,5次/周,每位患者总剂量55.0~65.0 Gy。

1.3 观察指标

比较对照组体检时、食管癌组放疗前及放疗4周时的血清Stathmin、VEGF-C及SCCAg水平,比较食管癌患者不同放疗效果(放疗有效组、无效组)、不同预后(未复发转移组、复发转移组)放疗前后血清Stathmin、VEGF-C及SCCAg水平及差值。(1)血清指标检测,对照组于体检当日,食管癌组于放疗前、放疗后4周时分别抽取空腹静脉血4 mL,室温下3 000 r/min离心5 min分离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Stathmin、VEGF-C、SCCAg水平。(2)疗效评价标准,食管癌患者放疗4周时复查食管X射线,依照国际抗癌联盟制定的疗效标准和食管X射线扫描结果评定治疗效果[6]:放疗后患者肿瘤组织完全消失,食管黏膜基本恢复,X射线显示钡剂顺利通过,管腔狭窄情况明显改善为完全缓解;放疗后患者肿瘤组织减小程度在50%以上,食管黏膜无明显的扭曲及溃疡,钡剂通过较顺利,边缘欠光滑,可见狭窄为部分缓解;放疗后患者肿瘤体积减小程度<50%,溃疡变小,病变食管黏膜扭曲状态改善为疾病稳定;经放疗后患者肿瘤体积未减小,X线造影显示明显充盈缺损或狭窄,溃疡加重为疾病进展;完全缓解与部分缓解为有效,疾病稳定或疾病进展为无效。(3)对患者随访1年,观察其复发与转移情况,随访方式为电话随访与门诊复查,复发转移经影像学检查以及穿刺活检诊断,术后复发形式为区域复发、区域性复发以及远处淋巴结转移。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血清Stathmin、VEGF-C及SCCAg水平

结果显示,食管癌组患者放疗前与放疗4周时的血清Stathmin、VEGF-C及SCCA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食管癌组放疗后Stathmin、VEGF-C及SCCAg水平均低于放疗前(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食管癌组放疗前和放疗4周时血清Stathmin、VEGF-C及SCCAg水平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serum Stathmin, VEGF-C, and SCCAg levels between esophageal cancer group (before radiotherapy and at 4 weeks after radiotherapy) and control group

2.2 不同疗效食管癌患者放疗前与放疗4周时的血清Stathmin、VEGF-C及SCCAg水平

结果显示,食管癌组患者放疗4周时,治疗有效者82例,无效者24例;有效组与无效组放疗前血清Stathmin、VEGF-C及SCCA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放疗后血清Stathmin、VEGF-C及SCCAg水平低于无效组,放疗后与放疗前差值大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疗效食管癌患者放疗前与放疗4周时的血清Stathmin、VEGF-C及SCCAg水平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serum Stathmin, VEGF-C, and SCCAg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efficacy before radiotherapy and 4 weeks after radiotherapy

2.3 不同预后食管癌患者放疗前与放疗4周时的血清Stathmin、VEGF-C及SCCAg水平

106例初次治疗的食管癌患者放疗后随访1年,复发转移19例,未发生复发转移87例,复发转移组与未复发转移组放疗前血清Stathmin、VEGF-C及SCCA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复发转移组放疗第4周时血清Stathmin、VEGF-C及SCCAg水平低于未复发转移组,放疗后较放疗前差值大于复发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预后食管癌患者放疗前与放疗4周时的血清Stathmin、VEGF-C及SCCAg水平Tab.3 Comparison of serum Stathmin, VEGF-C, and SCCAg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prognosis before radiotherapy and 4 weeks after radiotherapy

3 讨论

食管鳞癌是食管癌最主要的病理类型,约占90%以上[7]。目前,食管鳞癌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其中手术为首选治疗手段,其中放疗是中晚期食管癌最常用的治疗手段[8-9]。近年来,虽然放疗技术以及设备在不断发展更新,然而临床放疗效果仍然差强人意,一方面是由于食管鳞癌高侵袭、高转移性等恶性生物学行为,另一方面也和肿瘤微环境变化有关,肿瘤微环境变化是导致放疗抵抗和肿瘤复发及转移的重要根源[10-11]。

Stathmin 由149个氨基酸组成,在细胞增殖及分化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Stathmin可通过自身位点磷酸及去磷酸化来调节微管系统的动力平衡,控制细胞周期,调节细胞生物学行为[12-13]。Stathmin磷酸化可降低活性,使得微管蛋白聚集;去磷酸化可促进微管蛋白的解聚,降低胞外基质的稳定性,增加细胞侵袭能力[14]。因此,Stathmin表达水平对细胞周期、细胞动力学以及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15]。本研究探讨了食管癌患者与健康人群血清Stathmin水平差异,结果发现,食管癌患者血清Stathmin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进一步比较放疗前后食管癌患者血清Stathmin变化,结果显示患者放疗后血清Stathmin水平降低,且放疗有效组患者血清Stathmin降低值大于无效组。苏文兵等[16]通过对不同病理特征的食管癌患者血清Stathmin阳性率研究发现,TNMⅢ+Ⅳ期、低分化、肿瘤直径超过5 cm、存在淋巴结转移食管癌患者血清Stathmin阳性率高于TNMⅠ+Ⅱ期、中高分化、肿瘤直径≤ 5 cm、无淋巴结转移者,说明Stathmin在食管癌发展和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比较放疗后1年发生复发转移与未发生复发转移患者血清Stathmin水平差异,结果显示未复发转移组放疗后血清Stathmin水平低于复发转移组。

SCCAg主要包括SCCA1与SCCA2两个亚型,其中SCCA2主要在胞浆中表达,可抑制组织蛋白酶G活性,参与蛋白水解[17]。研究发现SCCA2 mRNA在皮肤癌、宫颈癌、食管癌组织中均呈现选择性表达,能够通过抑制TNF-α活性来减少肿瘤细胞凋亡,加速肿瘤发展,与肿瘤浸润及转移密切相关[18-19]。汪萍萍等[20]研究发现宫颈癌患者癌组织SCCA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和癌旁组织,血清水平高于健康对照人群。本研究中食管癌患者放疗前血清SCCAg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其在食管癌患者中的高表达状态,与上述宫颈癌患者一致。Kotowicz等[21]研究发现SCCAg表达量与肿瘤术后复发与生存率有关。本研究中未复发转移组患者放疗后血清SCCAg水平低于复发组,较放疗前下降值较大,进一步说明SCCAg与食管癌放疗后复发有关。

VEGF-C编码基因定位于4q34,是目前已知的促肿瘤淋巴管生成中活性最强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可通过激活淋巴管内皮细胞上受体,使受体磷酸化,诱导磷脂酞醇一激酶信号通路,激活激酶和蛋白激酶B信号通道,发生级联反应,刺激淋巴管内皮增生,引起淋巴内皮细胞增殖、生长,促进淋巴管新生,同时降低淋巴管内皮细胞间黏附,提高淋巴管通透性,使癌细胞更易浸润至淋巴管内,导致淋巴转移甚至远处转移[22-23]。研究表明恶性肿瘤包括头颈部肿瘤、皮肤癌、结肠癌、非小细胞肺癌、肝癌、乳腺癌、胃癌等患者VEGF-C均呈现高表达[24]。本研究中食管癌患者血清VEGF-C水平也高于健康对照,放疗后水平降低。且放疗有效患者血清VEGF-C水平下降幅度高于无效患者。曾芸珠等[25]研究表明VEGF-C在食管鳞癌组织中高表达,VEGF-C促进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中未复发转移组放疗后血清VEGF-C水平低于复发转移组,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食管癌患者血清Stathmin、VEGF-C及SCCAg呈现高表达,放疗后上述血清指标较放疗前下降,且有效组降低值明显高于无效组,食管癌患者随访1年复发情况显示,未复发组放疗后血清Stathmin、VEGF-C及SCCAg水平均低于复发组,说明Stathmin、VEGF-C及SCCAg在食管癌患者放疗疗效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淋巴管鳞癌食管癌
术前血清miR-221-3p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表达与早期宫颈鳞癌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有用的关节“下水道”
——淋巴管系统
改变趁热吃 预防食管癌
得了食管癌能维持多长时间
儿童小肠系膜淋巴管瘤伴肠扭转1例
足部淋巴管分布的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p16 与PIK3CA、PIK3CB 突变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扁桃体淋巴管瘤一例
肺鳞癌中E2F1、E2F6及TPX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食管癌患者两种固定装置摆位误差及计划靶区外扩值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