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操作≠机械重复
2021-11-05吴鸣凤
吴鸣凤
[摘 要]数学操作是实施过程目标的必要方法之一,而不同数学课堂中的数学操作活动方式与内容也不尽相同。“找规律”活动课的教学目标是,会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发现图形覆盖的规律,能根据平移次数推算出其他数据。会操作未必会思考,操作未必是有效操作,因此在重复操作中让学生学习有序列举,掌握列表策略,是教学设计时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找规律;操作;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9-0066-02
在“找规律”教学中,教师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例如:到了夏季,李华计划去避暑胜地云南昆明参加“七日游”,请同学们帮助李华规划出行时间,可尝试提供多种方案(提示:暑假两个月合计62天)。“七日游”选择性很强,情况多变,这是个很烦琐的问题,但学生在日常活动中对搭配现象已是司空见惯,利用这一问题情境,可激活学生休眠的生活经验,同时学生在尝试回答的过程中也会感受到方法的多样性,进而触发探究的强烈欲望,拉动求知内需,充分调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为后续的学习搭好梯台,同时为教师推介“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做好准备。
一、初探规律
(1)出示例题
下表黑色方框中两数之和为3。滑动这个活动框,可以使每次选中的数字之和不断变化。
(2)理解题意
师:10个方格一字排开,依序标有1~10这10个整数,这是一个简易数表。现在用一个红色活动框选中1和2这两个数,被框选的数有什么特征呢?(相邻的整数)
师:假如缓缓滑移这个活动框,现在被选中的是哪两个数?和是什么?再继续平移呢?和又发生什么变化?琢磨一下,红色活动方框发生位移后,选定的两个数的和恒等吗?说说你的理由。
生:随着红色活动方框朝右滑移,选中的两个数会愈来愈大,和也会随之变大,因此不可能相等。
师:从题目中能读取哪些题设和结论?
(3)操作探索
师:像这样移动方框,每次都能框中两个相邻正整数,和也会不断随之变化。
师:这样一直操作,前前后后总共可以得出多少个不同的和?拿出自备的简易数表,试着框选一下,或者动笔演算。在小组里完成任务卡。
(学生拿出自备的简易数表边做边想,教师巡查督导)
学生可能想到的方法有:
①列表排列:1+2=3,2+3=5,…,9+10=19,总共可得到9个不重复的和数。
师:这种做法很好,运算时逐步推进,谨慎缜密,不重不漏。只不过,这样的和需要逐一算出吗?(不需要)那有简捷的方法吗?
②用红色方框框选9次,可以算出9个不同的和值。
师:请把框选的过程演示一遍。
师:从哪里开始起动?沿着什么方向平移?一共平移几步?得到几个不同的和?
师:比较上述两种方法,哪种更简单易行?(第1种方法必须老老实实求出每次的和,第2种方法则只需统计平移步数即可。)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自选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依序平移的操作方法,一步一顿,并感受到“平移的次数”就可以代表情况的种类数。经过具体操作,将抽象问题直观化、复杂问题视觉化,为后面探究规律铺好台阶,同时不着痕迹地推介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让学生体察到平移的便捷。】
二、再探规律
师:如果每次选定三个数,一共有多少个和?你能通过平移的手段求解吗?拿出能框定3个数的中号活动框尝试。
师:你是怎样操作的?(强调按顺序滑动)一共平移了几步?(7步)得出几个各不相同的和?(8个)
师:请同学们看图,回忆一下方框是怎样平移的?
师:好好思考,平移的步数与什么直接相关。(学生推想与后边的数字息息相关,并进行验证)
【设计意图:学生有了首次操作的经验后,形成个性化的见解,认识到去繁就简是破解棘手问题的重器。学生进行二次操作时,感受升温,进一步认清平移的本质,并总结出每次框选的格数与一共有几种不同情况的逻辑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在“先猜测”“后证实”的过程中觉察到“平移的步数”和“剩下数码的数量”密切相关,并在组内探讨规律,展示交流,领悟到有序思考的优越性。】
师:倘若每次框选的是4个数、5个数,又该如何呢?再试试,看看情况如何。(组织学生交流结果)
师:方才我们在简易数表上的移动框选了4个数和5个数。你能结合操作过程和数据,把下表填写完整吗?
[每次框选个数 平移步数 得到不同和值数 2 8 9 3 4 5 ]
师:观察表格,独立思考,平移的步数与活动框的格数有什么数量关系?求得的和的个数与平移的步数又存在什么关系?把你概括的规律在组内小范围交流。
生:平移的步数与活动框的格数加起来正好是10;求得的和的个数比平移的步数多1;每次框定的数字越多,平移的步数与求得的和的个数就越少;每次框选的数字增加一,所得的和的数量就递减一。
师:应用大家发现的规律推理,如果每次框定6个数字,能够移动的步数是几?能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两次探索,对规律初步建立了感性认知,但仍缺乏理性认识。本环节通过“摒弃方框”这一做法,帮助学生将操作得到的规律理论化。】
三、交流共享
师:同学们已经在组内交流总结规律,谁能复述一下?
生:和的个数比平移步数多1。(学生列举:数的总个数-活动框格数=平移步数)
师:数的总个数一活动框格数=平移步数,平移步数+1=和的个数,对吗?
师:如果表格内有20个数字,活动框每次选定6个数字,平移的步数达到多少?共有几种情况呢?
师:假如表格含有m个数字,活动框可容纳n个数字,平移的步数就是……此时一共又有几种情况呢?
师:大家从最初级的情形起步,通过操作、探究,一步步摸索,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发现规律。下面,言归正传,回过头去解决最开始的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三次探索,从感知规律存在到步步为营,深挖规律本质,掌握规律的来龙去脉。经过全班展示汇报交流之后,学生对规律的理解更为完善,从而达到数学建模的高度。】
四、总结拓展
师:现在回过头来解决最开始的问题。今年暑期,李华同学打算去昆明避暑,报的是豪华七日游跟团项目,日程安排共有几种不同方案可供挑选?
师:谁来表述自己的想法?
(学生回答略)
师:原来烦琐的问题,可以从最简单的形式开始。其实在我们周围,看不见的规律数不胜数,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一定会获益良多。你能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吗?
(课堂的结束不等于探索活动的终止,学生意犹未尽,仍有继续探究的欲望)
【设计意图:通过对课始“昆明七日游”的“旧事重提”,做到前后照应,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交融在一起的,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和思路,从小课堂走进了大课堂。】
[ 参 考 文 献 ]
[1] 沈霞.小学数学“一课一题”操作策略探寻[J].新教育,2020(29):55-56.
[2] 秦素琴.在动手操作中发展学生的数学关键能力[J].基础教育研究,2020(16):62-63.
[3] 王慧.做中學,学中做:小学数学动手操作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数学教学通讯,2020(22):68-69.
(责编 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