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问题之“壤” 长思维之“花”
2021-11-05施李丹姚海燕
施李丹 姚海燕
[摘 要]针对小学低段学生提问中的“问题思考不敏锐”“问题呈现不主动”“问题表述不清楚”等现状,主张实施“思·现·炼”策略,即根据小学低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特点,引导学生精准化思考问题,将问题紧扣数学本质;再鼓励学生主动地呈现问题,凸显困惑思路;最后提升学生的语言思维。以估测习题教学为例,谈如何利用“思·现·炼”策略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关键词]估测;习题教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9-0016-04
【课堂回顾】
教学片段1:给予参照物表象,首次思考估测问题
出示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单元练习一的第1题:
1.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估”
师:仔细读题,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生1:这个“估计”是什么意思?
师:哪位同学知道?
生2:我认为估计就是大概的意思。
生3:我感觉估计的话不用真的去测。
师:确实,估计长度就是大概多长的意思,如果只是要知道估计的数据,我们是不用进行测量的。既然理解了估计的意思,就请独立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思考“怎么估才准”
(1)正误辨析,初构问题
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吗?
(学生没有反馈)
出示(学生估计的答案):2厘米、3厘米、4厘米、10厘米。
师:大家觉得哪个估得准?
生4:3厘米,因为我测量出来的也是3厘米。
师:这位同学没有测量就估出3厘米,确实厉害!其他同学会感到困惑吗?
生5:为什么估3厘米?而不是1厘米、2厘米……
师:你认为3厘米怎样?
生5:很准。
师:所以你想问的是?
生5:怎么估才能更准一些呢?
师:非常了不起的问题,你这个问题在解决估测问题上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探究怎么估。
(2)展露隐思,探寻估法
师:有位小朋友给“1厘米”标了“?”(如图2),现在就请她来说说感到疑惑的问题。
生6:这个是干什么的?
师:不要紧张,试着让大家都明白你要表达的意思。
生6:就是为什么要1厘米……
(教师再三鼓励,生6还是说不下去)
师:谁来帮他把问题说清楚、说完整?
生7:我觉得他是想问“为什么标1厘米,而不是标其他的长度?”。
生8:他想问1厘米是不是能帮助我们估计?
生9:1厘米在这里到底有什么用?
师:你们都很厉害,不仅能互帮互助,还能想出这么了不起的问题。大家记得在哪里接触过和“估”有关的题吗?
生10:上学期学过估数,几个十。
师(出示题目):你的记性真好,还记得当时是怎么估的吗?
生11:先知道10颗有多少,然后看这一堆里大概有几个10颗就可以估作几十。
师:和我们今天这道题目有什么联系?
生12:一样的道理,1厘米和10颗都是用来帮助我们估计的,看回形针大概有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
師:确实,“10颗”“1厘米”就是起到参考的作用,是参照物。不管什么物体,只要找到参照物,观察这个物体有几个参照物的大小就能估得准,如果一开始估的方法不对的再来试一试吧!
教学片段2:抽离参照物表象,深度思考估测问题
出示数学课堂作业本第2页第2题:
1.聚焦冲突,再探估法
(1)自构表象1厘米:估测时未出示“1厘米”也可估
生1:这一题怎么估呀?
师:我们不是学过怎么估了吗?你的问题是什么?
生1:这一题没有1厘米了,怎么估?
生2:1厘米多长难道你不知道?
师:知道1厘米多长确实很重要,无论1厘米是否出示,心里都要有它。
(2)灵活拓宽参照物:估测参照物并非只有“1厘米”
生3:可是腰身呢?
师:慢慢来,把话说清楚、说完整,腰身怎么了?
生3:一拃长可以估计,因为看自己的手就能想象有几个1厘米,但腰的话就要加几十个1厘米,太麻烦了,怎么估?
师:这个问题确实是伤脑筋。怎么估才能不麻烦?
生4:参照物可以是一拃呀,我一拃是12厘米,量得5拃,估计是60厘米。
生5:把10厘米当作参照物也可以,用手大概量出10厘米后去围着腰身量一圈,看大概有几个10厘米就是几十厘米。
师:你们的方法都可行,而且你们都在述说一个道理:估测时为了方便可以寻找一个合适的参照物。
2.题后远思,再度提问
(1)对比生疑,联系生活
师:会估会测量了,那对于“估和测量”还有什么想问的?
生1:为什么又估又量?直接量不就好了?
生2:什么时候需要量,什么时候可以估?
师:都是好问题!那谁能举例说说什么时候需要量,什么时候可以估?
生3:如果我爸爸想戴我的手套,我就可以估计他戴不了,因为他的手太大了。
生4:如果我的手套坏了,妈妈想给我织新的手套就要量我手掌的大小。
师:同学们很擅于联系生活思考问题。确实,估和量在生活中有不同作用,能估计时用估更方便,但需要精确数值时就得量,避免出现差错。
(2)举一反三,延续思考
师: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了估数、估测,你还有什么想问或者想说的吗?
生5:除了估数、估测,还有什么也可以用“估”来解决?
生6:是不是还可以估大小?
师:你们已经会举一反三地思考问题了,真棒!今后我们还会学习和“估”有关的内容,所以留个悬念给大家,大家也可以自己去发现……
【课后反思】
教学片段1中,学生对于“估测”的学习属于首次,由于生活经验不丰富,学生对于“估”存在较多问题。教学片段2是学生学完估测后的课堂练习,虽然学生解决过“什么是估”和“怎么估”,但因为习题脱离了参照物,学生的思维再一次受阻,出现问题较多。低段学生对问题的感知不敏锐,问题呈现不主动,在提问时表达过于笼统或不清晰。因此,笔者在常态课上就会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精准思考问题、鼓励学生主动呈现问题、指导学生清晰表述问题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逐引问思,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教学时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从视点走入质点,最终带领学生思考发展的远点。所谓视点,即信息切入口;质点,即数学知识、方法上的核心点;远点,即质点之后可引领学生抵达的高度,即由数学知识延伸至生活或由一及类。
1.视点切入,基于文本理解的问题思考
在与文本对话中往往需要主动对接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而低段学生的感知能力较弱,理解词句的能力比较弱, 因此,促进低段学生思考问题可从文本信息切入,通过文本阅读自我诊断,从中发现问题。这同时也能考查学生是否带着思考在审题。
教学片段1中,笔者让学生阅读文本信息,生活经验不丰富、词汇量不足的学生的思维马上聚焦在了“估计”一词上,他们会提出问题“什么是估计?”。通过“估”的切入,学生理解了“估”的意思,才能继续思考更本质的内容,避免后续阶段的无效投入。
2.质点深入,基于本质探寻的问题思考
弗赖登塔尔曾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和创造出来。”为此,在知识的本质处、核心处要引导学生自己生发问题,引发学生深度思考,使学生的探寻能有效指向知识的本质。
理解“估”不是重点,“会估”才是本质。在教学片段1中,学生未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时,笔者通过“正误辨析”“聚焦冲突”“对比生疑”“举一反三”等策略给予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逐步引导学生思考核心问题“怎么估”。而在探究核心问题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提出一个个问题:“1厘米有什么用?”“没有1厘米了怎么估?”“腰身用1厘米不好估怎么办?”……以小问题的解决最终解决大问题。
3.远点延伸,基于外延联想的问题思考
数学学习既要知内涵,又要知外延。除了从知识的核心处去思考问题,还要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价值。教师是学生思维生长的助推手,解决完问题并不代表学习结束。
教学片段2中,“会估会测量了,那对于‘估和测量还有什么想问的?”就是在学生理解了估意、估法后,笔者引导学生对比“估”和“测”。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又估又量?直接量不就好了?”“什么时候需要量,什么时候可以估?”虽然不作为学习要求,但笔者希望学生学数学的同时也会用数学,因此让学生思考并观察生活。此外,笔者引导学生通过举一反三来思考问题“还可以用估来解决什么?”“是不是还可以估大小?”……考虑到教学要为下一次学习留住生长点,笔者没有解说答案,因为问题不一定必须得解决,学生发现并提出問题的过程就能促进他们思维生长。
二、外显问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低段学生正值喜欢提问的年纪,但教师在课堂上经常感受不到,原因有二:一方面,学生因害怕提错问题而不敢问;另一方面,一节课只有40分钟,教师不可能时时等待学生提出问题。因此,在“育问”路上教师要感同身受不同学生的处境,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养成主动提问的习惯。
1.静待花开,给予提问能力弱的学生思考问题的机会
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不同,导致他们感悟问题的时间也有所不同,提问能力弱的学生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感悟到自己的问题。数学教学应最大程度地开启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当学生处于思考问题的环节,笔者均会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对于提前发现问题的学生,笔者要求他们以“疑问手势”(如图6)示意,避免脱口而出的问题打断其他学生的思考,待较多学生发现问题后笔者再指名学生提问。
2.以退为进,呵护胆小学生思考问题的意识
在看似热闹的课堂之下,潜藏着很多“沉默的疑惑”,一些生性胆小的学生不擅长展示自己的内心活动,也就得不到教师点拨的机会。笔者不强求这些学生必须提问,而是鼓励他们在探究过程中思维受阻时可以圈圈画画,或标智慧符号“?”,笔者就能通过这些符号及时关注到他们的内心需求。
在教学片段1中,给“1厘米”标了“?”的学生的成绩不是很好,他性格也较为内向,基本不敢举手提问。“1厘米的作用”属于探究估测法的必经之路,聪明的学生也许根本不会想到这个问题,但对于学困生而言,发现这个问题时就表明思维在生长,因此,教师要给予他们关注和鼓励,让他们的问题意识得到充分呵护。
3.见缝插针,展露学生思维生长的节点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致力于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因此,笔者允许学生在任何时候发现数学问题,但没有提问机会时,可以高高举起“智慧”手势,避免学生的真问题由于没机会提问而流失。
教学片段2中一句“可是腰身呢?”属于学生真实存在且迫切想解决的问题,在课堂如常进行之时,“可是腰身呢?”这个问题再一次点燃了集体的思维火花,带给了提问者成功的体验。学生经历了“用1厘米为参照物来估→去掉1厘米后靠想象来估→非1厘米为参照物来估”的思维过程,这个过程将估测的方法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培育问语,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
“能用语言组织表达出来,是对认知的一种证明。思维在没有被表达出来前是一团无形的东西,语言将思维表达出来后,思维就变成了有意义的信息。”低段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往往还不成熟,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使得学生在表达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的思考路径,促进语言思维的提高。
1.表达卡点时,及时点拨
提问开始阶段,学生的思维会呈现无序状态,学生表述时会词不达意,作为课堂中的引导者,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将无序思维变得有序,混乱的语言变得清晰。在教学片段1中,当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估3厘米?而不是1厘米、2厘米……”时,他们的思维是模糊的,笔者通过“你認为3厘米怎样?”助力学生语言表达的突破,直至引导学生提出“怎么估才准?”。同样,在教学片段2中,教师通过“以问引问”使得学生能更清晰地表述问题“没有1厘米了怎么估?”。
学生表达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试误”阶段,教师通过点拨使学生的问题语言由不精准向精准转变。这里要注意的是点拨需适量、及时,点到为止。
2.问语模糊时,引导生生共振
学生思考初期形成的问题是笼统、模糊的。学生发现头脑里有些想法,想表达自己的问题时,往往讲了半天,别人也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此时,可以让其他学生补充和提示,使得问题逐渐清晰化。在此过程中,提示的学生得到了锻炼,提问的学生也能获得能力的提升。
教学片段1呈现了生生思维共振的画面,当学生提出“1厘米是干什么的?”这样模糊的问题时,笔者鼓励其他学生来帮助其完善问题。由于学生的思维基本处于同一个水平,他们更容易有共鸣及互相理解。完善者与分享者这场“思维的乒乓球比赛”,也能促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问题中。
3.思维放松时,鼓励自由提问
低段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被呵护,教师不要为了提问而让学生去提问。这样会让学生常常处于紧张状态,反而不利于学生提问能力的发展。教师要引导学生的提问由不自觉向自觉转变,提问不是目的,思考才是目的。
教学片段1中,有学生质疑“1厘米”的作用时,由于大家感觉自己是在帮助同学完善问题,因此心态较轻松,便开启了自由状态式提问:“为什么标1厘米,而不是标其他的长度?”“1厘米是不是能帮助我们估计?”“1厘米在这里到底有什么用?”。教学片段2中,在解决完怎么估的问题后,学生处于轻松状态,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也开始“畅谈困惑”。思考问题就是一种思维的活动,教师不要贸然打断学生的自由提问,而是使学生能更久地处于思考的氛围中。
总之,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亦是如此。无论新课教学还是习题课教学,教师均应耐心引导学生思问、现问、述问,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系海盐县2019年度教育科学规划微型课题《小学低段数学学生提问的“思·现·炼”策略研究》研究成果。】
(责编 童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