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文本更深处漫溯:也读《我的叔叔于勒》

2021-11-05毛紫娟

文学教育 2021年10期
关键词:叙事视角人物形象

毛紫娟

内容摘要:《我的叔叔于勒》被编选入初中语文教材时做了删节,传统教学对课文的解读都定义为了展现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本文试着根据原作重新解读小说中的人物,并对删节前后小说叙事视角比较分析,从而解读出文本所蕴含的更为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人物形象 叙事视角 小说主题 悲悯情怀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经典短篇小说,向来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虽然篇幅短小,却有着丰富的内涵。不同时代、不同读者在解读它时都明显带有时代和个人的印记。本文编选入初中语文教材时,被删去了三个部分:一是开头若瑟夫伙伴的叙事部分;二是小说中描写菲利普夫妇日常生活细节的部分;三是结尾少年若瑟夫对于勒的同情以及成年若瑟夫解释给流浪汉银币的原因。删节的初衷应该是想让小说的主线更清晰明了,但却使得小说伤筋动骨,不仅主题与原作有很大出入,甚至读者都不能准确判断作者的情感倾向。传统的文本分析对课文的解读都停留在表现菲利普夫妇嫌贫爱富、虚伪自私的灵魂,从而展现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样的解读不仅把这篇经典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简单化,更是大大降低了原作丰富的人文内涵和艺术内容,对于初中生的阅读来说,也会降低他们的思维品质,影响人文素养的提升。

“只有对小说的内涵理解到位了,对小说的特征把握准确了,才能够在教小说时把内容选择正确,才能够教‘准、教‘对,进而教‘好。”【1】我尝试着在教学过程中把原文呈现给学生,和学生共同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通过复杂的人性的洞察和分析,去感知十九世纪法国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形象,理解莫泊桑创作这篇小说的真正意图,摆脱过去单一的批判视野,而更多地去触摸人性的温度。

一.人物形象的重新解读

1.回到故事发生的原点

塑造人物、刻画性格是小说叙事的中心。过去,我们在教学中对菲利普夫妇的形象大多定义为:嫌贫爱富、虚伪自私、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等。课堂上,学生的关注点都聚焦到菲利普夫妇躲避于勒这一部分内容,纷纷批判他们精明、自私、虚伪、冷酷。我带着学生在小说中寻找故事发生的原点——他们的家:

他们一家“刚刚够生活”,可见生活拮据,仅能糊口。拮据到怎样的程度?“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生活所迫甚至没有能力回请别人;买日用品也只能买“减价的”和“底货”,还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这户人家勉强维持着基本的衣食。那么,是他们好吃懒做吗?父亲“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一个“很晚”,一个“才”,可见父亲工作勤奋、辛苦,却收入微薄,可见父亲工作的繁杂、低微,他还要养活五口人,文字背后折射出的是父亲身份的卑微,他们处于社会的底层。

母亲对这样的生活“感到非常痛苦”,请注意:这里并不是“抱怨”,她并没有抱怨自己的丈夫赚钱少,而是勤俭持家,用不多的钱维持着一家基本的生活,在衣食住行上都有体现。如父亲要请大家吃牡蛎,母亲说“怕伤胃”,自己不吃,“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这明显是她找的托辞:家里没这么多闲钱吃牡蛎,可难得旅行,她又不想让孩子们扫兴。这处细节不仅让我们看到母亲的勤俭,也饱含着她对于孩子们的疼爱。母亲不仅为物质“痛苦”,她还有很大的精神压力:为女儿的婚事而“痛苦”,两个女儿年纪大了,却都嫁不出去,“痛苦”的背后隐藏着慈母情怀。

又如小说选入教材时被删去的对菲利普夫妇一家去海边散步的具体描写:去散步时“衣冠整齐”,父亲穿着礼服,“可是到了最后一刻,总会在一家之主的礼服上发现一块忘记擦掉的污迹,于是赶快用旧布蘸了汽油来把它擦掉。”这件“礼服”和每星期日的“散步”,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服饰和休闲活动,而是象征了他们在生活重压下对体面的有尊严的生活的向往,他们也有梦想,想要追求美好的生活,也有精神层面的需要,例如全家去旅行,父亲被他人吃牡蛎“高贵的吃法打动了”。只是现实很残酷,人生有很多无奈,看似客观的文字其实暗含着作家的同情和悲悯。通过引导学生对菲利普夫妇的形象做更深层次的解读,学生对菲利普夫妇的认识就不会只是停留在对虚荣心的批判,而是进一步感受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菲利普夫妇因生活所迫而表现出的无奈与可怜,在批判他们的同时,也对他们多了一份理解与同情。所以,把小说原作还原给学生,不仅体现了对经典文本的尊重,也进一步让学生发现课文所不具有的深层意味,从而“抽丝剥茧”地走进文本深处,实现经典文本的深度解读。

2.“认”与“不认”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关注对于勒的称呼:“坏蛋”、“流氓”、“无赖”。可是细细研读这段文字,我们还能发现文字中不一样的“密码”。小说中写到于勒是“全家的恐怖”,“逼得父母动老本”,什么叫“动老本”?就是动用了父母赖以养老的钱,可见当初于勒的荒唐把自己的父母都拖累了。紧接着下一句话提到于勒“把自己应得的那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从“老本”到“遗产”,文字背后蕴藏着时间的跨度,蕴藏着惊涛骇浪,我们是否可以猜想:于勒父母的死亡和于勒的“恐怖”是不是有一定的联系?是不是于勒的“恐怖”“气死”了他们?小说继而写到于勒把自己的那部分遗产吃完后,还“大大占用”了菲利普的那部分。试问:如果不是菲利普顾念着手足之情,如何能让于勒“大大占用”?并且没有向他追讨。所以,菲利普虽然家庭貧困,但也没有我们一直以为的那样冷酷自私。

很多学生都以送走于勒来佐证菲利普夫妇的冷酷无情,事实上小说中提到把于勒送走的是“人们”,“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于勒送走了。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这里的“人们”是谁?这里的“人们”就是菲利普夫妇吗?显然不是,或者说不只是菲利普夫妇。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猜想:当初于勒带给大家的不良影响太大,他的“恐怖”甚至连哈佛尔的那些“人们”都看不下去了,纷纷要求打发他走。菲利普作为和于勒血脉相连的哥哥,他把于勒送走是想让弟弟吃点苦,想让弟弟重新做人,是教育弟弟的一种手段。因此,菲利普夫妇按照“当时的惯例”使用了这种教育手段,可见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是有期待的,他们并不是对于勒不管不顾,而是真心希望于勒能改变自己的荒唐。所以,当收到于勒的来信,菲利普夫妇除了有对于勒带给他们的富裕美好生活的期待,更多的应该是作为他的哥哥嫂子真心为他的改变而高兴。更何况,盼弟弟荣归故里,解哥哥之困境,难道不是人之常情吗?

在课堂教学中,当读到小说的高潮部分——菲利普夫妇不认船上的于勒,学生纷纷指责他们冷酷无情、唯利是图,批判他们拜金。我追问学生:如果你就是菲利普夫妇,你在那样的情况下,在船上遇到了那样的于勒,你会如何选择?是的,在我最初读到这篇小说时,我就问过自己这个问题,但我沉思很久,我真的不知道在那种情况下自己该怎样选择。小说中有时间跨度:把于勒送走“两年后”,接到第二封信,接下来“十年之久”,于勒再没来信。所以,菲利普夫妇当初送走于勒和现在在船上和于勒偶遇,起码隔了十二年之久。十二年前,菲利普夫妇一家虽然生活困难,但至少两个女儿青春年少,父母不必为她们的婚事忧心忡忡;十二年前,或许若瑟夫还没出生,父母的经济压力还没有那么大。可如今菲利普辛苦工作赚的不多的钱要养活五口人,两个女儿的婚事让全家都“十分发愁”。无论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菲利普夫妇的压力远胜十二年前。我们总是习惯于趾高气昂地站在道德制高点批判他人,可是否细细体察过他人生命中的辛酸、挣扎甚至煎熬?我们应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用自己的心灵和文本对话,小心翼翼地去体察真实的人性。

课堂上,我和学生讨论过这个问题:如果菲利普夫妇认了于勒,可能会发生什么?学生最先想到的是他们的女婿肯定会和女儿离婚,毕竟这个青年下决心求婚的很大因素是看了于勒的信。所以菲利普夫妇不认于勒的原因之一是为女儿的幸福着想。其次,学生也提到目前以菲利普一家的经济状况是否能供养得起于勒。第三,站在于勒的立场上,此时衣衫褴褛的于勒做着这么卑微的工作,被自己的亲人当场认出是否是他真正所想?通过小说中船长的介绍我们知道于勒不愿回到亲人身边,可见十多年的生活打磨确实改变了当初荒唐的于勒,他有骨气,有自尊,想自食其力,宁愿孤苦伶仃、漂泊无疑,也不愿意再拖累亲人。

菲利普夫婦只是普通人,也有矛盾、挣扎、懦弱,他们不认于勒的行为让人鄙视、厌恶,但是我们是否体察过他们的窘迫、难堪、痛苦?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是否时时处处都比菲利普夫妇更高尚?是否时时处处都经得起道德的评判?文学也是“人学”,它在向我们诉说着人性的复杂,生活的无奈,生命的艰难。

二.叙事视角与小说主题

1.开头和结尾的删节

“现代叙述学家认为,在作家和作品之间,存在着一个叙述者,他往往体现着作家的某些思想规范、道德标准、价值判断和审美情趣,被称为‘隐含的作者”【2】。小说教学,不仅要教“故事”,更要教“叙述”,教师要带着学生一起关注小说的叙述者和叙述方式。初中教材上的这篇小说是节选的,删除了开头和结尾,这样小说的叙述者就成了少年若瑟夫。小说删节部分写到“我从小就听家里人谈论这位叔叔,我对他已是那样熟悉”,若瑟夫就这样听着于勒叔叔的故事长大,于勒叔叔对若瑟夫来说是个传奇式的人物,小若瑟夫对未曾谋面的于勒叔叔是非常熟悉的,他早已在心里认同于勒叔叔是自己的亲人。当父母打发若瑟夫去给于勒买牡蛎的钱时,透过若瑟夫的眼睛,我们看到了穷苦、窘迫的于勒,在这里小若瑟夫有一段内心独白:“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小若瑟夫在心里已经和于勒叔叔相认,句子很短,但情感很真。他甚至给了十个铜子的小费,从下文克拉丽丝的反应中,这十个铜子对他们家来说是不小的支出。显然,小若瑟夫割舍不掉亲情。课文在结尾部分还删掉了少年若瑟夫直接表达的对于勒叔叔的同情:“我真想喊他:我的叔叔。”“我想再看一次我的叔叔于勒,想到他身旁,对他说几句温暖的安慰话”,“这个可怜的人啊”,这个部分的删节削弱了小说中少年若瑟夫对于勒叔叔的同情。

事实上,小说原作采用了嵌套式结构,通过叙事视角的变化让故事套故事。课文删去原作开头“一个白胡子穷老头儿向我们讨钱。我的同伴若瑟夫·达夫朗什竟给了他一个五法郎的银币。我感到很惊奇。于是他对我说:这个穷汉使我回想起了一件事,这件事我一直记在心上,念念不忘,我这就讲给您听。事情是这样的……”,结尾“以后,我再也没见过我父亲的弟弟!以后您再看见我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其缘故就在于此。”原作的叙述者有两个,开头结尾是以成年若瑟夫的视角来讲述对穷人的同情是怎样产生的,小若瑟夫已经长大,但他依然善良,依然对弱者充满同情和关爱。

在课堂教学中,我问学生:再过20年,成年的若瑟夫会不会长成菲利普夫妇那样的人?有意思的是,学生的回答都比较悲观,都认为若瑟夫在资本主义的社会背景下,在家庭的影响下,成年后肯定会成为和父母一样唯利是图,被金钱所异化的人。补充给学生小说原作的开头和结尾,学生才恍然大悟,成年若瑟夫不但没有成为那样的人,反而把对于勒叔叔的爱扩大到了对一切弱者的大爱,令人震撼!我继而追问学生:成年若瑟夫为何会有这样的举动?学生的回答令人动容,能够说出“对于勒叔叔的心疼”、“对自己当时没有认于勒叔叔的后悔”、“以后再也没能见到于勒叔叔的遗憾”、“这种遗憾伴随他一生”这样的回答。我想:这正是这篇小说的经典之处,它并没有给人一个灰暗绝望的故事结尾,而是通过若瑟夫对善良的坚守,给予我们莫大的安慰,让我们看到生命的亮色,让我们思考自己的生活:即使现实痛苦苟且,但我们还能坚守诗和远方。莫泊桑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同时也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他在若瑟夫身上寄予了对美好人性的期待,借成年若瑟夫的言行和坚守,不动声色地向我们暗示了他想通过小说表达的主题。所以,开头和结尾的删除淡化了小说原本丰厚的意蕴。

2.作者的悲悯情怀

小说给我们展现了小人物生存的艰难,对他们赋予了同情和理解。如于勒:年轻时行为不正,糟蹋钱,写信给家人时懂得感恩,最后穷困潦倒时自食其力。船长介绍于勒的那段话提到于勒“不愿回”,也许是还不上钱,自卑而不敢见亲人;也许是没法兑现诺言,自尊心作祟,他不想回;也许是不想拖累家人,他宁可直面人生,自食其力,可最终却沦落为以卖牡蛎为生的流浪汉,于勒是当时社会中的一个灰色小人物。

小说中对菲利普夫妇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是被删节最多的部分,这一部分重点表现了他们一家在生活重压下的让人啼笑皆非的窘态,如“我的母亲打扮得五颜六色,好像节日悬万国旗的海船”,“我现在还记得我可怜的双亲在星期日散步时候那种正言厉色、举止庄重、郑重其事的神气”。小说中“他们的生活与其说是一种平庸,不如说是一种煎熬”【3】,透过少年若瑟夫的视角,我们能感受到文字背后藏着他对家人辛酸生活的无奈和哀叹,甚至有着善意的调侃和嘲讽。菲利普夫妇有拜金的一面,但他们工作勤奋,生活节俭,疼爱孩子,渴望尊严,对生活抱有美好的希望,他们把改变生活的唯一希望寄托在于勒身上,如于勒的来信成了家里的“福音书”,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是他们十多年的灰色人生中的一抹亮色。如全家去散步时父亲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一个“竟”字,淋漓尽致地写出父亲对富有的于勒回来改变他们一家窘迫生活的迫切期待,可是最终却希望破灭。所以克拉丽丝冷酷无情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她深深的绝望,做了十多年的美梦在船上见到真实于勒的瞬间破灭,现实悲凉无比。贫困的生活导致美好人性的缺失,菲利普夫妇有无情冷酷的一面,但同时他们也是当时社会中可怜、可悲的小人物。这就决定了少年若瑟夫对艰难处境中的父母不会只是批判,更多的是怜惜、同情和无奈,他虽不赞同父母的行为,但却无能为力,以致多年来一直承受着感情上的煎熬,才有了小说结尾成年若瑟夫给流浪汉银币的一幕。

所以,未被删减的原作更具有悲剧意味,小说给我们展示的是生活的残酷性和戏剧性,传递的是复杂的不得已的人性。莫泊桑以上帝的视角,站在文本背后,心怀悲悯地看着其中的每一个人物,关注着世间的每一个普通个体。所以,这篇小说表达了作家对于勒不幸遭遇的同情,对菲利普夫妇拜金主义的批判,更传达了他对社会中这些灰色小人物的深深的悲悯之情。我们通过阅读小说,去感受一种别样的人生,获得对社会、人生的体悟,从而思考自己的生活,使自己的人文素养得到提升,这就是小说的价值。

“真正的文学永远诉诸人性,人对自我的、对生命的感受是不会随着时间的转变而转变的。”【4】莫泊桑本质上就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把小说原作提供给学生,带着学生一起“抽丝剥茧”,从看似“一望而知”的细节中寻求突破,走近人物,走进文本,努力引导学生从主观式的浅阅读走向理性而深刻的阅读,读出小说中蕴含的对美好人性的期待,感受作家的悲悯情怀。备课过程中我写了一句话作为课堂教学的结束语送给学生:但愿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若瑟夫,从童年到成年,始终坚守心底的善良和温暖。

参考文献

[1]王荣生.小说教学教什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5

[2]李敏、端木春晓.透视复杂人性,呼唤人性之光.名作欣赏,2015.25.115页

[3]张柯.莫泊桑小说中的公务员情结.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5.3.30页

[4]于瑶.《我的于勒叔叔》的人性关注.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5.3.7页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市觅渡中学校)

猜你喜欢

叙事视角人物形象
聚焦语文要素,整合单元教学
中外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中的陌生化叙事
浅谈中韩电视剧、电影的叙事差异
新闻写作的叙事视角探讨
强化形象思维进行歌曲表演创作
海明威《在异乡》叙事视角赏析
谈历史传记题材的古装影视剧化装造型设计
影像圆融:小议多元叙事视角的选择性后置
从改编影片看电影与文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