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CT在医源性结肠镜穿孔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1-11-05黄鸿徐宏伟何聪
黄鸿 徐宏伟 何聪
随着现代内镜技术不断发展,结肠镜检查已广泛应用于结肠病变早期诊断治疗及肿瘤筛查、随访。伴随结肠镜检查数量的逐年增加,医源性结肠镜穿孔(ICP)并发症随之显现,严重者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受到临床医师高度重视。本文回顾性分析15 例医源性结肠镜穿孔患者的临床和CT 影像表现,结合文献探讨结肠镜诊疗前、后CT 检查的价值,旨在提高结肠镜诊疗的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本院累计接受结肠镜检查患者24187 例,共发生结肠穿孔15 例,男11 例,女4 例;年龄30~74 岁,平均年龄(58.93±9.01)岁。除3 例为诊断性穿孔外,余12 例为治疗性穿孔,其中6 例为1 周内第2 次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息肉,4 例为1 周内第2 次内镜下平坦隆起病灶黏膜剥离术(ESD),2 例为息肉套切。5 例有结肠、直肠肿瘤根治手术病史;1 例有结肠炎病史。
1.2 方法(1)肠镜检查方法:肠道清洁为口服药物导泄法,末次肠镜均为丙泊酚、枸橼酸芬太尼静脉麻醉下无痛性操作;使用Olympus 电子镜。(2)CT 检查方法:使用SOMATOM Definition AS 64 排128 层螺旋 CT,扫描参数为层厚5 mm,层间距5 mm,螺距0.6,管电压120 kV,自动管电流。增强扫描使用碘帕醇80~100 mL,注射速率为2.5~3.0 mL/s,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Ⅲ期扫描。8 例结肠镜检查前1 周-6 个月内CT 平扫,不做肠道清洁,保持肠道原始状态,其中4 例平扫+增强;9 例结肠镜检查后平扫,不做肠道清洁,防止加重穿孔并发症,另6 例结肠镜检查后平扫+增强。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及诊断 因穿孔发生时间不同,ICP 分为术中穿孔和术后迟发穿孔。本组1 例为术中穿孔,余14 例穿孔均发生在术后,最短术后30 min,最长术后7天确诊。因穿孔部位不同,可分为腹腔内穿孔和腹膜后穿孔。腹腔内位器官如横结肠、乙状结肠穿孔,游离气体位于腹腔内;腹膜后穿孔,表现为壁腹膜与腹横筋膜之间游离气体,为间位于器官升、降结肠以及直肠脏腹膜未覆盖处穿孔所致。临床表现为肠镜检查结束后出现不同程度腹痛、腹胀、局部压痛反跳痛及发热、白细胞增高等感染性征象,部分伴有恶心、呕吐等表现,1 例双侧锁骨下出现皮下捻发音。除术中穿孔者外,余14例均经CT 检查确诊。6 例同时接受DR 检查,4 例可见膈下游离气体,2 例阴性。穿孔部位:升结肠4 例、横结肠2 例、降结肠2 例、降结肠乙状结肠交界部1 例、乙状结肠3 例、直肠3 例。
2.2 CT 影像表现 结肠镜术前CT 检查8 例:5 例有结肠癌手术病史;1 例CT 提示吻合口肿瘤复发并发梗阻,近段结肠明显扩张;1 例提示结肠收缩力较弱,并发结肠动力性不全梗阻;2 例提示乙状结肠迂曲冗长;1 例提示乙状结肠多发憩室;1 例CT 显示横、降结肠、乙状结肠肠壁广泛轻度水肿提示结肠炎症。结肠镜术后15 例CT 检查:(1)腹腔内穿孔7 例。3 例穿孔肠壁可见裂隙状或蜂窝状肠壁缺损(见图1),最宽约5 mm,2例穿孔处邻近肠壁明显水肿。5 例见局部肠腔外及膈下多量游离气体(见图2),其中2 例游离气体蔓延至纵膈及胸壁皮下,另2 例仅见穿孔肠壁附近局限性少量游离气体(见图3),未见膈下游离气体。小肠系膜及大网膜不同程度致密浑浊改变伴腹腔少量积液3 例。(2)腹膜后穿孔6 例,其中2 例局部肠腔外、腹膜后血管间隙及肾周间隙显示大量游离气体(见图4);1 例腹膜后局限性少量游离气体伴脓肿形成,并双侧结肠旁沟及右侧胸腔少量积液;余3 例仅邻近肠壁腹膜后少量游离气体。(3)累及腹腔内外穿孔2 例,其中1 例显示腹膜后、肠系膜间、膈下大量游离气体,肠壁周围亦可见大量游离气体,肠壁水肿明显;1 例肠壁周围腹膜内少量游离气体,腹膜后血管间隙少量积气,肠壁轻度水肿,邻肠壁局限性脂肪间隙密度轻度增高。
图1 横结肠近端穿孔,肠壁蜂窝状缺损伴广泛水肿,膈下大量游离气体
图2 双侧膈下大量游离气体
图3 降结肠内侧穿孔肠壁附近局限性少量游离气体,局部肠壁水肿,内后侧脂肪间隙密度略增高
图4 直肠穿孔,腹膜后血管间隙及肾周间隙、膈下显示大量游离气体
2.3 治疗及预后 保守治疗9 例,其中8 例CT 检查均未发现肠壁破口,周围渗出轻,肠道准备佳,经过禁食、补液、抗感染、胃肠减压等保守治疗后顺利出院;1 例肿瘤晚期患者,因发现较晚,延误治疗时间,腹腔感染严重,出现脓毒败血症并发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5 d 后死亡。5 例因CT 检查均提示腹腔感染程度较重,而给予手术治疗,其中2 例行结肠修补手术,3 例行肠段切除、修补并造瘘,术后恢复顺利。1 例术中穿孔即刻行钛夹夹闭治疗,后续予以禁食、抗感染等保守治疗,痊愈出院。
3 讨论
结肠镜诊疗是一种侵入性有创操作,在严格把握禁忌证的情况下,ICP 总体发生率不高,其中诊断性结肠镜的穿孔发生率约为0.03%~0.8%[1],治疗性结肠镜的穿孔率约为0.15%~3%[1],本院ICP 发生率约0.062%,与文献报道相近。ICP 好发于乙状结肠、横结肠,主要与乙状结肠、横结肠属于腹膜内位器官、系膜游离性大、肠管迂曲冗长有关,容易造成进镜困难,易引发ICP[2]。本组仅5 例在该部位发生穿孔,可能与内镜操作医师技能日渐娴熟有关,而更多倾向于肠镜治疗部位处穿孔。此外,炎症性肠病、受累于腹腔手术的结肠并发症、结肠肿瘤放化疗引起的治疗性肠炎、因继发于梗阻而过度扩张的肠腔、以及结肠变异如结肠憩室等,均是导致ICP 发生的高危因素[3-5],本组术前6 例CT 检查显示以上相关高危因素,但因操作医师术前未重视CT 阅片,对相关风险警惕性不够,最终导致穿孔发生。作者认为,有选择的在结肠镜诊疗术前完善腹部CT 检查,可以事先为肠镜操者提供被检者有关结肠形态、走向、变异及病变情况等客观信息,有助于术中审慎对待,避免或减少对肠壁造成损伤和穿孔[6]。提高肠镜诊治的安全性。
尽早发现ICP 是成功治疗的前提。肠镜操作过程中,视野内突然出现黄色类脂肪组织或者腹膜等结构,即可确诊ICP[7]。术后1 周内出现程度不同的腹痛、腹胀、局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及后续出现发热、白细胞增高等临床表现,即应考虑迟发ICP 可能。腹部立位X 线平片或CT 检查发现膈下游离气体,诊断即可成立。当穿孔早期或穿孔较小、腹腔游离气体较少数时,或穿孔距离膈面较远、游离气体不能达到膈下时,以及穿孔发生在腹膜后时,普通X 线摄片常阴性,肠穿孔易漏诊,这时需要及早进一步CT 检查确诊[8]。CT 检查不仅可以发现腹腔内、腹膜后少量游离气体,尽早确诊隐匿性结肠穿孔,同时还可以全面观察穿孔部位、大小,周围腹腔及腹膜后感染渗出程度,为后续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此外,CT 检查还可以帮助临床鉴别“息肉电凝切除术后综合征”,后者亦称“透壁热损伤综合征”[9],是息肉电凝切除术后较少见的术后并发症,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电凝造成的肠壁透壁损伤,引发浆膜层的炎性反应,出现局限性腹膜炎症状,故其临床表现类似ICP,但CT 检查除发现局部肠管壁水肿增厚外,找不到肠壁破口和肠腔外游离气体征象。
ICP 发生后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可将其不良后果减少至最小程度,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内科保守治疗和结肠镜下钛夹夹闭治疗[10-11]。采用何种治疗方法,主要根据穿孔大小、穿孔部位、穿孔时间、肠道清洁程度、腹腔内或腹膜后感染严重程度,还有患者整体状况等诸多因素综合分析考虑。对于穿孔小、肠道清洁度佳、感染症状轻、身体状况良好的患者通常选择保守治疗,本组符合上述条件的8 例患者(其中3 例有腹腔内大量游离气体),经保守治疗后均成功治愈。而对于穿孔大、肠道清洁度差、腹腔感染严重的患者应该选择手术治疗;本组5 例患者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均预后良好。对于术中穿孔患者,应首先尝试内镜下钛夹夹闭处理破口,但镜下判断是否完全夹闭存在一定困难,同时无法观察肠腔外情况[12],应该及时腹部CT 检查并加强术后患者病情观察,本组有1 例术中穿孔患者即刻行钛夹夹闭,24h 内观察临床症状逐渐好转,CT 复查游离气体减少,亦治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