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忘,育人无声
2021-11-04宋卫江
宋卫江
【摘要】教育的真谛是育人,育人的核心是塑造人格。教师是道德和知识的主要传播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因此教师自身的人格素养对学生人格的塑造起着导向性的作用。
【关键词】师德;人格素养;育人
说到海伦·凯勒,几乎无人不知,二十世纪的传奇女性,她在世八十八年,有八十七年是在黑暗与寂静中渡过的,虽然又聋又盲,但却成为哈佛大学的毕业生,成为教育家、作家、社会活动家。但如果没有安妮莎莉文老师,可以说就没有后来的海伦·凯勒。莎莉文老师用极大的爱心、耐心和毅力,激发海伦的学习热情,使海伦一直处在对知识的渴求状态中,在摸索中成功地将海伦从一个心未开、任性无知的小女孩逐渐塑造成一个知书达理、才华横溢的少女,直到进入大学。
习近平主席曾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那么,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该用怎样的人格素养去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才不愧于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呢?
一、用正确的理想信念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
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党和人民需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好老师的理想信念应该以这一要求为基准。好老师应该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让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都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正能量。
二、用道德情操去塑造学生的人格品质
孔子说过:其自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对教师听其言,而且观其行。小学生正处于可塑性最强的成长阶段,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据调查发现:如果那个班的老师写字非常漂亮,他的学生也能写一手好字;如果那个班教师的朗读功底很强,那他带出来的学生朗读也不错的;如果那个班老师平常爱打扮的话,他班的学生也很爱美的……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教师的高尚师德,始终是学生关注的焦点,会很自然的打动学生的心灵。
记得学校在举行“文明班评比”活动中,无论我怎样讲,值日生天天检查,班里的垃圾总是不断出现,屡禁不止,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有一次我在班上看到有很多纸屑,于是我弯下身子将纸屑一片一片的捡起来,学生们看见我在捡,也都加入了我的行列,班里很快就变干净了,自那以后我就很少看见班上有纸屑。短短几分钟我一句话没说,但却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我想这就是率先垂范的教育力量。
因此,教师应认识到自己的师德对学生的影响力有多大,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应从高从严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以德施教,以德立身,以高尚的师德去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的方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塑造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以自身的人格素养去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三、用扎实学识去激发学生的好学之心
国外有教育家说过: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在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要处于终身学习的状态,站在知识发展的前沿,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成为学生的“百科全书”,才能满足学生的好学心。老师能在各项大赛中获奖,在报刊杂志中发表文章、教学成绩优异等等都会让学生敬佩有加,教师知识渊博,文理相通,多才多艺,是为学生树立了一座无言的丰碑。
在教六年级的语文时,有一个是讲詹天佑是如何开凿八达岭隧道内容的,我在讲课的过程中提及隧道开凿的困难等时,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有同学立即问:地铁里的隧道又是怎样开凿出来的(和八达岭隧道的开凿类似,但赋予了更多的现代科技元素)?有同学还问:广州的珠江隧道又是怎样开凿出来的(不是开凿出来的,而是采用沉箱技术)等等,这些问题都给我轻而易举的一一“解决”了,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为了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我除了上好课,在课堂上加入科学家成长的故事外,还经常和学生一起探讨语文课以外的“天文地理”之类的知识等等,每当学生在学习上有什么不懂或疑惑的地方都会找我解决,我成了学生的“百科全书”,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学心。
四、用仁爱之心去感染学生的感恩之心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试想,如果一个教师不爱自己的学生,不爱自己的职业,那他又拿怎样的毅力去度过从教的几十年呢?所以,教师心中是有爱的,学生从无知成长为健康的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伴随着教师无私的爱。教师爱学生的无知、调皮,用自己无私的爱打开学生知识之门,滋润学生的心灵。
记得我刚接手五年级那年,班上有个小男孩喜欢在课堂上捣乱,无论怎样教育都没改善,令人头疼不已;和家长沟通才得知小男孩有多动症,看到家长担忧、伤心的表情,我心中产生了怜爱之心。我多次与家长沟通,把我了解到的信息告诉家长,一起商量怎样教育孩子,分工合作,共同努力。我首先把那个小男孩安排在第一排,希望能及时监控他和给予他帮助,当他能安静一两分钟,我就马上表扬他、鼓励他,帮他树立信心;我在班上舉行“讲故事比赛”活动,有意让他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当他讲的故事获得同学们的掌声时,他高兴得裂开了小嘴巴。有时他毛病发时,去搞其他学生,弄得其他家长意见很大,纷纷向我投诉,无论我怎样解释家长都不理解,让我也很头疼,不懂怎样面对那些投诉的家长。我静下来反思:我能放弃这个小男孩吗?如果放弃的话,他以后怎办?“不能,绝对不能放弃!”我内心发出的声音。我下决心一定要想办法去帮助这可怜的小男孩。我一方面教育班里的孩子不要嘲笑这个小男孩,要一起帮助他克服困难;另一方面请求投诉的家长多多体谅和包容这个小男孩。当他控制不住自己想捣乱时,我马上让他画画或做手工,释放他的精力,让他安静下来。经过多方面的训练,一个学期后,这个小男孩能安静的在自己的座位上看10到15分钟的书或做自己的事情,上课也能慢慢地安静下来了,能认真听8—10分钟左右的课。时间长了,这个小男孩的自控能力提高了,上课都能安静地听讲。
课余时小男孩远远看见我都会跑过来和我说声:老师好!然后笑眯眯地跑开了,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我心中充满了幸福感。爱是师德的核心,师德源于爱。老师的一个举动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以毁灭一个天才,只有教师用无私的爱去对待自己的学生,才能感染学生去传播爱,心怀感恩之心。
教育是一种以人格塑造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的劳动。教师自身的素养和人格魅力在学生中起着表率和榜样作用,犹如春风细雨般滋润着学生的灵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成长,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责任编辑:刘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