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爱浇灌每一朵鲜花
2021-11-04黄淑君
黄淑君
【摘要】德育是教育的根本,每个孩子都像花草一样,有他们天然的本性。我们班主任既然是园丁,就有责任让每一朵花娇艳、芬芳。本文认为要在全体学生面前真正树立起良好的自身形象,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信任的力量,靠的是爱,是激励,是理解,和学生成为朋友,用真情去感动他们,用真心去爱他们。
【关键词】德育;农人;真爱;真情
一次偶然的阅读,叶圣陶先生的一种说法很让我欣赏:要做一个教育的农人。
文章中,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教育无非就如农民种植庄稼。一个好的农民,能读懂庄稼的语言:饿了,施肥;渴了,浇水;农民还知道施什么肥、浇多少水,该在什么时候去施肥浇水、间苗打叉。
是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也像花草一样,要有阳光的普照、雨露的滋润。是的,每一朵花都应该有自己的芬芳和娇艳——在我做班主任的生涯里,我时时警醒着自己:我们既然是园丁,就有责任让每一朵花娇艳、芬芳起来。
一、用真爱为前提
一个好的班主任,首先必须是一个有爱心的人。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在第一节班会课上,我就会向学生强调一种家庭意识。“我们班就是一个由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和我组成的大家庭,从今以后我们就得荣辱与共,谁不听话,家法侍侯。”话没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以后“家法侍侯”就成了我的口头禅。浓浓的爱便由这四个字传递给每一个学生,同时“一视同仁、公正无私”这八个字时刻提醒我无私地爱护每一个学生。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创造一些表扬他们的机会,多给他们一些温暖,或许,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能激起他们的信心,成为他们前进的起点。让每一个学生都沐浴在师爱的阳光之下。
二、用激励为源泉
转化后进生可以说是班级工作的重头戏。我认为后进生转化最有效的方法是激励教育。我班的后进生虽然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毛病,也许是同学和老师心目中的双差生,但他们内心的愿望还是想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只是由于自控能力差,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偶尔犯点毛病。所以这个时候,他们非常渴望别人尤其是师长的激励。因此,我因势利导,强化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班上开展“结对子”、“一帮一,共同进步”的活动。当学生出现反复时,老师要有沉着、冷静与加倍的耐心和包容心;更要控制情绪,对反复的差生,应该反复一次,就教育转化一次,对他们既热情关怀、又严格要求。这么多年的教育生涯,我深刻地感受到——严厉的说教真的比不上细小的言行更有征服力!
三、用母爱换真情
还记得那几年在一所山区学校任教,由于生源的关系,很多村一级的完全小学被撤并,所以很多住宿生。他们雖然纯朴、善良和坚强,但由于生活环境的关系及家教的片面性,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表现处不讲究卫生、自理能力低。把穿脏了的衣服和干净的衣服像咸菜干一样堆在一起,起床后被子不叠,还喜欢坐在床上吃饭,弄到床上地下到处是饭粒和菜渣。目睹这样的情景,我心潮起伏,这些学生求学是多么的艰难啊!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手把手的教他们折叠被子,睡觉时应注意什么和吃饭时应坐在凳子上,吃过饭后要打扫宿舍等生活常识。经过一段时间,宿舍面貌焕然一新,孩子们的卫生行为习惯也在日益改变。了解到一些内宿生一周才三五元伙食费,以榨菜、辣椒酱、豆腐乳为主菜,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看到此情此景,我向家长提议中途送点新鲜的菜过来,也会端着自己的饭菜与孩子们一起吃,故意说不小心煮多了,吃不了就坏了浪费了,你们帮帮忙。就这样让孩子们在不伤自尊的情况下,接受了我的帮助,改善了生活,孩子们病了我总会及时把他们送到医疗站。正因为我像母亲对待孩子一样对待学生,学生也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我,从家里带来的几个糍粑、红薯也总要与我一同分享,对学习也铆足了劲,同学间也相互照顾。
四、用理解赢尊敬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宝,人聪明懂事,但依赖性也挺强的,任性惯了,有益的教诲他们也许听不进去,有害的事物不教他们可能也会;并且缺少吃苦耐劳的意志锻炼,心理脆弱,哪怕一点小事都会影响他们的情绪,有时甚至会跟老师对着干。这就要我们必须忍住气,耐得烦,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理解学生,帮助他们走出心理的误区。我班的小黎,开学初就自告奋勇地说要做学习委员,可好景不长,他觉得很辛苦,很没意思。为此,我站在他的角度和他聊起来了:其实我知道科代表收作业很辛苦,每天义务为大家工作也不容易。但假如每天收好了作业整整齐齐交给老师,并且能主动向老师说明交作业的情况及原因、甚至主动给老师一点建议,这对你以后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是多么大的锻炼。我又告诉他:做事就是做人,做好了小事才能够做好大事。现在每天都能看到他乐呵呵地往办公室运送着同学们的作业本。
为了每一朵花都应该有自己的芬芳和娇艳,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教育的快乐农人吧!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
[2]王国强.德行天下,育人以心[J].文教资料,2018(04):173-174.
[3]朱炳霞.以心传心悉心育人——立德树人之我见[J].教书育人,2015(13):38-39.
( 责任编辑:周炎平 )